山西省垣曲县八年级地理上册4.1 稳步发展的农业(2课时)学案(无答案)晋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西省垣曲县八年级地理上册4.1 稳步发展的农业(2课时)学案(无答案)晋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3.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晋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7-08-16 10:04:10

文档简介

第一课时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农业的地区差异
学习目标:
1、了解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了解我国农业区的的举世瞩目的成就。
2、掌握农业的主要部门,理解我国农业在地区分布上的差异。
3、掌握我国四大牧区及其主要畜种。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农业是国民经济的(
),主要生产部门有(
)、(
)、

)和(
)。
2、我国农业取得的主要成就有:水利建设和农业技术装备大大加强,(
)不断提高,农产品产量稳定(
)。现在,我国的(
)、(
)、(
)、(
)、(
)、(
)、(
)等产量都位居(
)。
3、我国农业分布的地区差异主要表现为(
)、(
)的差异。
4、东西部差异:大致以(
)(年降水量)等降水量线为界,东部地区降水(
),地形以(
)为主,是我国(
)业、(
)业、(
)业的主要分布地区,林业分布在(
)、(
)和(
)的山地、丘陵,渔业分布在东部沿海、长江中下游平原,种植业在湿润、半湿润的(
)和(
);西部地区降水(
),地形以(
)为主,是我国(
)业的主要分布地区。
5、南北方差异:以(
)(山脉、河流)为界,南方降水(
),北方降水(
),形成了“ 南稻北麦 (粮食作物)”“ 南甘北甜 (糖料作物)”的分布特点。
(三)合作探究:
1、
我国西部、北部草原辽阔,有四大牧区,分别是:
牧区,其优良畜品种有
牧区,其优良畜品种有
牧区,其优良畜品种有
牧区,其优良畜品种有
2、在我国的农业区划中有“南稻北麦”“东耕西牧”“南甘北甜”的说法,说说这种格局形成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南稻北麦”主要是受热量和水分的影响;“东耕西牧”主要是受季风因素的影响;“南甘北甜”主要是受热量的影响。
、课堂检测:
地区
耕地类型
熟制(一年几熟)
主要农作物
秦岭—淮河以北
秦岭—淮河以南
(五)、课堂反思:
本节课你学会了哪些知识?与你的同桌交流一下。第二课时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我国农业的发展
学习目标:
1、理解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明确如何才能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2、了解我国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认识发展生态农业对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
动植物的生长发育都有自身的规律,受制于一定的(
),因此,发展农业要遵循自然规律,(
),(
)、(
)、(
)。
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丰富的地方适宜发展(
);
气候干旱、降水较少,但牧草生长良好的地方适宜发展(
);
河湖较多、水资源充足的地方适宜发展(
);
地形陡峭、水土容易流失的地方适宜发展(
),既增加收入,又可(
),发挥森林的环境效益。
现在,我国已成为世界上(
)蔬菜、花卉生产国。
我国的七大农产品主产区:
东北平原——优质水稻、玉米、大豆、畜产品产业带;
黄淮海平原——优质小麦、棉花、玉米、大豆、畜产品产业带;

)——优质水稻、热带水果、水产品产业带;

)、(
)、(
)、(
)。
(二)、合作探究:
1、我国农业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面临着(
)、(
)等问题。
2、“(
)、(
)、(
)、(
)、(
)、”的现代农业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发展(
)不但能提高(
),还可以改善(
),使我国农业生产步入(
)的良性循环轨道。
3、我国珠江三角洲发展(
),形成了(“
”)、(“
”)、(“
”)等生态农业模式。
(三)、课堂检测:
1、下列农业生产符合因地制宜原则的是(
)
A.半干旱草原地区垦荒种粮    B.开垦山地陡坡种粮
C.长江中下游地区围湖造田  D.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基塘生产
2、太原郊区的农民种植蔬菜,发展肉、乳、蛋、禽生产,主要是为了适应(
)
A.自然条件
B.农业技术条件
C.市场需求
D.农民生活习惯
(四)、课堂反思:
本节课你学会了哪些知识?与你的同桌交流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