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生物1.2了解生物圈 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七年级上册生物1.2了解生物圈 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7-08-16 17:50: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2了解生物圈(B卷)
一、选择题
1.在大气圈中生活的生物不包括(

A.杜鹃
B.蚯蚓
C.细菌
D.苍蝇
2.当宇航员乘坐宇宙飞船飞向太空时,可以不带的物质是(

A.淡水
B.土壤
C.食物
D.空气
3.下列与其他生物的生活环境不同的是(

A.蜈蚣
B.蜥蜴
C.龙虾
D.蛇
4.生物圈是指(

A.各种生物和它们的生活环境
B.各种动植物和细菌
C.各种生物的生活环境
D.由各种生物及其生活环境所组成的环绕地球的一薄层
5.下列现象中的生物因素是(

A.小麦、玉米等植物只有在阳光下才能生活的好
B.有些动物在繁殖期间,雄性为争夺雌性个体而相互争斗
C.人参在背阳向阴的环境中生长得好
D.香蕉、菠萝不宜在北方栽种
6.一片森林中,对于某一棵树来说,影响其生存的环境是(

A.阳光、空气和水分
B.森林里的动物
C.森林里的其他植物
D.非生物因素和其他生物
7.生活在高原地区的人,其血液内红细胞的数目比平原地区的人多,影响红细胞数目的因素是(

A.阳光
B.温度
C.水分
D.空气
8.如果实验结果与假设出现矛盾,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修改假设
B.修改实验数据
C.重新进行实验
D.进一步查找相关资料
9.下列现象中,属于与温度变化相适应的现象是(

A.仙人掌的叶变成刺
B.蛾类在夜间活动
C.候鸟的迁徙
D.山顶的旗形树
10.在天气炎热的夏天,气温高的时候人会大量出汗,这主要利于(

A.排出废物
B.降低身体内部温度
C.使体温升高
D.生长发育
11.百灵鸟借助保护色可以避免肉食性鸟类的攻击,但常常被嗅觉发达的狐所食,这说明(

A.生物普遍适应环境
B.生物与环境存在着生存斗争
C.生物之间存在捕食现象
D.生物与环境的适应是相对的
12.田鼠吃农作物,猫捕食田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农民养猫是为了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B.猫的数量增加了,田鼠的数量就会减少
C.猫的数量减少,捕食的田鼠数量下降,不会影响农作物的产量
D.“农作物→田鼠→猫”组成了一条食物链
13.在绿色草地中生活的蚱蜢的体色往往是(

A.灰色
B.绿色
C.黄色
D.褐色
14.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A.一片森林
B.一个湖泊
C.一群蜜蜂
D.一片农田
15.鱼必须生活在水里,离开水一段时间就会死亡。对此最恰当的解释是(

A.生物影响环境
B.生物适应环境
C.生物改变环境
D.生物依赖环境
16.蚯蚓一般营穴居生活,但夏季雨后蚯蚓会爬到地面上活动,原因是(

A.雨后的地面凉快
B.雨后的土壤中缺少食物
C.雨后的土壤中缺少氧气
D.湿土过重压迫蚯蚓
17.青蛙在冬季要进行冬眠,影响其生活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

A.温度
B.水分
C.阳光
D.空气
18.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使森林面积锐减,其导致的后果是(

A.气候变得干燥
B.水土流失,洪涝灾害增多
C.物种减少
D.三者都是
19.在生态系统中,消费者(

A.能够自己制造有机物
B.都是以现成的动物为食
C.都是以现成的植物为食
D.都是以现成的有机物为食
20.在生态系统中,能将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物质,供植物利用的是(

A.植物
B.动物
C.细菌
D.阳光
二、填空题
1.所有生物生存所需要的基本条件是一样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即都需要



,适宜的
和一定的

2.地球表层的生物和生物的生存环境构成了生物圈。包括
圈的底部,
圈的大部和
圈的表面。
3.大气圈的空气由多种气体组成,如


等。
4.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可分为两类,一类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



等非生物因素,另一类是
因素。
5.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
问题和
开始的。
6.生物与生物之间包括
关系、
关系、
关系等。
7.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
实验。
8.
生态系统以农作物为主,是人工生态系统。
9.沼泽是典型的
生态系统,具有
水源、蓄洪抗旱的作用。
10.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三、用直线将相关内容连接起来
A.生产者
①细菌、真菌
B.消费者
②植物
C.分解者
③动物
四、分析说明题
1.请把下列生物填写在生物圈的适当范围中
蝴蝶
鸽子

细菌
鲨鱼
柳树
水稻

仙人掌
2.飞蝗发生时,可长途迁徙,所经过之处农作
( http: / / www.21cnjy.com )物受到破坏。研究飞蝗种群(在一定地域内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数量的消长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当雨量充沛,气候潮湿时,真菌、丝虫和蛙大量繁殖,可抑制飞蝗的种群数量,
蝗虫的产卵量受相对湿度的影响(见下图),飞蝗的发生量
与降雨量有密切关系。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真菌与飞蝗的关系是
;蛙与飞蝗的关系是
A.共生
B.寄生
C.捕食
D.腐生
(2)当雨量充沛,空气相对湿度为70%左右时,飞蝗产卵
数量比空气干燥时要

(3)在干旱的气候下,飞蝗发生量的变化趋势如何?
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3.在一个草原生态系统中,草是生产者。由于该生态系统鼠害日趋严重,人们将黄鼬引入该生态系统中以控制鼠害。下表是鼠和黄鼬的数量变化。
时间/年
老鼠数量/只
黄鼬数量/只
1
18900
100
2
19500
120
3
14500
200
4
10500
250
5
9500
180
6
9600
170
7
9500
180
8
9600
170
(1)将表内的数据转化为图表
(2)鼠和黄鼬数量的变化关系是
4.某同学为了研究环境中重金属元素
( http: / / www.21cnjy.com )对生物的污染情况,分别测定了池塘和草原生态系统中某种金属元素在各种生物体内的质量分数,结果如下,请根据表内提供的数据回答问题。
生物及环境因素
重金属质量分数/10-6
生物及环境因素
重金属质量分数/10-6
池塘水
0.02
土壤
0.01
浮游动物
2
秃鹫
12
浮游植物
0.5
猫头鹰
5
大鱼
10

0.2
小鱼
5

0.02
(1)请分别写出两个生态系统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
池塘生态系统:
草原生态系统:
(2)出现这种现象,你认为合理的假设应当是
(3)在上述所给出的池塘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的是
;在上述所给出的草原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的是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B
3.C
11.D
15.B
16.D
17.D
18.B
19.C
20.B
21.D
22.C
23.B
24.C
25.D
26.C
27.A
28.D
29.D
30.C
二、填空题
1.营养物质
阳光
空气
( http: / / www.21cnjy.com )

温度
生存空间
2.大气圈
水圈
岩石圈
3.氮气
氧气
二氧化碳
4.光
温度

空气
生物
5.发现
提出
6.捕食
竞争
合作
7.对照
8.农田
9.湿地
10.生物圈
三、连线题
A—②
B—③
C—①
四、分析说明题
1.大气圈:蝴蝶
鸽子
细菌
水圈:鲨鱼
岩石圈:牛
柳树
水稻

仙人掌
2.(1)B
C
(2)变大
(3)飞蝗的数量增加原因是天气变旱,真菌、丝虫和蛙的数量会明显减少,飞蝗由于天敌减少,使飞蝗的数量增加。
3.(1)提示:可以利用数学中的描点法
( http: / / www.21cnjy.com )绘制曲线,也可以利用EXCEL将数据转化为图表。(2)第1、2年黄鼬的数量增加,鼠的数量仍在增加;第3、4年黄鼬数量的大量增加导致鼠的数量减少;第5年开始黄鼬的数量和鼠的数量保持动态平衡。
4.(1)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小鱼→大鱼
草→鼠→猫头鹰→秃鹫
(2)生物体不能将进入体内的重金属元素排出,从而在体内累积起来
(3)浮游植物
鼠、秃鹫、猫头鹰
大气圈
水圈
岩石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