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血肉筑起的长城 课件+素材(两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19.血肉筑起的长城 课件+素材(两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08-17 10:16:10

文档简介

(共41张PPT)
第19课
血肉筑起的长城
第四单元
伟大的抗日战争




歌曲《太行山上》




正面战场,是20世纪30年代到40年代中期,中国人控制的连片国土与日军侵华推进线上日控区对峙交战而形成的战场。由于在这个战场上作战的中国军队主要是国民党的军队,因此一般也称其为国民党正面战场。

间:1938年春

点:以山东枣庄台儿庄为中心的鲁南区域
参战方:国民革命军与日军
主要指挥官:总指挥李宗仁
从属会战:徐州会战

果:中方获胜,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最大的胜利
徐州
重要的战略地位
台儿庄战役的影响:
(1)台儿庄大捷是抗战以来正面战场的最大胜利,用胜利的事实证明了“亡国论”是没有根据的;
(2)台儿庄战役的结局,这是日军一次战役进攻中的败退。这在日军侵华战争以来尚属首次;
(3)台儿庄战役的胜利,改变了国际上对中日战争前途的看法。提高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并为争取外援增强了有利条件。
毛泽东对于这次会战的意义给予了肯定的评价,指出:“每个月打得一个较大的胜仗,如像平型关台儿庄一类的,就能大大地沮丧敌人的精神,振起我军的士气,号召世界的声援”。
台儿庄大战纪念馆
青年李宗仁
晚年李宗仁
“九·一八”
事变后,抗日战争爆发,李宗仁任第五战区司令长官。
后出走美国,但最终偕夫人郭德洁于1965年7月经瑞士、中东回到北京,受到毛泽东及其他中共领导人欢迎,于1969年1月30日在北京逝世。

间:1938年6月(1938年6月-1938年10月底)

点:围绕武汉遍及安徽、河南、江西、湖北4省广大地区
参战方兵力:国军约110万人,日军约30万人

果:日军惨胜,战争转入长期相持阶段
1937年11月国民政府部分机构由南京迁至武汉后,武汉实际上成为当时全国军事、政治、经济中心和战时首都,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蒋介石视察武汉会战部队
“应战于武汉之远方,守武汉而不战于武汉”
长江以南:6月11日,日军在海军支援下登陆攻占安庆市,这被视为武汉会战的开端;
万家岭:在万家岭一带中国军队围歼日本军队第106师团大部;
长江以北:田家镇、黄梅县、太湖县等地;
大别山:富金山、湖北省的麻城、信阳等地;
广东作战:日军乘广东地区的粤军主力多抽调支援武汉会战,袭击广州。
武汉会战的主要战场:
武汉会战的影响:
(1)这是抗战以来战线最长、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会战;
(2)武汉虽失守,但日本并未实现“结束对中国战争”的狂妄野心,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这是武汉会战期间流传在大江南北一首为人广为传唱的歌曲的歌词,名字就叫《保卫大武汉》。
热血沸腾在鄱阳,火花飞迸在长江,全国发出了暴烈的吼声,保卫大武汉!武汉是全国抗战的中心,武汉是今日最大的都会,我们要坚决的保卫着她,像西班牙人民保卫马德里,粉碎敌人的进攻,巩固抗日的战线,用我们无穷的威力,保卫大武汉。
万家岭村舍,我军与日军对击的情形
当年的汉口
码头墙上的抗日标语
我军曾布设在长江中的水雷
武汉会战中用过的枪炮
正面战场的部分战役
淞沪会战
1937.8.13—11.11
随枣会战
1939.5.1—5.20
南京保卫战
1937.12.1—12.13
第一次长沙会战
1939.9.14.—10
太原会战
1937.9.13—11
桂南会战
1939.11.13—1940.10.30
徐州会战
1938.1—5.21
枣宜会战
1940.5.1—6.18
武汉会战
1938.6.—10
湘西会战
1945.4—6
在正面战场的历次战役中,中国军队浴血奋战,消耗了日军有生力量,粉碎了日军速战速决的战略企图,最大限度地
牵制了敌人,有力地支援了世界反法西斯阵线中的盟军。
一般特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依靠有利地形在日本军队占领区所形成的有一定军事控制范围地区。

间:1938年春

点:中国晋东北山西平型关一带
参战方:八路军与日军
主要指挥官:林彪

果:歼灭日军1000余人
这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首次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提高我党的威望。
平型关大捷作战图
平型关
平型关大捷油画
敌后抗日根据地形势图
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日军把打击的重点转移到抗日根据地,1939年以来,日军在华北地区大力推行“治安肃正计划”,推行“以铁路为柱,公路为链,碉堡为锁”的“囚笼政策”。
囚笼政策

景:为了打破日伪军对抗日根据地的分割和封锁,促进全国的抗战,八路军总部发动“百团大战”。

间:1939年秋

点:华

参战方:八路军与日军、日伪军
主要指挥官:彭德怀

果:对日伪军据点和交通线实施了大规模的破袭,给日伪军以沉重打击。
百团大战
百团大战的作用和影响:
百团大战以破袭战为主,主要目标是破坏敌人的交通线,摧毁日伪军的据点。
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八路军与日军在中国华北地区发生的一次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
它打出了敌后抗日军民的声威,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声望。振奋了全国人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在战略上有力地支持了国民党正面战场。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元勋,中国人民解放军著名将领、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
抗日战争中发动百团大战,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八路军在正面战场取得的最重大胜利。
朝鲜战争中,作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与麦克阿瑟和李奇微对决,迫使联合国军撤退至北纬38度线以南。
“三光政策”
即烧光、杀光、抢光。为日本侵华期间实行的一种惨无人道的政策。见人则杀,见物则抢,无法带走之物则烧。
日本侵华时期,日本侵略者对八路军敌后抗战活跃的华北地区,由于始终找不到对付八路军敌后游击战的有效方法,相反,在八路军的广泛打击下不断遭受损失,极大地动摇著日军的殖民统治并牵制着其兵力的调度使用,为了扑灭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武装力量,对抗日根据地进行了疯狂的扫荡。
抗日战争时一场全民族侵略的战争,国内军民和海外华侨团结一致,英勇顽强,积极投身到看日战争的洪流中,日寇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
《黄河大合唱》
风在吼
马在叫
黄河在咆哮
黄河在咆哮
河西山岗万丈高
河东河北高粱熟了
万山丛中抗日英雄真不少
青纱帐里游击健儿呈英豪
……
田汉作词、聂耳谱曲的《义勇军进行曲》
《保卫大武汉》
徐悲鸿的《愚公移山》
新加坡侨领陈嘉庚先生曾生动、形象地描绘道:“对祖国战区的筹赈工作,风起云涌,海啸山呼,热烈情形,得曾未有;富商巨贾既不吝啬,小贩劳工也尽倾血汗。”据当时国民政府统计,抗战期间海外华侨捐款总计超过13亿元,侨汇达到95亿元以上,占到当时中国军费的43%。
缅甸华侨义勇工程队
缅甸华侨救护队成员
荷印华侨组织救护队
越南华侨战地服务团在西江前线服务




正面战场
台儿庄大捷
血肉筑起的长城
敌后战场
文艺界和华侨抗战
《黄河大合唱》、《义勇军进行曲》、《愚公移山》、《寒鸟》
武汉会战
平型关大捷
百团大战战
“囚笼政策”
“三光政策”




1、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规模最大的战役是( )
A、百团大战
B、台儿庄战役
C、第一次长沙会战
D、第三次长沙会战
A
2、抗日战争爆发后,国民政府半壁江山沦陷敌手原因是


A、实行全面抗战路线
B、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
C、实行片面抗战路线
D、把主要兵力放在大西南、大西北
C
3、下列属于日本在20世纪30年代的所为是(

①南京大屠杀
②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
③挑起甲午战争
④发动九一八事变
A、①②④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B
4、下列对百团大战的表述,正确的是(

A、成为抗日战争的转折点
B、抗日战争开始后中国军队首次取得的重大胜利
C、抗日战争开始后中日军队的第一次大规模会战
D、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
D
5、2001年4月,日本政府审定通过了右翼学者编写的初中历史教科书。该教科书极力否认和美化日本在20世纪对亚洲国家的侵略历史。我们可根据下列哪些与日本相关的史实对此进行批驳(

①挑起甲午中日战争,制造旅顺大屠杀
②1931年发动“九一八”事变
③1937年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④1941年偷袭珍珠港
⑤制造南京大屠杀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⑤
D、②③⑤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