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49张PPT。第17课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第四单元 伟大的抗日战争歌曲《松花江上》一、九一八事变二、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三、西安事变时 间:1931年9月18日
地 点:沈阳城北柳条湖村
事 件:炸毁南满铁路铁轨
目 的:以此为借口,侵占沈阳九一八事变沈阳柳条湖北大营(1)日本侵略中国,蓄谋已久;
(2)制造借口,欺骗舆论;
(3)距离北大营和沈阳很近,便于攻击。柳条湖村段的南满铁路日本“发现”的所谓“中国肇事者”的枪支、军帽等战后成了一片废墟的东北军北大营九一八事变后日军占领沈阳城九一八事变是偶然还是必然?为什么?蓄 意(1)寄托于国联帮忙主持公道;
(2)认为目前实力不足以同日本相抗衡;
(3)国民党内部意见不一,没能形成统一对外;
(4)日本侵略尚未实质影响蒋介石集团的根本利益。
(5)忙于围剿红军,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还是国内矛盾; 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吾兄万勿逞一时之 愤,置国家民族利益于不顾。
——蒋介石给
张学良密电东三省沦亡“伪满洲国”大致范围及都城所在地长春长 春 为掩人耳目,企图分裂中国;
不能,中国东北沦为日本的殖民地,伪满洲国只是日本为控制东北的傀儡政权。背 景: 自九一八事变以来,国民政府实行不抵抗政策,日本在长春成立伪满洲国傀儡政权,把东北变为日本的殖民地。随后,日本帝国主义继续一步步侵略中国。
东北人民和国民党爱国将领英勇抗击日寇,中国开始了局部抗战。东北抗日义勇军 东北义勇军是东北沦陷初期以旧军队为基础的自发抗日武装力量的总称,并没有统一的组织和指挥系统。为创建东北抗日联军提供了条件和经验,推动了东北抗日斗争的发展。东北抗日义勇军的长枪队东北抗日义勇军的马队东北军抗日将领马占山一、一·二八事变时 间:1932年1月28日
地 点:上 海
人 物:十九路军蔡廷锴、蒋光鼐
事 件:日军突袭上海
目 的:为了转移国际视线,支援和配合其对中国东北的侵略、掩护其在东北建立伪满洲国的丑剧二、《何梅协定》和华北五省自治运动时 间:1935年
结 果:中华民族的危机到了空前严重的程度《何梅协定》的签署:
日本控制了察哈尔、河北的大部分主权华北五省自治运动:
企图使华北五省成为第二个东北日本企图控制的华北五省自治图《何梅协定》的主要影响:
政府接二连三地与日本签订出卖主权的协定,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极大义愤。这个协定实际上放弃了华北主权,为两年后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埋下了更大的隐患。三、一二·九运动时 间:1935年12月9日
地 点:北 平
领 导:中国共产党
事 件:北平学生举行示威游行
口 号:“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反对华北自治” 著名的一二九运动与黄敬是密不可分的,黄敬、姚依林、郭明秋这三位共产党人组织和指挥了一二九运动。当时的黄敬是北大数学系大三新生。影 响:
公开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吞并华北的阴谋,打击了国民政府的妥协投降政策,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掀起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多个城市爆发示威游行各地工人声援学生文化界出版救亡刊物各界成立救国会动员全民族的运动一二·九运动后期,平津学生组织的南下扩大宣传团在河北固安县进行抗日宣传南京学生在国民中央政府门前示威上海救国会领导人参加上海市民示威游行广州民众在焚烧日货 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长期以来推行对华侵略扩张政策的必然结果。此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逐步上升为中国人民和日本侵略者之间的矛盾。时 间:1936年12月12日
地 点:西 安
人 物:张学良、杨虎城
事 件:发动“兵谏”,扣押蒋介石,阐明八项主张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又称“双十二事变”。①民族危机的严重——根本原因;
②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高涨的影响;
③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感召和中共对张学良杨虎城的争取;
④张、杨对蒋介石反动政策的不满及围剿红军的失利。苦谏——哭谏——兵谏西安事变中提出的救国八项主张(一)改组南京政府,容纳各党各派,共同负责救国。
(二)停止一切内战。
(三)立朗释放上海被捕之爱国领袖。
(四)释放全国一切政治犯。
(五)开放民众爱国运动。
(六)保障人民集会结社一切政治自由。
(七)确实遵行总理遗嘱。
(八)立即召开救国会议。 (1)国民党亲日派(何应钦)
(2)国民党亲英美派(宋子文)
(3)日本帝国主义
(4)中国共产党讨伐张、杨希望中国内战妥协、营救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中国共产党派周恩来等到西安谈判。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
标志着十年内战的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蒋介石亲笔协议西安事变谈判旧址对比记忆1931年9月18日
沈阳1936年12月12日
西安日本侵略军张学良、杨虎城日军占领沈阳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东三省沦陷十年内战基本结束,促进国共合作抗战局面的出现图示记忆九一八事变东三省沦陷局部抗战开始民族矛盾逐渐上升为主要矛盾西安事变抗日战争(1937—1945)时期我国并存的四个政权 1937年底迁都重庆,成为重庆国民政府(1938—1945年),主席蒋中正 由中共领导的军民合一的政权,于1937年始与原南京国民政府合作抗日,政府主席为林伯渠,以延安为中心 由日军占领南京后扶植汪精卫等人成立,属于由日本控制的傀儡政权,被重庆国民政府称为“汪伪政权”,主席汪精卫 由日军于1931年九一八事变占领东北后扶植溥仪等人成立,属于由日本控制的傀儡政权,被称为“伪满”九一八事变一·二八事变
华北事变
一二·九运动西安事变局部抗战开始抗日救亡运动高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1、“麻雀叫,麻雀叫,日本人,真凶暴。夺我东三省,杀我们同胞。小朋友!大家起来闹,日本糖果我不吃,东洋玩具我不要。”这首童谣使我们联想起哪一段历史( )
A. 火烧圆明园 B. 难忘九一八
C. 血战台儿庄 D. 抗日大反攻B2、从1995年开始,沈阳市每年都会在某日的夜晚鸣响防空警报,以示不忘国耻。那么特选的日子应是( )
A. 1月1日 B. 7月7日 C. 8月13日 D. 9月18日D3、4.1931年东北沦陷后,东北人民和未撤走的东北军部队组织起( )
A. 抗日救国军 B. 抗日义勇军
C. 八路军 D. 新四军B4、“大义当前,不容反顾,只求于救亡主张贯彻,有济于国家。为功为罪,一听国人之处置。”这句话表明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的目的是( )
A. 夺取国民党的领导权
B. 继续并扩大国共内战
C. 逼迫蒋介石抗日,挽救民族危亡
D. 投靠日本,致蒋介石于死地C5、美国著名记者史沫特莱就西安事变结束时的局势发表评论说:“西安事变……是一次全国性的胜利。一个统一的中国……终于在渐渐诞生。”她所说的“统一”指的是( )
A. 国民政府实现了形式上的全国统一
B. 国共两党停止对峙走向合作
C. 蒋介石获释并重新执掌军政大权
D.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建立D课件49张PPT。第17课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第四单元 伟大的抗日战争歌曲《松花江上》一、九一八事变二、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三、西安事变时 间:1931年9月18日
地 点:沈阳城北柳条湖村
事 件:炸毁南满铁路铁轨
目 的:以此为借口,侵占沈阳九一八事变沈阳柳条湖北大营(1)日本侵略中国,蓄谋已久;
(2)制造借口,欺骗舆论;
(3)距离北大营和沈阳很近,便于攻击。柳条湖村段的南满铁路日本“发现”的所谓“中国肇事者”的枪支、军帽等战后成了一片废墟的东北军北大营九一八事变后日军占领沈阳城九一八事变是偶然还是必然?为什么?蓄 意(1)寄托于国联帮忙主持公道;
(2)认为目前实力不足以同日本相抗衡;
(3)国民党内部意见不一,没能形成统一对外;
(4)日本侵略尚未实质影响蒋介石集团的根本利益。
(5)忙于围剿红军,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还是国内矛盾; 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吾兄万勿逞一时之 愤,置国家民族利益于不顾。
——蒋介石给
张学良密电东三省沦亡“伪满洲国”大致范围及都城所在地长春长 春 为掩人耳目,企图分裂中国;
不能,中国东北沦为日本的殖民地,伪满洲国只是日本为控制东北的傀儡政权。背 景: 自九一八事变以来,国民政府实行不抵抗政策,日本在长春成立伪满洲国傀儡政权,把东北变为日本的殖民地。随后,日本帝国主义继续一步步侵略中国。
东北人民和国民党爱国将领英勇抗击日寇,中国开始了局部抗战。东北抗日义勇军 东北义勇军是东北沦陷初期以旧军队为基础的自发抗日武装力量的总称,并没有统一的组织和指挥系统。为创建东北抗日联军提供了条件和经验,推动了东北抗日斗争的发展。东北抗日义勇军的长枪队东北抗日义勇军的马队东北军抗日将领马占山一、一·二八事变时 间:1932年1月28日
地 点:上 海
人 物:十九路军蔡廷锴、蒋光鼐
事 件:日军突袭上海
目 的:为了转移国际视线,支援和配合其对中国东北的侵略、掩护其在东北建立伪满洲国的丑剧二、《何梅协定》和华北五省自治运动时 间:1935年
结 果:中华民族的危机到了空前严重的程度《何梅协定》的签署:
日本控制了察哈尔、河北的大部分主权华北五省自治运动:
企图使华北五省成为第二个东北日本企图控制的华北五省自治图《何梅协定》的主要影响:
政府接二连三地与日本签订出卖主权的协定,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极大义愤。这个协定实际上放弃了华北主权,为两年后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埋下了更大的隐患。三、一二·九运动时 间:1935年12月9日
地 点:北 平
领 导:中国共产党
事 件:北平学生举行示威游行
口 号:“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反对华北自治” 著名的一二九运动与黄敬是密不可分的,黄敬、姚依林、郭明秋这三位共产党人组织和指挥了一二九运动。当时的黄敬是北大数学系大三新生。影 响:
公开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吞并华北的阴谋,打击了国民政府的妥协投降政策,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掀起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多个城市爆发示威游行各地工人声援学生文化界出版救亡刊物各界成立救国会动员全民族的运动一二·九运动后期,平津学生组织的南下扩大宣传团在河北固安县进行抗日宣传南京学生在国民中央政府门前示威上海救国会领导人参加上海市民示威游行广州民众在焚烧日货 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长期以来推行对华侵略扩张政策的必然结果。此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逐步上升为中国人民和日本侵略者之间的矛盾。时 间:1936年12月12日
地 点:西 安
人 物:张学良、杨虎城
事 件:发动“兵谏”,扣押蒋介石,阐明八项主张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又称“双十二事变”。①民族危机的严重——根本原因;
②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高涨的影响;
③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感召和中共对张学良杨虎城的争取;
④张、杨对蒋介石反动政策的不满及围剿红军的失利。苦谏——哭谏——兵谏西安事变中提出的救国八项主张(一)改组南京政府,容纳各党各派,共同负责救国。
(二)停止一切内战。
(三)立朗释放上海被捕之爱国领袖。
(四)释放全国一切政治犯。
(五)开放民众爱国运动。
(六)保障人民集会结社一切政治自由。
(七)确实遵行总理遗嘱。
(八)立即召开救国会议。 (1)国民党亲日派(何应钦)
(2)国民党亲英美派(宋子文)
(3)日本帝国主义
(4)中国共产党讨伐张、杨希望中国内战妥协、营救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中国共产党派周恩来等到西安谈判。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
标志着十年内战的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蒋介石亲笔协议西安事变谈判旧址对比记忆1931年9月18日
沈阳1936年12月12日
西安日本侵略军张学良、杨虎城日军占领沈阳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东三省沦陷十年内战基本结束,促进国共合作抗战局面的出现图示记忆九一八事变东三省沦陷局部抗战开始民族矛盾逐渐上升为主要矛盾西安事变抗日战争(1937—1945)时期我国并存的四个政权 1937年底迁都重庆,成为重庆国民政府(1938—1945年),主席蒋中正 由中共领导的军民合一的政权,于1937年始与原南京国民政府合作抗日,政府主席为林伯渠,以延安为中心 由日军占领南京后扶植汪精卫等人成立,属于由日本控制的傀儡政权,被重庆国民政府称为“汪伪政权”,主席汪精卫 由日军于1931年九一八事变占领东北后扶植溥仪等人成立,属于由日本控制的傀儡政权,被称为“伪满”九一八事变一·二八事变
华北事变
一二·九运动西安事变局部抗战开始抗日救亡运动高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1、“麻雀叫,麻雀叫,日本人,真凶暴。夺我东三省,杀我们同胞。小朋友!大家起来闹,日本糖果我不吃,东洋玩具我不要。”这首童谣使我们联想起哪一段历史( )
A. 火烧圆明园 B. 难忘九一八
C. 血战台儿庄 D. 抗日大反攻B2、从1995年开始,沈阳市每年都会在某日的夜晚鸣响防空警报,以示不忘国耻。那么特选的日子应是( )
A. 1月1日 B. 7月7日 C. 8月13日 D. 9月18日D3、4.1931年东北沦陷后,东北人民和未撤走的东北军部队组织起( )
A. 抗日救国军 B. 抗日义勇军
C. 八路军 D. 新四军B4、“大义当前,不容反顾,只求于救亡主张贯彻,有济于国家。为功为罪,一听国人之处置。”这句话表明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的目的是( )
A. 夺取国民党的领导权
B. 继续并扩大国共内战
C. 逼迫蒋介石抗日,挽救民族危亡
D. 投靠日本,致蒋介石于死地C5、美国著名记者史沫特莱就西安事变结束时的局势发表评论说:“西安事变……是一次全国性的胜利。一个统一的中国……终于在渐渐诞生。”她所说的“统一”指的是( )
A. 国民政府实现了形式上的全国统一
B. 国共两党停止对峙走向合作
C. 蒋介石获释并重新执掌军政大权
D.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建立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