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上册第1章生命的世界课件(打包4套)(新版)北师大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1章生命的世界课件(打包4套)(新版)北师大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3.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7-08-17 12:14:00

文档简介

课件17张PPT。第1单元 认识生命
第1章 生命的世界
第1节 形形色色的生物1. 描述生物的多样性,认识物种多样性、生态系 统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的内在联系。
2. 理解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3. 区别生物与非生物,举例说明生物的特征。一、生物圈
1. 生物圈包括 的下层、整个 和
的上层,这里有维持生的 、 、
等条件。
二、生物多样性
2. 生物的多样性包括 多样性、 多样性和 多样性。大气圈空气岩石圈水圈阳光水物种遗传生态系统3. 生物的家族中包含有 、 、 、
、 等,使物种具有多样性。
4. 在不同种的生物体内,控制性状遗传的 是不同的,即使是同种生物,不同个体的 也是不尽相同的,所以,物种多样性的实质是 多样性。
5. 在一定的环境中, 与 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构成了生态系统。 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植物动物细菌真菌病毒遗传信息遗传信息遗传生物环境生物圈三、生物的特征
6. 生物的特征包括 、 、 、
等,其中 是生物具有的普遍特性,它能够使生物“趋利避害”。
7. 绿色植物通过 制造“食物”,动物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排出汗液和尿液,都是 现象。应激性生长繁殖新陈代谢应激性光合作用新陈代谢一、生物圈
1.从太空遥望地球,地球美丽图案中的蓝色、绿色和白色部分分别是( )
A. 水圈、岩石圈、大气圈
B. 水圈、大气圈、岩石圈
C. 岩石圈、水圈、大气圈
D. 大气圈、岩石圈、水圈
A2. 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下列对于生物圈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包括岩石圈的上层、大气圈的下层和整个水圈
B. 是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
C. 是所有生物以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
D. 整个地球就是生物圈D3. 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
A. 惠州罗浮山自然保护区
B. 一个池塘
C. 杭州西湖
D. 一条河里所有的鱼
4. 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
A. 大气圈 B. 生物圈
C. 水圈 D. 岩石圈DB二、生物多样性
5. 三峡大坝修建后,人们把大坝内的很多生物迁出原地,这是为了保护( )
A. 遗传多样性 B. 物种多样性
C. 生态系统多样性 D. 环境多样性
6. 我国是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下列不属于生物多样性的是( )
A. 生物数量的多样性 B. 物种多样性
C. 生态系统多样性 D. 遗传多样性
BA7. 素有“国色天香”美称的牡丹花,千姿百态,品种繁多,这个事例说明生物具有( )
A. 物种多样性 B. 遗传多样性
C. 生态系统多样性 D. 上述三项都是
8. 广东的荔枝有桂味、糯米糍等上佳的品种,这些不同的品种决定于生物多样性中的( )
A. 物种多样性
B. 遗传(基因)多样性
C. 生态系统多样性
D. 形态结构多样性BB三、生物的特征
9. 生物体最基本的特征是( )
A. 运动 B. 生长现象
C. 新陈代谢 D. 应激性
10. 下列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
A. 电闪雷鸣 B. 风化锈蚀
C. 万物复苏 D. 熔岩滚滚CC11.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生物的是( )
A. 海底的珊瑚虫 B. 海底的珊瑚
C. 炭疽杆菌 D. 猪笼草
12. 下列不属于生物的特征的是( )
A. 能运动或生长 B. 能排出代谢废物
C. 能呼吸和获取营养 D. 能繁殖后代BA13. 手摸含羞草的叶子,叶子会合拢,斑马见了狮子会马上跑开,这属于生物的( )
A. 生长 B. 适应性
C. 新陈代谢 D. 应激性
14. 蜻蜓点水,青蛙鸣叫,雄蝉的欢唱等等,这些其实都是生物的 现象。( )
A. 应激反应 B. 发育
C. 繁殖 D. 新陈代谢CD15. 夏天的时候,我们看到同一棵树木上有新芽长出,同时又有黄叶飘落,这是 现象。 ( )
A. 植物的呼吸 B. 植物的应激性
C. 植物的新陈代谢 D. 植物的繁殖
16. 下列古诗中,描写生物的生长现象的是( )
A.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B.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C.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D.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CD17. 下列各项分别表示了猫和鼠的部分生命现象。请分析说明它们各属于生物的何种基本特征。
(1)小猫长成大猫,这种现象属于 ;
(2)一只母猫生下了3只小猫,这种现象属于 ;
(3)夜晚猫的瞳孔会放大。这种现象属于 。生长繁殖应激性18. 下面是某生物兴趣小组在调查公园生物种类时遇到的问题,请帮助他们做出合理的解释:
(1)公园的月季花有粉红、大红、玫瑰红、黄色等,这属于生物的 多样性,草地上的喜鹊看到人走近,迅速飞到树上,这种现象属于生物的 特征。
(2)池塘里金鱼的口和鳃盖一张一合,这是金鱼在吸入溶解在水中的 ,排出 。小明说公园的各种植物与金鱼一样,也能进行呼吸,他的说法是否正确?请判断并说明理由:
。遗传应激性氧气二氧化碳正确,生物能够进行呼吸,属于生物的特征19.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保护生物多样性即保护 多样性、 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2)生物多样性面临严重威胁,人们在草原上,对森林,对动物的滥捕、滥杀等,使大量的森林和草原被毁,另外也会对生物的多样性造成威胁。例如,水葫芦、美国白蛾等外来物种已对某些区域造成严重的破坏。2014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公布:我国有高等植物约34792种,约有脊椎动物7516种,其中鸟类1269种,鱼类4936种,以上材料主要体现出生物多样性中的 多样性。物种遗传物种课件8张PPT。第1单元 认识生命
第1章 生命的世界
第1节 形形色色的生物
课堂十分钟1. 下列不属于生物多样性所包括的内容的是( )
A. 遗传多样性 B. 物种多样性
C. 个体数量多样性 D. 生态系统多样性
2. 生物与其生活的环境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一个( )
A. 生物群落 B. 生态系统
C. 生物环境 D. 生物圈
CB3. 下列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
A. 植物开花 B. 蝌蚪长大变成青蛙
C. 大雁南飞 D. 树枝被风吹得摇摆
4. 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
A. 不断长大的钟乳石 B. 机器人
C. 流感病毒 D. 恐龙化石
5. 物种多样性的一个重要原因是( )
A. 遗传多样性 B. 变异多样性
C. 环境多样性 D. 气候多样性
DCA6. 紫薇又叫痒痒树,是因为只要抓树的一个部位,它全身就会颤动。这一事实说明( )
A.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B. 生物能进行呼吸
C. 生物能对外界的刺激作出反应
D. 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7. 下列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
A. 池塘中的水 B. 池塘中的鱼
C. 池塘中的所有生物 D. 一个池塘CD8. 生物的最基本特征是( )
A. 运动B. 生长现象
C. 新陈代谢D. 应激性
9. 目前我国培育的菊花品种已经有2 000多个,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 )
A. 物种多样性B. 遗传多样性
C. 生物数量多样性D. 生态系统多样性
CB10. 我国有高等植物3万余种,脊椎动物6 000多种,已查明真菌种类1万多种,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 )
A. 物种多样性 B. 遗传多样性
C. 环境多样性 D. 生态系统多样性
11. 一株幼苗长成一棵大树是生物的哪个特征?( )
A. 应激性 B. 生长
C. 繁殖 D. 新陈代谢AB12. 春季,到处都是看樱花、看油菜花的人群。植物开花体现了生物的什么特征?( )
A. 应激性 B. 生长
C. 繁殖 D. 新陈代谢
13. 关于生物圈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B. 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C. 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
D. 范围包括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的全部
CD14. 下列与“植物向光生长”现象具有相同特征的是( )
A. 吃话梅时分泌许多唾液
B. 一粒种子萌发长成幼苗
C. 母牛生出可爱的小牛犊
D. 动物排出汗液和尿液
15. 菏泽牡丹品种繁多,有王冠、冠世墨玉、白玉、豆绿、赵粉等一千多个品种,这体现了( )
A. 遗传的多样性
B. 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C. 物种的多样性
D. 植物种类的多样性
AA课件16张PPT。第1单元 认识生命
第1章 生命的世界
第2节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1. 举例说明生物因素与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形态、生理和分布的影响。
2. 探究环境因素对生物生长的影响。
3. 举例说明生物能影响和改变环境,探究生物对环境的影响。一、生态因素
1. 生物的 和 统称为环境。环境中影响生物形态、生理、分布的因素称为 ,它又可以区分为 和 。
2. 影响生物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有 、 、
、 、 、 等。
3. 生物因素主要是指生物彼此之间的相互影响。同种生物之间的影响可以是 ,也可以是 ;不同种生物之间的影响比较 ,有 、 、 等。生存条件非生物因素生态因素生存空间阳光生物因素空气水分土壤温度湿度互助相互斗争复杂寄生竞争捕食二、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4. 生物的生存和发展受环境 。在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生物都能 一定的环境,从而表现出不同的形态、生理特征,如保护色、拟态、警戒色等。
5. 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能 和 环境,如绿色植物对周围环境有降低温度和增大湿度的作用,蚯蚓能改良土壤,蝗虫会啃食庄稼,等等。影响适应影响改变一、生态因素
1. 宋代诗人苏轼在《惠崇春江晚景》中写道:“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那么,这句诗描述的是哪一种非生物因素影响了鸭的生活? ( )
A. 光 B. 水
C. 温度 D. 空气
C2. 我国从东到西,森林覆盖率逐渐减少,起主要作用的生态因素是( )
A. 温度 B. 水分
C. 阳光 D. 土壤
3. 海参要夏眠,鸟类会换羽,影响它们的非生物因素分别是( )
A. 温度、温度 B. 水分、温度
C. 光照、水分 D. 水分、光照BA4. 在农田中,对田鼠生活有直接影响的环境是( )
A. 阳光、空气、水分、土壤等因素
B. 农田里的植物和蛇、蛙、猫头鹰等动物
C. 农田里的其他田鼠
D. 包括以上三项
5. 下列四项生态因素中,影响七星瓢虫生活的生物因素是( )
A. 光照 B. 温度
C. 水 D. 蚜虫D D6. 诗词中有很多描写生物的句子,以下诗句体现了生物间的竞争关系的是( )
A.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B.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C. 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D.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7. 大雨过后蚯蚓常常爬到地面上活动,其中影响蚯蚓生活的生态因素是( )
A. 空气 B. 温度
C. 水分 D. 阳光DA8. 下图是新西兰南端的边坡上的斜树奇景,请推测影响该树形态的主要因素是( )
A. 水分 B. 温度
C. 空气 D. 风力D二、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9. 鱼离开水一段时间后就会死亡,对此最恰当的解释是 ( )
A. 生物影响环境 B. 生物适应环境
C. 生物改变环境 D. 生物依赖环境
10.“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这句诗里暗含着生物学知识,对此最恰当的解释是( )
A. 生物影响环境 B. 生物适应环境
C. 生物改变环境 D. 生物依赖环境DB11. 下列选项中属于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 )
A. 红柳树根扎得很深 B. 大树底下好乘凉
C. 望断南飞雁 D. 秋风扫落叶
12. 下列现象不是生物适应环境的例子是( )
A. 秋天,大雁往南飞
B. 睡莲能在池塘中生长良好
C. 植株缺氮肥时长得很矮小
D. 绿草地上生活的蚱蜢,体色多为绿色BC13. 下列不能反映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的是( )
A. 竹节虫的身体与竹枝极为相像
B. 壁虎身体的颜色与环境色彩几乎融为一体
C. 鱼离开了水一段时间后就会死亡
D. 企鹅生活在寒冷的极地,它的皮下有厚厚的脂肪
14. 有的生物有与栖息环境极为接近的体色或体形,但有的生物有艳丽夺目的体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这是在非生物因素与生物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
B.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方式多种多样
C. 这些都是生物适应环境的表现
D. 前者有利于躲避捕食者的追击,是对环境的适应;而后者有意暴露自己,不利于隐蔽自己,不是一种适应CD15. 有一种山羊,其羊绒细长柔软,是纺织原料之一,因此,这种羊的数量越来越多。但这种山羊有刨食的习性,它不仅采食草、灌木和树叶,而且连根一起啃掉,随着山羊数量的增加,草和树木被严重破坏,甚至有些地方出现草原沙漠化现象。这个事例说明( )
A. 生物能适应一定的环境 B. 生物能影响环境
C. 生物对环境作出了应激反应 D. 生物不能适应环境
16. 关于生物与环境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阳光、温度和水属于非生物因素
B. 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只有合作关系
C. 环境能影响生物,生物只能适应环境
D. 生物的生存环境是指生物的生存空间BA17. 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实例一:①在炎热缺水的荒漠中生活的骆驼,尿液非常少,当体温升高到46 ℃时才会出汗; ②莲的根状茎(藕)和叶柄中都有发达并相通的气腔; ③生活在寒冷海域中的海豹,胸部皮下脂肪的厚度可以达到60毫米;④山上的旗形树,树冠像一面旗帜。
实例二:①绿色植物能增加大气的湿度,净化空气; ②在沙地上栽种的植物,能够防风固沙; ③生长在岩石表面的地衣,能加速岩石风化,促进土壤层的形成。
实例三:①七星瓢虫捕食蚜虫; ②蚂蚁合作搬运食物; ③蚯蚓生活在土壤中依靠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同时也能使土壤变得疏松。(1)实例一中,从环境影响生物的角度分析,①②主要由于 这个非生物因素的影响;④主要由于
这个非生物因素的影响;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的角度分析,③是对 环境的适应。
(2)实例二说明 。
(3)实例三中的①、②描述的生物之间的关系分别是 、 ;③说明生物具有
特征。
(4)上述实例说明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
,而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水单侧风(或风)寒冷生物能影响和改变环境捕食合作适应环境,影响环境相互依赖、相互影响18. 下图中描绘了与小麦生活有关的多种环境因素,请你找一找其中的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1)生物因素: ;
(2)非生物因素: 。 空气、阳光、温度、水、土壤蚜虫、田鼠、人、杂草课件8张PPT。第1单元 认识生命
第1章 生命的世界
第2节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
课堂十分钟
1. 下列与其他生物的生活环境不同的生物是( )
A. 海葵 B. 龙虾
C. 蜥蜴 D. 海豚
2. 骆驼背部的驼峰里可以储存大量的水,因此适应于生活在( )
A. 极地 B. 水中
C. 沙漠 D. 高山上CC
3. “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橘不适合在北方栽种的主要原因是( )
A. 空气干燥 B. 土壤板结
C. 水分太少 D. 温度较低
4. “探究温度和湿度对霉菌生长的影响”的实验中,我们发现霉菌的生活环境是( )
A. 温暖湿润 B. 高温干燥
C. 高温潮湿 D. 阴暗潮湿DA
5.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揭示了生物之间具有的关系是( )
A. 互助 B. 寄生
C. 竞争 D. 捕食
6. 在天空中,越是高处,鸟的种类和数量就越少,决定此现象的主要生态因素是( )
A. 氧气 B. 温度
C. 阳光 D. 水分DA
7. 下列属于与多风气候相适应的现象是( )
A. 候鸟迁徙
B. 山顶的旗形树
C. 蛾类夜间活动
D. 仙人掌叶特化成刺B8. 北极熊的体色与白雪皑皑的环境相近,这体现了( )
A. 生物影响环境 B. 生物适应环境
C. 环境影响生物 D. 环境改变生物
9. 森林能净化空气,调节气候,这说明了( )
A. 生物能适应环境 B. 环境能影响生物
C. 生物能影响环境 D. 生物依赖于环境
BC10. 下列叙述中,属于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的是( )
A. 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
B. 雨露滋润禾苗壮
C.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D.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11. 下列不属于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的是( )
A. 朝蝇暮蚊
B. 蚁穴溃堤
C. 大树底下好乘凉
D. 乱砍滥伐,水土流失
CA12. 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到处都是不毛之地,而云南的西双版纳却植物繁茂,影响植物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 阳光 B. 空气
C. 温带 D. 水分
13. 下列关于生物与环境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生物能适应环境,但不会影响和改变环境
B.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体现了生物影响环境
C. 夹竹桃茎叶有毒,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D. 影响生物的生态因素只包括阳光、空气、水等非生物因素
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