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八年级(下)期中历史试卷
一、单项选择(每小题3分,共60分)
1.班级准备办一期“中国人民志愿军英雄谱”板报,下列可以入选的人物有( )
①董存瑞 ②邱少云 ③雷锋 ④黄继光.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2006年7月1日被称为“可与长城媲美的伟大工程”的青藏铁路全线开通,西藏人民为之欢呼;几十年前让西藏人民欢唱《翻身农奴把歌唱》的事件是( )
A.抗日战争的胜利 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C.西藏和平解放 D.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3.下列关于1950年土地改革的表述错误的是( )
A.土地改革的法令是《中国土地法大纲》
B.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废除了我国的封建土地剥削制度
C.到1952年底,我国的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D.土地改革促进了农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4.建国初期为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而进行的斗争有( )
①和平解放西藏 ②稳定物价之战 ③土地改革运动 ④抗美援朝。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5.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的标志是( )
A.新中国的成立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
C.“一五”计划的实施
D.“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6.建国初期,毛泽东曾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为了扭转这一局面,我国在“一五”计划中决定为了( )
A.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 B.加速实现手工业的合作化
C.逐步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D.大力发展轻工业
7.为我国核武器研制事业作出重大贡献,被誉为“两弹元勋”的科学家是( )
A.邓稼先 B.杨振宁 C.侯德榜 D.华罗庚
8.周恩来总理是新中国外交的创始人,下列外交成就或活动与周恩来有关的是( )
①出席APEC会议
②席万隆会议
③与美国总统尼克松会谈
④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9.我国空间技术跻身于世界先进国家行列的标志是( )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C.成功进行了导弹核武器试验
D.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进入太空轨道
10.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给党和人民带来的严重灾难有( )
①国家政权遭到严重削弱
②民主与法治被肆意践踏
③国民经济发展缓慢,人民生活水平基本没有提高
④阻滞了全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和现代化事业的大发展。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1.“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这首歌谣称赞的是( )21*cnjy*com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一五”计划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2.2004年他被评为“感动中国的十大人物”。早在1973年,他就已经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有人作诗赞美他:“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 ”( )
A.邓稼先 B.钱学森 C.杨振宁 D.袁隆平
13.“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下列事件中最能反映这句话内涵的是( )
A.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胜利 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C.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D.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
14.为了搞好期中复习某同学自制了一把历史年代尺,它展示了中国共产党93年的奋斗历程。其中③处填写正确的是( )21·世纪*教育网
A.开天辟地 B.遵义会议
C.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共“八大”召开
15.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最大的一起冤案是( )
A.彭德怀被打成右倾机会主义分子
B.彭真被打成反党集团分子
C.刘少奇被开除出党
D.陈毅被诬蔑为“二月逆流”黑干将
16.通过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的会议是(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B.第一 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中共八大
D.十一届三中全会
17.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所犯的严重“左”倾错误不包括( )
A.“大跃进” B.“文化大革命”
C.“三大改造” D.“人民公社化运动”
18.一位老新闻记者自豪地说:“上个世纪70年代,我曾写过一篇题为‘跨洋握手’的新闻稿。”该新闻稿报道的应是(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万隆会议圆满成功 B.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
C.尼克松访问中国 D.上海亚太经合组织会议召开
19.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形成了三代坚强的领导集体,其中第二代领导集体带领中国人民“改革开放富起来“.这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是( )
A.毛泽东 B.邓小平 C.江泽民 D.胡锦涛
20.中共八大为我国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和党的建设指明方向,“八大”作出正确决策的是( )
A.对国内主要矛盾的分析
B.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很高
C.全国土地改革的完成
D.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制订
二、改错题(请将下列叙述中的错误找出并改正,每空2分,共12分)
21.1953年,我党公布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其内容概括为“一大二公”。
错误: ,改正: 。
22.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共同纲领》,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错误 订正: 。
23.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我国开始进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阶段。
错误: ,改正: 。
三、材料分析(共28分)
24.材料一:2014年是我国改革开放36周年。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仔细观察如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来源:21·世纪·教育·网】
材料二:《走进新时代》歌曲唱到:“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 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
根据材料一请回答:
(1)党的哪次会议确立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在这次会议上,中共确立了怎样的指导思想?
(2)图一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在什么地方?图二反映的是我国改革开放时期在农村推行的哪一政策?
(3)除了图三中提到的“深圳特区”外,还有哪些地区被设为经济特区,请你列举出其中的两个?
(4)我国现在形成了一个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请你谈谈对外开放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积极影响。
2016-2017学年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靖安中学八年级(下)期中历史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每小题3分,共60分)
1.班级准备办一期“中国人民志愿军英雄谱”板报,下列可以入选的人物有( )
①董存瑞 ②邱少云 ③雷锋 ④黄继光.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考点】C3:抗美援朝.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抗美援朝战争中的英雄人物.
【解答】1950年10月,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同朝鲜军民一起抗击美国侵略者.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发扬了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被称为“最可爱的人”.邱少云、黄继光都是朝鲜战场上的英雄,董存瑞是解放战争时期的英雄人物,雷锋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模范人物,董存瑞和雷锋的事迹和抗美援朝战争无关.2-1-c-n-j-y
故选B.
2.2006年7月1日被称为“可与长城媲美的伟大工程”的青藏铁路全线开通,西藏人民为之欢呼;几十年前让西藏人民欢唱《翻身农奴把歌唱》的事件是( )
A.抗日战争的胜利 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C.西藏和平解放 D.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考点】C2:西藏和平解放.
【分析】本题考查西藏和平解放的知识点,重点掌握其历史意义.
【解答】1950年,人民解放军克服重重险阻,向青藏高原进军,1951年5月,中央人民政府同西藏地方政府达成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10月,人民解放军胜利进抵拉萨,西藏和平解放,西藏人民欢唱《翻身农奴把歌唱》.【出处:21教育名师】
故选C.
3.下列关于1950年土地改革的表述错误的是( )
A.土地改革的法令是《中国土地法大纲》
B.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废除了我国的封建土地剥削制度
C.到1952年底,我国的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D.土地改革促进了农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考点】C4:土地改革.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1950年的土地改革的内容和意义.
【解答】1950年的土地改革颁布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BCD表述正确.
故选A.
4.建国初期为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而进行的斗争有( )
①和平解放西藏 ②稳定物价之战 ③土地改革运动 ④抗美援朝。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考点】C2:西藏和平解放;C3:抗美援朝;C4:土地改革.
【分析】本题考查了建国初期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措施.
【解答】题目给出的①和平解放西藏、②稳定物价之战、③土地改革运动、④抗美援朝这四个事件都起到了巩固新生政权的作用,它们都属于建国初期为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而进行的斗争.
故选C.
5.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的标志是( )
A.新中国的成立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
C.“一五”计划的实施
D.“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考点】CB:三大改造完成标志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分析】本题考查三大改造.
【解答】依据已学知识可知,1956年底,我国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我国初步建立起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故选D.
6.建国初期,毛泽东曾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为了扭转这一局面,我国在“一五”计划中决定为了( )
A.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 B.加速实现手工业的合作化
C.逐步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D.大力发展轻工业
【考点】C9:一五计划.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
【解答】为了有计划的进行社会主义建设,1953年国家开始实施发展国民经济的一五计划,一五计划的重点是发展重工业.1957年一五计划的完成,标志着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改变了工业落后的局面.
故选A.
7.为我国核武器研制事业作出重大贡献,被誉为“两弹元勋”的科学家是( )
A.邓稼先 B.杨振宁 C.侯德榜 D.华罗庚
【考点】CF:社会主义建设英雄模范人物.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邓稼先的知识.
【解答】邓稼先是中国核武器研制与发展的主要组织者、领导者,成功地设计了中国原子弹和氢弹,被誉为“两弹元勋”.www.21-cn-jy.com
故选A.
8.周恩来总理是新中国外交的创始人,下列外交成就或活动与周恩来有关的是( )
①出席APEC会议
②席万隆会议
③与美国总统尼克松会谈
④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考点】EA:亚非万隆会议;E8:和平共处五项原则;EC:中美建交.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与周恩来有关的外交活动.
【解答】本题考查的是与周恩来有关的外交活动.出席万隆会议、与美国总统尼克松会谈、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都与周恩来有关.21教育网
故选D.
9.我国空间技术跻身于世界先进国家行列的标志是( )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C.成功进行了导弹核武器试验
D.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进入太空轨道
【考点】EF:“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
【分析】本题以“我国空间技术跻身于世界先进国家行列的标志”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对新中国国防建设相关知识的掌握.21·cn·jy·com
【解答】结合所学可知,1970年,我国用长征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为继苏联、美国、法国、日本后,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标志着我国空间技术跻身于世界先进国家行列.www-2-1-cnjy-com
故选D.
10.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给党和人民带来的严重灾难有( )
①国家政权遭到严重削弱
②民主与法治被肆意践踏
③国民经济发展缓慢,人民生活水平基本没有提高
④阻滞了全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和现代化事业的大发展。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考点】CK:文化大革命的危害和教训.
【分析】本题考查了“文化大革命”的影响.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它使国家政权遭到削弱,民主与法制建设遭到践踏;严重摧残了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阻碍了教育、科技事业的发展;拉大了中国与世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版权所有:21教育】
【解答】根据所学可知,①国家政权遭到严重削弱②民主与法治被肆意践踏③国民经济发展缓慢,人民生活水平基本没有提高④阻滞了全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和现代化事业的发展都是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给党和人民带来的严重灾难.
故选D.
11.“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这首歌谣称赞的是( )21cnjy.com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一五”计划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考点】C5:《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改革开放的知识点.
【解答】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首先在农村开始,即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就是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的办法.材料反映的正是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状况.
故选A.
12.2004年他被评为“感动中国的十大人物”。早在1973年,他就已经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有人作诗赞美他:“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 ”( )
A.邓稼先 B.钱学森 C.杨振宁 D.袁隆平
【考点】EG:“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分析】本题以“感动中国的十大人物”为切入点,考查袁隆平的相关知识.
【解答】由材料中的“籼型杂交水稻”可知,诗中赞美的人应是袁隆平.1973年袁隆平在世界上首次育成籼型杂交水稻,这种杂交水稻亩产可达650千克以上,比普通水稻增产20%以上,被称为“东方魔稻”,袁隆平被国际农学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故选D.
13.“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下列事件中最能反映这句话内涵的是( )
A.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胜利 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C.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D.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
【考点】C1:新中国成立.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内涵.
【解答】A.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胜利,国家独立了,人民当家做主了;
C.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的标志是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D.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的取得得意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故选B.
14.为了搞好期中复习某同学自制了一把历史年代尺,它展示了中国共产党93年的奋斗历程。其中③处填写正确的是( )
A.开天辟地 B.遵义会议
C.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共“八大”召开
【考点】D1:十一届三中全会及其重要意义.
【分析】本题以“中国共产党93年的奋斗历程年代尺”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对十一届三中全会相关知识的掌握.
【解答】据题干“中国共产党93年的奋斗历程年代尺”,结合所学可知,伟大的转折是指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做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我国从此走上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十一届三中全会,完成了党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开始了改革开放,确立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伟大的转折点.
故选C.
15.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最大的一起冤案是( )
A.彭德怀被打成右倾机会主义分子
B.彭真被打成反党集团分子
C.刘少奇被开除出党
D.陈毅被诬蔑为“二月逆流”黑干将
【考点】CG:文化大革命.
【分析】本题以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最大的一起冤案为依托,考查刘少奇被开除出党.
【解答】1966年至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文化大革命时期,刘少奇被诬陷为叛徒、内奸、工贼,被永远开除出党、迫害致死,这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最大的一起冤案.
故选C.
16.通过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的会议是(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B.第一 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中共八大
D.十一届三中全会
【考点】C8: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新中国第一部宪法.
【分析】本题考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人会.1954年9月20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投票表决的方式通过了新中国的第一部正式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解答】1954年9月20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投票表决的方式通过了新中国的第一部正式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规定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中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故选B.
17.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所犯的严重“左”倾错误不包括( )
A.“大跃进” B.“文化大革命”
C.“三大改造” D.“人民公社化运动”
【考点】CE: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CG:文化大革命.
【分析】本题以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所犯的严重“左”倾错误为依托,考查文化大革命、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解答】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所犯的严重“左”倾错误有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不包括三大改造.三大改造不是失误.1953年,我国开始进行三大改造,到1956年底,我国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标志着我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故选C.
18.一位老新闻记者自豪地说:“上个世纪70年代,我曾写过一篇题为‘跨洋握手’的新闻稿。”该新闻稿报道的应是( )
A.万隆会议圆满成功 B.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
C.尼克松访问中国 D.上海亚太经合组织会议召开
【考点】EC:中美建交.
【分析】本题考查了尼克松访华.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美国争霸的国际形势变化,20世纪70年代初,改善中美关系成为两国共同的要求,中美关系出现转机.
【解答】“上个世纪70年代,我曾写过一篇题为‘跨洋握手’的新闻稿”中跨洋握手指的是尼克松与周恩来在机场的握手,它报道的是尼克松访问中国.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会见毛泽东主席,并与周恩来总理举行会谈,双方在上海签署了《中美联合公报》.中美两国二十多年的对抗结束了,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故选C.
19.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形成了三代坚强的领导集体,其中第二代领导集体带领中国人民“改革开放富起来“.这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是( )
A.毛泽东 B.邓小平 C.江泽民 D.胡锦涛
【考点】D1:十一届三中全会及其重要意义.
【分析】本题以“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形成了三代坚强的领导集体,其中第二代领导集体带领中国人民‘改革开放富起来’.”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对十一届三中全会相关知识的掌握.
【解答】据题干“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形成了三代坚强的领导集体,其中第二代领导集体带领中国人民‘改革开放富起来’.”结合所学可知,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做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我国从此走上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
故选B.
20.中共八大为我国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和党的建设指明方向,“八大”作出正确决策的是( )
A.对国内主要矛盾的分析
B.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很高
C.全国土地改革的完成
D.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制订
【考点】CD:中共八大和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分析】本题考查中共八大.
【解答】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在1956年召开的中共八大上,对国内主要矛盾做出了正确的分析,认为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明确指出,当前党和人民主要的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是我国探索社会主义道路良好开端.
故选A.
二、改错题(请将下列叙述中的错误找出并改正,每空2分,共12分)
21.1953年,我党公布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其内容概括为“一大二公”。
错误: 一大二公 ,改正: 一化三改 。
【考点】C7:过渡时期总路线.
【分析】本题以改错题的形式考查过渡时期总路线.
【解答】1953年中国共产党公布了过渡时期总路线.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又被概括为“一化三改”.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特点是“一大二公”.2·1·c·n·j·y
故答案为:错误:一大二公;改正:一化三改.
22.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共同纲领》,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错误 《共同纲领》 订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考点】C8: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新中国第一部宪法.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中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来源:21cnj*y.co*m】
【解答】在1954年9月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规定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中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故答案为:错误:《共同纲领》;订正:《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3.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我国开始进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阶段。
错误: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阶段 ,改正: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
【考点】CA:三大改造.
【分析】本题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切入点,主要考查三大改造的相关史实.
【解答】1956年底,我国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标志着我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故答案为:错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阶段 ,改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三、材料分析(共28分)
24.材料一:2014年是我国改革开放36周年。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仔细观察如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21*cnjy*com
材料二:《走进新时代》歌曲唱到:“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 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
根据材料一请回答:
(1)党的哪次会议确立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在这次会议上,中共确立了怎样的指导思想?
(2)图一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在什么地方?图二反映的是我国改革开放时期在农村推行的哪一政策?
(3)除了图三中提到的“深圳特区”外,还有哪些地区被设为经济特区,请你列举出其中的两个?
(4)我国现在形成了一个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请你谈谈对外开放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积极影响。
【考点】D1:十一届三中全会及其重要意义;D2:农村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5:对外开放和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分析】本题以图片与材料为切入点主要考查学生对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经济特区的设立、我国现在形成的对外开放格局和对外开放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积极影响相关知识的掌握.
【解答】(1)据题干材料一,结合所学可知,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做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的第二代领导集体.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2)根据图一“18个农民按手印群雕”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知道,这一事件发生在安徽凤阳县小岗村,1978年12月的一天,18位社员在一张大纸上按上了自己的手印,这份红手印包干书后来成为中国农村改革的一份重要文件,被认为是全国第一份包干合同书;图二反映的是我国改革开放时期在农村推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实行改革开放,之后,改革首先在农村进行,安徽凤阳小岗村在探索农村改革道路中,首先采取的改革措施是分田包产到户.1982年我国在全国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促进了农业大发展.
(3)据题干图三,结合所学可知,1980年,我国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设立了四个经济特区.后来又增设了海南经济特区.
(4)结合所学可知,1980年,我国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建立经济特区.后来,又开放了广州、上海等14个沿海城市,增设海南经济特区,设立上海浦东开发区,现在,对外开放区已从沿海地区向内地发展,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我国实行的对外开放,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给我国带来了资金、先进的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
故答案为:
(1)十一届三中全会; 实事求是.
(2)安徽凤阳县小岗村或小岗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3)珠海、汕头.
(4)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给我国带来了资金、先进的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