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检测卷
一、选择题
1.大雨过后,可以看到许多蚯蚓爬到地面上来,这是由于( )
A.蚯蚓喜欢水多的环境
B.雨后地面上食物较多
C.土壤中缺少空气
D.洞穴内太干燥
2.下列关于蚯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排出的粪便会污染土壤
B.肠可以蠕动
C.富含蛋白质,可做鱼类的饵料
D.疏松土壤,促进植物生长
3.在下列结构的特征中,哪项是蚯蚓比蛔虫在进化上的高等之处( )
A.身体有体节 B.营自由生活
C.有口有肛门
D.生殖器官发达
4.下列有关蛔虫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蛔虫为雌雄异体的动物
B.蛔虫依靠吸食小肠内的营养物质生活
C.蛔虫不是寄生虫
D.蛔虫主要通过食物从口腔进入人体内
5.有关线形动物的描述,哪项不正确( )
A.身体细长
B.体表有角质层
C.都寄生在人或动物体内
D.有口和肛门
6.在下列蛔虫的形态结构特点中,哪项是不属于适于寄生生活的( )
A.身体呈圆柱形
B.体表有角质层
C.生殖器官发达
D.消化管结构简单
7.如图是最常见的环节动物之一——蚯蚓,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B端是蚯蚓的前端
B.①是蚯蚓的环带
C.蚯蚓的身体由许多相似的②组成
D.蚯蚓靠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
8.下列不属于环节动物的是( )
二、非选择题
9.根据观察蚯蚓的实验完成下列问题:
(1)环带位于蚯蚓身体的 端,颜色较 ,质地 。
(2)蚯蚓向前运动时,身体 固定,身体 变 ,向前伸长,然后身体的 固定,身体的 变 ,后部向前移动。
(3)把蚯蚓放在玻璃板上观察其运动情况,蚯蚓的伸缩幅度 ,速度 ,原因是玻璃板表面 ,刚毛 起到固定作用。
10.某小组围绕“蚯蚓在什么样的物体表面爬得快”的问题,讨论并制订了如下计划:
背景知识:蚯蚓生活在潮湿、疏松、富含有机物的土壤中。它的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体表湿润并且有许多粗糙的刚毛。蚯蚓依靠肌肉和刚毛运动。
请你将小组计划的探究内容补全:
(1)提出的问题: ?
(2)作出的假设: 。
(3)实验:准备一定数量的蚯蚓,薄木板一块,玻璃板一块。
实验A:让蚯蚓在 上爬3分钟,记录下爬行距离。实验B:让蚯蚓在薄木板上爬3分钟,记录下爬行距离。
(4)实验数据:
平均爬行距离(cm)
玻璃板
12
薄木板
30
(5)实验结论: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和判断,可得出如下结论:蚯蚓在
的物体表面爬得快。
(6)本实验中实验A与对照实验B的实验变量是什么? 。
参考答案
1.C【解析】蚯蚓是用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的,呼吸的是土壤中的氧气。大雨过后,雨水把土壤缝隙中的氧气排挤出来,土壤中的氧气减少,蚯蚓在土壤中无法呼吸,为了呼吸,蚯蚓纷纷钻出地面。
2.A【解析】蚯蚓在土壤中穴居生活,以植物的朽根、枯枝落叶和其他有机物为食,其活动可疏松土壤,促进植物生长;排出的粪便富含有机质,可提高土壤肥力,不会污染土壤;蚯蚓肠壁有发达的肌肉,肠可以蠕动;蚯蚓富含蛋白质,可做鱼类的饵料或动物的饲料。
3.A【解析】蛔虫属于线形动物,身体呈圆柱形,两端尖细,不分节;蚯蚓属于环节动物,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形体节构成。身体分节可以增强动物运动的灵活性,利于适应环境;B项与进化无关;C、D是蚯蚓和蛔虫共有的特征。
4.C【解析】蛔虫是一种寄生虫,雌雄异体,雄虫尾端卷曲,比雌虫略短;寄生在人的小肠内,靠吸食小肠中半消化的食糜生活,体表具有角质层,起保护作用。
5.C【解析】本题考查线形动物的有关知识。线形动物有些是自由生活的,如秀丽隐杆线虫;有些寄生在人、家畜、家禽和农作物的体内。
6.A【解析】在四个选项中,B项体表具有角质层,可防止消化液的侵蚀,避免虫体被消化液消化;C项生殖器官发达,生殖能力强,利于繁殖后代,延续种族;D项消化管结构简单,可消化小肠中的食糜。所以这三个选项都是与其寄生生活相适应的。扁形动物中的猪肉绦虫身体扁平,也属于寄生动物,所以蛔虫的圆柱形体形不是适于寄生生活的特点。
7.A【解析】图中①为环带,②为体节,靠近环带的一端为前端,所以A为前端,故A说法错误。
8.A【解析】环节动物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形体节构成,四幅图中,只有A中的动物不具有该项特征。
9.(1)前 浅 光滑
(2)后端 前端 细 前端 后端 粗
(3)很大 较慢 光滑 不能(或无法)
【解析】(1)蚯蚓的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构成,身体的前端有一粗大的环,颜色较浅,表面光滑,是环带,依据环带的位置可区分蚯蚓的前后端。(2)蚯蚓的运动依靠体壁肌肉的收缩、舒张和刚毛配合共同完成。蚯蚓向前运动时,身体后端的刚毛把身体的后端固定住,身体前端变细变长,向前移动一段距离之后,身体前端的刚毛把身体前端固定住,身体的后端变粗变短,拉着身体后端向前移动一段距离,这样慢慢蠕动。(3)蚯蚓在玻璃板上运动时,伸缩幅度很大,但速度较慢,因为玻璃板表面光滑,刚毛无法固定和支撑身体。
10.
(1)蚯蚓在什么样的物体表面爬得快
(2)蚯蚓在光滑(或粗糙)的物体表面爬得快
(3)玻璃板 (5)粗糙 (6)物体表面的粗糙程度
【解析】对照实验只有一个变量,这就是所要探究的问题,其他量皆相同,并且是适宜的。探究蚯蚓在什么样的物体表面爬得快,变量就是物体表面的粗糙程度。实验应有对照组和实验组,并且重复实验几次。实验的问题、假设、结论应一致。
(1)探究蚯蚓在什么样的物体表面爬得快,据此可提出问题。
(2)作出的假设是蚯蚓在光滑(或粗糙)的物体表面爬得快。
(3)实验:准备一定数量的蚯蚓,薄木板一块,玻璃板一块。实验A:让蚯蚓在玻璃板上爬3分钟,记录下爬行距离。实验B:让蚯蚓在薄木板上爬3分钟,记录下爬行距离。
(5)实验结论: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和判断,可得出如下结论:蚯蚓在粗糙的物体表面爬得快。
(6)实验A与对照实验B的实验变量是物体表面的粗糙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