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6鸟 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5.1.6鸟 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7-08-18 09:58: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5.1.6

检测卷
一、选择题
1.鸟类的形态特征与其他脊椎动物有明显的不同,最突出的特征表现在鸟类(  )
A.体表覆羽   B.趾端有爪
C.有一对翅膀
D.身体呈流线型
2.某生物兴趣小组正探究家鸽骨骼标本,你认为下列哪一种情况是他们不能见到的现象(  )
A.有十分发达的龙骨突
B.头部的骨片非常薄
C.两翼和腿部的长骨,都是中空的
D.脊椎骨连接灵活,有长长的尾骨
3.下列鸟的形态结构中,有利于减轻体重的是(  )
A.身体呈流线型
B.胸肌发达
C.长骨中空
D.前肢变成翼
4.蜂鸟一天所吃的蜜浆,约等于它体重的2倍。说明蜂鸟摄食和消化的特点是(  )
A.食量小,消化能力差
B.食量小,消化能力强
C.食量大,消化能力差
D.食量大,消化能力强
5.“笨鸟先飞”是指行动笨拙的鸟要先飞才能与其他鸟同时到达目的地。那么“笨鸟”飞行时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的动力主要来自(  )
A.四肢   B.胸骨   C.胸肌   D.羽毛
6.“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诗中的莺和燕具有的共同特征是(  )
①体表被覆羽毛  ②前肢变为翼  ③体内有气囊
④胎生、哺乳   ⑤体温恒定   ⑥体内无脊柱
A.①②④⑤
B.②③④⑥
C.①②③⑤
D.①②③⑥
7.恒温动物比变温动物更有生存优势的原因在于(  )
A.恒温动物耗氧少
B.恒温动物需要的食物少
C.恒温动物更适应环境的变化
D.恒温动物需要的能量少
8.“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这一名句体现了动物对人类哪方面的作用(  )
A.在科学和技术上给人们的启迪
B.观赏价值和成为文学创作的源泉
C.动物和人类的和谐共处
D.提供肉、蛋等作为人类的食物
二、非选择题
9.某地野生动物保护部门接到举报,某餐馆近来大肆兜售野味,不少野生鸟类被送上餐桌。执法人员迅速赶到现场,在餐馆内却没有发现野生动物。他们灵机一动,到该餐馆的垃圾桶中去找,发现了几只鸟的足,其形态如下图。
执法人员知道动物的形态结构与生活习性相适应,因此断定该餐馆出售的食品中有野生鸟类。请你也来推测这几种鸟类的生活习性。
(1)标号    的鸟类的足适于捕捉小动物。
(2)标号    的鸟类的足适于在树上攀缘。
(3)标号    的鸟类的足适于在沼泽地或浅水滩中行走。
(4)标号    的鸟类的足适于游泳。
10.下图是家鸽的形态和骨骼、肌肉示意图,请回答:
(1)结合家鸽的骨骼,你推测家鸽最发达的肌肉是        。
(2)家鸽的翅膀呈      形,翅膀上的羽毛主要是呈覆瓦状排列,这样便于      产生飞行时的动力。
(3)如果将家鸽尾部的羽毛除去,家鸽还能否正常飞行?请你设计一个实验,对你的预测加以验证。

 。
(4)想一想,鸟的体形特点在生活中有哪些具体的应用?试举例说明。
 
 

参考答案
1.A【解析】鸟类的外形特征是:体表覆羽,身体呈流线型,有一对翼,有角质的喙,但不同于其他脊椎动物的最显著特征就是体表覆羽;猫的趾端也有爪,狮子的身体也呈流线型,蜻蜓也有一对翅膀,可它们都不属于鸟类。
2.D【解析】与飞行生活相适应,头骨非常薄,减轻体重;有龙骨突使胸肌有牢固附着点;长骨中空,内充空气,又进一步减轻了体重;胸部和腰部的脊椎骨,生长在一起,增加整个骨骼的牢固性。
3.C【解析】鸟的身体呈流线型,利于减轻飞行时的阻力;胸肌发达,可为飞行提供动力;长骨中空,利于减轻体重;前肢变成翼,翼上生有几排大型正羽,翼搏击空气,使鸟振翅高飞或平稳滑翔。
4.D【解析】根据题干中“蜂鸟一天所吃的蜜浆,约等于它体重的2倍”可知蜂鸟摄食和消化特点是:食量大,消化能力强。之所以有这么大的食量,是因为蜂鸟的飞行要消耗大量的能量。
5.C【解析】鸟类的胸肌收缩有力,飞行时能产生强大的动力,利于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
6.C【解析】首先要明确莺和燕属于鸟类。鸟类的共同特征有:体表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体内有气囊,能双重呼吸,体温恒定,卵生等。解答本题还可采用排除法,④胎生、哺乳是哺乳动物的特征,⑥体内无脊柱的为无脊椎动物,所以把带有④或⑥的选项排除掉,即选C。
7.C【解析】在动物界中只有鸟和哺乳动物为恒温动物,体温恒定减少了动物对环境的依赖性,增强了动物对环境的适应性,扩大了动物的分布范围,有利于动物的生存和繁殖,比变温动物更适应环境的变化。
8.B【解析】这一名句描写了鸟鸣使大自然充满生机,反映了同种动物会因为觅食、防御、繁殖等原因而生活在一起的动物群聚现象,体现了动物的观赏价值和成为文学创作的源泉的作用。
9.(1)A (2)B (3)C (4)D
【解析】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既有普遍性,又有相对性。
(1)A为老鹰的足,锐利、具有钩爪,适于捕捉小动物。
(2)B为啄木鸟的足,两趾朝前,两趾朝后,便于抓握树干,能抓握和钩挂在树上,适于攀缘在树上。
(3)C为丹顶鹤的足,三趾朝前,一趾朝后,便于行走,与地面的接触面积较大,而由于沼泽地或浅水滩土地比较湿润,这样的足不至于深陷其中,所以这种足适于生活在湿地生态系统中。
(4)D为野鸭的足,趾间有蹼,适于在水中游泳。
10.(1)胸肌 (2)扇 扇动空气
(3)不能正常飞行。可选择一只完好的家鸽,将其在一较大的室内放飞,观察飞行情况;然后将其捉住,剪掉其尾羽放飞,观察其飞行情况,通过对比发现尾羽对其飞行有重要的作用
(4)人们根据其体形特点,发明和创造了许多运载装置和飞行器,如飞机
【解析】(1)家鸽的胸肌发达,附着在胸骨上,可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为鸟的飞行提供动力。(2)家鸽的翅膀呈扇形,羽毛呈覆瓦状排列,这种排列便于翅膀扇动,产生动力,有利于家鸽的高空飞行。
(3)该实验为对照实验,实验变量为尾部有无羽毛。据此设计实验方案。
(4)本小题为开放性题目,合理即可,如发明了飞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