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级
七年级
学科
生物
课题
第三节
细胞通过分裂而增殖
授
课
人
主备人
教学内容
课时
1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培养学生通过模型进行生物学研究的能力过程与方法:1、了解并描述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2、学习记录数据、分析数据和根据数据获得结论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和进行生物研究活动的情感。
二次备课
教学重点
1、细胞分裂的过程。2、细胞分裂的意义。
教学难点
1、“研究细胞体积与表面积的关系”活动中,预测的提出、数据的处理、结论的获得。2、染色质、染色体等概念以及在分裂中的变化。
教学方法
讲授法、活动法,讨论法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科学家研究大象和小鼠时发现大象虽然身体庞大,边听边思考问题:但它的细胞与小鼠的细胞的大小没有明显差异。细胞体积为什么这么小?一个新生儿的身体大约有个1012细胞,爸爸或妈妈的身体大约有1014个细胞,但细胞体积相差不大。爸爸和妈妈的身体高大是因为他们身体的细胞数量多。细胞数量为什么这么多?那细胞体积就很小了,为什么这么小?讲解新课(板书:细胞体积为什么这么小?)组织活动1、研究细胞体积与表面积的关系(板书)出示四个立方体模型,让模型代表细胞,
分析细胞体积小的原因。请大家算出这四个体积不同的立方体的有关数据。请大家预测:是细胞体积大的有利于进行物质交换呢还是体积小的?边长
表面积
体积
表面积/体积(cm)
(c㎡)
(cm3)
1
2
3
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立方体的体积增大时,表面积与体积
之比的变化有什么规律?细胞体积大小会不会影响细胞与外界的物质交换?提问:细胞体积的大小是怎样影响细胞与外界的物质交换的?下面我们通过一个实验来探讨细胞大小与物质扩散的关系。活动研究细胞大小与物质扩散的关系(板书)为了实验安全,我们用四个边长分别为1、2、3、4的马铃薯正方块来代替酚酞琼脂块,用红墨水来代替氢氧化钠溶液。来做这个实验。观察实验现象,然后讨论:1、红墨水在大小不同的马铃薯块中的扩散速率是否相同?2、细胞大小与物质的扩散有什么关系?引导学生看书P53第一段文字,了解细胞大小与物质扩散的关系。讲解:体积较大细胞与体积较小细胞比较,生活中需要从外界环境获取更多的营养物质,同时产生更多的废物排泄到体外。细胞如果无限生长时,总体积相同的细胞比较,较大细胞的表面积相对减小,细胞膜将不能保证从外界环境获取足够的生活物质。较小细胞的表面积相对较大,更易于保证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从而保证细胞正常的生命活动。我们知道,细胞可以生长,当细胞生长到一定大小时就会停止生长,有些细胞可以一分为二,成为两个相似的新细胞,这就是细胞分裂。(板书:细胞分裂产生新细胞)细胞分裂的过程是怎样的?讲解新课出世细胞分裂的课件,要求学生注意观察细胞内的变化。然后阅读教材P53图3—17细胞分裂示意图和教材P53第3段文字,总结细胞分裂的过程。利用模型来讲解动物、植物细胞分裂的过程:(1)动物细胞的分裂:细胞核(1→2)
→细胞中央的细胞膜向内凹陷
→使细胞质(1→2),这样,1个细胞
→2个细胞。(2)植物细胞的分裂:细胞核(1→2)
→在两核之间的细胞质中央形成新细胞膜
→并产生新细胞壁,这样,1个细胞
→2个细胞。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染色体又是怎样变化的呢?出示染色体的模型,演示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讲解:细胞分裂时,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染色体经过复制而数量倍增,然后平均分配到两个新细胞中。就能保证新细胞与亲代细胞具有相同的遗传物质。细胞为什么要进行分裂呢?细胞分裂有什么意义?引导学生阅读P53最后一段文字,了解细胞分裂的意义。教师讲解:细胞的分裂对于生物体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单细胞生物通过分裂进行繁殖,多细胞生物的细胞分裂不仅与繁殖新个体有关,而且能促使新个体由小长大,使生物体不断更新衰老死亡的细胞,从而保证生物体正常的生命活动。简言之:细胞分裂就使生物繁殖、生长、更新衰老死亡细胞。阅读小资料:细胞分裂与癌细胞了解癌细胞的形成及危害。如果大家对癌症有兴趣,还可以阅读课外书或者上网查找资料来了解有关癌症的知识。小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这节课我们通过两个实验来理解细胞大小与物质交换的关系使我们明确细胞小更有利于保证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同时我们学习了细胞分裂的过程:植物细胞的分裂:首先细胞核一分为二,然后,在两核之间的细胞质中央形成新细胞膜并产生新细胞壁,这样,一个细胞就分裂为两个细胞了;动物细胞的分裂:首先,细胞核一分为二,然后,细胞中央的细胞膜向内凹陷,使细胞质一分为二,这样,一个细胞就分裂为两个细胞了。还了解了细胞分裂的意义:使生物繁殖、生长、更新衰老死亡的细胞。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