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3张PPT)
孟
子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作者简介: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邹国(今山东邹县东南人),离孔子的故乡曲阜不远。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
孟子把伦理和政治紧密结合起来,强调道德修养是搞好政治的根本。
作品简介
《孟子》是记载孟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也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
《孟子》是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其中有许多长篇大论,气势磅礴,议论尖锐、机智而雄辩,对后世的散文写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解释重点字词
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3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
4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5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
6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
7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解释重点字词
8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9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10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11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12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13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1、注意朗读的节奏。
2、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3、初步理解课文。
朗读课文,注意读出文章的节奏和气势。
例: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摆出观点,提携全文。
天时:
地利:
人和: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
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
指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孟子用“天时”“地利”“人和”来概括有利于作战的各种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从进攻一方的失利论证“天时不如地利”。
三里之城:
郭:
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
是:
方圆三里的内城。
古义:外城。
今义:姓氏
环,围。
而,表转折,却。
夫fú,句首发语词。
古义:这
今义:判断动词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从防御一方的失利论证“地利不如人和”。
城:
池:
兵革:
坚利:
米粟(sù):
多:
委而去之:
城墙
护城河。
泛指武器装备。兵,兵器。革,甲胄。
坚固锋利。
指粮食。
充足
弃城而逃。
委,古义:放弃。
今义:委任
去,古义:离开
。今义:到……去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域:
古义:
今义:
以:
本句话的意思是:
固国:
威:
限制。
地域
凭,靠。
使人民定居下来(不迁移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
巩固国防。
震摄。兵革之利,武器的强大。
寡助之至:
亲戚畔之:亲戚
畔:
之:
天下顺之:
故君子有不战:
深入论证“得道”即“得人和”则“战必胜”。
古义:内外亲属
今义:因婚姻联成的关系
之,动词,到。至,极点。
通“叛”,背叛。
他,代词。
顺,归顺,服从。
故,所以。
有不战:不战则已。
读课文,思考讨论下列问题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中心论点提出来后作者是怎样进行论证的?使用什么论证方法?
3、中心论点既然已得到了论证,为什么还要写后面的内容?
论点: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天时
而
环
攻
之
地利
不如
举例证明论点一:天时不如地利
守方
守城:
城高
池深
兵革利
粮多
守方
地利
攻方
委而去之
人和
不如
举例证明论点二:地利不如人和
论点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分论点
天时不如地利——进攻
地利不如人和——防御
类推
域民
固国
威天下
战争中需要“人和”
治国需要“人和”
结论
得道者多助——顺之
失道者寡助——畔之
论证
施行“仁政”
(对比论证)
(举例论证)
摆出观点
论证观点
得出结论
结构图解
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
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战争事例
治国道理
中心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文章开篇提出论点,指出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由此逐层展开,用概括性的战例加以证明,分别就天时与地利、地利与人和作比较,指出天时、地利、人和三因素在战争中所起的作用不同;然后由战争中的“人和”推出治国安邦的道理,得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结论,阐明了“人和”的实质,即“多助”“天下顺之”;最后把“多助”与“寡助”进行对比,自然导出“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艺术特色:
1、层次清楚,结构完整,论证严密,并使用类比论证,善于说理。
2、运用排比、对偶、顶真等修辞手法,气势磅礴,具有极强的说服力、感召力。
排比
如: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对偶
如: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顶真
如: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你知道孟子的有关故事或语录吗?
孟子语录: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穷不失义,故士得己焉;
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
孟子故事
孟母三迁
孟母断机杼相关课外阅读
18、《孟子》两章
一、作者简介: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轲,字子舆(待考,一说字子车或子居。按:车,古文;舆,今字。车又音居,是故,子舆、子车、子居,皆孟子之字也)。汉族,战国时期邹国人,鲁国庆父后裔。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及其门人著有《孟子》一书。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对后世中国文化的影响全面而巨大,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二、民本思想
孟子根据战国时期的经验,总结各国治乱兴亡的规律,提出了一个富有民主性精华的著名命题:“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认为如何对待人民这一问题,对于国家的治乱兴亡,具有极端的重要性。孟子十分重视民心的向背,通过大量历史事例反复阐述这是关乎得天下与失天下的关键问题。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意思是说,人民放在第一位,国家其次,君在最后。孟子认为君主应以爱护人民为先,为政者要保障人民权利。孟子赞同若君主无道,人民有权推翻政权。正因此原因,《汉书》「艺文志」仅仅把《孟子》放在诸子略中,视为子书,没有得到应有的地位。到五代十国的后蜀时,后蜀主孟昶命令人楷书十一经刻石,其中包括了《孟子》,这可能是《孟子》列入「经书」的开始。到南宋的孝宗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并成为「十三经」之一,《孟子》的地位才被推到了高峰。传说明太祖朱元璋因不满孟子的民本思想,曾命人删节《孟子》中的有关内容。18、《孟子》两章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解释重要词语,翻译重要句子。
2、总结古今异义词及词类活用
过程与方法
1、背诵两篇短文,积累名言警句。
2、了解《孟子》散文的特点,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正确理解并认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义并从中得到应有的教育。
【教学重难点】
重点:1、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理解文意。
2、积累文言词语、名言警句。
难点:分析结构,把握主旨。
【导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2月2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主任张振中宣布:“嫦娥三号”探测器发射成功!奔月飞行约需5天,将于12月6日飞行至月球附近,于12月中旬在月球虹湾软着陆。探月工程分“绕、落、回”三期。要知早在我国研制原子弹的时候,中苏交恶,苏联撤走了专家,我们国家那时还是一清二白,有人就劝说道,我们还是暂停了原子弹项目吧,陈毅元帅在一次政治局会议上的话很具有代表性:“中国人就是要把裤子当了,也要把原子弹搞出来!”张爱萍向国防部长林彪汇报自己对原子弹项目调查结果的时候,林彪的态度同其他几位老帅的意见完全一致,同样很坚决。他说:“原子弹一定要搞下去,一定要响,就是用柴火烧也要把它烧响了。”当然,正是有了原子弹方面技术的成熟才有了今天我们的嫦娥三号。
二、走进作者: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邹国(今山东邹县东南人),离孔子的故乡曲阜不远。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孟子把伦理和政治紧密结合起来,强调道德修养是搞好政治的根本。
三、预习检测: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 (2)必先苦其心志 ▲
(3)曾益其所不能 ▲ (4)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朗读训练,培养语感。(要求: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出情感)
1.
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动笔在课本上标出节奏,圈出生字。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3、检查朗读,发现朗读问题。
(二)疏通文意:
1、明确学习要求:
(1)理解课文字词,把疑难问题记下来。
(2)理解课文结构思路和中心。
2、小组自主学习、讨论:
(1)结合工具书和课文注解疏通文意。
(2)小组讨论解答疑难问题,组长把不能解决的问题记下来。
3、小组提出没有解决的问题,教师鼓励其他小组帮助解决,教师补充。
4、引导学生归纳课文重点词语。
通假字:曾=增
衡=横
拂=弼
词类活用:苦:使……受苦;
劳:使……劳累;
饿:使……经受饥饿之苦;
动:使……惊动
空乏:使……受到贫困之苦;
:使……坚韧
古今义:发:古义:被任用;今义:送出;
举:古义:被举用;今义:举起;
征:古义:征验;
今义:出征;
喻:古义:了解;
今义:比喻。
虚词:于:①在;②从;③给;④由于
一词多义:发:舜发于畎亩之中,征于色发于声
国: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国恒亡,则有去国怀乡
五、 合作探究:
1、文章第一段例举的这几位古代贤能的人所处的时代不同,但是他们的经历什么共同点?
(1)他们出身卑微,
(2)他们历经了苦难的磨练,
(3)他们都被提拔任用,做出了一番成就。
2、文章举的这几个例子在文章中有何作用?
引出下文“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3、“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这句话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
起过渡作用
4、作者认为要成就人才要经历那些磨难?作者从哪几个方面进行阐述这些?
5、学习了课文,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发?请谈谈自己的看法。
六、拓展延伸 :
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第1段:列举古代六位圣君贤臣起于微贱的事例。 (举例论证)-----引出问题
这些事例暗示:逆境对造就人才的重大作用。
第2段:归纳概括第一段的事例。说明困境能造就人才的道理。(道理论证)----提出问题
第3段:从个人和国家的角度进一步阐发上述结论。 (对比论证)-----分析问题
(正面)和(反面)
第4段:点明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论点独成一段,鲜明突出。------解决问题
(得出结论)
教学反思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一课是《孟子两章》中的第二章,这一章讲的是造就人才和治理国家的问题。本文篇幅短小,逻辑严密,思想深邃,观点鲜明,论证有力,气势充沛,感情洋溢,语言精辟,尤长于譬喻,用形象化的语言说明复杂的道理。
从本节课教学过程来看,有以下几方面优点:
1.本课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学生思维活跃,冲破樊篱,充分解放了他们的思想,自己真正成了主宰自己学习的主人。
2.本节课还体现了学生的合作、探究精神,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合作交流,使许多不能解答的问题得到了解答,使许多能解答的问题在头脑中愈发明朗。
3.“质疑──探疑──合作解疑”贯穿教学始终。学生在学习中善于发现问题,积极探讨问题,真正感受到求知的乐趣。
4.在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的同时,还突出了文言文教学“以读为本”的教学宗旨,读贯穿整个教学中,且形式多样,有吟读、有研读、有赏读,还有范读、齐读、对读……在读中赏美点,在读中研难题,在读中获知识,在读中明道理。
5.本节课既教书、又育人,既重知识能力目标的落实,又重方法过程,还特别重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存在不足的是:对学生的发言缺少鼓励、肯定,应给予适当的评价,让学生树立信心,使他们在课堂上乐于展示自我风采。经典语段训练
18.《孟子二章》精典习题
(一)《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举于海,百里溪举于市。
故天将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第一段的“举”意思是()A.举出事例B.行为举动C.被选拔D.发动起义
2.横线上的“故”字意思是()A.由此看来B.所以C.这样看来D.原来
3.横线上句子的“是人”指()A.能担负重任,有所作为的人B.任何人C.作者D.第一段列举的6个人
4.解释加点词:4分
⑴苦:
⑵过
⑶虑
⑷喻
⑸衡
5.翻译句子:4分
⑴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⑵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⑶入则无法家拂士
6.上文选自
,全文论证了
和
的问题。3分
7.下面加点的词意文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舜发于(在)畎亩之中B.百里溪举于市(城市)C.故天将大任于是(这样)人也
D.行拂乱(使....错乱)其所为
8.作者在上文第一段列举的事例意在说明(
)
A.古代任人唯贤,并不重出身、地位B.卑贱的人最多智慧C.经受磨难的人,才能接大任
9.“天”使接受大任者经受磨难,目的是(
)
A.动性忍性,曾益其所不能B.苦其心志,劳其筋骨C.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10.“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的正确解释是()
A.所以当他动了心抑制情感,就能增加他原来所没有的东西。
B.以此让心情激动忍让,就能渐渐增长知识
C.用那样的途径来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情坚韧起来,以不断增长他的才干
11.加点的词不是使动用法的一句是()A.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B.苦其心志
C.劳其筋骨
12.“大任”指什么
?
13.“是人”要经历哪些磨炼?答:
14.通过这些磨炼,带来的好处是什么?
答:
15.用自己的话概括人经常遭遇哪些困境?
答:
16.经过遭遇困境后,得到的好处是什么?(用文中三个字回答)
答:
17.学过这篇文章以后,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答:
(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①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②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③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④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1.按提出论点,论证论点,得出结论的顺序划分层次,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第①②③段论述的中心是
3.第③段运用的修辞方法是
4.第③段中“城”“池”“兵革”的意思分别是:()
A.城市
护城河
兵器
甲衣
B.城墙
水池
兵器甲衣C.城墙
护城河
泛指武器装备
D.城郊
池塘
泛指武器装备
5.下面句子中加点的“之”用法和其他不同的一句是:()
A.委而去之
B.亲戚畔之C.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D.夫环而攻之
6.解释第④句中加点的词:
⑴故:
⑵固:
⑶至:
⑷威
⑸多助之至
⑹以天下之所顺
⑺域
7.“是地利不如人和也”一句翻译是:(
)
A.这是因为作战的地理形势再好,也比不上人心所向,内部团结。B.这种情况是地理形势不如人心所向,内部团结C.这是因为地理形势再好,也比不上人民和睦D.有利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人心向背,内部统一
8.翻译上文最后一句:
9.文中的通假字是
,通
,正确的读音
,含义是
10.翻译:
⑴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⑵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11.上文第④段表达了作者的什么观点?用波浪线画出来。
12.文中的君子是指
13.上文第④段开头的排比句从反面否定了什么观点?
答:
14.作者认为”域民”“固国”“威天下”应该靠什么?
答:
15.“君子战必胜”的条件是什么?答:
(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①舜发于畎亩之中博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②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③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人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故国外患者国恒亡
④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本文选自
。
2.为文章断句,用“|”表示。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①行拂乱其所为
②人恒过
③而后作
④而后喻
4.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
5.文章侧重论述
。
6.读过本文,使人不由想起这样两句话:自古雄才多磨难,
。(写出下句)
7.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你如何认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一观点?结合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答:
(四)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1.本文的作者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
。
2.解释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人:
和:
池:
域:
至:
3.写出本文的一个通假字。
通
4.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得出的结论又是什么?
答:
5.决定战争胜负的三个要素是什么?其中最重要的要素是什么?
答:
6.孟子认为怎样才能得道?得道的结果怎样?
答:
7.孟子写此文的目的是什么?
答:
《孟子二章》参考答案
(一)1、C2、B3、A4、①使...受苦
②犯过失
③(思虑)④奋起,指有所作为⑤同“横”,梗塞、不顺5、①
一定要使他的内心痛苦,筋骨劳累,体肤饿瘦,身受贫困之苦
②通过这样的途径来使他内心惊动,使他的性情坚韧起来
③
在国内没有坚持法度和辅佐君王的贤士6、《孟子.告子》;造就人才;治理国家7、B8、C9、A10、C11、
A
12、治理国家的重任13、苦其心志....乱其所为14、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15、犯过失;内心困苦;思虑阻塞;不被为了解16、改、作、喻17、艰苦的环境的磨炼,对人的成才有促进作用。
(二)1、A
2、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3、排比4、
C
5、
C
6、①所以
②巩固③极点④震慑⑤达到⑥凭借、归顺、服从⑦限制7、A
8、所以君子不战则已,作战,就一定会胜利
9、畔、判、pàn、背叛
10、①能行仁政的君王,帮助他的人就多,不能行仁政的君王,帮助他的人就少
②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11、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12、得道者
13、靠武力来统治天下
14、得道(或行仁政)15、得道;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三)、1.《孟子 告子》2、略3、4.生于忧患,死于安乐5.生于忧患6.从来纨绔少伟男。7、略
(四)、1.孟子
2、略3、略
4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5.天时、地利、人和。人和民施行“仁政”,战必胜矣。6、略
7.宣扬“仁政”。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古今异义词及词类活用现象。
2、通过学习此文,了解《孟子》散文的特点,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学习孟子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的表达效果
过程与方法
反复诵读,理解文意,培养学生文言文自学能力。并背诵两篇短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天时”地利”“人和”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增强对国家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的认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
难点:
【导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大家还记得八年级学习的《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这篇新闻报道吗?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气势恢宏的吗 国名党自认为西部据点防守是最强、坚不可摧的,但我西路军顺利攻破了敌人的封锁取得了胜利,请问原因是什么 (“得人心者得天下。”)今天,我们学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看看孟子是如何深层探究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
二、走进作者:
1、孟子(公元前372~公元前289),邹人,是孔子之孙孔伋的再传弟子。战国初期思想家、政治、教育家。
2、了解背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孟子生活在兼并战争的战国中期,在孔子“仁”学的基础上,提出了系统的“仁政”学说,主张行“仁政”一统天下。战国时期,诸侯各国之间的吞并战争日益激烈,为了求得生存,乃至建立霸业,各国君主不约而同地崇尚武力而不体恤百姓。面对这种现实,孟子提出了他的治国理想。他游说于齐、梁之间,没有被重用,退而与其门徒公孙丑、万章等著书立说。在儒家中其地位仅次于孔子。其思想事迹大都见于《孟子》一书。
《孟子》文章向来以雄辩著称,又善于运用各种驱诱论敌就范的手法,喜用一大串的排偶句式,所以笔锋咄咄逼人。
三、预习检测: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3分)
①委而去之 (委: ) (去: ) ②亲戚畔之(畔: )
2、下面“以”字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A.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B.以天下之所顺
C.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唐雎不辱使命》) D.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朗读课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整体感知:
1、学生齐读,教师指出学生朗读存在的问题。
2、教师范读,学生听读,(注意把握字音,停顿、重音)
3、学生齐读课文,教师稍作朗读指导下齐读。
(二)译读课文,把握文意:
1、学生结合文中注解自行或合作翻译课文,圈点勾画,标示出疑难词句。
2、小组讨论,质疑、解疑,教师巡视
3、学生完成翻译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积累文言知识。
(1)
通假字: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畔通“叛”,背叛)
(2)
古今异义词: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城,内城,今义:城市;郭:外城,今义:姓氏)
委而去之(
去:离开。今义:往、到)
亲戚畔之(亲戚:亲戚朋友,包括父母兄弟。今,指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
池非不深也(护城河。今指水塘。)
(3)
一词多义;
(4)
注意下列加点词的用法——词类活用: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名词用作动词,限制)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形容词用作动词,使……巩固)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形容词用作动词,威慑)
(5)注意下列句子的翻译;
A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
B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戚都反对的寡助之君,所以,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
五、 合作探究:
小组合作完成,教师巡视帮助学生解疑惑。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学生同桌或前后桌之间讨论、交流。)
学生小组推荐回答后教师明确。
明确:中心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文章是如何逐层展开论证的
运用什么论证方法?文章最后得出结论是什么?
(学生同桌或前后桌之间讨论、交流。)
学生小组推荐回答后教师明确:
——文章开篇提出论点,指出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由此逐层展开,用概括性的战例加以证明,分别就天时与地利、地利与人和作比较,指出“天时、地利、人和”三因素在战争中所起的作用不同,然后由战争中的“人和”推出治国安邦的道理,得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结论,阐明了“人和”的实质,即“多助”天下顺之”;最后把“多助”与“寡助”进行对比,自然导出“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论证方法:举例和对比论证、讲道理、类比推理
六、 精读品析:
找出文中排比句并体会其作用。
如:在文章第四段中三个“不以”句形成排比,进一步说明了什么道理? 这三个句子的顺序可以颠倒吗?为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后明确:
三个排比,气势强烈。从“域民”到“固国”再到“威天下”是治国的顺序,必须将前一个阶段的事情做好,才有可能实现后一个目标,失足层深入地说理,不能颠倒。突出“人和”的重要性,有利表现中心,从而得出文章结论。
如:作者写“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这段文字的目的是什么?
这组句子构成排比句,从防御一方虽“地利”却“委而去之”论证了“人和”的重要性,气势强烈,强调“人和”的重要性,有利表现中心。
七、拓展延伸 :
谈谈学习这篇文章的收获。
板书设计:
中心论点: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文章短小,生字不多,说理论证的层次分明,对于九年级学生不难理解。本设计合理,也比较实用,教学效果不错。一节课能完成教学任务。板书较好地帮助记忆课文内容,学依据板书在几分钟内生基本能背诵本文。不足的事是给学生讨论的时间多了点,导致后面留给背诵时间不够,多数学生还不能当堂背诵。(共25张PPT)
孟
子
青蛙在开水里逃生
青蛙在温水里死亡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孟子
读准下列加点词的字音。
畎(
)亩
傅说(
)
胶鬲(
)
孙叔敖(
)
百里奚(
)
行拂(
)
曾(
)益
拂(
)士
.
.
.
.
.
.
.
quǎn
yuè
gé
áo
xī
fú
zēng
bì
.
理解词义
发:
举:
畎亩:
任:
所为:
所以:
恒:
过:
衡:
被任用
被选拔
田间
责任
、担子
所行
用来……方法
常常
犯错误
通“横
”不顺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发:起,指被任用 畎:田间小沟 举:被举用 士:狱官 市:市场
舜从田地中被任用,傅说从筑墙的泥水匠中被选拔,胶鬲从鱼盐贩中被举用,管夷吾从狱官(手中获释)被录用为相,孙叔敖从隐居的海边被任用,百里奚从奴隶市场上被(赎回)并登上相位。
1、文章开头列举了哪些事例,运用什么样的句式?
列举了历史上这六位名人的事例:舜、傅说、胶鬲、管仲、孙叔敖、百里奚。
运用了排比句式,
2、这几位古代贤能的人所处的时代不同,但是他们的经历什么共同点?
他们虽然出身卑微,历经了苦难的磨练,但都被提拔任用,做出了一番作为。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降:下达 大任:重大责任 是:这样的
苦:使…痛苦 心志:意志,感情 劳:使…劳累 饿:使…受饥饿 体肤:躯体 空乏:使…受贫困 拂:违背意愿 乱:使…颠倒错乱
所以:用这些办法 动:使…惊动 忍:使…坚忍 曾:同“增”,增加 不能:本来不具备的才能
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要使命给这样的人,一定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以致肌肤消瘦),使他受到贫困之苦,使他做事不顺,用(这样的途径)使他内心惊动,使他性格坚忍起来,增加他过去所不具有的才能。
第二自然段归纳出了第一段的结论:人要担负重任,有所作为,成就大事,必须现在思想生活和行为等方面经受一番艰苦的磨练。并指明了磨练的益处:一、是培养坚定的意志和毅力。二、是能够发展个人的才能,即治理天下的能力。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恒:常 过:犯过失 衡:同“横”,梗塞,指不顺 作:有所作为 征:表现 喻:了解
入:国内 拂:同“弼”,辅弼 出:国外
一个人经常是犯了错误,这样以后才能(注意)改正;内心困惑,思虑堵塞,然后才能奋起,有所作为;憔悴枯槁表现在脸色上,吟咏叹息表现在声音上,然后才能被人们了解。(一个国家)国内如果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能辅佐君主的贤士,在国外如果没有敌对的国家和外国侵犯的危险,这个国家常常会导致灭亡。
本段论述了人处于困境才能够奋发,国无忧虑则往往遭到灭亡的道理。
④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然后:这样以后 生:使…生存 死:使…死亡
这样以后,人们才会知道忧患激励人奋起,使人生存、发展,而安逸享乐使人萎靡,必将导致灭亡。
细读课文,思考问题
1、课文中心论点是什么?
2、课文开头列举6位名人有何用意?
3、一个人经受磨练有何好处?(原句)
4、在课文第二段找出能分别论证“生于忧患”和“死于安乐”的句子。
5、课文使用了那些论证方法?
理解课文
舜
傅说
胶鬲
管夷吾
孙叔敖
百里奚
前
畎亩
版筑
鱼盐
士
海
市
后
君主
相
辅佐武王
相
令尹
大夫
举例论证人才必须在艰苦的环境中造就的道理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像这样能够担任大任的人
思想磨练
生活磨练
行为磨练
磨练的益处
在六个事例作为事实论据的基础上,得出结论
人恒过,然后能改;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中心论点
内心惊动
外在表现
个人正面生于忧患
国家
反面死于安乐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你知道有哪些名句与此句意思相同?请说出两句。
相关名句:
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
思所以危则安矣,思所以乱则治矣,思所以亡则存矣。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自强为天下之健,志刚为大君之道。
总结:
优越的条件容易消磨人的意志,腐蚀人的健康肌体,使人丧失成功的上进心;而艰苦的环境,坎坷的道路,却能磨练人的意志,增长人的上进心。美国剧作家帕特里克说的“痛苦使人思索,思索使人明智,智慧使人生命持久”,足以说明逆境的优越性。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提出担当大任的人必须经过艰苦生活的磨练。请查找相关资料,补充一些例子。
韩非囚秦,《说难》、《弧愤》。
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爱迪生小时候一边卖报一边作化学试验。有一次,不慎在火车上引起了火,被车长打聋了一只耳朵。由于他的刻苦努力,终于成为举世闻名的发明家。
曹雪芹举家食粥而写出了不朽的《红楼梦》。
西伯拘而演《周易》
仲尼厄而作《春秋》
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左丘失明厥有《国语》
司马迁受宫刑而著《史记》
曹雪芹晚年衣食不保而留《红楼梦》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