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课 《孟子》两章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文章的中心论点。
2.背诵文章。
3.理清文章的论证思路。
4.体会孟子的民本思想。
教学重难点
重点
理解文章的中心论点。
难点
理清文章的论证思路。
教学过程
导入一:情境型
【设计意图:用提示的形式导入新课,让学生提高阅读兴趣。】
人们常用“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来形容作战、治国以及其他事情都要顺乎民心,只有这样才能得到人们的拥护,否则是一定会失败 的,同学们知道这句话的来历吗?(生:不知道。)今天我们就学习这句话的出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篇文章。
导入二:背景型
【设计意图:背景引入,学生头脑中再现当时的情景。】
战国时期,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非常痛苦,各大国之间征战不休,针对这一情况,孟子提出了“民为贵,君为轻”的思想,呼吁各国国君重视人民的力量。他强烈反对不义战争,宣扬“仁政”,力图维护原始的井田制度,从而使天下归顺。今天我们要学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篇文章,了解一下孟子在文中所表现出来的思想。
课堂实录
读课文,知内容
【设计意图:在了解背景和文体常识的基础上,感知课文内容,有助于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把握。】
1.听读
教师播放课文录音,学生听读,要求:把握字音 、停顿、重音,适当做标记。
强调:夫 (fú)畔(pàn)粟(sù)畎亩(quǎn)拂士(bì)曾益(zēng)
齐读
学生齐读课文,要求:注意朗读节奏,读出朗文章的气势。
教师做朗读指导: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译读
学生四人一组,讨论文章中句子的翻译。
要求:重点词语要翻译准确。
每组选出一名代表翻译文章,其他学生补充。
教师强调:
池:护城河。
兵革:泛指武器装备
委:放弃
去:离开
以:凭借
亲戚:内外亲属,包括父系亲属和母系亲属。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
解疑问,析内容。
【设计意图:通过回答问题,分析文章的论证思路,对文章有一个完整的认识和理解。】
教师提问,学生合作探究。
要求:
组内合作,探究问题积极深入并归纳探究成果,并确定组内中心发言人,做好有理有据地汇报集体探究成果的准备。21教育网
问题一:作者在文章开篇就提出了中心论点,同学们找一找是什么?
小组讨论,学生回答: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教师点拨:
孟子提出了三个概念:“天时”、“地利”、“人和”,用两个“不如”强调出了“人和”是最重要的,说明各种因素都不如“人和”这一因素,决定战争胜利的不是其他客观因素而是人。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问题二:中心论点提出后作者是如何进行论证的?
学生小组讨论总结。
教师点拨:
在提出中心论点后,作者用两个例子来证明论点。首先举出了包围起来攻打“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的小城,却“不胜”的事例,证明“天时不如地利”,接着又举一个战例,说明即使在占有“城高”“池深”“兵革坚利”“米粟多”等“地利”优势的情况下,有人却弃城而逃,进一步证明“地利不如人和”。21cnjy.com
问题三:“故曰”一词有什么作用?下文的议论又有什么作用?
学生小组讨论后组内中心发言人总结回答。
教师点拨:
“故曰”的意思是“所以说”,既对上文中的论述做了总结,又引出下文议论。
下文的议论由战争推到了治国,用三个否定的排比句,推出要想得到“人和”必须先“得道”,然后又把“多助”和“寡助”进行对比,自然导出“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三、析特色,学写作。
【设计意图:通过此问题,分析文章的写作特色,品味探究排比、对比等修辞的表达效果,同时为写作文做基础。】21·cn·jy·com
教师:本文在论证上很有特色,在语言运用上也很有特点,请同学们结合文章内容分析。
学生小组讨论,选出一名代表做答。
教师总结点拨:
本文的论证特色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逐层论证,逐层深入。
文章开始就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接着运用两个战例,分别证明“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说明“人和”的重要性,然后进一步阐明要想“人和”必须先“得道”,提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著名论断,这也是全文的论证思路。文章紧紧围绕“人和”这一中心,逐层论证,环环相扣,有非常强的逻辑性。www.21-cn-jy.com
②议论中用了排比、对比的手法。
三个否定的排比句“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多助”与“寡助”的对比:“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有力的证明了中心论点。也使文章气势恢宏,结构工整严谨。【来源:21·世纪·教育·网】
同学们在平时的作文写作中,也可以尝试运用排比、对比的修辞手法,增强文章的气势以及文采。
四、谈感悟,做总结。
【设计意图:通过分析,体会孟子的民本思想,同时培养学生的团结意识。】
教师讲述:
学者冯其庸在评价本文时说:“孟子一贯主张实行仁政,反对统治阶级为了争城夺地二发动不义战争。”“在本文中孟子所说的人和事人心所向,即内部团结,同时,孟子又认为只有得道的人才能得到人和,孟子的这种思想,在当今仍然是很卓越的,也仍然有积极意义。”
设疑:请同学们谈一谈你学完本文后得到了那些启示?
学生总结回答:
学生1:人和就是人心所向,内部团结,在当今社会我们更应该有团结意识,合作意识。
:学生2:不仅战争中“人和”很重要,其他领域如治国、治家、治厂也需要“人和”。这样才能达到“国昌盛”“家兴旺”“厂繁荣”的效果。21·世纪*教育网
学生3:我们在写作文时也要运用排比来增强文章的气势。
学生4:我认为决定战争胜负的是战争的性质和人心向背,但是“威天下”不靠“天时”“地利”而靠“人和”的理论指适合科技不发达的古代社会,在科技高速发展的当今社会,要想打胜仗,就必须有最先进的武器。2·1·c·n·j·y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了解了孟子“人和”的思想,认识到做任何事情都要顺应民心,合乎正义。另外,本文的论证思路非常清晰,同学们要学习这种逐层深入的论证方法。
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完成课后1题。
板书设计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观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论证:战例一(攻打小城失败)---天时不如地利
战例二(防守“城高”“池深”“兵革坚利”“米粟多”的城却失败)--地利不如人和
结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深化中心论点)
第十八课 《孟子》两章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文章的中心论点。
2.背诵文章。
3.理清文章的论证思路。
4.体会孟子的民本思想。
教学重难点
重点
理解文章的中心论点。
难点
理清文章的论证思路。
教学过程
导入一:情境型
【设计意图:用提示的形式导入新课,让学生提高阅读兴趣。】
人们常用“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来形容作战、治国以及其他事情都要顺乎民心,只有这样才能得到人们的拥护,否则是一定会失败 的,同学们知道这句话的来历吗?(生:不知道。)今天我们就学习这句话的出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篇文章。
导入二:背景型
【设计意图:背景引入,学生头脑中再现当时的情景。】
战国时期,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非常痛苦,各大国之间征战不休,针对这一情况,孟子提出了“民为贵,君为轻”的思想,呼吁各国国君重视人民的力量。他强烈反对不义战争,宣扬“仁政”,力图维护原始的井田制度,从而使天下归顺。今天我们要学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篇文章,了解一下孟子在文中所表现出来的思想。
课堂实录
读课文,知内容
【设计意图:在了解背景和文体常识的基础上,感知课文内容,有助于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把握。】
1.听读
教师播放课文录音,学生听读,要求:把握字音 、停顿、重音,适当做标记。
强调:夫 (fú)畔(pàn)粟(sù)畎亩(quǎn)拂士(bì)曾益(zēng)
齐读
学生齐读课文,要求:注意朗读节奏,读出朗文章的气势。
教师做朗读指导: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译读
学生四人一组,讨论文章中句子的翻译。
要求:重点词语要翻译准确。
每组选出一名代表翻译文章,其他学生补充。
教师强调:
池:护城河。
兵革:泛指武器装备
委:放弃
去:离开
以:凭借
亲戚:内外亲属,包括父系亲属和母系亲属。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
解疑问,析内容。
【设计意图:通过回答问题,分析文章的论证思路,对文章有一个完整的认识和理解。】
教师提问,学生合作探究。
要求:
组内合作,探究问题积极深入并归纳探究成果,并确定组内中心发言人,做好有理有据地汇报集体探究成果的准备。21教育网
问题一:作者在文章开篇就提出了中心论点,同学们找一找是什么?
小组讨论,学生回答: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教师点拨:
孟子提出了三个概念:“天时”、“地利”、“人和”,用两个“不如”强调出了“人和”是最重要的,说明各种因素都不如“人和”这一因素,决定战争胜利的不是其他客观因素而是人。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问题二:中心论点提出后作者是如何进行论证的?
学生小组讨论总结。
教师点拨:
在提出中心论点后,作者用两个例子来证明论点。首先举出了包围起来攻打“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的小城,却“不胜”的事例,证明“天时不如地利”,接着又举一个战例,说明即使在占有“城高”“池深”“兵革坚利”“米粟多”等“地利”优势的情况下,有人却弃城而逃,进一步证明“地利不如人和”。21cnjy.com
问题三:“故曰”一词有什么作用?下文的议论又有什么作用?
学生小组讨论后组内中心发言人总结回答。
教师点拨:
“故曰”的意思是“所以说”,既对上文中的论述做了总结,又引出下文议论。
下文的议论由战争推到了治国,用三个否定的排比句,推出要想得到“人和”必须先“得道”,然后又把“多助”和“寡助”进行对比,自然导出“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三、析特色,学写作。
【设计意图:通过此问题,分析文章的写作特色,品味探究排比、对比等修辞的表达效果,同时为写作文做基础。】21·cn·jy·com
教师:本文在论证上很有特色,在语言运用上也很有特点,请同学们结合文章内容分析。
学生小组讨论,选出一名代表做答。
教师总结点拨:
本文的论证特色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逐层论证,逐层深入。
文章开始就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接着运用两个战例,分别证明“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说明“人和”的重要性,然后进一步阐明要想“人和”必须先“得道”,提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著名论断,这也是全文的论证思路。文章紧紧围绕“人和”这一中心,逐层论证,环环相扣,有非常强的逻辑性。www.21-cn-jy.com
②议论中用了排比、对比的手法。
三个否定的排比句“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多助”与“寡助”的对比:“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有力的证明了中心论点。也使文章气势恢宏,结构工整严谨。【来源:21·世纪·教育·网】
同学们在平时的作文写作中,也可以尝试运用排比、对比的修辞手法,增强文章的气势以及文采。
四、谈感悟,做总结。
【设计意图:通过分析,体会孟子的民本思想,同时培养学生的团结意识。】
教师讲述:
学者冯其庸在评价本文时说:“孟子一贯主张实行仁政,反对统治阶级为了争城夺地二发动不义战争。”“在本文中孟子所说的人和事人心所向,即内部团结,同时,孟子又认为只有得道的人才能得到人和,孟子的这种思想,在当今仍然是很卓越的,也仍然有积极意义。”
设疑:请同学们谈一谈你学完本文后得到了那些启示?
学生总结回答:
学生1:人和就是人心所向,内部团结,在当今社会我们更应该有团结意识,合作意识。
:学生2:不仅战争中“人和”很重要,其他领域如治国、治家、治厂也需要“人和”。这样才能达到“国昌盛”“家兴旺”“厂繁荣”的效果。21·世纪*教育网
学生3:我们在写作文时也要运用排比来增强文章的气势。
学生4:我认为决定战争胜负的是战争的性质和人心向背,但是“威天下”不靠“天时”“地利”而靠“人和”的理论指适合科技不发达的古代社会,在科技高速发展的当今社会,要想打胜仗,就必须有最先进的武器。2·1·c·n·j·y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了解了孟子“人和”的思想,认识到做任何事情都要顺应民心,合乎正义。另外,本文的论证思路非常清晰,同学们要学习这种逐层深入的论证方法。
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完成课后1题。
板书设计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观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论证:战例一(攻打小城失败)---天时不如地利
战例二(防守“城高”“池深”“兵革坚利”“米粟多”的城却失败)--地利不如人和
结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深化中心论点)
课件14张PPT。第十八课 《孟子》两章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文章的中心论点。
2.背诵文章。
3.理清文章的论证思路。
4.体会孟子的民本思想。导入 人们常用“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来形容作战、治国以及其他事情都要顺乎民心,只有这样才能得到人们的拥护,否则是一定会失败 的,同学们知道这句话的来历吗?(生:不知道。)今天我们就学习这句话的出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篇文章。读课文,知内容1.听读
播放课文录音,学生听读,
要求:把握字音 、停顿、重音,适当做标记。
强调:夫 (fú)畔(pàn)粟(sù)畎亩(quǎn)拂士(bì)曾益(zēng)读课文,知内容齐读
齐读课文,要求:
注意朗读节奏,读出朗文章的气势。
指导: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读课文,知内容译读
四人一组,讨论文章中句子的翻译。
要求:重点词语要翻译准确。
每组选出一名代表翻译文章,其他学生补充。解疑问,析内容。合作探究。
要求:
组内合作,探究问题积极深入并归纳探究成果,并确定组内中心发言人,做好有理有据地汇报集体探究成果的准备。解疑问,析内容。问题一:作者在文章开篇就提出了中心论点,同学们找一找是什么?
小组讨论,学生回答:解疑问,析内容。问题二:中心论点提出后作者是如何进行论证的?
学生小组讨论总结。
解疑问,析内容。问题三:“故曰”一词有什么作用?下文的议论又有什么作用?
学生小组讨论后组内中心发言人总结回答。三、析特色,学写作。本文在论证上很有特色,在语言运用上也很有特点,请同学们结合文章内容分析。
学生小组讨论,选出一名代表做答。四、谈感悟,做总结。设疑:请同学们谈一谈你学完本文后得到了那些启示?
学生总结回答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了解了孟子“人和”的思想,认识到做任何事情都要顺应民心,合乎正义。另外,本文的论证思路非常清晰,同学们要学习这种逐层深入的论证方法。布置作业1.背诵课文。
2.完成课后1题。课件14张PPT。第十八课 《孟子》两章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文章的中心论点。
2.背诵文章。
3.理清文章的论证思路。
4.体会孟子的民本思想。导入 人们常用“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来形容作战、治国以及其他事情都要顺乎民心,只有这样才能得到人们的拥护,否则是一定会失败 的,同学们知道这句话的来历吗?(生:不知道。)今天我们就学习这句话的出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篇文章。读课文,知内容1.听读
播放课文录音,学生听读,
要求:把握字音 、停顿、重音,适当做标记。
强调:夫 (fú)畔(pàn)粟(sù)畎亩(quǎn)拂士(bì)曾益(zēng)读课文,知内容齐读
齐读课文,要求:
注意朗读节奏,读出朗文章的气势。
指导: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读课文,知内容译读
四人一组,讨论文章中句子的翻译。
要求:重点词语要翻译准确。
每组选出一名代表翻译文章,其他学生补充。解疑问,析内容。合作探究。
要求:
组内合作,探究问题积极深入并归纳探究成果,并确定组内中心发言人,做好有理有据地汇报集体探究成果的准备。解疑问,析内容。问题一:作者在文章开篇就提出了中心论点,同学们找一找是什么?
小组讨论,学生回答:解疑问,析内容。问题二:中心论点提出后作者是如何进行论证的?
学生小组讨论总结。
解疑问,析内容。问题三:“故曰”一词有什么作用?下文的议论又有什么作用?
学生小组讨论后组内中心发言人总结回答。三、析特色,学写作。本文在论证上很有特色,在语言运用上也很有特点,请同学们结合文章内容分析。
学生小组讨论,选出一名代表做答。四、谈感悟,做总结。设疑:请同学们谈一谈你学完本文后得到了那些启示?
学生总结回答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了解了孟子“人和”的思想,认识到做任何事情都要顺应民心,合乎正义。另外,本文的论证思路非常清晰,同学们要学习这种逐层深入的论证方法。布置作业1.背诵课文。
2.完成课后1题。第十八课 《孟子》两章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读准“畎亩、胶鬲、百里奚、法家拂士、曾益”的字音。
把握“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入则无法家拂士”的朗读节奏。
学习本文举例论证的方法。
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义,树立忧患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学习本文举例论证的方法。
【难点】
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义,树立忧患意识。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导入一:回顾型
【设计意图:回顾并巩固所学的孟子的相关知识,引出本节课的学习。】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孟子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大家还记得孟子的相关知识吗?(生:记得。)好,下面请同学们说说你记忆中的孟子。21教育网
学生回答:
学生1 :孟子,名轲,字子舆。
学生2:孟子是我国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
学生3:孔子为“圣人”,孟子为“亚圣”,与孔子合称“孔孟"。
学生4:孟子和孔子一样主张“仁政”。
同学们说的非常好,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孟子的另一篇文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同学们看看在本文中孟子又阐述了怎样的观点。【来源:21·世纪·教育·网】
课堂实录
文题解读
【设计意图:对题目进行分析,吸引学生的兴趣。】
教师:本文题目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同学们说说是什么意思?
学生:生在忧患中,死在安乐中,
教师:对,大家同意这个观点吗?作者又是怎样来阐述这个观点的呢?
下面我们就走进文章。
读文章,整体感知
【设计意图:学生读文章,初步理解文意。】
教师范读,提示学生注意读准字音。
板书:
舜(shùn)傅说(tuè)胶鬲(gé)百里奚(xī)行拂乱(fú)法家拂士(bì)
学生齐读。
要求:读准字音,读出停顿,读出抑扬顿挫的气势。
教师强调: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21cnjy.com
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21·cn·jy·com
学生根据课下注释翻译课文。
要求:要逐字落实,尤其是重点词语的翻译要准确。
教师强调:
重点词语:
是:指示代词,这。
“苦”“劳”“饿”“空乏”原来都是形容词,课文中均用作动词。
恒:常常。
重点语句:
必先苦其心志:一定要先使他磨练的内心志向。
劳其筋骨:使他锻炼筋骨。
饿其体肤:使他能经受饥饿,以致肌肤消瘦。
空乏其身:使他受到贫穷之苦。
行拂乱其所为:让他感觉到所做的事情错乱。
师生共同订正,翻译课文。
解疑问,分析探究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设疑,学生分析,深入学习文章。】
要求:
组内合作,探究问题积极深入并归纳探究成果,并确定组内中心发言人,做好有理有据地汇报集体探究成果的准备。21·世纪*教育网
教师设疑一:文章开头列举了几个人物?这几个人物有什么共同特点?这属于哪种论证方法?这样写有什么作用?【版权所有:21教育】
小组讨论,学生回答:
列举了六个人物:“舜”“傅说”“胶鬲”“管夷吾”“孙叔敖”“百里奚”。
这六个人物的共同点是都出身卑微(“畎亩”“版筑”“鱼盐”“士”“海”“市”),但是他们都经过艰苦的磨练,显示出了不平凡的才干,后来被委以重任,做出了一番成就。
这属于举例论证。
这样写为下面将要说到的观点提供了事实依据,也为下文的议论做铺垫,从这六个人物的事例,归纳出带有普遍意义的结论。21*cnjy*com
教师讲解: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在文中用“故”来收束上文,归纳论证,用“也”来表示停顿,引出下文,所以此句在文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过度作用。
教师设疑二、作者在下文是如何总结造就人才所需要的条件的?可以概括为几个方面?
小组讨论,学生回答:
造就人才的条件是:“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可以概括为:思想(“苦其心志”)生活(“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为(“行拂乱其所为”)。
教师讲解:
作者强调艰苦环境的作用,同时又注重人的主观因素,提出“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从客观主观两方面来说明人要有所作为,就必须在生活、思想、行为等方面经受一番艰苦的磨练。人是这样,国家更应该是这样。
教师设疑三:作者是如何阐述对于治理国家的观点的呢?这句话用到了哪种论证方法?
学生回答:作者用“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来阐述治理国家的问题。用到了对比论证。
教师讲解:
常处忧患,多受磨难,可以使人奋发图强,从而获得“生”;沉迷于安乐,不思进取,会使人腐败堕落,从而得到“死”,人生如此,国家的兴衰成败也是如此。作者在文章末尾自然得出了结论“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这也是全文的中心论点。
四、析特色,学习写作。
【设计意图:通过此问题,分析文章的写作特色,品味探究排比、对比等修辞的表达效果,同时为写作文做基础。】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教师:本文在写作方面有什么特点?
小组讨论,总结回答,教师补充。
明确:
运用了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
开头列举六个人的事例“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属于举例论证,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属于对比论证,更突出了“忧患”的重要性。
运用了排比和对比的修辞。“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是排比,让人读来很有气势,“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是对比,鲜明的表现了“忧患”的重要性。
同学们在平时的写作中也要学习运用这些论证方法以及修辞方法。
五、谈感悟,总结文章。
【设计意图:通过分析,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
“六经注我,我注六经”,学习文言文,要注意联系实际,古为今用,赋予经典作品以时代意义,学习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你获得了哪些启示呢?2·1·c·n·j·y
学生自由发言:
学生1:要担当大任,就必须先经历一番“苦”“劳”“饿”等艰难困苦的磨练。
学生2:才能不是天生的,悠闲自在,贪图安乐就不能增长才干。
学生3:遇到困境要振作精神,努力发奋,才能冲出困境,不能颓废消极,一蹶不振。
学生4:每个人都要有忧患意识,在学习过程中,我们不能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我们要时刻提醒自己刻苦学习,努力奋进,才能不断进步。
学生5:治理国家也要时刻保持警醒,居安思危,
课堂小结
文中孟子主要讲了两方面的问题,一是造就人才,二是治理国家。短文先列举六位从卑微贫穷而成为圣君贤相的典型事例后,从理论上归纳了逆境对个人成才的重要性,接着又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论述,由个人的成才规律推及到国家的兴亡,在此基础上顾理成章地得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中心论点。21*cnjy*com
文章启示我们: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要有忧患意识,要做到“未雨绸缪”,而不是“临渴掘井”。
布置作业
背诵课文
总结文中出现的一词多义等文言现象。
板书设计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造就人才:六个事例 举例论证
治理国家:居安--亡国 对比论证
总结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资料链接
一、本课整体板书示例
板书(一)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观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论证:战例一(攻打小城失败)---天时不如地利
战例二(防守“城高”“池深”“兵革坚利”“米粟多”的城却失败)--地利不如人和
结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深化中心论点)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造就人才:六个事例 举例论证
治理国家:居安--亡国 对比论证
总结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板书(二)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论点 论据 结论
天时不如地利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得道多助
地利不如人和 城高池深,兵革坚利,米粟多,委而去之 失道寡助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议论问题:造就人才、治理国家
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列举事例:六个人物
论证方法:举例论证 六个人物的事例
对比论证 法家拂士 敌国外患
《<孟子>两章》教学反思
孟子的文章逻辑严密而有文采,而且学习文言文的主要手段就是读,所以我在教学中采取了朗读法,让学生反复朗读,采取听读,齐读,个别读,译读等各种方式,让学生在朗读中理解文章的内容,感受文章的语言特色。www.21-cn-jy.com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的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所以我注重让学生畅所欲言谈感悟,并引导学生有“团结意识”和“忧患意识”。2-1-c-n-j-y
由于时间紧迫,各环节之间的衔接稍显勉强,当堂激励和随机引导不够深入,以后争取实现“让学生自主学习有成效,合作学习有保证,师生交流有思想碰撞,学生的诵读与积累达到预定目标”。【来源:21cnj*y.co*m】
类文赏析
郑之鄙人学为盖,三年艺成而大旱,盖无所用,乃弃而学为秸槔。又三年艺成而大雨,桔槔又无所用,则又还为盖焉。未几而盗起,民尽改戎服,鲜有用盖者。欲学为兵,则老矣。
越有善农者,凿田以种稻,三年皆伤于涝。人谓之宜泄水以树黍,弗对,而仍其旧。其年乃大旱,连三岁,计其获则偿所歉而赢焉。故曰'旱斯具舟,热斯具裘',天下之名言也。"【出处:21教育名师】
(选自刘基《郁离子》)
赏析:文章写了郑国人和越国人的不同之处 :越人持之以恒精神可贵,但郑人却不懂这个道理,说变就变,最终一无所获。通过对比,我们可以得到启示:无论外界如何变化,只要坚持下去,终有成功的一天。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四、关于“生于忧患”的名言警句。
1.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
2.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3.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4.思所以危则安矣,思所以乱则治矣。
5.自强为天下之健,志刚为大君之道。
五、自然界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事例。
把青蛙放在锅炉温水之中,一开始它会十分享受并不会挣扎,当水温慢慢上升到了100度,足以让它死亡之时,当它反应过来水太烫了,危急到它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可是,你要一开始就把青蛙放到100度的水中,它一定会挣扎,并且可能会跳出危境之中。
美国阿拉斯加自然保护区内狼与鹿并存,狼捕食鹿,人们想让鹿不被狼捕杀而杀死狼。由此,狼便越来越少,本想鹿应该增多了,但是,事实却恰恰相反。在“和平安乐”的环境中,鹿不再奔跑,体质明显下降,不久便有许多鹿病死了,人们只得又把狼“请回来”,不久,鹿群又焕发了活力。www-2-1-cnjy-com
孟子的名言。
孟子名言 尽信书,不如无书。 (孟子·尽心下)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告子下)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 孟子·公孙丑)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尽心上)
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孟子·离娄下)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孟子·尽心上)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孙丑)
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孟子·尽心上)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为大丈夫。 (孟子·滕文公)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梁惠王下)
第十八课 《孟子》两章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读准“畎亩、胶鬲、百里奚、法家拂士、曾益”的字音。
把握“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入则无法家拂士”的朗读节奏。
学习本文举例论证的方法。
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义,树立忧患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学习本文举例论证的方法。
【难点】
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义,树立忧患意识。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导入一:回顾型
【设计意图:回顾并巩固所学的孟子的相关知识,引出本节课的学习。】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孟子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大家还记得孟子的相关知识吗?(生:记得。)好,下面请同学们说说你记忆中的孟子。21教育网
学生回答:
学生1 :孟子,名轲,字子舆。
学生2:孟子是我国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
学生3:孔子为“圣人”,孟子为“亚圣”,与孔子合称“孔孟"。
学生4:孟子和孔子一样主张“仁政”。
同学们说的非常好,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孟子的另一篇文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同学们看看在本文中孟子又阐述了怎样的观点。【来源:21·世纪·教育·网】
课堂实录
文题解读
【设计意图:对题目进行分析,吸引学生的兴趣。】
教师:本文题目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同学们说说是什么意思?
学生:生在忧患中,死在安乐中,
教师:对,大家同意这个观点吗?作者又是怎样来阐述这个观点的呢?
下面我们就走进文章。
读文章,整体感知
【设计意图:学生读文章,初步理解文意。】
教师范读,提示学生注意读准字音。
板书:
舜(shùn)傅说(tuè)胶鬲(gé)百里奚(xī)行拂乱(fú)法家拂士(bì)
学生齐读。
要求:读准字音,读出停顿,读出抑扬顿挫的气势。
教师强调: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21cnjy.com
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21·cn·jy·com
学生根据课下注释翻译课文。
要求:要逐字落实,尤其是重点词语的翻译要准确。
教师强调:
重点词语:
是:指示代词,这。
“苦”“劳”“饿”“空乏”原来都是形容词,课文中均用作动词。
恒:常常。
重点语句:
必先苦其心志:一定要先使他磨练的内心志向。
劳其筋骨:使他锻炼筋骨。
饿其体肤:使他能经受饥饿,以致肌肤消瘦。
空乏其身:使他受到贫穷之苦。
行拂乱其所为:让他感觉到所做的事情错乱。
师生共同订正,翻译课文。
解疑问,分析探究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设疑,学生分析,深入学习文章。】
要求:
组内合作,探究问题积极深入并归纳探究成果,并确定组内中心发言人,做好有理有据地汇报集体探究成果的准备。21·世纪*教育网
教师设疑一:文章开头列举了几个人物?这几个人物有什么共同特点?这属于哪种论证方法?这样写有什么作用?【版权所有:21教育】
小组讨论,学生回答:
列举了六个人物:“舜”“傅说”“胶鬲”“管夷吾”“孙叔敖”“百里奚”。
这六个人物的共同点是都出身卑微(“畎亩”“版筑”“鱼盐”“士”“海”“市”),但是他们都经过艰苦的磨练,显示出了不平凡的才干,后来被委以重任,做出了一番成就。
这属于举例论证。
这样写为下面将要说到的观点提供了事实依据,也为下文的议论做铺垫,从这六个人物的事例,归纳出带有普遍意义的结论。21*cnjy*com
教师讲解: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在文中用“故”来收束上文,归纳论证,用“也”来表示停顿,引出下文,所以此句在文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过度作用。
教师设疑二、作者在下文是如何总结造就人才所需要的条件的?可以概括为几个方面?
小组讨论,学生回答:
造就人才的条件是:“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可以概括为:思想(“苦其心志”)生活(“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为(“行拂乱其所为”)。
教师讲解:
作者强调艰苦环境的作用,同时又注重人的主观因素,提出“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从客观主观两方面来说明人要有所作为,就必须在生活、思想、行为等方面经受一番艰苦的磨练。人是这样,国家更应该是这样。
教师设疑三:作者是如何阐述对于治理国家的观点的呢?这句话用到了哪种论证方法?
学生回答:作者用“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来阐述治理国家的问题。用到了对比论证。
教师讲解:
常处忧患,多受磨难,可以使人奋发图强,从而获得“生”;沉迷于安乐,不思进取,会使人腐败堕落,从而得到“死”,人生如此,国家的兴衰成败也是如此。作者在文章末尾自然得出了结论“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这也是全文的中心论点。
四、析特色,学习写作。
【设计意图:通过此问题,分析文章的写作特色,品味探究排比、对比等修辞的表达效果,同时为写作文做基础。】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教师:本文在写作方面有什么特点?
小组讨论,总结回答,教师补充。
明确:
运用了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
开头列举六个人的事例“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属于举例论证,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属于对比论证,更突出了“忧患”的重要性。
运用了排比和对比的修辞。“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是排比,让人读来很有气势,“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是对比,鲜明的表现了“忧患”的重要性。
同学们在平时的写作中也要学习运用这些论证方法以及修辞方法。
五、谈感悟,总结文章。
【设计意图:通过分析,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
“六经注我,我注六经”,学习文言文,要注意联系实际,古为今用,赋予经典作品以时代意义,学习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你获得了哪些启示呢?2·1·c·n·j·y
学生自由发言:
学生1:要担当大任,就必须先经历一番“苦”“劳”“饿”等艰难困苦的磨练。
学生2:才能不是天生的,悠闲自在,贪图安乐就不能增长才干。
学生3:遇到困境要振作精神,努力发奋,才能冲出困境,不能颓废消极,一蹶不振。
学生4:每个人都要有忧患意识,在学习过程中,我们不能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我们要时刻提醒自己刻苦学习,努力奋进,才能不断进步。
学生5:治理国家也要时刻保持警醒,居安思危,
课堂小结
文中孟子主要讲了两方面的问题,一是造就人才,二是治理国家。短文先列举六位从卑微贫穷而成为圣君贤相的典型事例后,从理论上归纳了逆境对个人成才的重要性,接着又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论述,由个人的成才规律推及到国家的兴亡,在此基础上顾理成章地得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中心论点。21*cnjy*com
文章启示我们: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要有忧患意识,要做到“未雨绸缪”,而不是“临渴掘井”。
布置作业
背诵课文
总结文中出现的一词多义等文言现象。
板书设计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造就人才:六个事例 举例论证
治理国家:居安--亡国 对比论证
总结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资料链接
一、本课整体板书示例
板书(一)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观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论证:战例一(攻打小城失败)---天时不如地利
战例二(防守“城高”“池深”“兵革坚利”“米粟多”的城却失败)--地利不如人和
结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深化中心论点)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造就人才:六个事例 举例论证
治理国家:居安--亡国 对比论证
总结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板书(二)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论点 论据 结论
天时不如地利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得道多助
地利不如人和 城高池深,兵革坚利,米粟多,委而去之 失道寡助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议论问题:造就人才、治理国家
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列举事例:六个人物
论证方法:举例论证 六个人物的事例
对比论证 法家拂士 敌国外患
《<孟子>两章》教学反思
孟子的文章逻辑严密而有文采,而且学习文言文的主要手段就是读,所以我在教学中采取了朗读法,让学生反复朗读,采取听读,齐读,个别读,译读等各种方式,让学生在朗读中理解文章的内容,感受文章的语言特色。www.21-cn-jy.com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的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所以我注重让学生畅所欲言谈感悟,并引导学生有“团结意识”和“忧患意识”。2-1-c-n-j-y
由于时间紧迫,各环节之间的衔接稍显勉强,当堂激励和随机引导不够深入,以后争取实现“让学生自主学习有成效,合作学习有保证,师生交流有思想碰撞,学生的诵读与积累达到预定目标”。【来源:21cnj*y.co*m】
类文赏析
郑之鄙人学为盖,三年艺成而大旱,盖无所用,乃弃而学为秸槔。又三年艺成而大雨,桔槔又无所用,则又还为盖焉。未几而盗起,民尽改戎服,鲜有用盖者。欲学为兵,则老矣。
越有善农者,凿田以种稻,三年皆伤于涝。人谓之宜泄水以树黍,弗对,而仍其旧。其年乃大旱,连三岁,计其获则偿所歉而赢焉。故曰'旱斯具舟,热斯具裘',天下之名言也。"【出处:21教育名师】
(选自刘基《郁离子》)
赏析:文章写了郑国人和越国人的不同之处 :越人持之以恒精神可贵,但郑人却不懂这个道理,说变就变,最终一无所获。通过对比,我们可以得到启示:无论外界如何变化,只要坚持下去,终有成功的一天。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四、关于“生于忧患”的名言警句。
1.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
2.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3.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4.思所以危则安矣,思所以乱则治矣。
5.自强为天下之健,志刚为大君之道。
五、自然界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事例。
把青蛙放在锅炉温水之中,一开始它会十分享受并不会挣扎,当水温慢慢上升到了100度,足以让它死亡之时,当它反应过来水太烫了,危急到它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可是,你要一开始就把青蛙放到100度的水中,它一定会挣扎,并且可能会跳出危境之中。
美国阿拉斯加自然保护区内狼与鹿并存,狼捕食鹿,人们想让鹿不被狼捕杀而杀死狼。由此,狼便越来越少,本想鹿应该增多了,但是,事实却恰恰相反。在“和平安乐”的环境中,鹿不再奔跑,体质明显下降,不久便有许多鹿病死了,人们只得又把狼“请回来”,不久,鹿群又焕发了活力。www-2-1-cnjy-com
孟子的名言。
孟子名言 尽信书,不如无书。 (孟子·尽心下)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告子下)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 孟子·公孙丑)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尽心上)
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孟子·离娄下)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孟子·尽心上)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孙丑)
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孟子·尽心上)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为大丈夫。 (孟子·滕文公)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梁惠王下)
课件11张PPT。第十八课 《孟子》两章第二课时教学目标读准“畎亩、胶鬲、百里奚、法家拂士、曾益”的字音。
把握“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入则无法家拂士”的朗读节奏。
学习本文举例论证的方法。
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义,树立忧患意识。新课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孟子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大家还记得孟子的相关知识吗? 文题解读本文题目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同学们说说是什么意思?读文章,整体感知 教师范读,提示学生注意读准字音。
学生齐读。
学生根据课下注释翻译课文。解疑问,分析探究要求:
组内合作,探究问题积极深入并归纳探究成果,并确定组内中心发言人,做好有理有据地汇报集体探究成果的准备。
设疑一:文章开头列举了几个人物?这几个人物有什么共同特点?这属于哪种论证方法?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解疑问,分析探究教师设疑二、作者在下文是如何总结造就人才所需要的条件的?可以概括为几个方面?
小组讨论,学生回答:析特色,学习写作。 本文在写作方面有什么特点?
小组讨论,总结回答 谈感悟,总结文章。 “六经注我,我注六经”,学习文言文,要注意联系实际,古为今用,赋予经典作品以时代意义,学习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你获得了哪些启示呢?课堂小结文中孟子主要讲了两方面的问题,一是造就人才,二是治理国家。短文先列举六位从卑微贫穷而成为圣君贤相的典型事例后,从理论上归纳了逆境对个人成才的重要性,接着又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论述,由个人的成才规律推及到国家的兴亡,在此基础上顾理成章地得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中心论点。
文章启示我们: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要有忧患意识,要做到“未雨绸缪”,而不是“临渴掘井”。布置作业背诵课文
总结文中出现的一词多义等文言现象。课件11张PPT。第十八课 《孟子》两章第二课时教学目标读准“畎亩、胶鬲、百里奚、法家拂士、曾益”的字音。
把握“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入则无法家拂士”的朗读节奏。
学习本文举例论证的方法。
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义,树立忧患意识。新课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孟子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大家还记得孟子的相关知识吗? 文题解读本文题目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同学们说说是什么意思?读文章,整体感知 教师范读,提示学生注意读准字音。
学生齐读。
学生根据课下注释翻译课文。解疑问,分析探究要求:
组内合作,探究问题积极深入并归纳探究成果,并确定组内中心发言人,做好有理有据地汇报集体探究成果的准备。
设疑一:文章开头列举了几个人物?这几个人物有什么共同特点?这属于哪种论证方法?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解疑问,分析探究教师设疑二、作者在下文是如何总结造就人才所需要的条件的?可以概括为几个方面?
小组讨论,学生回答:析特色,学习写作。 本文在写作方面有什么特点?
小组讨论,总结回答 谈感悟,总结文章。 “六经注我,我注六经”,学习文言文,要注意联系实际,古为今用,赋予经典作品以时代意义,学习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你获得了哪些启示呢?课堂小结文中孟子主要讲了两方面的问题,一是造就人才,二是治理国家。短文先列举六位从卑微贫穷而成为圣君贤相的典型事例后,从理论上归纳了逆境对个人成才的重要性,接着又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论述,由个人的成才规律推及到国家的兴亡,在此基础上顾理成章地得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中心论点。
文章启示我们: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要有忧患意识,要做到“未雨绸缪”,而不是“临渴掘井”。布置作业背诵课文
总结文中出现的一词多义等文言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