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 传统艺术的根脉——玉器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课 传统艺术的根脉——玉器 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17-08-19 13:12: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课
传统艺术的根脉——玉器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通过对玉石艺术的了解,认识到玉石之分,让学生看到人类审美认识的产生与发展;
2、提高对玉石的鉴赏水平,学会欣赏玉石的美并从中体会工艺美术的形式美;
3、了解玉被人们所赋予的特殊社会意义。
2重点难点
本课以对玉的鉴和赏为重点,并以鉴赏为一条主线,把玉石之分、玉的性质、社会意义等内容贯穿于这条主线当中,形成“以主带辅”的一个链条,在这个链条中,除了主线鉴赏是第一重点外,对玉石所赋予的社会意义也是本课的又一重点。
玉器的繁荣时期距今遥远,因此学生对于玉在人们生活中的意义可能理解起来较为困难;“石之美有五德”中的五德,分别对应的是君子的哪些品德,这不仅仅是记忆的问题,更要去理解,并且在自己的人生观上树立起崇尚这些美德的信念,学到做人的道理。
3教学过程
3.1
第一学时
3.1.1教学目标
活动1【导入】导入
同学们,大家都知道:会制造工具,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标志。我们人类的祖先最开始也是使用天然的石头同大自然进行斗争的(投石块杀野兽﹑用有刃的石块砍伐树木﹑切割动物皮肉等)。
在7000年前,我们的祖先在漫长的石器工具制造过程中,他们发现有的石材质地坚硬,有美丽的色泽与色彩,并且让人看了感到愉悦,于是他们就把这类石头和普通的石头区分开来,并给予保存——一种叫做“玉”的珍贵材质出现在人类历史上,同时也开启了中国玉文化的篇章。
我们今天就来学习第二课《玉石之分——古代玉石艺术》。
活动2【导入】1
学生自行阅读课文(观看图片)
活动3【讲授】2
“玉”的解释。
“玉”字在古人心目中是一个美好、高尚的字眼,始于我国最古老的文字,商代甲骨文和钟鼎文中。“玉”字从王,“王”指王者,本意:王者腰部佩挂的美石。后世流传的“宝”字,是“玉”和“家”的合字,这是以“玉”被私有而显示出它的不可替代的价值。
活动4【讲授】3
在古代诗文中,常用玉来比喻和形容一切美好的人或事物。如:
以玉喻人的词有玉容、玉面、玉女等;
以玉喻物的词有玉膳、玉照、玉宇、玉液(美酒)等;
以玉组成的成语有金玉良缘、如花似玉、抛砖引玉、玉石俱焚、怜香惜玉等,
有关玉的民间传说和故事如《和氏之壁》、《鸿门宴》、《女祸补天》等,
活动5【讲授】4
玉器在中国古代的发展:
(1)新石器时代
说到玉的历史,我们可以追溯到距今7000年的新石器时代。在河姆渡文化、大汶口文化等文化遗址中,均出土了大量精美的玉器,
(2)商代奴隶制极其发达,制玉工艺已从石器制作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手工业部门。
(3)周代重玉之风极盛,祭祀时兼用玉器,宴享只用铜器。自天子以下,人人都佩玉。周代用玉范围之广、重视玉的程度、选用玉的要求和制玉的技术都超过以往。
(4)春秋战国崇尚“君子比德于玉”、“君子无故,玉不去身”的说教,对玉器工艺的发展有一定影响,这就是佩饰玉器的简便化、小型化,以及刀剑、革带用的玉器问世。
(5)秦朝这时统治阶级在社会礼仪、日常生活中更加广泛的使用玉器,并逐渐形成崭新的时代风格。
(6)东西汉时期各种用于殉葬的“明器”和各式容器、玩赏品大量出现,同时也大量出现用以“辟邪厌胜”的器形,而且各种器形和纹饰多有摹拟神话故事的,富有神秘色彩。
(7)隋唐时期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对外交往密切,大量出现花鸟、人物饰纹,器物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有实用价值的杯碗增多,并出现新型饰件和表示官阶高下的玉带饰物等。
(8)明代的生产力有很大发展,城市手工业、商业繁荣,玉器制造也相当发达。这时玉雕的趋向是进一步走向世俗化。
(9)清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王朝,玉器得到了空前发展,形成了我国古代玉器史上的最高峰,在玉质之美、做工之器形之众、产量之多、使用之广等方面,都是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的玉器所不能媲美的。从乾隆二十五年进入全盛时期,经历了半个世纪,又转向低潮,以至衰落,随着清王朝的覆灭,我国古代玉器的历史也宣告结束。
活动6【讲授】5
可以看出,中华民族族是个爱玉的民族,至少在古代是这样,玉代表了中国人,尤其是中国文人的精神内涵。那么“玉”为什么在我国古代会得到这么多人的青睐呢
(1.)玉是权势的像征
真玉稀缺难得,古时被认为是神物,因此,玉曾经是天命王权最高利益的神灵牌位,沉积着历代统治阶级的追求和祈望。
此点在成语中有突出的表现:
“金口玉言”代表至高无十的帝王君主,每句话都是人民的“真理”;
“金科玉律”指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法律法规也是神圣不町更改的。
传说,黄帝时代西王母乘白鹿来朝献玉器,因此,玉成了人与神沟通的“桥梁”,从而形成玉的天命观,秦代的传国玉玺,上刻“受命于天”,谁得到它,谁才是真命天子。秦始皇得到“通灵”的和氏璧,而成“授命于天”的中国第一位皇帝。
(2).玉也是财富的像征
凡古代玉璧皆价值连城,为了占有,不惜发动战争,“完璧归赵”是发生在战国后期的故事.赵惠王得到楚国的美玉“和氏璧”,秦昭王垂涎欲滴,派人送信给赵王,说愿意以十五城邑来交换。赵王无奈派蔺相如出使秦国,秦昭王收璧后不再谈换城之事。蔺相如略施巧计使和氏璧重归于赵国,从此典故广为流传,可见当时美玉价值连城,绝非夸张。
(3).玉是人才和道德的像征
人的美包括形体,才智和道德等方面。
“亭亭玉立”、“美如冠玉”、“冰肌玉骨”等是对人体美的表述;
“冰清玉洁”、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等为人的品德高尚的表述;
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将君子之德与玉之特性相比较提出“君子比德如玉”,使得佩玉之风盛兴,以致“君子无故,玉不去身”。东汉许慎(说文解字)称“玉”,石之美者,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思理白外,可以知中,义之方也;其声舒扬,敷以远闻,智之方也:不绕不折,勇之方也;锐廉而不忮,洁之方也。将“仁”、“义”、“智”、“勇”、“洁”,的五种德行,都蕴涵在玉的特性中。
(4).玉是和平的像征
我国远古黄帝之时,开创了世界史上独一无二的玉器时代。这个时代用玉琢制成生产工具、兵器、祭器、礼器、佩器等已成为社会物质文明的主体。为防止“玉石俱焚”,采用“化干戈为玉帛”的外交政策.防止战争,维护和平维护领土主权,祖国统一。
(5)玉是养身之物
中国的玉石养生历史悠久,《神龙本草》、《本草纲目》中记载:玉石可“除中热,解烦懑,助声喉,滋毛发,养五脏,安魂魄,疏血脉,明耳目”等诸多功效。玉器除了用于佩戴、把玩、作按摩工具外,还有服食玉屑的。有学者认为古代玉器很多,现在存世稀少,可能与汉代兴道教,人们开始服食玉屑有关,估计许多古玉器都被古人捣碎吃掉了。
(玉是宝石,名贵自然不在话下,然而玉又绝非只能远观而不可赏玩之物。恰恰相反的是,你越是与之亲近,它就会越发圆润、越有光泽,玉的灵性正在于此。)
活动7【讲授】6
玉的种类包括哪些
玉有软玉、硬玉之分。
软玉是我国传统的玉料,玉的名称就来自软玉,因以新疆和田地区出产最佳,人们常把软玉称为“和田玉”。软玉的硬度一般为5.6-6.5度,呈不透明或半透明状,按颜色分为以下几类:白玉、黄玉、青玉、碧玉、墨玉和糖玉。
硬玉是指产于缅甸的翡翠。
无论是软玉、硬玉,它们的质地都非常坚硬,颜色十分璀璨,故冠以“石中之王”的美誉。玉石价值本已不菲,再经过巧匠的加工雕琢,就变成了一件件价值连城的宝物。玉器随着时代发展,就逐渐形成了玉的文化。
广义上的玉还包括彩石,即所谓假玉,有汉白玉、京白玉、南阳玉、蓝田玉等。另外广义上的玉还包括钻石、玛瑙、水晶、琥珀、绿松石、珊瑚、珍珠等宝石。
7.教材附图作品欣赏
猪龙形玉佩饰(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
此佩饰的颜色黄绿色,猪头上的两只耳朵竖起,眼睛睁得又大又圆,背部的线条的起伏衔接非常自然。猪嘴向前伸,嘴巴微张。像龙一样的身体卷曲成环状,首尾相接处缺而不断,背部对穿一个供系挂的小孔。整个猪龙体浑圆、厚重、光洁。
这种玉饰被用来祈求吉祥和护身悬挂在胸前,一般是一大一小两个相对佩带。反映了先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平安的乞盼。
玉龙(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
颜色是碧绿色,龙体蜷曲,打磨得非常细巧。龙背上有一长鬣向上卷起,与内曲的躯体相合,造成一种飞腾的效果。龙头用简单的棱线雕出眼角上提的“丹凤眼”,吻部向上噘起,
龙体正中有一个小穿孔,以穿绳悬挂,若穿绳悬起,龙的首尾正好呈向下的水平状态,可见孔的位置经过了精密选择。整个龙体恰如一条即将出水的巨龙,正翻腾而起,气势雄浑。玉龙造型生动简炼,却孕含了无穷的魅力。
跪坐玉人(商代)
玉人用黄褐色和田玉雕成,双手放在膝盖上跪坐着,头梳长辫、盘在顶上,接连前额上方卷筒状装饰,像一个平顶冠。
人的脸部很长,细眉大眼,宽鼻小口,表情肃穆。身穿交领长袍,下缘长至足踝,衣袖窄长至腕,,两肩饰臣字目的动物纹,右腿饰S形蛇纹,背后插一卷云状宽柄器,气度雍容,显然是一个上层奴隶主贵族的形像,抑或就是妇好本人。玉人身体、衣饰、发型的雕琢一丝不苟,近乎写实,是了解当时衣饰的最珍贵的资料,当为玉器中的绝品。
玉凤(商代)
此器与商代甲骨文中的凤字极为相似,是研究商代人心目中凤的形像的极佳实物。玉凤短翅长尾,身子挺立想要起飞,飘逸洒脱,舒展的长尾自然弯曲,尾翎有合有分,素洁无纹。身前有透穿镂孔,更使凤体丰满迷人。背部外凸的穿孔圆钮,应是供穿绳悬挂之处。
凤的形像美丽、精巧,玉质晶莹润洁,让人忍不住多看一眼而持之难释。
“春水”玉饰(金代)
此玉饰玉质呈青色,通体润泽无瑕。整体为椭圆形,以多层镂空透雕和阴刻纹线结合琢成,图案为一只硕大笨拙的雁鸟躲藏在荷花丛中,一只体态矫健的“海东青”由上而下向大雁俯冲,作追逐猎捕之状,两鸟体量小与大,姿态巧与拙,动作追与躲的对比,使画面极富戏剧性。全器琳麋剔透,精巧至极,表现了金朝玉师精湛的技艺。
活动8【讲授】7
课文小结
中国有着7000多年的用玉的历史,2500年的玉器研究历史,这使中国赢得了“玉器之国”的美誉。中国人在长期历史进程中形成了根深蒂固的全民尊玉、爱玉、赏玉、藏玉的民族心理,而玉文化本身也是中华民族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几千年历史长河中有着不可估量的深远影响。所以,咱们利用这一节课简要的给同学们介绍了中国古代玉器的发展历程,要想真正的认识咱们的这个国粹,仅有这一节课肯定是不够的,所以,希望同学们在学习生活中多了解、多积累,把咱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继续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