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 传统艺术的根脉——商周青铜器艺术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课 传统艺术的根脉——商周青铜器艺术 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17-08-19 13:13: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6张PPT。美术鉴赏课 美 术 鉴 赏美 术 鉴 赏美 术 鉴 赏你了解青铜吗?

青铜是人类历史上一项伟大发明,它是
红铜和锡、铅的合金,也是金属铸造史上最早的合金。青铜发明后,立刻盛行起来,从此人类历史也就进入新的阶段——青铜时代。
问 题 一、一、青铜器的发展过程
一般把中国青铜器文化的发展划分为三大阶段,即形成期、鼎盛期和转变期。形成期是指龙山时代,距今4500~4000年;鼎盛期即中国青铜时代,时代包括夏、商、西周、春秋和战国早期,延续时间约一千六百余年,也就是中国传统体系的青铜器文化时代;转变时期指战国末期----秦汉时期,青铜器已逐步被铁器取代,不仅数量上大减,而且也由原来礼乐兵器及使用在礼仪祭祀,战争活动等等重要场合变成日常用具,其相应的器别种类、构造特征、装饰艺术也发生了转折性的变化。 美 术 鉴 赏你知道的青铜器有哪些?
《鼎》 《尊》 《爵》 《壶》问 题 二、美 术 鉴 赏 传说夏代建国之初,九州之牧进贡了铜材,于是 铸成九个鼎,上面刻画出百物图像,使人民看了知道 趋吉避凶。九鼎从此成为国家政权的象征物。夏代以后,人们学会了铸造青铜器,青铜鼎便成为贵族统治 者用以祭祀鬼神祖先的“礼器”。美 术 鉴 赏鼎的故事美 术 鉴 赏 青 铜 礼 器形 制 纹 饰 铭 文美 术 鉴 赏二、青铜器艺术的表现形式青铜器的形制与纹饰商早期兽面纹簋
前1600——1450西周大盂鼎
前1020——996西周晚期毛公鼎
前827——782莲鹤方壶曾侯乙尊盘春秋早期秦公簋
前770——256商晚期司母戊鼎
前1250——1192商中期的龙虎尊
前1450——1300商 代周 代春秋战国美 术 鉴 赏商青铜卣 古代青铜器上的文字。也称金文、钟鼎文。今存最早的铜器铭文属于商代。西周时随着青铜器制作技术的改进和改良,铜器铭文步入全盛时代。大约从战国中期开始,传统形式的铜器铭文已很少见。六朝以后,铜器铭文不再流行。商、周铜器铭文,尤其是内容比较丰富的周代铭文,是研究当时语言文字的重要资料,有一定的文学价值。铭 文《柞伯簋及铭文拓本》周康王《铜器铭文拓本》美 术 鉴 赏 1957年安徽阜南朱砦润河出土。敞口折肩,高圈足,肩饰三龙纹,腹饰三扉棱,双身虎食人三组,圈足饰兽面纹并有镂孔,堪称艺术瑰宝 龙虎尊(商)美 术 鉴 赏美 术 鉴 赏后母戊方鼎(商)有一对浮雕的虎,
共衔一个人头铭文司母戊三个字铸于定
的内壁,毋是商王武丁的
配偶,铭文表达这件大鼎
是为下一代商王为祭祀母
辈毋而铸造的后母戊鼎,出土于河南安阳,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母亲戊而作的祭器,是商周时期青铜器的代表作,国家一级文物,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是世界迄今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铜器,享有“镇国之宝”的美誉。
鼎通体高133厘米、口长112厘米、口宽79.2厘米,重达832.84公斤,是已发现的中国古代最重的单体青铜礼器,因鼎腹内壁上铸有“后母戊”三个字而得名后母戊鼎。发现于1939年安阳武官村吴培文家的祖坟,1959年开始作为镇馆之宝收藏于国家博物馆。 大盂鼎 (周)
大盂鼎造型雄伟凝重,纹饰简朴大方,双耳立在口沿上,腹下略鼓,口沿下及足上部均饰饕餮纹,足上部有扉棱,腹内壁有铭文19行,共291字,是珍贵的历史资料。 美 术 鉴 赏毛公鼎(西周晚期)美 术 鉴 赏 西周晚期 毛公鼎高53.8公分,腹深27.2公分,口径47公分,重34.700公斤 口饰重环纹一道,敞口,双立耳,叁蹄足。铭文32行499字内容可分成七段,是说:周宣王即位之初,亟思振兴政,乃请叔父毛公为其治理国家内外的大小政务,并饬勤公无私,最后颁赠命服厚赐,毛公因而铸鼎传示子孙永宝。美 术 鉴 赏莲鹤方壶(春秋) 春秋战国时代百家争鸣,思想界十分活跃。青
铜器也走下神坛,成为贵族“钟鸣鼎食”的生活点
缀,风格趋向于富丽,豪华。曾侯乙尊盘
曾侯乙尊盘是春秋战国时期最复杂、最精美的青铜器件,尊体上装饰着28条蟠龙和32条蟠螭,颈部刻有“曾侯乙作持用终”7字铭文。铜盘盘体上共装饰了56条蟠龙和48条蟠螭,盘内底刻有“曾侯乙作持用终”7字铭文。 美 术 鉴 赏三、古代青铜器的纹饰要点及种类美 术 鉴 赏1、古代青铜器纹饰的要点2、古代青铜器纹饰的种类 古代青铜器的纹饰要点
青铜器纹饰是青铜器艺术中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常饰在器物的腹、颈、圈足或盖上
● 中国古代青铜器上的纹饰,始于二里头文化期(夏代晚期),最早出现在容器上的是实心的连珠纹;
● 带纹饰的器物集中在商周,且以商周最为著名。商周铜器有一种狞厉之美,神秘、威严、精细,很大程度上是指其纹饰。
● 春秋战国时,由于奴隶制度开始瓦解,纹饰便开始描绘现实生活。
● 动物纹是中国青铜器纹饰的主体,他们在青铜器艺术中占有大约一千五百年的统治地位。
美 术 鉴 赏古代青铜器纹饰的种类兽面纹龙 纹凤 纹动物纹兽体变形纹几何纹人物纹其它纹美 术 鉴 赏美 术 鉴 赏 兽面纹的特点
兽面纹旧称饕餮纹。饕餮之名本于《吕氏春秋· 先识
览》:“周鼎著饕餮,有首无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以
言报更也”,
以鼻梁为中线,两侧作对称排列,上端第一道是角,
角下有目,目的两侧有的有耳,多数兽面纹有曲张的爪,
两侧有左右展开的体躯或兽尾。 青铜器上的龙纹
青铜器上的龙纹常被称为龙纹和夔龙纹,在青铜器上凡是表现一足的、
类似爬虫的物象都称之为夔,这是引用了古籍中“夔一足”的记载。其实,一
足的动物是双足动物的侧面写形,故不采用夔纹一词,称为夔龙纹或龙纹。
青铜器纹饰中,凡是较粗大的蜿蜒形体 躯的动物,都可归之于龙类,称之为
龙纹。
美 术 鉴 赏蟠虺纹蟠螭纹 青铜器上的凤鸟纹
凤鸟纹包括凤纹和各种鸟属的图案,凤鸟纹的特征比较形象。最早的
凤鸟纹发现于新石器时代,如良渚文化出土的玉器上已有明确的凤鸟纹。美 术 鉴 赏制式纹饰簋 西周饕餮纹制式制式制式纹饰纹饰纹饰甗西周云雷纹尊 商代动物纹鼎 商代人面纹四、课堂练习:说出下面给出的青铜器的制式和纹饰美 术 鉴 赏(一)(二)(三)(四)美 术 鉴 赏 五、 课 堂 小 结
本课我们了解了中国古代青铜工艺的发展概况及欣赏了一
些代表作品,可以说青铜艺术是劳动人民勤劳与智慧的结晶,
中国的青铜器虽然发展到了东汉后逐渐被新的铁器和漆器所取
代,但中国青铜器在商周时期的辉煌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地位。
做为中华民族的骄傲而载入史册。
思考与研究
1.青铜器艺术在商周以后有什么发展、变化?
2.青铜器造型与纹饰对后代有什么影响?美 术 鉴 赏美 术 鉴 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