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
皇权的象征——故宫建筑群与天坛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北京故宫的整体布局,重点了解建筑对封建皇权大一统思想的具体体现,进而认识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的特点。
2、能力目标: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自主、探究、合作、体验的学习能力,通过引导鉴赏,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课后用学到的鉴赏方法分析天坛祈年殿等建筑的礼制意义及其艺术成就。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以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赏析、评价故宫建筑,激发学生热爱本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情感,进一步体会劳动创造艺术,艺术是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
[教学重点]
故宫的整体规划、屋顶样式、木结构构造以及建筑装饰彩画雕刻等方面的介绍。
[教学难点]
古代建筑的较多的专业术语,需结合具体图象,深入浅出讲清楚。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
音乐导入:《故宫的记忆》。
问题设计:同学们听过音乐后有什么感觉?故宫房间有多少间?为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引出本课重点内容中国古代建筑代表作——故宫(板书)。
[设计意图]:音乐的导入,气氛的调动,引起学生兴趣。古代帝王居住的皇宫,是威严而充满神秘感的地方,学生对此内容充满期待。
三、讲授新课
中国建筑、欧洲建筑和伊斯兰建筑被称为世界三大建筑体系。其中尤以中国建筑和欧洲建筑延续时间最长,流传最广,成就更为辉煌。故宫是中国建筑的代表作品,最能体现中国古代建筑风格。
1、故宫的布局
(图示:故宫全景图)学生结合全景图,看书本部分文字内容。
问题设计:故宫的总体布局有什么特征?这样布局体现了什么样的思想?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故宫布局的特征:中轴线布局,主要建筑在中轴线上,“宫门深似海”,群组布局。故宫由于是皇宫,所以一切都以皇帝为中心,体现严格的等级制度,除了整体布局以外,其他的装饰也是这样。
[设计意图]:设计学生看书自学的环节,可以充分利用书本,使学生对全景图上主要建筑的分布起到一个清楚的认识,引导学生将建筑物对号入座,通过对整个全景图的分析讨论,使学生很快探究出皇权的大一统思想。通过整体布局,以点带面,扩展到其故宫建筑其他方面对皇权的体现。
2、故宫的屋顶样式
(图示:介绍屋顶各部门专业术语)
(图示:三大殿的屋顶)学生观察三大殿建筑的屋顶样式,分组讨论三种屋顶样式的不同和等级的体现。
教师总结:屋顶名称和等级区别。最高屋顶形式重檐庑殿顶,重檐歇山顶、攒尖顶等屋顶样式,以及其他民居屋顶样式。
[设计意图]:屋顶各部分名称比较专业,需要通过图示给学生讲清楚,在此基础上,学生可以自己分析讨论三大殿的屋顶样式的等级,然后教师总结介绍屋顶的名称,总结屋顶等级区别,深入人心。
3、故宫的结构
由“墙倒屋不塌”引出古建筑木结构体系:中国建筑体系与其他建筑体系相比,具有独树一帜的木结构体系。这种木结构体系,承重与围护结构分工明确。门窗等的配置,不受墙壁承重能力的限制。汶川大地震房屋倒塌无数,但是部分旅游景点古建筑墙体稍有破损,重要原因就是建筑的木质框架结构。
视频:三维动画斗拱结构的介绍。
引导学生分析木结构的优缺点。学生分析得出木结构缺点:容易着火和容易腐烂。
A.由容易着火引出故宫金缸
B.由容易腐烂引出建筑彩画
[设计意图]:古代木结构建筑有很多比较专业术语,对此知识学生比较陌生,在这里通过木结构斗拱的视频,让学生对斗拱的构成一目了然,从而产生对古代木结构建筑赞叹佩服之情,更清楚的理解木结构坚固的原因。中间插进汶川大地震中古建筑没有倒塌的现实,使学生能深入理解古代木结构建筑。
4、彩画和雕塑
(图示:故宫内建筑外貌颜色和室内装饰色彩):引导学生总结故宫主要色彩,分析颜色体现出来的等级差别,引导学生分析彩画所体现的等级体现。
教师分析总结:中国古代建筑外观上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色彩的运用,色彩是古代建筑的主要装饰手段。这是由木结构体系的特点所决定的。从木材表面施加油漆作为防腐措施,发展到建筑彩画,形成俗话所说的“雕梁画栋”。所以宫殿建筑的用色十分严格,这在建筑彩画中表现尤其明显。
(分别图示三种彩画)引导学生分析三种建筑彩画特点,教师总结。
建筑彩画分类:和玺彩画、旋子彩画、苏式彩画。
(图示:故宫内御路和汉白玉石的雕刻):结合书本御路的文字介绍,引导学生分析雕刻所体现出来的精神内涵。
教师分析总结:御路的石料来之不易,凝结了古代广大劳动人民的血汗,也体现了古代劳工人民的智慧。御路和一系列汉白玉石的龙纹雕刻显示了皇权的威严,再次体现了封建社会一切以皇帝为中心的思想。
[设计意图]:这部分内容学生比较容易理解,结合图示,学生讲述看到的色彩,分析色彩的等级体现,了解三种建筑彩画极其使用等级。
四:讨论总结
中国古代建筑的特征。
(1)中国古代建筑是群体组合的艺术
(2)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优美的屋顶
(3)精巧而科学的框架式结构
(4)灵活多变的室内空间
(5)鲜明、绚丽的色彩
[设计意图]:对本课内容作一个总结,也检验学生学习的效果。
五、拓展练习:课后利用课上学到的方法鉴赏天坛的艺术特色。
[设计意图]:向课外延伸,学以致用,不仅能在课堂上鉴赏作品,更重要的是通过学到的鉴赏方法,能对平时生活中接触到的建筑作品进行鉴赏。
六、小结
故宫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清单”,吸引了很多中外游客,也因次导致了一些负面的影响。作为我们年轻一代,在引以为傲的文物面前,应该保护我们的传统文化遗产。
板书设计:
皇权的象征——故宫建筑群与天坛
一、代表作品——故宫
1、故宫的布局
2、故宫的屋顶样式
3、故宫的结构
4、彩画和雕塑
二、天坛(课后鉴赏)
教学反思:
学生大部分没有去过故宫,但是在生活中通过书本、影视、网络等还是能了解一点故宫的信息,因此对于本课,在学生兴趣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学生主动探究的积极性,学习中国古代建筑方面的知识。从故宫的布局、屋顶样式等方面的介绍,让学生体会皇权的威严,进而理解中国古代建筑的艺术特色。这些知识通过课上的图文并茂的讲解,学生都能掌握,在最后的讨论总结中,学生能系统的讲解。课后拓展部分,是用本课学到的知识去鉴赏另一个古代建筑作品天坛,但是最终的目的是希望通过本课的学习,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激发学生的爱国之心,能对以后的生活起到积极的作用。(共37张PPT)
皇权的象征
故宫建筑群
1、请去过故宫的同学讲讲体会(印象最深、见的最多)。
2、请欣赏音乐《故宫的记忆》。(感受?所见?)
3、自学书中p17-p19内容,梳理以下知识点。
1、故宫的总体布局特征?这样的布局体现了什么样的思想?
2、故宫的屋顶样式?
3、故宫的结构?
4、彩画和雕塑?
任务目标:
北京故宫
(旧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宫。始建于明永乐年间,占地72万平方米,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宫殿建筑群。它集中体现了我国古建筑艺术的优秀传统和风格,现为故宫博物馆。故宫共有多少间房?
故宫全景图
故宫拾趣
在这片宫殿和楼阁的海洋中,人们可能会提出这样的问题:故宫共有多少房间?
传说故宫共有9999间半房间。这是一个奇怪的数字。为什么不是1万间整数,而偏偏要建筑一个“半间”呢?据说,天上玉帝的宫殿共有1万间房间,而人间的皇帝是天帝之子(天子),他的规格就得比天王低一些。这个所谓“半间”指的是文渊阁楼下西头只能容纳一个楼梯的那间小屋。实际上,这间小屋之所以造得特别小,是出于布局上美观的考虑,本应当是一间。事实上只有8704间
故宫平面图
1、故宫的总体布局特征?这样的布局体现了什么样的思想?
以中轴线为主、左右对称的群组建筑布局,表现了一种庄严、肃穆、唯帝王独尊的威严气势。其设计思想突出了帝王至高无上的绝对权威、金字塔式的封建等级制度,以达到巩固政权的目的,这就是宫殿建筑的思想内涵。
总结:
故宫由于是皇宫,所以一切都以皇帝为中心,体现严格的
等级制度,除了整体布局以外,其他的装饰也是这样。
任务目标:
2、故宫的屋顶样式?
任务目标:
庑殿 歇山 三角攒尖
八角攒尖 四角攒尖 圆攒尖
硬山 卷棚 悬山
故宫的外朝区和内廷区的屋顶样式
外朝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
内廷区: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
御花园
中国古代五大屋顶等级的排列如下:
庑殿顶、歇山顶、悬山顶、攒尖顶、
硬山顶
外朝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
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是故宫的重要建筑,是皇帝处理国家大事的场所,是皇权的重要体现。屋檐的形式为三种:重檐庑殿顶,四角攒尖顶,重檐歇山顶。其中太和殿为重檐庑殿顶,显示了它的重要性,庑殿顶是最高级别的屋顶形式。
3、故宫的结构?
任务目标:
墙倒屋不倒:古建筑木结构体系
A、木建筑结构组成部分:
台基、梁柱、屋顶。
B、木建筑结构的特点:
防震、分割空间、不同气候条件
C、木建筑结构的缺点:
容易着火、容易腐烂
容易着火——故宫金缸
容易腐烂——建筑彩画
4、彩画和雕塑?
任务目标:
A、彩画部分:
和玺彩画、旋子彩画、苏式彩画。
B、雕塑部分:
故宫内御路和汉白玉石的雕刻
各小组任务:
P19《金碧辉煌的色彩组合》(请分组讨论)
第一组:金
第二组:黄
第三组:红
第四组:白
第五组:灰色
第六组:石青、石绿
第七组:和玺彩画特点:
第八组:旋子彩画特点:
第九组:苏式彩画特点:
故宫中建筑彩画的等级体现
中国古代建筑外观上的另一显著特征是色彩的运用。色彩是中国古代建筑的主要装饰手段。这是由木结构体系的特点所决定的。从木材表面施加油漆作为防腐措施,发展到建筑彩画,形成俗话所说的“雕梁画栋”,北京故宫主要建筑的黄色琉璃瓦顶、朱红色的柱子、门窗,檐下处于阴影部位的建筑彩画用青绿色略加点金,在白色石台基的衬托下,各部分轮廓鲜明,使建筑物显得更加富丽堂皇。在封建社会中,色彩的使用也受到等级制度的限制。黄色是最尊贵的颜色,绿色次之。所以,主要宫廷建筑的用色十分严格。这在建筑彩画中表现得尤其明显。
A、建筑彩画——和玺彩画
特点:用在主要宫殿上,以龙为主要题材,其中又分为金龙和玺、龙凤和玺、龙草和玺等。其中金龙和玺使用大量沥粉(用胶、油、粉调成膏,在彩画上画凸起线,上覆明亮的颜色,以加强彩画立体感、层次感的手法)贴金,最为富丽。
A、建筑彩画——旋子彩画
特点:以旋子花为题材,按照叠晕(用同一颜色调出二至四种色阶,依次排列绘制装饰色带的手法)和贴金的多少,分为六个等级,用在不同等级的建筑上。
A、建筑彩画——苏式彩画
特点:以人物、山水、花卉、翎毛、福寿字等为题材,比较灵活,多用在园林建筑中。
B、雕塑——御路
P18《保和殿北面御路》
B、雕塑——汉白玉石的雕刻
B、雕塑——石狮子
石狮子作为故宫里反复出现的一道“风景线“是中国历史上血脉相承的“遗产”。
它庄重、严肃、刚劲、狰狞
。象征着威严、力量和强权。我们都知道,狮子体现的是中国古代森严的等级制度,它象征皇权的神圣不可侵犯。
P19《铜狮》
中国宫殿建筑的艺术特点
(1)木结构之精巧
(2)庭院式的组群布局
(3)空间灵活多变
(4)色彩绚丽
局部欣赏
日晷
局部欣赏
石嘉量
鹤
局部欣赏
铜龟
铜制装饰
局部欣赏
屋脊上的走兽
局部欣赏
藻井
雕梁画栋
保和殿金砖
烧制工艺繁复,耗时极长。油润如玉、光亮如镜、细腻如金、不涩不滑、坚硬无比。
拓展练习:
利用本节课学到的方法鉴赏天坛的艺术特色。
绘画作业:
请临摹古建筑的屋顶样式。
谢谢观赏!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