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1张PPT)
一、中国古典园林概述
中国古典园林是指以江南私家园林和北方皇家园林为代表的中国山水园林形式。在世界园林发展史上独树一帜,是全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造园手法已被西方国家所推崇和摹仿.
明代计成著《园冶》
对园林选址布局、叠山、理水、选石、因借做了系统论述。
古典园林构成要素
一、山
、水
二、建筑物及其人文内涵;
三、植物;
四、园外的景观、氛围
二、中国古代园林的艺术原则是什么?
猜猜看这是什么?
植物
水
石
——源于自然,高于自然
二、中国古代园林的艺术原则
三、中国古代园林的分类及代表作品
1、皇家园林
园主:帝王
代表园林:避暑山庄、颐和园、圆明园
2、私家园林
园主:皇家宗亲、王公官吏、富商大贾
代表园林:苏州的拙政园、留园、网师园
3、寺观园林
融佛寺道观与园林为一体
(一)皇家园林
颐和园
平面图
万寿山
昆明湖
颐和园(Summer
Palace)原是清朝帝王的行宫和花园,前身清漪园,为三山五园(万寿山、香山和玉泉山。三座山上分别建有三园清漪园、静宜园、静明园,还有附近的畅春园和圆明园,统称五园)中最后兴建的一座园林,始建于1750年,1764年建成,面积290公顷,水面约占四分之三。
“福山寿海”
福禄寿
“一池三山”
日本“枯山水”
深受禅宗思想和北宋绘画的影响
"一池三山"
千步廊
桥的变奏
1、借景
借景是远景的一种处理手法
主要有:远借、近借、邻借、
实借、虚借、镜借、应时而借
苏州拙政园
借景北寺塔
颐和园
远眺玉泉山
玉泉塔
1、框景
门窗一开为一幅画,且通风透光。是立体的画、无声的诗。窗子在园林建筑艺术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有了窗子,内外就发生了交流。窗外的竹子、青山,经过窗子的框框望去,就是一幅画。“尺幅窗,无心画”
苏州街
谁道江南风景佳
移天缩地在君怀
(二)私家园林
苏州园林
网师园
苏州园林是指中国苏州城内的园林建筑,以私家园林为主,起始于春秋时期吴国建都姑苏时(公元前514年),形成于五代,成熟于宋代,兴旺鼎盛于明清。
小园极则——网师园
小山丛桂轩
云冈
殿春簃
濯缨水阁
月到风来亭
射鸭廊
看松读画轩
S3:月到风来亭
S2:濯缀水阁
S2:濯缀水阁
《楚辞·渔父》“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园主用以表明自己的清高自守和避世隐居
主峰最宜高耸,客山需是奔驱——
王维《山水诀》
画家以笔墨为丘壑,掇山以土石为皴擦。虚实虽殊,理致则一。
——明
计成《园冶》
引静桥——
一勺则江湖万顷
“引静桥飞跨盘涧,使彩霞池东、南两面景物因之浑然而为一体。游人经桥向东而行,可沿高墙至射鸭廊、竹外一枝轩;向西而游,则见云岗假山山势脉脉,濯缨水阁清风徐徐。一桥引渡于此,不仅方便了游客,而且使园内增添了一个玩赏的立足点。人们藉桥而北眺,古柏苍然,小轩寂寂,宛然入于图画之中。并且,由于四时气候之不同,则可赏之景亦呈千变万化之状。微雨轻飘之时,则见花湿楼隐,一片迷蒙这色;暖阳缓照之际,则有碧波青荷,的确是爽心之景;夏日黄昏,夕照下满池遍洒碎金;冬季雪后,一园尽着粉装。诸种佳致,可立于一桥而尽览。”
亭内悬“月到风来亭”篆体匾额,取自宋人邵雍诗句:
“月到天心处,风来水面时”
S5:射鸭廊轩亭
“借以粉壁为纸、以石为绘”
——明
计成《园冶》
植物
四季有景
寓意
园林选址
规模
功能
色彩
皇家园林
私家园林
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的区别
选择自由
真山真水
多在城市
平地造园
筑山理水
规模较小
规模宏大
处理政务
游赏
祭祖、拜佛
清新淡雅
富丽堂皇
日常居住
接待宾客
寄情山水
(气魄)
(气氛)
3、抑景
抑景是弱化景观的一种景观组织手法。
“欲扬先抑”、“先藏后露”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4、点景
四、根据中国造园艺术的原则和具体经验
请你来鉴赏
苏州博物馆的园林景观
谢谢第三课
宛自天开——中国古代园林艺术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中国古代园林的种类及代表作品。
能力目标:结合实例了解中国造园艺术的原则精神和具体经验,掌握古代园林的造园方法和基本特征,提高欣赏能力。
情感态度:激发同学的民族自豪感和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意识。
2学情分析
古典园林对于学生而言还是一个比较陌生的领域,尤其对于大连来说,这种现状资源更是比较稀缺。所以同学们对于古典园林没有一个宏观准确的概念。同学们每个人对园林有各自的理解和视角,应多提供学生畅所欲言的机会和时间,鼓励学生自己去区分不同园林类型间的差异。
3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掌握具有代表性的园林建筑案例。掌握园林艺术的构成要素和常见的造园手法。
难点:全面的感知园林艺术与书画和中国传统文化以及天人合一哲学思想密不可分的关系.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通过学校景观元素实例导入
师:学校门前两块大石头在景观中起什么作用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引出学校中的景观的设计就是源于中国古代园林艺术。至于石头的作用我们在课堂中会得出答案。
活动2【讲授】(一)中国古典园林概述
中国古典园林是指以江南私家园林和北方皇家园林为代表的中国山水园林形式。在世界园林发展史上独树一帜,是全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①商周时期,帝王粗辟原始的自然山水丛林,以狩猎为主,兼供游赏,称为苑、囿。
②春秋战国至秦汉,帝王园林与宫殿结合,称为宫苑。
③南北朝至隋唐五代,文人参与造园,构图曲折委婉,讲求趣味。
④明中叶至清中叶,园林数量骤增,造园成为独立的技艺,园林成为独立的艺术门类;明清两代是中国造园艺术的高峰时期,并形成了造园理论。明代计成著《园冶》对园林选址布局、叠山、理水、选石、因借做了系统论述。
。
园林艺术的构成因素:
1、自然环境的山形水势,包括人工叠山和开凿的泉流湖水;
2、建筑物及其特殊的人文内涵;
3、园林内的树木花卉;
4、园外大环境的景观、氛围。
活动3【活动】看图讨论中西方园林平面图及实景图的对比
师:同学们猜猜看这两幅图分别是什么 (中西方园林的两张平面图)
一张是以法国古典园林为代表的几何式园林
(西方园林是雕刻性的,不过它不是写实性雕刻,而是以山树石等自然物为元素,强迫大自然符合人工的法则所“雕刻”成的立体的图案,人工斧凿痕迹十分显著。草地也是几何形,用不同颜色的花草组成像地毯样的图案,道路又平又直,几何对称,人工砌出几何形池岸和笔直的小河。全园一目了然,外在而暴露。)
另一幅是中国古典的园林,强调要保留山水的天然状态,让精心的设计不露人工造作的痕迹,是人与自然处于相亲相融的关系之中,这与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是一致的。
活动4【讲授】(二)中国古代园林的艺术原则是什么?
中国造园艺术的重要原则之一“虽由人作,宛自天开”,追求源于自然,高于自然。这一原则体现在中国古代各种不同类型的园林设计中。
活动5【讲授】(三)中国古代园林的分类及代表作品
1、园林分类及代表作
1)皇家园林(圆明园、颐和园);
2)私家园林(苏州的拙政园、网师园);
3)寺观园林;
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艺术成就最高,集中体现了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特点和精华。
1、皇家园林:
颐和园--我国现存最完整的大型皇家园林。湖光山色,亭台楼阁,凝练生动。
分四部分:第一部分是万寿山东部的东宫门、仁寿殿等所组成的朝廷和居住供应部分。第二部分是万寿山的前山部分(排云殿、佛香阁)。第三部分是万寿山的后山和后湖。第四部分是昆明湖的南湖和西湖(龙王庙岛、十七孔桥)
颐和园的总体布局,模仿杭州西湖,许多重要景点也以江南名园为蓝本,例如,西堤仿杭州苏堤,景明楼仿湖南岳阳楼,谐趣园仿无锡寄畅园。但其博大的山体水域环境、严禁的整体布局、金碧辉煌的建筑群、凌厉豪强的皇家气派所形成的大气象,则又非江南私家园林所比拟。
湖区规划体现“一池三山”的中国古代文化思想。
在历史上收到侵略者破坏,国家的强盛才是保护文明完整传承的基础。
造景手法:框景、借景
2、私家园林
明清时期江南地区人文荟萃,经济发达,助成诗文书画、音乐、戏剧等艺术门类的高度成就,也成为造园艺术发展的文化环境背景。园林主人多为退归林下的官吏或富商,有较高的文化艺术素养,在依傍家宅建造的园林中,享受“不下堂筵,坐穷泉壑”的乐趣,追求清雅、幽静、闲云野鹤般的乐趣。
网师园
同样以水为主的园林,是小园极则。园中湖面虽小但却模仿大自然中的天然水态,讲究山头水尾,水贵有源的造园手法全园围湖一周增长游览线路,园区虽小步移景异。
月到风来亭--园与住宅通联,中央辟小池、亭阁、回廊结构精致,石岸大体大面,错落有致,清澈的池水映出的亭阁倒影,益觉轻盈、空透。
冷泉亭---小亭倚墙而建,内置峭壁石,亭南有泉眼涌出一池清泉。
(“峭壁石”指靠墙布置的山石。好像是以壁面为纸,而以山石作为图画,其表现效果犹如雕塑中的“塑壁”。)
造景手法:障景、点景(导入中的学校两块景石的作用)
总结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的区别
活动6【练习】尝试鉴赏
四、根据中国造园艺术的原则和具体经验,请你来鉴赏
苏州博物馆的园林景观
活动7【作业】五、小结
如今运用新材料、新技术、新设备来创造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游憩活动的需要、体现时代精神的新型园林,就再不必也不可能对旧园林作形式上的刻意摹仿了。而中国风景式园林历经长时期的发展所形成的本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建筑美与自然美相融糅、诗情画意的传统,作为创作方法却应该也有可能加以继承和借鉴,把祖国源远流长的园林艺术在新的形势下发扬光大。学校目前正在修建的景观建好后,大家游览时结合本节课程内容进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