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 华夏意匠——故宫建筑艺术 课件+教案+视频素材(7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课 华夏意匠——故宫建筑艺术 课件+教案+视频素材(79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5.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17-08-19 13:50:35

文档简介

(共79张PPT)
往昔
·今日
1922溥仪在燕禧堂前抱柱玩怀表。
1923年,婉容在御花园禊[xì]
赏亭前。
1920年老宫女在储秀宫。
1917年,溥仪复辟期间在天一门。
1924年,溥仪、润良、毓崇、溥杰、润麒等人在御花园。
1920年,文绣藏在御花园中。
1923年,溥仪、溥杰、润麒和庄士敦在御花园。
1924婉容、文绣、唐石霞在御花园。
华夏意匠
--故宫建筑艺术
请同学们讲解学案问题
1.中国古代建筑从功能上分为哪几个种类?
2.故宫建于公元哪一年?至1924年溥仪被逐出紫禁城,先后共有多少位皇帝住过这里?故宫为什么叫紫禁城?
3.从整体上看,故宫整体布局有什么特点?
4.从个体角度来看,故宫的单个建筑主要由哪几个部分组成?他们起了什么作用?
5.试分析中国古代建筑以木结构为主的原因,有何优缺点?
6.故宫建筑屋顶的造型有何特点?
7.故宫建筑的色彩是怎样的?有何寓意和作用?
8.故宫建筑的规划有其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故宫建筑主要运用并体现了什么样的学说和思想?
9.请对照故宫结构示意图,标出故宫各数字对应的主要建筑的名称,感受故宫的整体布局特点。
1.中国古代建筑从功能上分为哪几个种类?
宫殿、坛庙、寺观、民居、园林等
2.故宫建于公元哪一年?至1924年溥仪被逐出紫禁城,先后共有多少位皇帝住过这里?故宫为什么叫紫禁城?
明代皇帝朱棣公元1406年即开始营造这座宫殿,1420年落成。1924年溥仪被逐出紫禁城。在这前后五百余年中,共有24位皇帝在这里生活居住并实行统治。
古代帝王表示君权“受命于天”。君为天子,而天帝居住的地方是“紫薇垣”。“禁”意指皇宫乃是皇家重地,闲杂人等不得来此。因此,明代伊始的皇宫,既喻为紫宫,又是禁地,故旧称“紫禁城”。
3.从整体上看,故宫整体布局有什么特点?
规模宏大壮丽:
布局统一:
建筑精美:
故宫长961米,宽753米,
占地72万多平米,
周边环绕10米高城墙和52米宽的护城河,
有房屋890座。
重重殿宇,层层楼阁,道道宫墙,错综相连,而井然有序。
纵轴
故宫是以南北纵轴为主、东西横轴为辅的庭院式组群布局,主要宫殿沿着南北向中轴线排列。
分为外朝、内廷两部分,外朝三大殿、内廷后三宫、御花园都位于这条中轴线上。“外朝”与“内廷”以乾清门为界,外朝为工作区,内廷为生活区,外朝面积是内廷面积的4倍。
故宫建筑的艺术语言和表现手段非常丰富,整组宫殿建筑布局严谨,秩序井然,其布局与形制均严格按照封建礼制和“阴阳五行”学说设计与营造,映现出帝王至高无上的权威。
4.从个体角度来看,故宫的单个建筑主要由哪几个部分组成?他们起了什么作用?
故宫的单个建筑都是由台基、屋身、屋顶等部分组成。
三大殿台基修建得很高(三层台基高7米),台基上四周都有汉白玉栏杆维护,雕刻有各种精美的花纹、图案。柱下有排水螭
(chī
)首1142只,下雨时1142只螭首会形成“大雨如练,小雨如柱,千龙吐水”的奇观。
太和殿殿内七十二根直径1米的楠木大柱支撑整个大殿。太和殿的宝座两侧排列6根沥粉金漆的蟠[pán]龙柱。而梁上也是图案精致、色彩突出鲜明、美轮美奂。显得建筑庄严绚丽、金碧辉煌。
故宫四个城角,都有一座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条脊的角楼,建造得十分引入注目。角楼结构精巧、玲珑多姿、绚丽多彩。据说是根据民间秫秸杆
(shú
jiē
gān)
编的蝈蝈笼子受到的启发而得到的灵感建造而成。非常巧妙,大小结构复杂精密,别出心裁,充分显示了祖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能。
中国古代建筑尤其以屋顶造型最为突出,屋顶使建筑物显得稳重协调,而且还增添了建筑物飞动轻快的美感。
5.试分析中国古代建筑以木结构为主的原因,有何优缺点?
这是与当时中国拥有的自然资源、传统工艺密切相关。
木框架结构的建筑特色:
优点:1.防震;
2.便于分隔空间;
3.适应不同气候条件,冬暖夏凉。
缺点:1.防火性差;
2.易虫蛀;
3.易腐蚀;
从立柱和纵横的梁枋组合成的各种形式的梁架,使建筑物上部荷载均经由梁架、立柱传递到基础。墙壁只起围护、分割的作用,不承受荷载。门窗等的配置,不受墙壁承重能力的限制,具有"墙倒屋不塌"之妙。
此结构方式,由立柱、横梁、顺檩等主要构件建造而成,各个构件之间的结点以榫卯相吻合,构成富有弹性的框架。充分显于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艺术创造力
在故宫内有大小水缸308口,用来防火,叫做太平缸。在太和殿外的这两个镏金大缸,重2吨,可容水2000升。
6.故宫建筑屋顶的造型有何特点?
中国古建筑屋顶造型优美,显著的特征是屋顶的流畅的曲线和飞檐,屋顶使建筑物显得稳重协调,而且还增添了建筑物飞动轻快的美感。最初的功能是为了快速排泄屋顶的积水,后来逐步发展成等级的象征。从汉代初得雏形至明清规格化,屋顶形式经历了漫长的演变历程,形成了完整的体系。
屋顶的等级由高到低排序为:重檐庑殿顶,重檐歇山顶,重檐攒尖顶,单檐庑殿顶,单檐歇山顶,单檐攒尖顶,悬山顶,硬山顶,四角攒尖顶,卷棚顶。
重檐庑殿顶;这种顶式是清代古建筑屋顶所有殿顶中最高等级。五脊四坡式,又叫五脊殿。
攒尖顶有多种形式,顶部都有宝顶。攒尖顶有四角、六角和圆形之分。角式攒尖顶有与其角数相同的垂脊,圆攒尖顶则无垂脊。这种形状既易雨水的排泄,又有轻盈欲飞的美感。
重檐歇山顶;歇山顶亦叫九脊殿。在等级上仅次于重檐庑殿顶。
在中国古建筑的岔脊上,都装饰有一些动物,重脊的排头是一个骑着凤凰的小人,最后面有一个较大的“垂兽”。仙人与垂兽之间的小兽统称“走兽”。走兽的排列有着严格的规定,按照数量的多少、建筑的等级而定的。走兽最多可达九只,随着建筑等级的降低而递减。故宫太和殿上的走兽有十个,是中国古建筑中唯一。
选择这些神话动物作饰件,首先是为了突出殿宇的威严。其次还象征着消灾灭祸,逢凶化吉,斩除邪恶、主持公道的寓意。将它们置于屋脊之上,以希望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7.故宫建筑的色彩是怎样的?有何寓意和作用?
色彩是古代建筑的主要装饰手段。这是由木结构体系的特点所决定的。
1.防潮、防腐、防蛀,起到保护木架建筑的作用;
2.美观,起到装饰美化的作用。
故宫建筑的色彩是与中国古老文化相关的。周易认为,南=火=红色,北=水=黑色,东=木=青色,西=金=白色,中=土=黄色。按照规定,颜色的等级自上到下依次为黄、赤、绿、青、蓝、黑、灰,黄色是最尊贵的颜色。
古都北京的皇家建筑具有特定的颜色。宫殿顶用黄色硫璃瓦,宫墙用红色。坐落在白色的石料台基之上,台下是深灰色的铺砖地面。形成了蓝与黄、绿与红、白与灰黑之间的强烈对比,形成了宫殿建筑极其鲜明和富丽堂皇的总体色彩效果。
和玺彩画
从木材表面施加油漆作为防腐措施,发展到建筑彩画,形成俗话所说的“雕梁画栋”。宫殿建筑的用色十分严格,檐下梁枋是青绿色调为主的彩画,局部也使用了红色、黑色。它们和大红柱子与门窗即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起了呼应、和谐的关系。
可分为:和玺彩画、旋子彩画、苏式彩画。
旋子彩画
苏式彩绘
室内的天顶上纹饰让人目不暇接
8.故宫建筑的规划有其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故宫建筑主要运用并体现了什么样的学说和思想?
明代营建紫禁城时除了遵循儒家礼制,也充分运用了阴阳五行学说。
儒家礼制:
“礼”是贯穿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故宫作为古代建筑文化集大成的载体,无论其位置、布局还是建筑单体的规模、形制、色彩乃至装饰等方面,都鲜明地体现着“礼”文化的渗透和影响。
阴阳说在紫禁城建筑中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宫殿布局
外朝为阳,内廷为阴。
2.数目奇偶
奇数为阳,外朝反复运用三、五、九等奇数。外朝多用奇数,内廷中多用偶数。
3.建筑命名
大多使用对偶之词,强调阴阳互补与调和,如乾清宫与坤宁宫、日精门与月华门等。
4.形势上:故宫后有景山作为靠山,前有金水河,背山面水是一种理想的模式。
9.请对照故宫结构示意图,标出故宫各数字对应的主要建筑的名称,感受故宫的整体布局特点。
1.
午门
2.
太和门
3.
太和殿
4.
西华门
5.
东华门
6.
中和殿
7.
保和殿
8.
乾清门
9.
乾清宫
10.
交泰殿
11.
坤宁宫
12.
御花园
13.
神武门
看视频
《故宫》片头
故宫建筑规模概况:
故宫旧名紫禁城,现称为故宫博物院。它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故宫占地
万余平方米,建筑面积约
万余平方米。有房屋890座,共计
间。宫城周围环绕着高
米,长
米的宫墙,形式为一长方形城池,墙外有
米宽的护城河,形成一个森严壁垒的城堡。
故宫有4个门,正门--

东门--

西门--
,北门--

72
15
8707
10
3400
52
午门
东华门
西华门
神武门
故宫建筑的艺术特色
故宫建筑的艺术特色
1.
故宫建筑群规模宏大壮丽。布局严谨统一,秩序井然,寸砖片瓦都遵循着封建等级制度,反映出帝王至高无上的权威。
故宫建筑的艺术特色
1.
故宫建筑群规模宏大壮丽。布局严谨统一,秩序井然,寸砖片瓦都遵循着封建等级制度,反映出帝王至高无上的权威。
2.以南北纵轴为主、东西横轴为辅的庭院式组群布局。
故宫建筑的艺术特色
1.
故宫建筑群规模宏大壮丽。布局严谨统一,秩序井然,寸砖片瓦都遵循着封建等级制度,反映出帝王至高无上的权威。
2.以南北纵轴为主、东西横轴为辅的庭院式组群布局。
3.以木料为主、砖石为辅的建筑风格。
故宫建筑的艺术特色
1.
故宫建筑群规模宏大壮丽。布局严谨统一,秩序井然,寸砖片瓦都遵循着封建等级制度,反映出帝王至高无上的权威。
2.以南北纵轴为主、东西横轴为辅的庭院式组群布局。
3.以木料为主、砖石为辅的建筑风格。
4.丰富多彩的屋顶形式。
故宫建筑的艺术特色
1.
故宫建筑群规模宏大壮丽。布局严谨统一,秩序井然,寸砖片瓦都遵循着封建等级制度,反映出帝王至高无上的权威。
2.以南北纵轴为主、东西横轴为辅的庭院式组群布局。
3.以木料为主、砖石为辅的建筑风格。
4.丰富多彩的屋顶形式。
5.装饰艺术丰富多彩,构成丰富而统一的艺术效果。
①色彩
故宫建筑的艺术特色
1.
故宫建筑群规模宏大壮丽。布局严谨统一,秩序井然,寸砖片瓦都遵循着封建等级制度,反映出帝王至高无上的权威。
2.以南北纵轴为主、东西横轴为辅的庭院式组群布局。
3.以木料为主、砖石为辅的建筑风格。
4.丰富多彩的屋顶形式。
5.装饰艺术丰富多彩,构成丰富而统一的艺术效果。
①色彩
②雕饰
脊兽
浮雕
小品建筑
铜鹤
铜龟
铜龟、铜鹤成对象征“龟鹤千秋”
故宫嘉量古代标准量器
故宫日晷(guǐ)
白天通过测日影定时间的仪器
东有日晷西有喜量,象征皇权公正平允
①整体:组群布局
②个体:结构精巧
③空间:灵活多变
 
④色彩:绚丽多彩
雄伟、堂皇、庄严、和谐。
形成了故宫建筑艺术特有的空间造型美。
追往昔·表今日
绘来年第三课
华夏意匠——故宫建筑艺术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故宫的整体布局,认识建筑对封建皇权大一统思想的具体体现,进而体会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及装饰手法和寓意。
2.能力目标: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自主、探究、合作、体验的学习能力,通过引导鉴赏,提高学生对中国古建筑的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加深学生对于中国历史文化内涵的了解,了解故宫是古代中国辉煌艺术成就的见证,是全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从而激发民族自豪感,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传承。
2学情分析
高一年级的高中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鉴赏能力,有一定的文学历史知识的积累。对建筑艺术的欣赏是欣赏者对作品内涵意义及其价值的认识,欣赏需要一定的知识和修养,高中生具备了这样的能力却力不从心,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充分的培养和锻炼。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通过教学,使学生对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重要成就及其整体规划、屋顶样式、木结构构造特点以及建筑装饰彩画雕刻等方面的知识有所了解和认识,达到开阔眼界,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欣赏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能力。
【教学难点】
欣赏故宫的宏伟壮丽,体会其精神内涵。
古代建筑的较多的专业术语,需结合具体图象,深入浅出讲清楚。对建筑艺术的欣赏,最好是实地参观,现在仅凭课文提供的一些图片,难以真正理解课文的内容。教学时应想方设法克服这一困难。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华夏意匠——故宫建筑艺术》
一、导入
图片导入:欣赏由故宫博物院主办的《紫禁城》杂志在官方微博晒出一组高清“故宫穿越照”,认识到建筑在历史中的地位。
学生观看图片,引发兴趣。
通过当今在网络上热门图片的导入,气氛的调动,引起学生兴趣。古代帝王居住的皇宫,是威严而充满神秘感的地方,吸引学生对此内容产生期待。
活动2【活动】《华夏意匠——故宫建筑艺术》
二、检查学生研学成果
请学生上讲台讲解自己分组研学成果(具体研学问题见附表1),教师加以评价补充。
1.中国古代建筑从功能上分为哪几个种类
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建筑的种类。
2.故宫建于公元哪一年 至1924年溥仪被逐出紫禁城,先后共有多少位皇帝住过这里 故宫为什么叫紫禁城
引导学生认识历史背景。
3.从整体上看,故宫整体布局有什么特点
让学生初步感受故宫的整体布局特点。
4.从个体角度来看,故宫的单个建筑主要由哪几个部分组成 他们起了什么作用
这部分内容学生比较容易理解,结合图片,学生讲述看到的,分析其等级体现,了解建筑特点。
5.试分析中国古代建筑以木结构为主的原因,有何优缺点
古代木结构建筑有很多比较专业术语,对此知识学生比较陌生,通过图片让学生对木工构成有所认识,更清楚的理解木结构坚固的原因。
6.故宫建筑屋顶的造型有何特点
屋顶各部分名称比较专业,需要通过图示给学生讲清楚,在此基础上,学生可以自己分析讨论三大殿的屋顶样式的等级,然后教师介绍总结屋顶等级区别。
7.故宫建筑的色彩是怎样的 有何寓意和作用
这部分内容学生比较容易理解,结合图示,学生讲述看到的色彩,分析色彩的等级体现,了解三种建筑彩画极其使用等级。
8.故宫建筑的规划有其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故宫建筑主要运用并体现了什么样的学说和思想
让学生感受封建等级礼制、阴阳五行学说的简单知识。
9.请对照故宫结构示意图,标出故宫各数字对应的主要建筑的名称,感受故宫的整体布局特点。
使学生对全景图上主要建筑的分布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引导学生将建筑物对号入座,再次认识故宫的整体布局。
活动3【导入】《华夏意匠——故宫建筑艺术》
三、视频导入
情境导入:
看视频《故宫》片头,引导学生进一步进入情境,思考其精神内涵。
活动4【练习】《华夏意匠——故宫建筑艺术》
四、课堂师生合作探究,学生抢答。
对本课内容作一个总结,也检验学生学习的效果。以点带面,扩展到故宫建筑其他方面对凸显皇权的体现。
1.(填空题)故宫建筑规模概况。
故宫旧名紫禁城,现称为故宫博物院。它南北长米,东西宽
米,故宫占地万余平方米,建筑面积万余平方米。有房屋890座,共计间。宫城周围环绕着高米,长米的宫墙,形式为一长方形城池,墙外有米宽的护城河,形成一个森严壁垒的城堡。
故宫有4个门,正门--,东门--
,西门--
,北门--

2.
故宫建筑有哪些突出艺术特点
活动5【作业】《华夏意匠——故宫建筑艺术》
五、课后拓展
课后利用课上学到的方法试着鉴赏番禺区南村镇的余荫山房古建筑的艺术特色。
目的是为了向课外延伸,学以致用,不仅能在课堂上鉴赏作品,更重要的是通过学到的鉴赏方法,对平时生活中接触到的建筑作品进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