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课 妙相庄严——宗教雕塑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本课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对中国陵墓和宗教雕塑的主要成就主要作品有所了解和认识。
2.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初步掌握我国陵墓雕塑和宗教雕塑的基本特征,学习古代雕塑艺术的欣赏方法,提高对雕塑作品的欣赏能力。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3.情感目标:开阔眼界、提高认识、增进知识,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感受;认识到我国古代在雕塑艺术方面取得了非凡的成就。21cnjy.com
2学情分析
由于已经学习过了《天上人间-壁画》内容,因此,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化、宗教信仰、及与之相关的美术内容不是很陌生。通过对陵墓雕塑的学习,学生对古代雕塑的了解程度更是已有改观,但是学生们还是很少有机会对古代雕塑作品进行观赏、学习和分析,尤其是年代久远的古代宗教雕塑,他们更像是看“古董”,主要存在的问题是缺乏兴趣、不愿意接触…这是学生们学习这节课的行为起点,更是上该课之前应该知道的。21·cn·jy·com
所以本节课尝试运用比较有趣和多变的方式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在鉴赏经典作品方面下功夫,争取使学生鉴赏宗教雕塑的能力有所突破。www.21-cn-jy.com
3重点难点
本课教学重点:中国古代雕塑的成就及艺术特征。
本课教学难点:.对雕塑作品的认识和理解,并能够感受宗教雕塑的美。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课程导入
复习导入,促进新旧知识衔接
教师出示红山文化女神雕塑和三星堆铜人。通过复习的形式导入课程,让学生既有了对旧知识的回忆又自然的引出了新知识。为新课打下了伏笔。21·世纪*教育网
活动2【讲授】新课讲解
秦代以后,中国古代墓葬的规模有所缩小,而且,在表现形式上发生了改变。
1.解析霍去病墓石雕。
引导学生汇报课前搜集资料的成果,让学生与学生之间充分沟通、交流,讨论。
总结:真棒!他们组的预习工作做得很充分!给予掌声鼓励!
2.鉴赏霍去病墓和霍去病墓石雕群的艺术特征。
下面我们来看最著名的几件作品!
(1)品读《立马》
被称之为纪念碑式的杰作。教师请学生组长到台上展示课前预习情况。
组长代表本组同学展示交流。同时,教师进行适当引导。
教师总结:汉代冶金技术不发达,但是不足以加工这么坚硬的石头。由于条件限制,当时的石雕没有做成透雕,而采用的是浅浮雕加线刻的手法雕刻。2·1·c·n·j·y
PPT展示雕塑作品《立马》
1.让学生观察作品,
提问:请学生到前面指着PPT分析出这件雕塑作品采用了哪些雕刻手法?
(PPT19-22)引导学生说出其特点和采用的雕刻手法。
提问:古代工匠运用什么手法雕刻老虎的。
2.解析《伏虎》
小组内进行讨论,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学生回答:老虎身上的花纹采用了线刻的手法,整体是采用了圆雕的手法。尤其尾巴很有特点。
3.解析《卧象》
整体是圆雕,部分细节采用了线刻的手法。
教师总结:总之,汉代的雕塑作品追求质朴自然的风格,循
活动3【活动】【讲授】解析唐三彩
1.出示唐三彩实物,提问学生展示预习成果。请组长简述唐三彩。
仔细聆听学生发言,加以引导、肯定和总结。
2.出示图片:请学生讨论回答对比秦代、汉代和唐代的马俑的艺术风格和制作工艺。对比秦俑、马踏飞燕、和唐三彩三件作品照片。并说出不同时期马的艺术特征。
引导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和汇报展示。
教师总结:
秦、汉:由于当时征战需要,当时的马比较健硕,表现出一种蓄势待发的姿态。
唐代:繁荣和平的时期,所以马大多比较肥硕,观赏性较强。
活动4【活动】【讲授】交流感想,总结全课
(一)引导学生发表对于本课的收获与感想。
(二)组织学生之间交流感想,给予补充。
(三)教师评价学生发言,总结本课:今天,我们共同欣赏了中国古代的陵墓雕塑,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只探究了具有代表性的秦、汉、唐三个时期。通过我们的共同学习,我们了解了不同时期随葬雕塑的特征,作为炎黄子孙,我们应该热爱祖国,并保护文物。【来源:21·世纪·教育·网】
活动5【活动】【讲授】拓展作业
探究兵马俑中铜车马中马的艺术特征
4.2 第二学时
4.2.1教学目标
本节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中国宗教雕塑部分优秀作品,知道鉴赏宗教雕塑的基本方法。
2.能力目标:在鉴赏宗教雕塑作品的过程中懂得宗教雕塑和一般雕塑的相同和不同,理解妙相庄严是宗教雕塑始终要把握的创作原则和鉴赏原则。www-2-1-cnjy-com
3.情感目标:认识宗教雕塑的丰富内容和艺术表现上可以继承的价值。对美术表现的多样性有更深刻的认识。
4.2.2学时重点
鉴赏古代宗教雕塑的优秀代表作品,知道中国古代在宗教雕塑方面取得了高度成就
4.2.3学时难点
1.优秀的宗教雕塑作品达到了“人性”与“神性”的完美结合。
2.优秀的宗教雕塑作品达到了心理刻画的高度。
4.2.4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导入新课
【导入】
观看影视剧照,从学生熟悉的影视形象导入,拉近古代雕塑与学生的距离,学
生产生学习兴趣。
问:图片中都有哪些佛教形象?
答:学生简介这些影视形象的设计与他们在宗教教义里的地位职能的关系
活动2【导入】讲授
【讲授】
一、佛教雕塑赏析
拼图:露天大佛和卢舍那大佛
设计理由:通过观察,完成拼图游戏。通过对比使学生更加明了两尊雕塑各自的特点,这种有趣的方式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21教育网
1.龙门石窟奉先寺卢舍那大佛赏析
2.龙门石窟奉先寺群雕赏析
1)弟子
2)菩萨
3)天王、力士
龙门石窟是我国四大佛教石窟之一,奉先寺雕塑作品又是我国佛教雕塑作品中的代表作,对经典作品的详细了解和深入赏析对于提高学生鉴赏能力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活动3【讲授】道教雕塑赏析
二、道教雕塑赏析:
1.福建清源山老君造像
2.山西晋城玉皇庙二十八宿
3.山西晋祠侍女像
道教是土生土长的宗教,因此雕塑作品十分符合中华民族的
审美特点,不但形象写实逼真、惟妙惟肖,而且心理刻画入木三分。
活动4【活动】讨论
【活动】讨论
结合作品图片,分组讨论作为宗教宣传的雕塑作品,何以仍能给人以审美的享受?
小组派代表总结发言。
活动5【练习】拓展视野
【练习】拓展视野
欣赏四大石窟及其他优秀宗教雕塑作品。
活动6【作业】作业
【作业】
寻找身边的宗教雕塑作品,并能作出恰当评价。
推荐两本书供学生继续学习使用:
梁思成著《中国雕塑史》 董书兵著《凝住的时空》
课件37张PPT。 第五课 古代雕塑
--宗 教 雕 塑中国古代美术宗教美术佛教雕塑道教雕塑宗教雕塑中国古代雕塑《西游记》剧照西游记 剧照西游记 剧照连 连 看山西大同 云岗石窟第20窟<露天大佛> 北魏奉先寺 庐舍那大佛 唐河南洛阳 龙门石窟奉先寺 庐舍那大佛 唐河南洛阳 龙门石窟含睇若笑妙在笑与不笑之间弟子菩萨菩萨天王、金刚力士如此优秀的作品为何出现在唐代? 1、唐达到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最繁荣的历史时期,雕塑艺术的发展由此而获得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2、唐代社会风气开放,人们思想活跃,精神相对开放,雕塑艺术因此十分富于想象力和创造性。唐朝国立强盛经济发达,人们有着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3、唐政治长期稳定,各民族各地区,各国间的文化艺术频繁交流,相互融合,使唐代雕塑艺术风格能够在不失本民族传统的基础上积极吸收其他民族丰富优秀的经验,不断的丰富自己。
4、唐代由于统治阶级依附佛教控制百姓思想,与佛教形成了长期的凝固的同盟关系,佛教雕塑在统治阶级的支持下发展起来。福建泉州清源山《老君造像》福建泉州清源山 《老君造像》山西晋城玉皇庙二十八宿(元代)女土蝠鬼金羊虚日鼠昂日鸡亢金龙山西晋祠圣母殿 宋山西晋祠圣母殿侍女像 宋代晋祠圣母殿侍女像民俗宗
教雕塑圣母殿侍女像
中国古代宗教雕塑艺术历经久远,仍给人们以美的感受,其艺术成就和特点得到世界的认可和尊重。
为什么?(分组讨论)1、装饰性突出,装饰里的虚拟成分对于宗教雕塑,带有非人间的神秘。
2、具有明显的中国画元素。
3、意向性,根据观察印象的体验加以想象和艺术创造。
4、雕塑语言简练,强调神韵(头部),雕塑者融入当时的生活习俗和服饰特点,具有民族特色和亲近感。
5、宗教雕塑规模宏大、气势恢弘,凝聚了古代艺术家的才能和智慧,最能体现中国古代雕塑的辉煌成就。课后作业:
寻找身边的宗教雕塑作品,并能作出恰当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