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课 时代风采——现代中国画、油画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①了解现代中国画对传统中国画艺术的继承和发展。
②了解现代中国画的突出成就,作品中体现的时代感情。
③了解公共环境中大型绘画作品为适应现代生活环境而在艺术表现形式上所进行的探索。
2学情分析
学生经过小学6年和初中3年的美术学习,对中国画以及中国现代油画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
3重点难点
①20世纪初期中国画从整体发展上处于衰落时期,到中期以后有新的发展。许多人接受西方造型基础训
练,提高了造型能力,运用传统笔墨技巧,在反映现实生活方面取得重要成就。
②与第六课独树一帜——古代中国画内容进行参照比较,讲解现代中国画在题材内容、绘画样式、意境的
追求、表现手法上有哪些明显的变化。
③通过作品的比较,分析当代部分代表性中国画家的不同风格特色,在哪些方面表现出艺术上的首创性。
④现代中国画与现代中国油画、版画、连环画等画种之间的相互影响。
4教学过程
活动1【讲授】第一部分 向着现代形态转换——现代中国画创作
探讨:结合现代人物画作品的艺术特点,谈谈二十世纪以后中国人物是如何发展的?(学生讨论)
黄胄《庆丰收》
周思聪《人民和总理》
蒋兆和《一篮春色卖遍人间》
刘文西《祖孙四代》
活动2【讲授】第二部分 江山多娇——现代山水画
现代山水画有什么特点呢?
1、感知作品
仔细观察李可染《无限江山入画图》、《鲁迅故乡绍兴城》、《麦森教堂》三幅作品。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作品。让学生对作品形成初步的印象。
教师小结:画家探索融会中西方艺术精神,推动中国画创新。他以“可贵者胆,所要者魂”为座右铭,写生于大江南北,立足生活,借鉴传统,使古老的山水画获得新的生命。他的山水、人物和牛等作品画风深厚凝重,博大沉雄,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和艺术个性,突破了传统山水画的创作程式,成为中国画史上重要的里程碑。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出示黄宾虹作品讨论自学:
提供背景资料:
黄宾虹的山水画创作道路,经历了师古人、师造化和融化古人造化形成独创风格三个阶段。
在师古人方面,他师长舍短,合众长为己有。他从明人入手,直追北宋,而以元人为归。黄宾虹师造化,以黄山为基点,向周围扩展,一生旅行纪游画稿当以万计。21教育网
活动3【讲授】中国油画的发展情况
1.导入:利用视频仪放大当代优秀的油画作品。
请学生欣赏,发表个人观点。
设问:油画是由欧洲传入中国,中国现代油画如此精彩,它经历了什么样的发展过程?
2.教者讲述中国油画发展史。
3.学生欣赏名家油画作品,谈体会。
学生重点欣赏常书鸿《G夫人像》、司徒乔的《放下你的鞭子》,罗工柳的《地道战》、董希文的《开国大典》、王式廊的《血衣》等。21cnjy.com
4.和学生作一起讨论中国油画的民族化问题:
讨论指出:以董希文为代表的许多画家坚持以现实生活内容为主题,描绘具体的有情节的题材,侧重严谨的形体塑造和写实的色彩,作品主题与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有较密切关系,形成很强的社会教育意义。以林风眠、刘海粟为代表的一些画家,侧重吸收欧洲印象主义以后的诸种流派风格,主要通过丰富的色彩和自由的笔触表现对景物的主观感受,画面的艺术形式感较强,多呈流畅、轻松的意趣。20世纪40年代留学回国的油画家中有的深入敦煌石窟等地研究中国古代艺术,画出了吸收民族绘画造型和色彩特点的作品。21·cn·jy·com
课件79张PPT。时代风采 ——现代中国画、油画生活之路——中国人物画 徐悲鸿 是我国现代杰出的画家和美术教育家。徐悲鸿取法西方古典写实绘画,力倡用"写实主义"改造中国画,强调"尽精微、致辞广大"、"惟妙惟肖"、"直接师法造化",特别是他的"素描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论,在画史上产生了划时代的效果,宣布了从顾恺之到任伯年一千多年间勾红填色形式的大体结束和一代新形式国画的诞生。 徐悲鸿 (1895-1953)《奔马图》
1941年
水墨设色
103×77.5cm
徐悲鸿擅长以马喻人、托物抒怀,以此来表达自己的爱国热情。徐悲鸿笔下的马是"一洗万古凡马空",独有一种精神抖擞、豪气勃发的意态。 这幅《巴人汲水图》画面高300厘米,宽62厘米,在构图上匠心独运,十分奇特。画家以其高度概括的手法,将巴人传统汲水的宏大场面,分解为舀水、让路、登高前行三个段落,描绘男女老幼不同动作的七个人物。整个画面突出物像神韵,用西洋的画法丰富中国画的表现能力。 九方皋 1931年 纸本设色? 139×351厘米 此画取材于《列子》中的故事 。该画章法严谨,布局合理,气韵生动,笔墨流畅,融会了中西技法之长,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作者通过九方皋识别千里马的主题,来表达对当时社会重用奸小、不识人才的讽刺。 蒋兆和被称为20世纪中国现代水墨人物画的一代宗师,中国现代画坛独领风骚的艺术巨匠。是“五四”运动以来极具变革思想的艺术家之一。在徐悲鸿先生的影响下,他集中国传统水墨技巧与西方造型手段于一体,在写实与写意之间架构全新的笔墨技法,由此极大地丰富了中国水墨人物画的表现力,使中国的水墨人物画由文人士大夫审美情趣的迹化转换为表现人生、人性,表达人文关怀,呼唤仁爱精神的载体。 蒋兆和 (1904-1986)周思聪 画家蒋兆和像 1973年 蒋兆和 《流民图》(局部) 1943年 蒋兆和 《流民图》(局部) 1943年 《杜甫像》
1959年
纸本水墨 131cm×90cm
中国历史博物馆藏 蒋兆和的《杜甫像》以白描加效的手法表现唐代诗圣的孤寂傲骨,作品很有深度。画家一改传统绘画中塑造人物的概念化倾向,着力刻画杜甫的个性特征,注重人物的心理描绘。 黄胄是20世纪中国最杰出的中国画家之一。黄胄原名梁黄胄,河北蠡县人。自幼喜爱绘画,少年时改名黄胄,取意于“炎黄之胄”。
黄胄擅长中国人物画和动物画,尤以画新疆人物和驴著称。黄胄 (1925-1997) 黄胄 《洪荒风雪》 1957年 120×70cm 黄胄速写 中国著名女画家。天津市宁河县人。曾得到李可染、蒋兆和、叶浅予、刘凌仓、李苦禅、郭味蕖等诸位名师指点。
周思聪受过严格的艺术训练,擅长水墨人物画,兼及花卉,偶作山水。 周思聪(1939-1996)《日出而作 日落而息》 1982 年 102.5x103厘米 设色纸本 《山色空濛雨亦奇》 1982年 101x102 厘米 水墨纸本 《落木萧萧》1984年 53.5×67厘米 设色纸本《雨归》 66×68cm 设色纸本《野趣》 67.4×64.4厘米 水墨纸本 《风车》 1990年 33x43.3 厘米 设色纸本周思聪 、卢沉 《同胞、汉奸和狗》 1980年《矿工图》 组画《遗孤》 1981年《矿工图》组画《人间地狱》 1982年《矿工图》组画《王道乐土》 1982年《矿工图》 组画《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
1964年 69.5×44.5厘米
设色纸本
《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是根据毛泽东诗词《沁园春.长沙》所作。李可染喜读毛主席诗词,并从那激越豪迈的诗里领略山水画的境界。此画是据“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句意再造了一个艺术世界,在黑红对比中写南国深秋景色,带有理想化的诗意色彩。《长征》 1959年 96×146.5 厘米张大千(1899-1983) 张大千,四川内江人。是二十世纪中国画坛最具传奇色彩的国画大师,无论是绘画、书法、篆刻、诗词都无所不通。早期专心研习古人书画,特别在山水画方面卓有成就。其独创泼墨山水,奇伟瑰丽,与天地融合。增强了意境的感染力和画幅的整体效果。静听泉声图 仿王蒙浅绛林泉清集图轴木叶凝霜图轴暮染霜林图轴杜甫诗意图轴石涛作品石涛作品张大千作品张大千作品《爱痕湖》 1968年 76.2×264.2厘米 绢 本 齐白石,湖南湘潭人,二十世纪十大画家之一,世界文化名人。
他成功的以经典的笔墨意趣传达了中国画的现代艺术精神,他深深得益于经典样式而又善于出新,故而他的画能够直接的感动人心,向天下众生传达生命的智慧和生活的哲理。 齐白石(1864-1957)松柏高立图·篆书四言联 花鸟四屏 徐悲鸿《田横五百士》 1930年 197×349cm 徐悲鸿纪念馆藏 吴作人 《齐白石像》
113×86厘米
1954年
画家将白石老人的青灰色大袍作为主体,与暗紫色沙发、亮灰紫色背景一起构成了朴素、凝重、雍容的色调,极好地表现了白石老人厚朴博宏的精神世界。 罗中立《父亲》1979年
155×222厘米
罗中立创作《父亲》,这个父亲不仅是罗中立的父亲,而且是全中国劳动人民的父亲,《父亲》是农民形象中有代表性的一个,是罗中立这代年轻人思考的结晶. 靳尚谊 《青年歌手》1984年 74×54cm靳尚谊 《塔吉克新娘》1983年 60×50cm 吴冠中 《长江山城》吴冠中 《渔船》吴冠中 《白墙与白云》吴冠中 《故宅》吴冠中 《印尼小市》吴冠中 《花》吴冠中 《红装素裹》吴冠中 《点线迎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