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课
与时俱进——木刻、漫画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了解木刻与漫画两个即传统又新兴的特点和发展历程
2.通过对美术作品的认识启发学生体会文艺家对国家民族的使命感。
2学情分析
通过传统木刻、漫画等结合当代动漫设计等,让学生体会中国美术门类里的多元化,认识在抗日年代这些作品带来的积极作用,增强名族使命感,启发爱国情感。
3重点难点
1.讲明版画、漫画的多种形式和不同的社会功能。
2.木刻、漫画在抗日战争和民主革命运动中曾发挥过战斗作用,美术家与民族共命运,表现了可贵的爱国情怀和历史使命感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
在抗日战争和民主革命运动中,美术家和民族共命运,表现了可贵的爱国热情和历史使命感,在当时以画笔为武器积极投身于抗日救亡和民主革命运动最多的是木刻家和漫画家。
活动2【讲授】
1提出问题:木刻的特点 制作手法 漫画有哪些种类和特点
讨论指出:中国20世纪30年代初期由鲁迅先生倡导,以进步美术青年为主力的木刻创作运动。中国古代木刻版画具有悠久历史,最早的木刻是《金刚般若波罗蜜经》(PPT展示)但这种版画都是复制画师的原稿,是一种复制木刻,大约在19世纪的欧洲产生了创作木刻。
特点:不模仿,不复制,刻者自己以刀代笔以木代纸或布,完全由作者自己创作,刻家就是画家
2.木刻的种类和工具:黑白木刻和套色木刻,而以黑白木刻为正宗。
活动3【讲授】创作木刻在中国兴起具备的条件
1.对象:进步青年
2.手法:采取写实主义
3.方式:借鉴经验
4.内容:反映现实生活,鞭笞社会黑暗
活动4【活动】欣赏(PPT)
PPT展示不同风格不同形式和内容的木刻版画,并加以讲解
活动5【讲授】与民族共命运
背景:七七事变后,全国美术界、木刻界、漫画界的三个抗敌协会相继成立。
内容:主要以揭露日本侵略者暴行,鼓舞群众斗志为主。
特点:以农民为主体,具有大众化,民族化的特点。
活动6【活动】欣赏(PPT)
欣赏一些以抗战题材为主的版画,分别解释作者寄托的情感和表达的思想
活动7【讲授】漫画
概念:漫画是一种艺术形式,用简单而夸张的手法来描绘生活时事的图画。始于1925年丰子恺在《文学周刊》连载的“子恺漫画”
表现手法:变形、比拟、象征、暗示,映射。
欣赏:通过一些讽刺当时社会和现实的漫画来体会作者用笔当做武器来抗战的爱国主义情怀。(PPT)
活动8【活动】当代漫画的发展(PPT)
通过观看当代漫画来进行对比,不同时期漫画的发展是随着什么来变化 他们有什么共同点和相同点 作者在不同时期表述的情感有什么不同 漫画的本意是什么 都知道哪些艺术家 喜欢谁的作品并加以说明
活动9【讲授】小结
木刻在抗日战争时期和民主革命运动中发挥过巨大的作用,美术家与民族共命运,表现了可贵的爱国热情和历史使命感。
华君武以漫画作品反对美帝国主义援助蒋介石打内战。《三毛流浪记》揭示了旧中国儿童的苦难生活和不合理的社会制度。
活动10【练习】引导学生临摹或创作一副漫画作品
要求:1、寓意和表达思想要明确。
2、题材形式不限。
活动11【活动】总结
木刻和漫画创作始终坚持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反映人民疾苦,揭露黑暗的社会现实,成为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最活跃和最有战斗性的美术运动之一。
下节课我们将了解现代雕塑发展,充分全面体会爱国热情和历史使命感。
活动12【作业】漫画创作
以身边的人或事创作一幅漫画,可以借鉴但不得抄袭。题材工具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