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课 与时俱进——木刻、漫画、现代雕塑 课件+教案(2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八课 与时俱进——木刻、漫画、现代雕塑 课件+教案(22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17-08-19 15:50:23

文档简介

第八课
与时俱进——木刻、漫画、现代雕塑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
了解20世纪中国雕塑发展的特点,由于西方雕塑的引入,对传统雕塑经验的研究与继承。
2、
从城市大型雕塑的兴起,了解大型纪念性雕塑的艺术语言特点。
3、
通过对部分架上雕塑作品的分析,了解雕塑对不同材质的运用和表现手法的特点。
2学情分析
我所任教的班级是二学生,都是刚刚接触美术鉴赏,并且对于美术专业理论知识基本不懂。学生接受起来有些困难,但学生学习较为主动,相互之间能够探讨交流,学习气氛较好,对美术鉴赏课有浓厚的兴趣。
3重点难点
1、
结合具体作品分析大型雕塑与架上雕塑不同的艺术语言特点。
2、
结合实际,对当地公共性雕塑作品的主题、表现特点,与周围环境的相互关系组织讨论,以加深对大型雕塑特点的了解。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我县有哪些雕塑?你在哪见到有雕塑 ?他们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学生回答
活动2【讲授】1、初步了解20世纪中国雕塑发展的过程和特点:
原因:传统雕塑发展的断裂,西方雕塑观念和表现技法的引入。
活动3【讲授】人民英雄纪念碑
2、
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主题、创作方式和艺术经验。
活动4【活动】3、鉴赏: 大型泥塑《收租院》
播放图片投影,引导讨论,为什么说《收租院》是中西雕塑技法结合的成功试验
小结:雕塑家将西洋雕塑技巧与中国民间传统泥塑的技巧融而为一,生动、深刻地塑造出如此众多不同身份、年龄和个性的形象,可谓中国现代雕塑史上空前的创举。群像与收租环境浑然一体,收租情节与人物心理刻画惊心动魄,集中地再现出封建地主阶级对农民的残酷剥削压迫,迫使他们走向反抗道路的历史事实。在这组作品中,写实风格和泥土材料的运用颇为恰当,中、西雕塑技巧的融合也达到了和谐统一的效果。
活动5【练习】4、架上雕塑
你最喜欢那个雕塑 它有什么雕塑语言特点及吸引你的地方 了解王合内
(1912年—2000年)(女),原籍法国。1955年加入中国国籍。1929年入法国尼斯国立学校专攻雕塑,1933年入巴黎高等美术学校雕塑系深造。1937年在巴黎与中国留学生王临乙结婚后来华定居,抗战时期,颠沛流离于江西、湖南、云南、四川等地。抗战胜利后定居北平,任教于北师大,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擅长动物雕塑,作品有首都机场广场雕塑《中国人民欢迎您》、《小鹿》、《小马》、《猫》等。
活动6【作业】布置课外思考:
了解认识雕塑,并能鉴赏你所见过的雕塑(共22张PPT)
与时俱进
----木刻、漫画、现代雕塑
这个图片是用什么形式表现的图片?
1、什么是木刻?
木刻,亦称“木版画”或“木刻版画”,是版画的一种。
2、木刻的种类及特点
⑴复制木刻:木刻版画类型之一。由画家绘稿、技工刻印而成。木刻版画包括绘、刻、印三个基本制作过程;如这三者分由不同作者进行,其以木刻的工艺手段摹照他人画稿刻作,力求达到原来画稿效果的,称“复制木刻”。
⑵创作木刻:木刻版画的类型主义,指木刻创作中画、刻、印均由一个人完成。作者借此可使自己的创作意欲和艺术特点,在自画、自刻、自印的木刻艺术中得以充分表现和发挥。
⑶黑白木刻:也称“单色木版画”、“木刻”。木刻版画类型之一。指在一块木板上直接完整地表现主题,刻画形象,并用黑墨(或单一色墨)在白纸(或色纸)上拓印。
⑷套色木刻:木刻版画类型之一。指以几块木版套印出两种以上颜色的版画。创作木刻中的套色大致可分三种类型:一、以深色主板为骨干,套以相应的色彩组成画面;二、不用主版,而以各块套版相互配合、补充、衬托,构成形色具备的画面;三、上述两种套色法混合运用组成画面。因制作工具、材料及印刷的不同又可分为水印、油印、粉印等。
《怒吼吧,中国》黑白木刻李桦
面对这幅图画,耳畔又响起那激昂的旋律: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原作尺幅很小,但有巨大的张力
《卖血后》
黑白木刻
黄新波
他的作品常采取象征性表现手法,富于装饰,这件作品表现旧社会为生活所迫的卖血者,以天旋地转的背景,烘托卖血后的痛苦的感觉
《乡镇府办公室》
黑白木刻
古元
古元历年创作的大量木刻作品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也擅长水彩画,作品质朴清新,富于诗意。
这幅作品在人物局部处理上不加过多的阴影,表现木刻语言大众化的努力
《当敌人搜山的时候》
黑白木刻
彦涵
其版画创作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创新精神。晚年作品趋向于写意性和装饰性风格。
这件作品表现军民并肩抗击侵略者的战斗生活
《蒲公英》木板水印套色
吴凡
作品富有抒情性。
1、什么是漫画?
漫画是一种具有强烈的讽刺性或幽默感的绘画,常采用夸张、比喻、象征等手法,讽刺、批评或歌颂某些人和事,具有较强的社会性。
2、漫画的主要特点:讽刺与幽默
三毛流浪记
张乐平把三毛塑造成在当时社会受尽歧视和凌辱,值得同情和怜悯的流浪儿。作者紧密联系当时的社会,吧三毛刻画的真实、生动而典型,激起了社会各基层的广泛的同情。不失为漫画界的一部镇山之作。作品揭示了旧社会流浪儿童的苦难生活和不合理的社会制度。
现代雕塑
发展概况:中国传统雕塑发展到近世宗教雕塑衰落,民间小型雕塑兴起,但未形成主流。辛亥革命前后到欧美学习,促进中国现代雕塑发展。进入80年代后,中国雕塑在艺术观念、表现手法、工艺材料等方面出现多元文化发展局部。
1、《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记载虎门销烟至全国解放百年革命斗争史。
2、真实反映历史史实
《收租院》采用真实场景。早期中国现代雕塑代表,充分利用写实手法,中西融合,被誉为中国雕塑史上的革命。
3、架上雕塑:《艰苦岁月》潘鹤
《日日夜夜》张得蒂
《邓小平像》程允贤
4、城市雕塑:(1)名人纪念性雕塑
(2)园林雕塑
(3)街景雕塑
(4)城标雕塑
《人民英雄纪念碑》
《收租院》
《艰苦岁月》
《日日夜夜》
《邓小平像》
架上雕塑与大型室外雕塑不同特征(环境置换)
架上雕塑:学术性、探索性较强,展于小型展馆又室内欣赏功能。
城市雕塑:有鲜明影像及演绎性、环境性,生活性相配合,对主题确立、形象设计、材料运用、体量高度都与环境密不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