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课
与时俱进——木刻、漫画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木刻与漫画两个既有传统渊源又是新兴的美术门类的特点和发展脉络。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木刻与漫画作品和印制木版画的过程,体悟其独特的艺术美感,提高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启发学生认识美术的社会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启发学生认识美术的社会作用,体会艺术家对国家民族的使命感。
2学情分析
高中学生已经对美术的基本种类有所了解。本科通过对木刻与漫画的学习,不仅可以使学生了解中国的多元艺术作品,更可以使学生认识美术在民族战争中发挥的社会作用,体会艺术家对国家、民族的使命感,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需向学生讲清楚:木刻是版画的一种,版画除木刻外,还有铜版、石版及丝网印刷等种类;漫画也有多种形式和不同的社会功能。
教学难点:①木刻、漫画在抗日战争和民主革命运动中曾经发挥过的战斗作用,美术家与民族共命运,表现了可贵的爱国热情和历史的使命感。
②优秀的漫画、木刻作品深刻的思想内容是通过高明的艺术技巧表现出来的,“缺乏艺术性的艺术品,无论政治上怎样进步,也是没有力量的。”(毛泽东)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第八课 与时俱进——木刻、漫画
播放动画视频渲染气氛,使学生进入主题意境,导出课题。
提问:本段视频人物形象与其他动画人物形象有什么不同 靠近美术形式中的哪一种
活动2【讲授】第八课 与时俱进——木刻、漫画
出示设问五大问题,提醒学生拿出学案,组织语言稍后回答。
漫画
提问:定义、特点
课前资料搜集,相应小组推举一名代表介绍作品。
丰子恺及作品特点
华君武《磨好刀再杀》
张乐平《三毛》
在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兴起和发展的中国漫画,贯穿着一条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战斗主线。社会主义时期的漫画继承发扬了漫画的战斗传统,并在反映人民内部。
二、版画
版画定义、分类、特点。
木版画的制作过程。
提示版画主要了解木版画及其作品。
(一)木刻:
复制木刻:由画师起稿后,由刻工复制。
民间木板年画,属于复制木刻。在民间影响深远。
展示杨柳青年画
特点:由画师起稿后,由刻工复制,属于复制木刻。
创作木刻:(兴起于19世纪)
特点:不模仿,不复制,刻者自己以刀代笔,以木代纸或布,由创作者自绘、自刻、自印,刻制、印刷过程也是使画面效果丰富、完善的过程。
观看相应作品
(佛经《金刚般若波罗密经》)
①木刻的起源和发展:中国是版画的发源地。早在公元7世纪我国隋唐时代发明雕版印刷术后,随着雕版佛经书籍的大量印刷也就产生了世界上最早的木版画。宋代以后,不断有新的发展。到明清时期,文学作品插图达到很高成就。
另外三组继续完成作品介绍
彦涵《当地人搜山的时候》
黄新波《卖血后》
李焕民《初踏黄金路》
活动3【练习】第八课 与时俱进——木刻、漫画
尝试印制木版画的过程,体会木刻的复制性。(教师示范)
提问:在民族解放斗争和民主革命运动中,木刻和漫画为什么能起到战斗作用
指出:在抗日战争和民主革命运动中,美术家与民族共命运,表现了可贵的爱国热情和历史的使命感。但在当时,以画笔为武器,积极投身于抗日救亡和民主革命运动的最多的是木刻家和漫画家。
学生互评,教师点评所印作品。
活动4【活动】第八课 与时俱进——木刻、漫画
小结--与民族共命运:
1.“与民族共命运”──木刻与漫画,都在民族的存亡与发展中发挥了推进社会变革的作用,使艺术服务于革命、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人民。这也是木刻与漫画的艺术功能。
2.木刻与漫画除了社会功能之外的审美功能,也是作为评判作品艺术水准的重要条件,思想性与艺术性并重。树立艺术与社会相结合,艺术作品要发扬推动社会发展、人类进步的精神。从审美与思想两方面进行评价。
活动5【测试】第八课 与时俱进——木刻、漫画
课后拓展:
体会艺术家同时期作品特点:强调与民族共命运。
美术:1935年李桦《怒吼吧.中国》
音乐:1935年田汉、聂耳《义勇军进行曲》第八课
与时俱进——木刻、漫画
教学设计
教材版本
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鉴赏》选修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中国美术鉴赏中继中国油画后的一课,木刻和漫画是有别于传统绘画的一种新的艺术形式,都有悠久的传统渊源。在中国革命战争年代都是极具战斗力的精神武器,它的发展和壮大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学情分析
高中学生已经对美术的基本种类有所了解。本科通过对木刻与漫画的学习,不仅可以使学生了解中国的多元艺术作品,更可以使学生认识美术在民族战争中发挥的社会作用,体会艺术家对国家、民族的使命感,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木刻与漫画两个既有传统渊源又是新兴的美术门类的特点和发展脉络。
过程与方法
通过欣赏木刻与漫画作品和印制木版画的过程,体悟其独特的艺术美感,提高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启发学生认识美术的社会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启发学生认识美术的社会作用,体会艺术家对国家民族的使命感。
教学重点
需向学生讲清楚:木刻是版画的一种,版画除木刻外,还有铜版、石版及丝网印刷等种类;漫画也有多种形式和不同的社会功能。
教学难点
① 木刻、漫画在抗日战争和民主革命运动中曾经发挥过的战斗作用,美术家与民族共命运,表现了可贵的爱国热情和历史的使命感。② 优秀的漫画、木刻作品深刻的思想内容是通过高明的艺术技巧表现出来的,“缺乏艺术性的艺术品,无论政治上怎样进步,也是没有力量的。”(毛泽东)
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法、对比欣赏法、小组协作、启发引导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木板、油墨、滚轮、莲花拓、刷子、印纸
教
学
过
程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二、新课三、实践四、评价五、小结六、课后
拓展
播放动画视频渲染气氛,使学生进入主题意境,导出课题。
提问:本段视频人物形象与其他动画人物形象有什么不同?靠近美术形式中的哪一种?出示设问五大问题,提醒学生拿出学案,组织语言稍后回答。漫画提问:定义、特点课前资料搜集,相应小组推举一名代表介绍作品。丰子恺及作品特点华君武《磨好刀再杀》张乐平《三毛》在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兴起和发展的中国漫画,贯穿着一条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战斗主线。社会主义时期的漫画继承发扬了漫画的战斗传统,并在反映人民内部。二、版画版画定义、分类、特点。木版画的制作过程。提示版画主要了解木版画及其作品。(一)木刻:
复制木刻:由画师起稿后,由刻工复制。 民间木板年画,属于复制木刻。在民间影响深远。展示杨柳青年画
特点:由画师起稿后,由刻工复制,属于复制木刻。创作木刻:(兴起于19世纪) 特点:不模仿,不复制,刻者自己以刀代笔,以木代纸或布,由创作者自绘、自刻、自印,刻制、印刷过程也是使画面效果丰富、完善的过程。观看相应作品(佛经《金刚般若波罗密经》)
① 木刻的起源和发展:中国是版画的发源地。早在公元7世纪我国隋唐时代发明雕版印刷术后,随着雕版佛经书籍的大量印刷也就产生了世界上最早的木版画。宋代以后,不断有新的发展。到明清时期,文学作品插图达到很高成就。另外三组继续完成作品介绍彦涵《当地人搜山的时候》黄新波《卖血后》李焕民《初踏黄金路》尝试印制木版画的过程,体会木刻的复制性。(教师示范)提问:在民族解放斗争和民主革命运动中,木刻和漫画为什么能起到战斗作用?指出:在抗日战争和民主革命运动中,美术家与民族共命运,表现了可贵的爱国热情和历史的使命感。但在当时,以画笔为武器,积极投身于抗日救亡和民主革命运动的最多的是木刻家和漫画家。学生互评,教师点评所印作品。小结--与民族共命运:
1.“与民族共命运”──木刻与漫画,都在民族的存亡与发展中发挥了推进社会变革的作用,使艺术服务于革命、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人民。这也是木刻与漫画的艺术功能。
2.木刻与漫画除了社会功能之外的审美功能,也是作为评判作品艺术水准的重要条件,思想性与艺术性并重。树立艺术与社会相结合,艺术作品要发扬推动社会发展、人类进步的精神。从审美与思想两方面进行评价。体会艺术家同时期作品特点:强调与民族共命运。美术:1935年李桦《怒吼吧.中国》音乐:1935年田汉、聂耳《义勇军进行曲》
认真观看,并回答问题通过课本内容整理并回答问题。讨论分析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了解木刻相关知识比较总结:古代复制木刻与后来新兴的创作木刻作品,讨论两者在制作过程和表现手法上的异同。(表格)观看并学习按过程方法,印制木刻版画,动手实践学生总结,教师补充学生总结并回答艺术作品产生于同一时代环境,
创设情景引入课题让学生知道抗日战争和民主革命运动中,艺术家与民族了解木刻基础知了解木刻的艺术语言,体会木刻的艺术美感和社会功能了解刻家就是画家师生互动了解自然美和艺术美,艺术美来源于现实美又高于现实美。体会木刻版画特点学生树立“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唯物主义艺术观,帮助学生从优秀艺术作品的赏析中,树立马克思主义的艺术观。
板书设计
与时俱进——木刻、漫画一、漫画简单而夸张的手法表现的图画。二、版画定义:绘画、制版、印刷分类:1材质2制版3表面形态特点:复制性、间接性木刻复制木刻:1插图2民间年画创作木刻:1黑白木刻2套色木刻(共28张PPT)
第八课
与
时
俱
进
——
木
刻
、漫
画、现代雕塑
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选修《美术鉴赏》
高一年级
一维:导入
阅读课本回答下面的问题:
3
什么是版画?版画是只有木刻这一种形式吗?还有别的形式吗?特点?
4
木刻可分为哪几种?什么是创作木刻?创作木刻在谁的倡导下在中国兴起?
5
在民族解放斗争和民主革命运动中,木刻和漫画为什么能起到“战斗作用”?
1
什么是漫画?漫画的特点?
二维:设问
2
漫画作为画种的名称流行于世,始于谁的漫画?
漫画是用简单而夸张的手法来描绘生活或时事的图画。一般运用变形、比拟、象征、暗示、影射的方法,构成幽默诙谐的画面或画面组,以取得讽刺或歌颂的效果。
漫画
三维:自学
丰子恺
1947年
《磨好刀再杀》
华君武
1935年《三毛》
张乐平
什么是版画?
是通过绘图、制版、印刷而完成的绘画作品。
版画的分类
1
依据板材材质可分为:木版,铜版,石版,丝网版。
2
依据制版方法可分为:雕刻版,腐蚀版,照相感光版。
3
依据印版表面构成形态可分为:凸版,凹版,平版,丝网版。
间
接
性
版画的特点
复
制
性
木版画的制作过程
1.在画纸上绘制要刻
制的画稿,当然也可以临
摹样稿。然后将拓蓝纸附
在画稿与木板间,用铅笔
勾出草图。
2.刻制作品。
3.在玻璃板上用胶皮磙子将墨滚匀,
不要留下颗粒,以免在上色时因为
颜料不均匀而造成版面凹凸不平的
后果。
5.收工啦!用手一点点地将附在模板上的纸揭下,就这样,一张你的个人印刷品就出炉啦。
4.将油墨均匀
地滚在木板上。
四维:精讲
①书籍插图类作品
②民间木版年画
①黑白木刻
②套色木刻
古代传统木刻
(复制木刻)
中国现代木刻
(创作木刻)
木刻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复制木刻
唐咸通9年(868年)
年画
复制木刻
黑白木刻
1943年
《当敌人搜山的时候》
彦涵
黄新波
黑白木刻
1948年
《卖血后》
套色木刻
1963年
《初踏黄金路》
李焕民
五维:练习
尝试印制木版画的过程,体会木刻的复制性。
总结回答
在民族解放斗争和民主革命运动中,木刻和漫画为什么能起到“战斗作用”?
当革命时,版画之用最广,虽极匆忙,顷刻能办。
——
鲁迅
1935年李桦
《怒吼吧,中国》
与民族共命运的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