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46张PPT。美在民间永垂不朽
——中国民间美术 民间艺术的分类有哪些?1、年画
2、剪纸
3、刺绣
4、面塑中国的年画年画简介: 年画是中国画的一种。是我国特有的一种绘画体裁。大都用于新年时张帖,装饰环境,含有祝福新年吉祥喜庆之意,故名年画。
历史上,民间对年画有着多种称呼:例如“纸画”, “画贴”, “画片”,直到清朝道光年间,文人李光庭在文章中写到:“扫舍之后,便贴年画,稚子之戏耳。”年画由此定名。 年画起源于古代的门神画,而门神画早在尧舜时期就出现。 另一说:始于唐代。沿至宋代才普遍流行,但仍以张贴门神为多,故年画可以包括门神在内。 年画欣赏年画欣赏刘海戏金蟾 (河南 朱仙镇 年画)
六子送福 (河南 朱仙镇 年画)
年画欣赏(五子登科)河南 朱仙镇 年画朱仙镇木版年画四大特点:
一、是构图饱满,左右对称;
二、是形象夸张,头大身小;
三、是线条流畅,粗细相间;
四、是色彩艳丽,对比强烈;杨家埠年画
赐福生财灶王 (山东杨家埠 年画)
年画欣赏剪纸剪纸
剪纸是中国一种非常古老的民间艺术。现已发现最早的剪纸艺术的实物是1500年前北朝时期的遗物。这些剪纸作品的技艺已经相当成熟。
剪纸艺术是陕西民间最广泛、最普及的民间艺术活动。它又叫刻纸,窗花或剪画。剪纸欣赏剪纸欣赏
剪花娘子——库淑兰 刺绣苏绣任嘒闲苏绣作品《凝视》 虚实乱针绣法湘绣蜀绣粤绣大家猜猜这是
什么???民间面塑面塑的起源和发展
说起面塑的起源,其实很平常。我国古代很多地方在民间流传着逢年过节庆喜时用面粉做“饽饽”、“枣花”、“月糕”、“面鱼”、“面羊”的风俗 , 这些面食一般 是作为蕴含祝福意义的食品或者祭祀的供品。这些用面做的“果实花样”既好吃,又好看,还蕴含着求吉纳福的祝愿,深受人们喜爱。慢慢的也就出现专门的捏面人的师傅,用模子或者手捏成各种人物、动物摆到街市上,沿街叫卖,那些彩色的面人儿逐渐就成了专供欣赏的民间工艺。民间面塑第一代面塑大师汤子博(1882—
1971),原名有彝,艺名面人汤,
通州新城南关人。幼年语迟但心
灵手巧,尤喜绘画,入私塾业余
学画常废寝忘食,辍学后爱到画
店观摩,十五六岁,可画戏曲人
物。代表人物汤子博代表作品代表人物郎绍安郎绍安(1909.2—) 别名郎双喜、号面人郎,北京人。满族。擅面塑。北京工艺美术工厂。中国工艺美术家协会会员。12岁向民间艺人拜师学艺。 从事面塑创作六十余年。 作品有《八仙祝寿》、《三百六十行》、《锁蛟龙》等。代表作品代表人物曹仪策曹仪策 (1921-1976) ,满族正黄旗人,为曹雪芹五世叔孙。由于自幼喜爱小手工艺,在庙会上看到面塑艺人表演受到启发,便自己也学着塑造,深得其中之妙,于是日常生活中仔细观察人物动态以及动物的行走、跑、跳,把它们深深印在脑中,因此塑造起来得心应手。代表作《红楼梦》。
代表作品生活中有趣的面塑作品民间美术的特点
1.造型夸张
2.色彩艳丽
3.并富有象征寓意。总结通过欣赏我国传统的民间工艺美术作品,我们认识到我国民间工艺美术的悠久历史及其享誉世界的,精妙绝伦的技艺。希望同学们能够继承我国劳动人民非凡的才智,为中国民间工艺事业开创一个新的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