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课 美在民间——中国民间美术 教学设计 (4)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九课 美在民间——中国民间美术 教学设计 (4)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7.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17-08-19 16:16: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九课
美在民间——中国民间美术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通过我国不同地区、不同习俗的民间美术作品欣赏,使学生明确民间美术的基本概念,了解我国丰富多彩的民间美术的表现形式、民间美术的艺术特征以及民间美术与民俗的关系。达到开阔眼界、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并逐步提高学生对民间美术审美的情趣。
2学情分析
从中学生身心发展来看,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增强,知识和素养不断提高,且开始具有判断、辨别、分析问题和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对民间美术的种类接触较少,对民间美术的艺术语言的特征的知识了解也相对匮乏,亦对民间美术与民间习俗关系的了解知之甚少,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民间美术不同种类的具有典型、代表、特色、优秀的作品进行鉴赏,领略民间美术的种类、领会民间美术的艺术语言的特征和相关的艺术表现手法,感受和体会民间艺术的美感、塑造健全的高水平的艺术修养、健康高雅的情趣和充实丰富的精神世界。
3重点难点
1、让学生解情况中国民间美术中最有代表性的艺术样式以及民间美术与民俗的关系。
2、让学生理解民间美术的艺术语言特征。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音乐导入
《喜洋洋》音乐导入设置教学情境——扬中过年有哪些传统习俗 中国传统春节有哪些民俗活动(东北、西北、南方) (小组讨论回答)
它们属于美术里面的哪个门类 (小组抢答)——民间美术。引出课题:美在民间——中国民间美术。
活动2【讲授】民间美术的定义、分类、特点
1、民间美术的定义
a.(辨一辨)
展示图片,哪些作品是民间美术的作品 说说理由。
b.如何界定民间美术 (自学)
所谓民间美术,说明了它的制作者都是什么人 民间美术有什么用途 通过与宫廷画家、文人画家的对比,让学生说出民间美术的创作者都是普通的劳动人民,运用于日常生活和节日活动中,起到装饰的作用,并反映了劳动人民的思想观念、情感。
2、民间美术的分类及特点
a.各小组展示课前收集的资料并归纳。
b.
赏一赏
(1)剪纸(小组带领学习)
活动体验、展示评价
(2)年画(小组带领学习)
中国四大年画: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山东杨家埠、四川绵竹。
(3)刺绣
四大名绣:苏州苏绣、湖南湘绣、四川蜀绣、广东粤绣。
(4)玩具
风筝:联系学生童年记忆,是否玩过或自己制作过风筝。
布玩具:展示图片。让学生猜测作品的寓意。
(5)民间雕塑
泥塑:造型独特,比例夸张。
面塑:展示图片,猜一猜寓意。
(6)其他(抢答)
小结:民间美术的特点——造型夸张、色彩艳丽,并富有象征寓意。
3、民间美术的象征寓意
展示几组民间美术图片,让学生根据作品中运用的动植物或字体形象,分别猜测作品里所蕴含的象征寓意。(抢答)
(1)福禄寿
(2)喜上眉梢——喜鹊、梅花
(3)连年有余——莲子、鲤鱼
(4)鸳鸯戏水——婚姻幸福美满
小结:以上所提到的都是民间传统中比较常见的象征寓意,反映出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追求喜庆吉祥。
4、民间美术与民俗文化的联系
让学生回忆:过年过节有哪些民俗表演活动或热闹场面 在民俗活动的热场所里能够见到哪些民间美术作品 (抢答)
展示图片:过年——舞狮舞龙
元宵节——闹花灯
端午节——赛龙舟
几组图片反映出民间美术作品总会出现在民俗活动中。
小结:民俗文化孕育了民间美术,没有民俗文化就没有民间美术的产生,而如果民间美术被丢弃了,民俗文化也会逐渐流失。
总结:民俗文化为民间美术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素材和养料,而民间美术也丰富了民俗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小组讨论回答)
活动3【活动】拓展与探究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讨:
1、目前,很多民间艺术由于民俗活动的消退而逐渐消失,有人认为传统的民间美术已经逐渐脱离了我们现代生活的需要。
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是否有必要保留民间艺术 它们有哪些价值
2、该如何传承发展民间美术、传统文化 我们可以为此做些什么
四、拓展延伸
展示图片,让学生感受民间美术与现代设计的联系。
五、结束语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关注传统,传承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