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口耳目(课件+教案+导学案+反思)

文档属性

名称 3口耳目(课件+教案+导学案+反思)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8-20 11:30:54

文档简介

3 口耳目 导学案设计
课题
口耳目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根据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规律进行识字教学。本课是象形字归类识字,生字结构比较简单,学生容易理解和识记。因此,本课教学设计努力遵循新课程理念中所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依据汉字的构字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让学生观察简化字和古代象形字、实物的相似之处,从而自主探寻字理、发现规律、认识字形、明白字义,培养自主识字的能力。
课前准备
1.生字、生词卡片。(学生)
2.人体图片、各部位卡片、生字词卡片、课件、学习卡片。(教师)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效果检测
一、猜字导入,激发兴趣(用时:5分钟)
1.教师出示“口”的字卡,组织学生开展游戏活动“猜猜我是谁”。
2.教师在黑板上贴出一个小女孩的图片,将“口”字贴在女孩的嘴旁边。引导学生观察嘴和生字“口”,交流发现。
3.教师小结,并简介象形字:古人把事物的特点用简单的线条画出来,就产生了象形字。
1.学生看老师手中的字卡,猜字,早就认识的同学说出你是怎样认识这个字的。
2.学生观察图画中女孩的嘴和“口”,说一说自己的发现:“口”的字形就像人张开的嘴。
3.学生认真听老师讲述,如果自己对象形字也有所了解,也可以说一说。
1.看一看,猜一猜,说一说你是怎么猜到的。
这是(  )字。
二、图文结合,合作识字(用时:15钟)
1.教师出示“目”“耳”“手”“足”的字卡,引导学生猜测它们分别对应哪些人体器官。
2.教师总结学生的猜测,给出正确字音,并领读生字。
3.教师出示4个生字的字理演变图,组织学生展开小组对比观察活动:这4个生字分别和我们人体哪一个器官对应,根据字理演变图说依据。
4.教师组织学生展开汇报交流,要求学生说出字形和图形之间有联系的地方,教师相机进行点拨。说清楚之后,再将4张字卡分别贴在人物对应的人体器官旁边。
5.教师引导学生对照人体器官朗读生字,同时组词或说句子。
6.教师引导学生再次展开小组合作:除了看字理识字外,你还有哪些方法能帮助大家准确记住这4个字呢?
7.教师组织学生展开游戏活动,学生指自己身上“耳、目、手、足”等器官,说一说这些器官能做哪些事情。
1.学生看老师手中的字卡,猜字,早就认识的同学说出你是怎样认识这个字的,并大声领读。
2.学生大声朗读生字,注意:“足”是平舌音,“手”是翘舌音。
3.学生先观察字形,再观察对应的人体器官,找一找字形和图形之间的联系。再仔细观察字理演变图,知道生字的演变过程。
4.学生汇报:“耳”字的外边是耳朵的轮廓,两横表示耳郭里边的纹理。“目”字的形状像人的眼睛,其中外框表示眼睛的形状,里边两横表示眼珠。“手”像张开的五根手指。“足”像正在行走的人。
5.学生用“口,人口的口”或者“口,口水,我一看见肉就流口水”的形式交流。
6.学生展开小组合作,先选择一两个字独立思考,再和小组同伴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7.学生一边指器官一边说一说,例如:这是我的小小手,它能帮我梳头发;这是我的耳朵,它可以让我听到好听的音乐……
2.找一找两个字宝宝的不同之处,用笔圈出来。
口    目    手
中    日    毛
3.读一读,你发现了什么?再看一看,你又有什么发现?
木    十
目    石
4.我会扩词。
目(  )(  )(  )
足(  )(  )(  )
手(  )(  )(  )
耳(  )(  )(  )
口(  )(  )(  )
5.照样子说一说。
小小嘴巴,口口口;
大大眼睛,________;
圆圆耳朵,________;
胖胖脚丫,________;
灵巧双手,________。
三、重点观察,指导书写(用时:10分钟)
1.教师指导学生观察书中要求会写的生字,交流自己的发现。
2.教师利用课件逐一展示田字格各部分名称,引导学生进行复习。
3.教师指导学生观察4个要求会写的生字,再展开交流:你觉得哪个生字最难写?相机范写,并指导学生认识“横折”“撇”和“弯钩”。
4.教师指导学生在书中练习书写生字,然后进行点评。
1.学生观察交流:生字都写在田字格中。
2.学生观察课件演示,复习:
3.学生仔细观察生字笔画,要注意“口”的第二笔是横折,“目”的第二笔是横折钩。“手”的最后一笔是弯钩。“耳”最后一笔是斜着的横。边观察边做书空练习。
4.学生先观察例字,再描红,最后练习书写,根据老师的点评修改自己写的字。
6.看着田字格,用小手指一指各部分,说一说它们的名字。
?
?
?
?

7.读一读,说一说。
“口”的第二笔是______;
“目”的第二笔是______;
“手”的最后一笔是______。
四、学习韵文,认识“站”“坐”(用时:10分钟)
1.教师请学生台前做“站”和“坐”的动作,引导学生根据同学的动作猜字。
2.教师指导学生反复朗读字卡,并请全班同学都做这两个动作。
3.教师相机利用课件出示本课韵文,指导学生朗读。
4.教师请四名同学台前示范,指导学生做出标准的“站”“坐”“走”“卧”的姿势。
1.学生认真观察同伴的动作,猜出“站”字和“坐”字。
2.学生读生字,注意“站”是翘舌音,“坐”是平舌音,再根据老师的提示做动作。
3.学生朗读“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卧如弓”。读准“站”和“坐”的字音。
4.示范的同学按照老师要求,认真做好动作,其余同学一边观察一边模仿。
8.用给出的字组词,再说一句完整的话。
坐:______________________
站: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口耳目》教学建议
一、识字写字
1. 识字。
要认读的7 个生字中,“足、坐”是平舌音,“手、站”是翘舌音。教师要让学生用上生字进行日常表达,在语境中正音,激发学生认读的兴趣。
(1)看图说话正音。引导学生看图,说说图画的意思。可以说说图中人物在干什么,如,“两个小女孩站在花丛边欣赏美丽的花。”“一位小女孩用手指着一朵花说:‘这朵花也要开放了!’”“小男孩走过来挥着手和她们打招呼。”随机出示生字“口、耳、目、手、足”,再引导学生用上生字说一句话。
(2)组词正音。如“手”的读音是翘舌音,要重点正音。教师可以让学生举起手,边认指手的各部位边说词语,如“手心、手掌、手背、手指、手腕、手臂”。还可以教师边做搓手的动作边说词语,启发学生做做说说,如“招手、挥手、拍手、摇手、握手”。让学生在师生合作、生生合作中认读正音。
充分利用身体部位和生活经验理解字义,识记字形。
(1)图文结合,理解字义,识记字形。“口、耳、目、手、足”的字形与每个身体部位的形状有一定的相似度。教师可以出示“手、足、口、耳、目”的图片,让学生将实物、图片与汉字联系起来,发现汉字字形和各身体部位的关系,进一步理解字义,识记字形。21教育网
(2)借助俗语识记。“坐、站”两个字结构相对复杂,可以请学生圈出生字,借助课文插图、动作演示和语境初步理解“站如松,坐如钟”,识记“站、坐”两个生字。21cnjy.com
(3)组词识记。可用熟字组成新词,引导学生转换语境认读,如“人口、手上、坐下”。
2. 写字。
这是学生第二次练习写字,教学时仍然要重视写字习惯的培养:要求学生在动笔前先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写得不端正,就在后面写字时改进,养成少用橡皮擦的习惯。【来源:21·世纪·教育·网】
结合“口、目、耳、手”的书写,认识横折、撇、弯钩3 个笔画。教师可运用折铁丝的方法来教新笔画横折、弯钩。将形状类似横折、弯钩的铁丝伸直成一直线,再弯曲成横折、弯钩,让学生形象感知这两个笔画,应一笔写完。
本课4 个字书写要点:
二、课文学习
1. 朗读指导。
课文以两句大家耳熟能详的俗语,分别指向人的立坐行卧,告诉学生要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朗读指导时主要突出两点:读准字音,在朗读中体会句子的含义。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正确朗读俗语。“站”和“松”处于同一句,前者是翘舌音,后者是平舌音;“坐”和“钟”处于同一句,前者是平舌音,后者是翘舌音。这两处连起来读时学生有一定的难度,由于学生还没有学拼音,因此教师应多示范,多带读,在读中模仿,并注意连读和停顿。www.21-cn-jy.com
读出韵味,体现含义。两句俗语读起来朗朗上口。教师可以通过带读,重点突出“松、钟、风、弓”,读中感受坐立行卧应有的精气神。
2. 理解运用。
在语境中理解课文。可以让学生看图读句子,借助课文插图,想想说说“站如松”“坐如钟”的意思,同时理解“如”就是“像”的意思。还可以引导学生联系生活来感受,如让学生观察松树树干的笔直挺拔、挺立不动的样子,再回忆在生活中你见过哪些人“站如松”,如“解放军叔叔站岗,双手握着枪昂首挺胸”,也可以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在参加升旗仪式时自己一动不动地望着国旗的样子。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选择仿说“坐、行、卧”。2·1·c·n·j·y
3. 课后练习。
课后练习旨在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了解身体部位的作用,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做做说说,在实践中巩固运用这些汉字。交流中可呈现相对应的生字,为今后学习带有口字旁、目字旁、提手旁、足字旁的形声字做铺垫。21·cn·jy·com
三、实践活动
1. 找找与“手、足、口、目、耳”相关的生活用品,说出名称。
2. 调查体育活动课或体育比赛中,哪些运动项目主要靠手,哪些运动项目主要靠脚。
(教学反思参考1)口耳目
1.激发学生识字的愿望。
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我采用多种有趣的形式识字,如请学生猜一猜,指一指,连一连,给生字编儿歌等,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识记生字,使得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较好。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本节课伊始,我没有直接给孩子们讲什么是象形字,而是采用拼图的方式引导学生自己猜想哪个身体部位和哪个字相连,然后同桌合作认一认。让学生在这种轻松的教学环境下识字与交流,把学生的被动接受变为主动获取,充分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21教育网
课件20张PPT。

识字 3 口耳鼻 在汉字王国里,有些字是根据物体的形状画出来的,它们有个共同的名字——象形字。我们快来认识几个象形字吧。学习目标1. 认识“足、站”等7个生字,会写“口、目”
等4个生字。 练习口头组词。
2. 体会象形字的形象特征,感受汉字演变的
过程,体会学习汉字的乐趣。我会写门 口目 光耳 朵 手 心我会认足球 满足站立 站队坐下 坐船易错提示字音: 读“足”和“坐”时舌尖不要翘起;

读“站”和“手”时舌尖要翘起。
字形:“口”由三笔写成,第二笔横折要一笔写成。
“目”写完里面的两横后再封口。词句品读 口 耳 目
站 如 松, 坐 如 钟。
行 如 风, 卧 如 弓。站着要像松树那样挺拔,
坐着要像座钟一样端正。
走路时要像风一样迅速,
躺倒时要像弓一样弯曲。心灵寄语 我们要注意正确的姿势,它对身体的成长有好处哟! 身体歌
眼睛眼睛看一看 鼻子鼻子闻一闻
嘴巴嘴巴尝一尝 耳朵耳朵听一听
两手两手拍一拍 两脚两脚跳一跳
一二三四真好玩做一做 怎样的站、坐、行、卧的姿势是正确的?请你做一做,让爸爸妈妈检查一下,看看做得对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