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 西方古典艺术的发源地——古希腊美术 课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课 西方古典艺术的发源地——古希腊美术 课件+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17-08-19 17:13:42

文档简介

第二课 西方古典艺术的发源地——古希腊美术 教学设计
1教材分析
本课着重鉴赏古希腊美术中最突出、最具影响力的人像雕刻和建筑艺术。前者是古希腊雕刻中的经典作品,其中包括奠定了西方人体美术传统的人体雕塑。所选建筑,是古希腊最著名的雅典卫城、以及其中的主要建筑──帕特农神庙和伊瑞克提翁神庙,同时介绍古希腊人创造的三种柱式。所有这些,都为后来的西方古典建筑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二、学生分析:大多数学生对本部分的内容是既好奇又陌生。教学中应紧紧抓住这一特点,抓住学生最关注的个别作品讲情、讲透,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鉴赏习惯、掌握鉴赏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于其他作品的鉴赏。
由于东西方文化差异,应以培养学生审美素养为教学理念。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和感受希腊在雕刻和建筑方面的突出成就,以及对后来西方乃至世界美术的深远影响。
②初步掌握欣赏西方古典雕塑和古典建筑的基本方法。
初步了解西方古典美术的艺术传统。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鉴赏古希腊美术,要树立正确的审美态度和价值观。 ②鉴赏相关连接部分,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利用艺术手段传达信息及表现情感的意识。
3.过程与方法:联系现代生活,以视频导入新课。本课重难点结合课件详略得当的讲解。让学生在小组内、小组间及时进行讨论对比分析,以便集思广益。
3重点难点
古希腊美术鉴赏的重点是:人物雕刻的写实与理想化的结合,追求和谐的理想美(强调人体各部分的比例),以人体为美的审美风尚;神庙建筑的重要基础是柱式,古希腊人创造的三种柱式。难点是学生不了解古希腊人的社会风尚和审美取向,也缺乏西方古典建筑的基础知识。
本课的难点是,涉及的问题比较多,要善于抓住重点,同时要适当介绍古希腊历史背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希腊美术的成就。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视频——04年希腊奥运开幕式
师问:我们在屏幕上看到了什么?
为什么在本届奥运会上要把古希腊雕塑作为开幕式的一项主要表演内容呢?
这是因为古希腊的雕塑是西方雕塑艺术的直接源头,西方雕塑的黄金时代。在整个西方美术传统中,古希腊的雕塑占有重要的地位。西方美术中崇尚的典范模式、庄重的艺术品格和写实精神,可以说都是从古希腊开始的。
导出课题
接下来我们就一起走近希腊古典艺术
活动2【讲授】古希腊艺术的成因
刚才我们说了西方美术中崇尚的典范模式、庄重的艺术品格和写实精神,可以说都是从古希腊开始的。
古希腊雕塑艺术的典范性是怎样确立的呢?
1、根据地图讲解:
希腊地理:
①三面环海,一面临山,温和的气候条件为希腊人们进行体育锻炼提供了条件
②大理石的盛产,为希腊雕塑提供了材料保证
2、根据历史背景讲解:
体制——古希腊实行的是奴隶制民主政治。统治者要求公民必须有完善的心灵和健壮的体魄,要求艺术必须塑造理想化的公民形象,来赞美和歌颂、肯定和表现人的力量与精神。希腊的奴隶制民主政治比起其他国家的奴隶制度,人的创造力受到较少的压制,艺术家们的劳动受到较多的重视,这也就提高 了艺术家的创作热情。
文化基础——悠久的神话传说是古希腊雕塑艺术的源泉。古希腊雕塑大多取材于希腊神话。希腊人按照人的形象创造了神,神是人民理想中最强大的,最完美的人的化身。神既有人的相貌和性格,也有常人的感情和弱点。所以我们欣赏希腊神像雕塑就是欣赏人的形象。
社会生活——古希腊人崇尚体育运动,公民可以裸身参加竞技运动和宗教性的文艺演出活动,为艺术家观察,创造和表现人体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促使了希腊雕塑家们创造出空前的人体雕塑。
活动3【讲授】古希腊艺术及其特色
古希腊人是一个美学观念特别发达的民族。他们在人像雕刻和神庙建筑上一再探讨正确的比例关系,就是这种爱美观念的突出反映
[过渡]:
古希腊美术史的分期通常分为荷马时期、古风时期、古典时期、希腊化时期。古希腊最著名的雕刻与建筑,就产生在“古典时期”及其以后的“希腊化时期”。
作品赏析:
古典时期
米隆《掷铁饼者》(详讲)(大理石,罗马复制品,公元前5世纪,罗马国立博物馆藏) 米隆善于运用写实手法创造性地刻画人物在剧烈运动中的动态。作品表现了一个健美,富有力感的运动员的形象。刻划的是凝聚力爆发前最精彩的瞬间。运动员大幅度摆动双臂,双臂就像一张拉满弦的弓,在下一瞬间运动员就要掷出铁饼。全身重心在右脚上,膝盖弯曲。体现了一种和谐的理想之美。
艺术特色:
作品解决了人体在运动中的空间结构的稳定性和运动的时间性的难题,使雕像既有连续运动的时间节奏感,又有回旋动作的空间稳定感。作品把人的和谐,健美和青春的力量表达的淋漓尽致。无论从哪个角度去观察,雕像都给人以美感的完整性和动势的真实性。
[过渡]:希腊神话又具有”神人同形同性“的特点,为神造像也是为他们理想化了的人造像,神像也是人像。
《三女神》(帕特农神庙正面山墙上的浮雕,大理石,高112厘米,公元前449年-前400年)
你们觉得这幅画美吗?美在哪?
答案很明显,这幅画很美,三位女神那健美的身躯,恬静而潇洒的姿态,给人以极其起优美和从容自如的形象:两位女神坐着,另一个半躺着靠在其中一个女神的身旁。那种亲密无间的姿态体现出友爱的动人情感。雕刻家运用高超的雕刻语言,透过女神的衣褶隐现出来丰满柔美的肉体,表现出内在生命的勃勃
风格特点
现存的这三个女神的雕像,头部和四肢都已失去,但那健美的身躯,恬静而潇洒的姿态,仍给人以极其优美的形象,使人切实地感受到孕育在她们体内的无限生机和活力。尤其是三女神的衣服的处理,希腊式薄衫穿在三神的身上,纤细而又繁复的湿衣褶,随着人体的结构而起伏,女性人体的优美轮廓生动地展现出来。人们从三女神的姿态神情中看到的不是神,而是人间姐妹之间亲密动人之情,从坐躺姿态中隐现出各人的个性气质。使得这些雕像不像是由冰冷的大理石雕凿而成,而是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人。
希腊化时期
《米诺斯的阿芙罗狄德》属希腊化时期的作品。是古代希腊美术进入高度成熟时期的经典之作。
维纳斯是希腊神话中爱与美的女神,是西方艺术中最受人们喜爱的艺术形象。艺术家们为她赞美,称颂,借她美丽的形象传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社会理想和美学理想。
活动:此维纳斯是个美女,唯一的缺陷是断臂,如果加上胳臂她会不会比现在更美呢?为什么?
请1-2个学生用自己的胳膊代替维纳斯的胳膊给她复原,美吗,断臂是她的缺陷吗?
在古希腊雕塑中为我们留下了 大量的完整的维纳斯塑像,像《克尼多斯维纳斯》,《弄头发的维纳斯》。在众多的维纳斯塑像中,(具盛名的就是《米洛斯的维纳斯》,也叫做《断臂维纳斯》。)——不止我们所讲的神秘感,接下来我们再来做更深入的理解
据多媒体图片讲解:
米洛斯的维纳斯体形符合希腊人关于美的理想与规范,所追求的人体美标准,即头与身之比为1∶8。由于8为3加5之和,这就可以分割成3∶5,这就是“黄金分割律”,这个比数成为后代艺术家创造人体美的准则。
据石膏像讲解:
维纳斯姿态端庄而优美,面部表情宁静而肃穆。雅典娜虽然裸露上身,但不失端庄典雅,虽然残缺了双臂,却亭亭玉立。整个身躯是采取螺旋形上升的动势,又有不同角度的倾斜,造成了曲线的丰富变化和均衡稳定。
女神上半身袒露与下半身复杂的衣群,形成了单纯而复杂的对比和谐,特别是裙褶的变化增添了整个人体的变化和含蓄的美感。她的体形完全符合希腊人关于美的理想与规范 。整个形体充满曲线美和高尚的精神美,体现着青春健美和旺盛的生命力。
维纳斯的面部表情宁静而肃穆,嘴角微微的翘起,略带笑容,给人以崇高,智慧的感觉,令人十分的亲切
古希腊的艺术具有人类童年时代特有的纯净和理想化、理念化的端庄和典雅,这就形成了希腊艺术所特有的审美境界。
《拉奥孔》(大理石,高178厘米,公元前1世纪末,哈格桑德罗斯、波利多鲁斯、阿典诺多鲁斯等作,现藏罗马梵蒂冈博物馆) 这件著名的群雕取材于希腊神话中关于特洛伊战争的传说。传说希腊人与特洛伊人作战,10年不分胜负。后来希腊人巧施木马计,攻入了特洛伊城。该城神庙祭司拉奥孔在特洛伊城被攻陷前,曾识破这木马计,并提出警告。他的这一行动违背神意,宙斯派巨蛇将拉奥孔父子三人活活咬死。这件群雕正是表现拉奥孔父子被巨蛇缠咬,濒于绝境时肉体的痛苦和拼命挣扎的情景。
在这一雕像中,拉奥孔丝毫没有神话人物的特点,而是一个普通的父亲。他带着两个儿子处在即将被两条凶猛的大蟒咬死的危险之中。作者在表现三个人的危境上,作了精心的安排。拉奥孔的左侧是其长子。他的脸被蛇缠住。他被吓呆了,极力想把脚从蛇的缠绕中拔出来。拉奥孔的次子已被蛇紧紧地缠住,在上胸已绕成一个结。他正努力挣脱右臂。他用左手想把蛇头拉开,而蛇则正想从他手下钻过去,没有咬他。位居中央的拉奥孔极力想使自己和他的孩子从两条蛇的包围中挣脱出来。他抓住了一条蛇,正因为此他的臂部被蛇咬了一口。拉奥孔的身体急剧地向一边躲避,胸部挺起,腹部收缩,头垂向受伤的一边。全身的肌肉运动已达到极限。像一座座小山丘相互紧密毗连,表达出在痛苦和反抗状态下的力量与极度紧张。
雕塑家们这一精心安排,使三个人物的动作、姿态、表情既统一而又有变化,且显得很有层次。从单人圆雕,发展到像《拉奥孔》这样的多人群雕,这是古希腊雕塑的重大进步。 古希腊美术小结:古典时期和希腊化时期的雕刻,其共同特点是追求一种和谐的理想美。
[过渡]:古希腊人追求和谐的理想美的风尚,同样体现在建筑艺术上,优秀的建筑就像一座精美的巨型雕刻。
建筑
雅典卫城(古希腊)(公元前5世纪,位于今雅典城西南) 著名雕刻家菲地亚斯负责。菲地亚斯和著名建筑师伊克提诺斯共同制订宏大建筑群方案。工程始于公元前448年,公元前406年全部竣工,前后历时42年。
建城原因:卫城原是防御外敌入侵的城堡,后变成城邦保护神雅典娜的圣地。雅典卫城原来包括山门、胜利女神庙、帕特农神庙、伊瑞克提翁神庙和高约11米的作为雅典保护神的雅典娜铜像。这些建筑和雕像分布在东西长约280米、南北最宽处约130米的山顶上。卫城的中心是身着戎装,手执长矛,威严地守护着卫城的雅典娜铜像。
帕特农神庙(公元前五世纪,希腊雅典)(详讲)建于古希腊最繁荣的古典时期。它是雅典卫城的主体建筑,是为了纪念雅典战胜波斯侵略者的伟大胜利而建的。长70米,宽30米,高20米。它原是供奉雅典的保护神雅典娜的,帕特农在古希腊语中即是”雅典娜处女庙“的意思。它采用希腊神庙中最典型的长方形平面的列柱围廊式。46根大理石柱建在一个三级台基上。屋顶是两坡顶,顶的东西两端形成三角形的山墙,上有精美的高浮雕。这种格式被认为是古典建筑风格的基本形式。神庙的列柱采用雄浑、刚健的多立克柱式,比例匀称,是多立克柱式的典范。整个神庙的造型是建立在严格的比例关系上的,体现了以追求和谐为目的的形式美。所以,整个神庙尺度合宜,饱满挺拔,各部分比例匀称,风格开朗,并有大量的精美雕刻相衬托。现在神庙虽已被破坏,但那庄重而又完美的形象仍使人为之神往。
古希腊的三种基本柱式特点:
1.多立克柱式形态简洁,雄浑、刚健、粗壮。其柱高是其直径的6倍,雄健有力,象征男性美。
2.爱奥尼柱式纤巧妙条,秀美华丽、比例轻快、开间宽阔。柱高是直径的8至9倍,柱头用巻涡装饰,富有曲线美,象征女性美。这种拟人的处理,其实就反映出古希腊的人本主义思想,而且形态也的确动人。
3.科林斯柱形态更复杂、更修长、更有女性美。上部是藤蔓似的卷涡,下面是莨苕花的茎叶图案。
伊瑞克提翁神庙女像柱(古希腊)(公元前421年-公元前406年)
这一神庙以其复杂生动的形体和精致完美的细部装饰闻名于世。女像柱的运用便是其重要特征之一。古希腊建筑中应用女像柱虽然不是从这一神庙开始的,但是,在这之前,古希腊建筑中应用女像柱大多是成对设置的,并未像伊瑞克提翁神庙这样形成一个有6个女像柱的柱廊。据古罗马著名建筑学家维特鲁威的《建筑十书》记载,古希腊神庙中出现女像柱,原是作为对背叛整个希腊共同利益的某个城邦的惩罚,让这一城邦的妇女成为永受凌辱的奴隶形象出现的。所以,这些女像柱原来的创作意图实质上是一种耻辱柱。但是,由于女像柱的作者出色地解决了雕像与柱子的关系,使它们既能支撑起建筑屋顶的重荷,又能让人们透过女像雅致的服装以及衣褶下垂的线条,觉察出人体的优美形态和量感。再加上年代的久远,人们早已忘记了它原来的创作意图,留给后人的则是一种美的享受。
活动4【练习】[思考与探究]
[思考与探究] 1古希腊的雕刻家为什么流行人体雕刻? (由古希腊的风俗习惯、艺术风格、地理环境和物质生产等因素决定,“赤身运动”是它的一大特色。古希腊人认为,人体是最美的,向他们敬奉的神灵展示人体,是对神灵的最大奉献。当时,肌肉发达,健壮有力,被人们公认为是美的象征。) 2、谈自己对古希腊雕塑作品的整体感受。
3、古希腊美术对后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活动5【活动】本课总结
1、让学生到黑板上写下自己对本课的认识
2、教师总结:
本课我们主要了解和感受了希腊在雕刻和建筑方面的突出成就和对后来西方乃至世界美术的深远影响,以及欣赏西方古典雕塑和古典建筑的方法,尽管它产生于那么久远的年代,但作为典范,无论是艺术还是精神,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活动6【作业】课外延伸
1、进一步搜寻希腊雕塑的资料,了解希腊雕塑的发展过程,理解希腊兴盛的原因
2、古罗马美术欣赏
课件62张PPT。第二课 西方古典艺术的发源地 ——古希腊美术 希腊的地理环境古代希腊这个欧洲文明的发源地,它的地理范围包括巴尔干半岛南部、爱琴海中500个大小岛屿和小亚细亚沿岸。由于半岛境内多山,缺少大河与平原,土地贫瘠,所以农业发展不如埃及和两河流域。但半岛和一些岛屿有丰富的大理石、陶土和银矿等手工业原料,加上巴尔干半岛南部三面临海,有曲折的海岸线和良港,所以有利于发展手工业、商业和航海业。凭着航海和对外交通的天然条件,这里很早就和东方各先进地区有了商业和文化的往来。 希腊地图希腊人对体育运动的重视 为了适应海上贸易和地外战争的需要,古希腊人非常重视塑造自己完善的心灵和强健的体魄。这导致他们非常重视发展体育运动。早在公元前776年,他们就在奥林匹亚举行了第一次奥林匹克运动会,这成了世界奥林匹克运动的源头。自此,希腊每四年举行一次大规模的运动会。每次运动会的优胜者还要委托当时最负盛名的雕刻家制作自己的雕像,以作纪念。在竞技场上,要求男运动员必须裸体参加,以充分显示自己的健美体魄,于是,在古希腊逐渐形成了追求人体美的风气,以致一些全民性的盛大庆祝活动,也成为展示人体美的场合。这种社会习俗深刻地影响着当时的审美观念。正像俄国别林斯基所言:“希腊人的雕像用了裸体刻画的形式:在他人看来,这或许是厚颜无耻、有碍观瞻的事,在古代世界,这却曾经是纯洁无瑕的诗章和对人的尊严的常识。” 开放的自然与社会环境的确有利于思想、文化的发展。在古希腊盛期,所有的精神文明,包括哲学、文学、戏剧、雄辩术、建筑、雕刻、制陶、绘画等,呈现出空前的活跃,形成了人类文化史上的一个重要的高峰期。
古希腊文明源自爱琴文化,终止于公元前1世纪。二、古希腊美术的基本特征 1、赞美人性,注重情趣,强调摹拟自然。
2、注重内在结构,信任此刻的观察,追求理想境界。
3、在和谐理想的旗帜下不断超越,带来艺术风格顺其自然的演变。 1、赞美人性,注重情趣,强调摹拟自然。古希腊美术最突出的成就是雕刻和建筑。雕刻所表现的题材主要有两类:希腊神话中的英雄和体育运动员。
如果说后者是对完美的人的礼赞,那么前者了毫不例外。因为古希腊的神不过是现实的人的理想化,神与人“同形同性”,赞美神性归根结底是赞美人性。 2、古典时期的雕塑
古典时期:古典初期(公元前5世纪前期)、古典中期
(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和古典后期(公元前4世纪)。
①哀悼的雅典娜
②米隆的《掷铁饼者》:
③命运三女神
“引而不发”的瞬间,矛盾的高潮中更有吸引力;
心理上的运动感
相关链接哀悼的雅典娜
米隆
掷铁饼者掷铁饼者 米隆 公元前5世纪
摹制品 藏于罗马兰舍洛蒂宫
古典中期的艺术作品命运三女神古典后期的艺术作品代表性的艺术家:
代表作品赫尔墨斯与奥尼索斯拉奥孔●《命运三女神》:丝绸感;纺织生命之线、决定生命之线的长度、中断生命之线
●普拉克西特列斯的《赫尔墨斯与幼年酒神》:手风琴的压缩与雕像的重心
●为什么古希腊的雕塑多为裸体?
●古希腊的运动会;橄榄冠;竞技舞蹈中的裸体习俗坦荡无邪的态度,健康纯洁的美感
●理想化的人体雕塑:神人同形同性;高贵的单纯和静穆的伟大 《米洛的阿芙洛蒂特》
维纳斯是罗马语,希腊神话中叫她为罗蒂德。传说她是众神之父宙斯和海洋女神狄俄涅的女儿,是从海中的泡沫中诞生的。
维纳斯在希腊神话中原为丰收女神。奥林波斯神系形成以后,她才成了爱神、美神,从此她就成为全部女性美的代表和体现者。希腊化时期的雕塑 米洛的阿芙洛蒂特大理石原作
元前2世纪后半叶
藏于巴黎卢浮宫
米洛的阿弗洛狄特 大理石原作
元前2世纪后半叶
藏于巴黎卢浮宫

米洛的阿弗洛狄特 大理石原作
元前2世纪后半叶
藏于巴黎卢浮宫
椭圆形的面容,直鼻梁(俗称希腊鼻),平额,弧形眉,扁桃形眼睛,微微鼓起的嘴唇,宁静严肃若有所思的表情。这样脸型和表情在希腊艺术一直被尊称为典范。 维纳斯的诞生(古典初期)克尼多斯维纳斯弄发的维纳斯萨莫色雷斯的胜利女神 柱边的阿弗罗狄特
藏于巴黎卢浮宫
伽尼德胸像
藏于巴黎卢浮宫


杀蜥蜴的阿波罗
普拉克西特列斯
罗马模制 藏于巴黎卢浮宫
爱神厄洛斯 罗马模制品
藏于巴黎卢宫
休息的赫拉克勒斯
列斯普斯 高310厘米
罗马大理石摹制品


卡庇托利的阿弗洛狄特
高176厘米 柏拉希特列斯
前150年至前130年
大理石摹制品
阿芙罗狄特
阿芙罗狄特头像 罗马摹制
.
阿芙罗狄特头像 罗马摹制

阿芙罗狄特头像 罗马摹制
希腊雕塑的美是:
的、 的、 的
古希腊建筑建筑艺术的蓬勃发展
代表作品
雅典卫城
巴特农神庙
露天剧场巴特农神庙雅典卫城的主体建筑巴特农神庙露天剧场《伊瑞克提翁神庙》公元前421——前405古希腊建筑的柱式多利克爱奥尼亚科林斯[返回]■建筑柱式的翻新
①多利克:刚强、硬朗、朴实的男性;高度为7个直径;多利克人
②爱奥尼亚:优美、修长、富有装饰感的女性身体;高度为9个直径;爱奥尼亚人
③科林斯:纤柔苗条的少女身体。柯林斯,地名 思考与探究联系古希腊的历史背景、社会制度、地理环境等,进一步探究古希腊人像雕刻特别发达的原因
结合教材比较中国古代雕塑与古希腊雕塑异同古罗马美术拓展部分:加尔桥 公元14年 法国尼姆 高架输水管中的一段加尔桥《提图斯凯旋门》
公元81年建,高14.4米,宽13.3米
意大利罗马图拉真纪念柱,公元106——113年建,通高38米,意大利罗马
罗马大角斗场罗马万神庙原形大厅的直径和高度各为43.43米奥莱略骑马像 卡拉卡拉大帝肖像 《采花少女》
壁画 高30厘米
约公元前60——公元前15年古希腊和古罗马美术的艺术风格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