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 西方古典艺术的发源地——古希腊、古罗马美术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和感受希腊、罗马美术在雕刻和建筑方面的突出成就,以及对后来西方乃至世界美术的深远影响。
②初步掌握欣赏西方古典雕塑和古典建筑的基本方法。
初步了解西方古典美术的艺术传统。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鉴赏古希腊美术和古罗马美术,要树立正确的审美态度和价值观。
②鉴赏相关连接部分,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利用艺术手段传达信息及表现情感的意识。
2学情分析
本课是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美术鉴赏,外国美术鉴赏第二课。分为古希腊美术、古罗马美术和相关链接三部分。
古希腊美术,着重鉴赏古希腊美术中最突出、最具影响力的人像雕刻和建筑艺术。前者是古希腊雕刻中的经典作品,其中包括奠定了西方人体美术传统的人体雕塑。所选建筑,是古希腊最著名的雅典卫城、以及其中的主要建筑──帕特农神庙和伊瑞克提翁神庙,同时介绍古希腊人创造的三种柱式。所有这些,都为后来的西方古典建筑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古罗马美术,着重鉴赏它的多种建筑类型和对后世的影响;同时鉴赏古罗马美术中特点,最大富有特色的肖像雕塑的代表作。
相关链接,主要是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希腊、罗马美术对后世的影响。所选作品集中在人体艺术和古典建筑方面。这部分也是课程内容的延伸,以激发学生进一步自主学习,努力探究的精神。
3重点难点
古希腊美术鉴赏的重点是:人物雕刻的写实与理想化的结合,追求和谐的理想美(强调人体各部分的比例),以人体为美的审美风尚;神庙建筑的重要基础是柱式,古希腊人创造的三种柱式。难点是学生不了解古希腊人的社会风尚和审美取向,也缺乏西方古典建筑的基础知识。
古罗马美术鉴赏的重点是:罗马人创造的新的建筑类型(输水道、万神庙、纪念柱、凯旋门等),罗马人在建筑材料和建筑技术上的重要贡献──混凝土和拱券与柱式的结合;古罗马肖像雕塑的特点──个性化。难点是对庞大的罗马帝国的特点缺乏了解。
本课的难点是,涉及的问题比较多,要善于抓住重点,同时要适当介绍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历史背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希腊、古罗马美术的成就。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导入
2004年希腊雅典奥运图片材料引出课题。
活动2【导入】讲授新课
二、讲授新课:
(一)学生讨论:
①希腊的地理环境。②希腊的气候。
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
A.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自己寻找并发现问题。
B.引导学生分组展开讨论。
教师肯定学生的观点,并讲授希腊的地理环境。
知识要点:
①三面环海,一面临山。温和的气候条件。为希腊人们进行体育锻炼提供了条件。
②大理石的盛产,为希腊雕塑提供了材料的保证。
(二)历史背景:
1.了解古希腊的历史史实、神话传说。
2.阐述自己的观点。
(1)引导学生了解有关希腊的历史实。
(2)知识点:
古希腊人:实行奴隶制民主政治;艺术是生活的一部分;他们从事体育运动。
播放课件:展示有关的图片。
(三)感知作品:
1.学生观察分析代表作品:
2.学生讨论作品的特点和造型特色,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3.理解雕塑的造型美、原始意义,理想与现实结合。
(1)教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雕塑作品:《三女神》、《掷铁饼者》、《胜利女神》、《维纳斯》、《拉奥孔》。
(2)形成对作品的感知。
◆知识要点:建筑与雕塑的融合;理想与写实的结合;美学观念:“和谐的理想美”。◆展示图片:《三女神》、《掷铁饼者》、《胜利女神》、《维纳斯》。
活动3【导入】作品分析
1.雕塑作品分析:
(1)学生观察分析作品:《三女神》、《掷铁饼者》、《维纳斯》。
(2)学生分析讨论作品,比较雕塑作品间有何艺术特色。
(3)学生发表交流自己的观点。分析古希腊人的审美取向。
(4)掌握雕塑人神合一、现实与理想的结合。感悟作品的健美、庄重、和谐。
A.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古典时期的雕塑作品:《三女神》、《掷铁饼者》等。
《三女神》:健美的身躯,恬静而潇洒的姿态。
《掷铁饼者》:体育运动在艺术上的体现。迅速变化的运动感。
《维纳斯》:感受自然与理想的优美与崇高。
B.引导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并对作品间进行比较。
知识点:
①古典时期是造型艺术全盛时期。
②美术成就主要是:建筑、雕塑。
③艺术风格特点:现实与理想化的结合。纯真而高尚的人体美。建筑与雕塑的融合。
2.建筑作品分析:
学生分析作品,感受古希腊人对建筑的严格比例,追求庄重和谐统一的效果。
3.引导学生分析《帕特农神庙》
知识点:多立克柱式,比例匀称,饱满挺拔。
展示作品:《帕特农神庙》
活动4【导入】课堂小结
课堂小结:
学生小结:
1.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本课的小结。
2.谈自己对古希腊雕塑作品的整体感受。
活动5【导入】课后作业
进一步搜寻希腊雕塑的资料,了解希腊雕塑的发展过程。
理解雕塑兴盛的原因。
课件52张PPT。第二课 西方古典艺术的发源地
——希腊、罗马美术古希腊美术你知道古希腊的位置吗?前8世纪,在爱琴海周围出现了许多以城市为中心的小国,在历史上被称为城邦。其中,最重要的两个城邦是雅典和斯巴达。阅读下列材料:斯巴达的婴儿出生后,就由父亲送交长老们去审查,如果体格端正强健,就带回家里去养育,否则,就被扔进一个山脚下的陷坑。男孩7岁就进入军事学校接受锻炼:学习体操,学习使用武器,练习赤足行走;还要自己做饭,甚至做点苦工,从而培养服从指挥,勇敢善战的气质。20岁服兵役,可以结婚,但是仍旧住在军营;30岁可以任官职,回家居住;60岁退伍。传说斯巴达妻子送別丈夫上战场时,多半会說一句话:去打胜仗荣耀地凯旋归来吧!要不然就让别人用盾牌抬你回家。请说出斯巴达人社会生活的特点。尚武,注重军事训练克诺索斯有一位最伟大的雅典艺术家、雕塑家及建筑师代达罗斯,他为国王米诺斯修建了一座著名的迷宫,宫中通道交错,无论谁只要一走进去,就再也找不到出口。国王米诺斯将他不贞的妻子帕西法伊关在了这座迷宫里,因为他的妻子迷恋上神物白牛,并生下了一个牛首人身的怪物米诺陶罗斯。
每隔七年雅典人都要向米诺陶罗斯献上七个小伙子和七个姑娘作为祭品。如此过了两个七年,到第三个七年时,阿尔戈斯的儿子忒修斯主动请缨去迷宫同这个怪物作战。他战胜了米诺陶罗斯。顺着米诺斯国王的女儿阿里阿德娜送给他的那条系在入口处的线,他顺利地找到了返回的路。 作品:《三女神》 帕特农神庙正面山墙上的浮雕
材料:大理石; 规格:高112厘米
作品时间:公元前449年—前400年
现藏伦敦不列颠博物馆。这是希腊古典时期著名的雕刻杰作之一。旧称“命运三女神”是众神之王宙斯(Zeus)与女神忒弥斯(Themis)的女儿,时序女神荷赖(Hora)的妹妹。她们的任务是纺制人间的命运之线,同时按次序剪断生命之线。最小的克罗索掌管未来和纺织生命之线,二姐拉克西丝负责维护生命之线,最年长的阿特洛波斯掌管死亡,负责切断生命之线,即使是天父宙斯也不能违抗她们的安排。人们从三女神的姿态神情中看到的不是神,而是人间姐妹之间亲密动人之情,从坐躺姿态中隐现出各人的个性气质。现存的这三个女神的雕像,头部和四肢都已失去,但那健美的身躯,恬静而潇洒的姿态,仍给人以极其优美的形象。尤其是三女神的衣服的处理,希腊式薄衫穿在三神的身上,纤细而又繁复的湿衣褶,随着人体的结构而起伏,女性人体的优美轮廓生动地展现出来。使得这些雕像不像是由冰冷的大理石雕凿而成,而是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人。 作品:《赫尔墨斯与幼年的狄奥尼索斯》
作者:普拉克西特列斯
艺术类型:雕塑
材料:大理石
规格:高213厘米
创作时间:公元前350年—前330年
地点:希腊
奥林匹亚博物馆藏 普拉克西特列斯: 是希腊古典时期后期最著名的雕刻家。《赫尔墨斯与幼年的狄奥尼索斯》是他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它表现希腊神话中的传信使者赫尔墨斯抱着宙斯的私生子去山中神女那里,在途中稍事休息片刻的情景。现在,赫尔墨斯的右手已损坏,据考证,原来的右手是拿着一串葡萄在逗孩子
这一雕像的主要特点是:
赫尔墨斯的人体追求一种女性的美,即整个人体自上而下形成三个自然的转折(头、躯干和下肢),使整个身姿构成一个S形,接近于后来在女性人体上所追求的曲线美。同时,作者还充分发挥了大理石质地的特点,努力追求人体肌肉的细腻变化和美妙线条,使整个人体更接近于女性肌肤的丰润。这与古典时期前期男性雕像所表现的刚劲有力的风格,形成鲜明的对比。所以一般都将普拉克西特列斯看作是开一代雕塑新风的雕塑家。作品《掷铁饼者》
作者:米隆
规格:高约152 厘米
创作时间:公元前450 年
材料:大理石雕 复制品
原作:为青铜
地点:希腊
罗马国立博物馆;梵蒂冈博物馆;特尔梅博物馆均有收藏;
表现了一个健美而又富有力量感的运动员的形象,体现了一种和谐和理想之美。
米隆: 古希腊著名的雕塑家,被认为是希腊艺术黄金时期——古典时期的开创者。
米隆善于运用写实的手法创造性地刻画人物在剧烈运动中的动态,他在雕塑中所体现出来的完美的艺术技巧,是许多后世的雕塑家们所望尘莫及的。
据说米隆本人就曾受到过良好的体育训练,力大无穷,能肩扛公牛,所以他对体育有着真切的感受,这为他创作优秀的体育类雕塑作品提供了很好的生活体验
掷铁饼的强烈动感与雕像的稳定 感结合得非常好。雕像的重心落在右腿上,因此右腿成了使整个雕像身体自由屈伸和旋转的轴心,同时又保持了雕像的稳定性。
整尊雕像充满了连贯的运动感和节奏感,突破了艺术上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传递了运动的意念,把人体的和谐、健美表达得淋漓尽致。体现了古希腊的艺术家们不仅在艺术技巧上,同时也在艺术思想和表现力上有了一个质的飞跃。
这尊雕像被认为是“空间中凝固的永恒”.
直到今天仍然是代表体育运动的最佳标志。作品:《萨莫德拉克的胜利女神》
材料:大理石
规格:高328厘米
创作时间:公元前200年左右
地点:希腊
巴黎卢浮宫藏作者:罗得岛的哈格桑德罗斯、阿提诺多罗斯和波利多罗斯
作品:《拉奥孔》
创作时间:约公元前一世纪末
规格:高178厘米
材料:大理石,
地点:希腊
梵蒂冈博物馆藏
于1506年在罗马旧皇宫遗址发现的作品:《米洛斯的阿芙罗狄特》
作者:不想
材料:大理石
规格:高202厘米
创作时间:约公元前150年
现收藏在巴黎卢浮宫
它至今是人们心目中最完美的雕像希腊的建筑艺术以神庙建筑最为发达。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它的建筑形式,经过几百年不断演进,达到了完美的境地。基座、柱子等部分都具有一定的格式,称作“柱式” 爱奥尼式 多立克式科林斯式古希腊的柱式:
①多立克式:
特点:柱身粗壮,饰有凹槽20条,上细下粗,沒有柱基。形式极为朴素,给人庄重的感觉,像硬朗、朴实的男性;高度为6-7个直径。
②爱奥尼式:特点:柱身细长,有柱基,柱身凹槽较多,柱头有螺旋状装饰花纹雕刻。给人以优美典雅的感觉,像优美、的女性身体,高度为8个直径。
③科林斯式:特点:柱身更加细长,多以植物组成雕刻装饰。 给人以细长、华美的感觉,像柔美的少女身体。高度为9个直径雅典卫城 公元前448-前406年雅典卫城原来包括山门、胜利女神庙、帕特农神庙、伊瑞克提翁神庙和雅典娜铜像。是古希腊著名的建筑遗址。 本节课我通过欣赏希腊雕像了解了,古希腊的政治制度和特殊的社会风尚。及特殊的审美观念,决定了古希腊雕刻往往采取裸体的表现形式。在人物雕刻上达到了极高的水平。
通过欣赏雅典卫城的经典建筑,了解了古希腊的建筑风格。小 结古罗马美术罗马的城徽——“母狼育婴雕像”
在罗马帝国境内,有许多座引水桥。它们是将水引入城市的输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座高架引水桥位于今天法国尼姆斯城附近。它至今仍巍然屹立,不愧为古罗马工程技术的一大奇迹。题图斯凯旋门,公元81年高14.4米,宽13.3米。 君士坦丁的凯旋门,公元312年为纪念君士坦丁击败马克森提而建造。高21米,宽25、7米。古罗马竞技场 建于1世纪,是举行角斗和人兽相斗的竞技场,有时展出珍奇动物。长190米,宽约155米,外墙高达48米多,全场共分四层,中间是表演用的竞技场,四周是观众席。可容观众约5万人。后世历经雷击、地震,局部毁塌,只留今天的遗迹。 万神殿建于2世纪,其最大的特色是它的圆形穹顶,这是古代世界最大的穹顶,穹顶直径达43.3米,正中有一个直径8.92米的圆洞,这是除大门外的惟一采光洞。人们站在万神殿的穹顶下,阳光从洞中照下来,使人不自觉地仰面向上,感到那就是通向天国的惟一通道。它是古罗马建筑中保存最完好的建筑物之一。 万神庙穹顶直径43米的记录直到20世纪还未被打破。 穹顶的圆眼(一直径为8.2米的采光圆孔)使阳光泻入万神庙。庙内的地面和墙壁均用色彩鲜明的大理石建成。自从万神庙落成以来,它几乎保持着原状,给人们留下古罗马建筑风貌的最佳印象。当初的万神庙远比我们今天所看到的要华丽得多,在壁龛和彩色天顶上都刻有法规条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