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
西方古典艺术的发源地——古希腊雕塑艺术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欣赏、讨论使学生了解古希腊雕塑各个时期的艺术风格,寻找出相对较为恰当的词语概括其雕塑艺术的总体特点。
过程与方法:通过简单的引导及多媒体等辅助手段使学生了解古希腊雕塑艺术发展过程中不同阶段的艺术特点和它所确立的原则与规范对西方雕塑发展产生的深远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古希腊雕塑作品的欣赏,感受古希腊人创造的艺术雕像所传达的美学理念,体验艺术家在创作时所倾注的激情及艺术品丰富的感染力。
2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古希腊雕塑各个时期的艺术风格及其代表作的艺术魅力。
难点:古希腊雕塑艺术发展过程中不同阶段既有继承又有发展的艺术变化。
3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1
德国近代伟大的哲学家黑格尔说过,在有教养的欧洲人心中,一提到希腊就会涌起一种家园之感。英国文学史上最有才华的抒情诗人雪莱曾经也在诗中吟道:“我们都是希腊人。”
这非常形象地说明了,希腊是欧洲文明的发源地和摇篮,没有希腊,无法想像欧洲文明会是什么样子,今日西方世界无处不遗存着希腊文明的传统。我们要学校西方美术,就必须先了解希腊美术。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西方古典艺术的发源地——希腊,罗马美术》。
活动2【讲授】2.
“希腊”一词在希腊语中是典雅、优美的意思。创造出许多杰作雕刻艺术和建筑艺术的希腊人正与这典雅、优美之名相称,可谓名副其实。
古希腊最伟大的艺术成就就突出地体现在雕塑和建筑艺术领域,这主要是因为信奉各种神灵的古希腊人,把制作雕像和建筑神庙看做是对神灵的最大尊敬。
作为古希腊建筑最重要的类型——神庙,又习惯用雕刻作装饰,建筑与雕塑融为一体(同时这一传统长期影响着西方的建筑,如:凯旋门)。
活动3【讲授】3
.首先我们来看一看古希腊的雕塑艺术。
希腊三面临海,北面连接欧洲大陆。境内多天然良港,可以经过地中海通向世界各地,为航海和对外贸易提供了极为有利的自然环境,内陆多山,土地贫瘠,但是盛产大理石,为雕刻艺术提供了极方便的物质材料。
古希腊人把人作为世界上最美丽的形象典范,他们以健美的人体表示出对神明真诚的奉献,就是与神同乐,为了神而装点城邦,为了神而创作诗歌、戏剧、雕塑。他们的神,都有着现实中人的感情、事迹。
爱与美神阿芙罗蒂德,被他们想象成从海浪托出水面的贝壳中诞生的,但她的模样,却是人间的美丽女性,《米洛岛的阿芙罗蒂德》被誉为是美的化身。(小爱神丘比特就是她的儿子)
活动4【讲授】4《米洛岛的阿芙罗蒂德》
这座雕像是是希腊米洛农民伊奥尔科斯1820年春天刨地时掘获的。人们称它为“维纳斯”,那是她的罗马名字。她双臂断失,许多艺术家曾煞费苦心为她复原双臂,但都无济于事。这座雕像却以其“残缺美”形成特殊的魅力,成了女性美丽、青春的永恒象征。
她的面部具有希腊美女的典型特征:笔直的鼻梁、椭圆的面孔、丰满的下巴和波状的发髻。在她优美、典雅的身姿和表情里,表现着纯洁和坦荡;那安详、亲切的美,令人深深地感受着人类高贵的尊严。
有关维纳斯“手”的争论:2003年8月5日,著名雕塑作品维纳斯的神秘断臂终于找到了!人们猜测了很久的
这对手臂据称是在克罗地亚南部的一个地窖中重见天日的,而惊人的是———近乎完美的维纳斯竟然长着一双丑陋的“男人手”。它们与维纳斯的雕塑拼在一起结果竟然惊人的吻合。并做了碳元素的测定,确定这是真品。”这一惊人发现在艺术界引发了轩然大波。“难以置信!一个在解剖学上有着如此高天赋的艺术家竟然连合乎比例的手指都塑造不出来 ”考古学家坎贝尔·霍舍尔表示质疑,“这哪是一个女神的手啊!简直就是水管工的手啊。”没人知道究竟是何人何时创作了维纳斯,多年来,艺术顾问们设想了多种断臂的姿态———手举苹果、灯、衣服或是手指指向各个方向。但经过商讨,如果把手接上,维纳斯就再不是一件艺术品了-------一件搞怪的普通雕塑,所以最后并没有接上。
该作品现存法国卢浮宫,它和达·芬奇的《蒙娜丽莎》以及《萨莫德拉克的胜利女神》被世人并称为卢浮宫三宝。接下来我们就来欣赏卢浮宫三宝中的另一件雕塑作品。
活动5【导入】5《萨莫德拉克的胜利女神》
这一作品因1863年在爱琴海北部的萨莫德拉克小岛上发现而得名。雕像出土时已成碎块,经过四年的精心修复,才重新站立起来,但仍然缺头无臂。对于女神原来的姿态是什么模样,人们有种种猜测,都不足为据。
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它是小亚细亚的统治者德梅特里奥斯一世为纪念他在一次海战中大败托勒密王国的舰队而创作的。它原安放在萨莫德拉克岛海边的悬崖上,面对着茫茫大海。后来不知怎么到了姆特拉斯岛的神庙中,到1863年人们把她从神庙废墟里发掘出来时,已经丢失了头颅与双臂。后来不萨知怎么又流落到了法国,被收藏在卢浮宫中,估计不是路易十四,就是拿破仑,因为他两从国外掠夺的文物最多。不管怎么说,这尊无价之宝能在卢浮宫保存下来并供世人观赏,总是一件好事。
这座雕像高328厘米,是公元前200年左右用大理石所雕刻而成,女神长着一对翅膀,身材健美,衣袂飘然,像从天徜徉而下,丰满的躯体在薄衫下透露出力量和健康,表现了胜利和与之而来的喜悦。上身呈前倾姿势,静中见动;从而加强了前进的态势。
胜利女神顾名思义是胜利的化身,其所到之处胜利也紧跟着到来。1928年阿姆斯特丹奥运会到2008年北京
,历时80年18奥运会的金牌正面都以“胜利女神”像为主要图案;包括最豪华的名牌汽车之一的“劳斯莱斯”一直用“胜利女神”像为车标。
活动6【讲授】6 说到奥运会,那么大家知道奥运会是源于哪个国家吗?
进入奴隶社会的希腊半岛,建立了200多个奴隶制城邦国家,由于国穷民贫,为了生存和发展,各城邦之间不断发生战争,弱肉强食,为了保存自己,掠夺财富,城邦国家实行强国强兵政策,统治者都重视民族体格素质的锻炼,所以管理国家、锻炼身体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
希腊本土气候宜人,阳光充足,温度适中,在这样的自然条件下适宜于户外裸体锻炼比赛。由于裸体运动,改变人们的观念,不以露体为耻,反以健美身体为光荣,这引起美学家们的关注和艺术家的表现,所以古希腊艺术家们创造了大量的运动人体雕塑。
活动7【讲授】7掷铁饼者
掷铁饼者是希腊造型艺术繁荣时期最杰出的雕塑家
米隆的杰出作品,在《掷铁饼者》中,艺术家选取的是竞技状态的最关键时刻,运动员的重心落在左脚上,紧握铁饼的右手摆向身后,全身处于“一触即发”的瞬间。这座雕像以扭转的身躯、张开的手臂和弯曲的双腿,创造出稳定、庄严的造型,形成优美的节奏和韵律,并且他那镇定的面部表情和紧张的肌肉之间的对比,赋予作品以独特的个性,赞美了运动员健美的体魄及必胜信心,成为优秀运动员的纪念碑。
活动8【讲授】8看了几组单人雕塑作品以后,我们再来看一个多人群雕艺术作品《拉奥孔》
拉奥孔,大理石群雕,高约184厘米,是希腊化时期的雕塑名作。阿格桑德罗斯等创作于约公元前一世纪,现收藏于罗马梵帝冈美术馆。
这座雕塑源于希腊神话中特洛伊战争,希腊人攻打特洛伊城十年,始终未获成功,后来建造了一个大木马,并假装撤退,希腊将士却暗藏于马腹中。特洛伊人以为希腊人已走,就把木马当作战利品。晚上,希腊将士冲出木马,毁灭了特洛伊城,这就是著名的木马计。拉奥孔是当时阿波罗在特洛伊城的一个祭司,他曾警告特洛伊人不要将木马引人城中。这触怒了希腊的保护神雅典娜想要毁灭特洛伊城的意志,于是雅典娜派出了两条巨蛇先将正在祭坛祭祀的拉奥孔的两个儿子缠住,拉奥孔为救儿子也被雅典娜派的蛇所咬死,特洛伊人见拉奥孔死,以为是拉奥孔当初的警告触怒了神灵,于是特洛伊人更加深信不疑地将木马运进城里,在进城之后特洛伊人还遭到了特洛伊预言家卡珊德拉的警告,但一切都被由希腊人奥德修斯所派去的间谍西农所编的谎话遮掩的天衣无缝,连当时特洛伊国王普利阿莫斯也深信不疑,接着就是士兵的庆祝,喝的迷醉,完全破除了戒备,夜里在冲天的火光里古老的特洛伊帝国走向了毁灭。
雕像中,拉奥孔位于中间,神情处于极度的恐怖和痛苦之中,正在极力想使自己和他的孩子从两条蛇的缠绕中挣脱出来。他抓住了一条蛇,但同时臀部被咬住了;他左侧的长子似乎还没有受伤,但被惊呆了,正在奋力想把腿从蛇的缠绕中挣脱出来;父亲右侧的次子已被蛇紧紧缠住,绝望地高高举起他的右臂。那是三个由于苦痛而扭曲的身体,所有的肌肉运动都已达到了极限,甚至到了痉挛的地步,表达出在痛苦和反抗状态下的力量和极度的紧张,让人感觉到似乎痛苦流经了所有的肌肉、神经和血管,紧张而惨烈的气氛弥漫着整个作品。
雕刻家在作品的构图上有着精心的安排,作品呈金字塔型,稳定而富于变化,三个人物的动作、姿态和表情相互呼应,层次分明,充分体现了扭曲和美的协调,显示了当时的艺术家们非凡的构图想象力。
活动9【讲授】我们再来看一看古希腊的建筑艺术的最高成就雅典卫城。
①雅典卫城
希腊雅典卫城修建于公元前5世纪,集古希腊建筑与雕刻艺术之大成。是希腊最杰出的古建筑群,是综合行的公共建筑,为宗教政治的中心地。是综合行的公共建筑,为宗教政治的中心地。雅典卫城面积约有4平方千米,位于雅典市中心的卫城山丘上,它也被称为雅典的阿克罗波利斯,希腊语为“阿克罗波利斯”,原意为“高处的城市”或“高丘上的城邦”。
现
存的主要建筑有山门、帕特农神庙、伊瑞克提翁神庙、埃雷赫修神庙等。这些古建筑无可非议的堪称人类遗产和建筑精品,在建筑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迄今保存下来的大量的珍贵遗迹,集中展示了希腊的古代文明。
②帕特农神庙
帕特农神庙是供奉雅典娜女神的最大神殿,帕特农原意为贞女,是雅典娜的别名。此庙不仅规模最宏伟,坐落在卫城中央最高处,庙内还存放一尊黄金象牙镶嵌的全希腊最高大的雅典娜女神像(菲迪亚斯亲手制作)。它从公元前447年开始兴建,9年后大庙封顶,又用6年之后各项雕刻也告完成,1687年毁于战争,今仅存残迹。
帕特农神庙呈长方形,庙内有前殿、正殿和后殿。神庙基座占地面积达2.3万平方英尺,有半个足球场那么大,46根高达34英尺的大理石柱撑起了神庙。
帕特农神庙的设计代表了全希腊建筑艺术的最高水平。从外貌看,它气宇非凡,光彩照人,细部加工也精细无比。它采取八柱的多立克式,东西两面是8根柱子,南北两侧则是17根,东西宽31米,南北长70米。东西两立面(全庙的门面)山墙顶部距离地面19米,也就是说,其立面
高与宽的比例为19比31,接近希腊人喜爱的“黄金分割比”,难怪它让人觉得优美无比。
③伊瑞克提翁神庙
伊瑞克提翁神庙东区是传统的6柱门面,向南采取虚厅形式。南端用6根大理石雕刻而成的少女像柱代替石柱顶起石顶,充分体现了建筑师的智慧,她们长裙束胸,轻盈飘忽,头顶千斤,亭亭玉立。由于石顶的份量很重,而6位少女为了顶起沉重的石顶,颈部必须设计得足够粗,但是这将影响其美观。于是建筑师给每位少女颈后保留了一缕浓厚的秀发,再在头顶加上花篮,成功地解决了建筑美学上的难题,因而举世驰名。不过你现在在神殿所看到的女像柱都是复制品,为了避免空气污染及保存古迹,现在其中的5座女像柱收藏在卫城博物馆,另外1根女像柱真品则收藏在大英博物馆中。
庙中的雅典娜雕像直立戎装,是所有雅典娜雕像所依据的形象。像前有金灯,一年只需加油一次,另有棕榈树形的烟囱和木雕神像。神庙建筑历经沧桑,如今也只能依据这6根少女像柱想象当年的繁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