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 心灵的慰藉和寄托——宗教建筑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综合了学生的实际情况,在这节课中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能力目标:对宗教的性质有一些感性认识。
2、拓展目标:进一步学习欣赏建筑艺术的方法。
3、情感提升目标:了解并感受宗教建筑的历史文化价值,正确对待宗教艺术。培养热爱本民族文化,包容多元文化的情感。www.21-cn-jy.com
2学情分析
一是进一步学习欣赏建筑艺术的方法,着重了解建筑是如何体现一定的思想观念,以及三大宗教建筑的主要特征;21cnjy.com
二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对待宗教艺术的态度和价值观。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一是进一步学习欣赏建筑艺术的方法,着重了解建筑是如何体现一定的思想观念,以及三大宗教建筑的主要特征;21教育网
二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对待宗教艺术的态度和价值观。
本课的难点,
主要在于要解决对宗教的认识,以及与宗教建筑相关的历史文化知识。 ??。培养热爱本民族文化,包容多元文化的情感。21·cn·jy·com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引入新课:听一听:播放具有代表性的西方宗教音乐
引入新课:听一听:播放具有代表性的西方宗教音乐。。。。。。
师提示1:听罢西方宗教音乐,请大家先把眼睛闭上是秒钟,从中体会一下感受。
活动2【讲授】讲授新课
师提示2:电脑多媒体展现佛教建筑景观、基督教建筑风光、哥特式建筑景观、伊斯兰教建筑VCD录象。
师仿白:世界三大宗教(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简介。。。。。。
特别欣赏美术作品
活动3【活动】探究活动一:提问引入问题
原来,婆罗浮屠的设计者们试图创造一个立体的“曼陀罗”。曼陀罗是佛教用语,是梵文Mandala的音译,意译是“坛”或“坛场”。印度佛教密宗修“秘法”时,为了防止“魔众”侵入,便在修法处划一圆圈或建一土坛,有时还在上面画以佛、菩萨等像。以后,一般把划为圆形或方形的修法地方或坛场称为“曼陀罗”,认为这里是佛与菩萨聚集之处。换句话说,“曼陀罗”就是佛与菩萨修身养性之地。实际上这是佛教徒们心中的理想境界。他们使用规则的方形、圆形等完整的图形,企图表现这种理想世界秩序井然的境界。请生A、B:就所看所听的,谈谈其他体会,提提看法。。。。。。2·1·c·n·j·y
活动4【活动】探究活动二:提问引入问题
东塔门北侧立柱与第三道横梁末端交角处的砂石圆雕托架像《树神药叉女》。这一雕刻具有加固构架和装饰的双重作用,类似中国古代建筑中枋与柱相交处的托座----雀替。女像身体与四肢的挺伸和建筑结构的配合十分协调,她双臂攀着芒果树枝,纵身向外倾斜,好似凌空飞舞。她是芒果树的精灵,生殖力的化身。由于药叉和药叉女是印度古代早期农耕文化生殖崇拜的产物,也是大地万物原生力量的化身,药叉女则被看作是自然生殖能力的源泉。
活动5【活动】学生观摩与(分组)讨论
鼓励学生交流。主要围绕着如下知识点展开----
现今的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在古代最早称为拜占庭,后改名为君士坦丁堡,中世纪时是拜占廷帝国的首都,现存的圣索菲亚大教堂是拜占廷帝国皇帝举行重要仪典的场所。现存教堂除四角的伊斯兰教尖塔,是土耳其人灭亡拜占廷帝国,将教堂改为伊斯兰教的清真寺后增建的外,其他均为原来所建。 特别欣赏美术作品.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课件31张PPT。第三课 宗教建筑 佛教建筑
基督教建筑 拜占廷建筑
罗马式建筑
哥特式建筑
伊斯兰教建筑佛教建筑桑奇大塔婆罗浮屠世界最大的古老佛塔、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婆罗浮屠,位于爪哇岛中部默拉皮火山山麓的一个小山丘上,在梵文中,“婆罗浮屠”即“山丘上的佛塔”之意。 自下而上共分9层:2层方形塔基,4层回廊式方形平台,共有石壁佛龛432个,每个佛龛内有一尊盘足趺坐在莲座上的佛像;3层圆台各有一圈钟形小塔,共72座,每座塔内也供奉一尊盘坐佛像,它们如星辰环绕,簇拥着圆台中央的主佛塔和塔内一尊未雕刻完工的主佛像。总共505尊大小佛像,千姿百态,工艺精巧传神。佛塔布满浮雕,描绘佛本生故事和当时人民生活习俗、花鸟和兽类等画面,构成一部“石头上的史诗”。 拜占廷建筑公元395年,古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个帝国,东罗马帝国建在君士坦丁堡,后来得名拜占庭帝国。
索非亚大教堂索菲亚大教堂中央大穹窿通过帆拱支承在4个大柱墩上,其侧推力由东西两个半穹顶及南北各两个大柱墩来平衡。其延展、复合的空间,比起古罗马万神庙单一、封闭的空间来说,是结构上的巨大进步。可以说,圣索菲亚大教堂是拜占廷建筑最光辉的代表。马赛克镶嵌画上海圣母大堂? 华西里?柏拉仁诺教堂 ?教堂中央主塔是帐蓬顶,高47米,周围是8个形状色彩与装饰各异的葱头式穹窿。建筑用红砖砌成,以白色石构件装饰,大小穹窿高低错落,色彩鲜艳,形似一团烈火,具有强烈的节日气氛。拜占廷建筑小结成组的穹隆顶,富有变化,穹隆顶“是用骨架券作为主要负荷构件而再铺以石板做成。在穹隆底部开窗,这也是拜占庭教堂建筑的重要特点之一”,内部有华丽的镶嵌画装饰,与各色大理石所做的贴面互相辉映。如:“圣索非亚教堂”“”、“皇后迪奥多拉及其侍女”。罗马式教堂 罗马式教堂是基督教成为罗马帝国的国教以后,一些大教堂普遍采用的建筑式样。 为了纪念比萨城的守护神圣母玛丽亚, 1063年比萨人开始在城区东北角的广场上建筑具有罗马风格的比萨大教堂比萨大教堂罗马式教堂小结 罗马式教堂建筑采用典型的罗马式拱券结构。是具有山形墙和石头的坡屋顶并使用圆拱。墙体宽窗户小,外形像封建领主的城堡,以坚固、沉重、敦厚、牢不可破的形象显示教会的权威。 ?哥特式建筑:(中世纪标志性建筑)哥特式建筑是11世纪下半叶起源于法国,13~15世纪流行于欧洲的一种建筑风格。主要见于天主教堂,也影响到世俗建筑。 巴黎圣母院玫瑰窗钟塔???科隆大教堂 科隆大教堂高157米,深144米,宽86米,于1248年开工,1880年完成。 巴黎圣母院为欧洲早期哥特式建筑和雕刻艺术的代表,集宗教、文化、建筑艺术于一身。巴黎圣母院约建造于1163年到1250年间,是法兰西岛地区的哥特式教堂群里面,非常具有关键代表意义的一座。 兰斯大教堂雕像有2300多个微笑天使米兰大教堂 雕像最多的哥特式教堂彩色玻璃有135个尖塔,像浓密的塔林刺向天空,每个塔尖上有神的雕像。内部装饰 米兰大教堂是世界上最大的哥特式教堂,花100年建成,坐落于米兰市中心。教堂全由白色大理石筑成,有135个尖塔,像浓密的塔林刺向天空,每个塔尖上有神的雕像。教堂共有6000多个雕像,是世界上雕像最多的哥特式教堂。
教堂长158米,最宽处93米,塔尖最高处达108.5米。总面积11700平方米,可容纳35000人。哥特式建筑小结
1.门窗由半圆拱形改为尖拱,更具向上的方向感。
2.柱子采用束柱,就是一根柱子做得好像几根细柱捆成一束,垂线感觉强烈。
3.拱顶则用尖券X形交叉式或六分肋拱作为承重构件,使大厅显得高耸而奇特。
4.飞扶壁在外墙与柱间的运用起到了斜撑的作用。同时,飞扶壁做得很空灵,也起到装饰作用。
5.窗饰花纹有宗教寓意,一种是玫瑰花形式,另一种是火焰纹;是宗教与美学的结合;窗上还装有彩色玻璃,使室内光线有奇幻、神秘感。思考与探究拜占廷建筑罗马式建筑哥特式建筑的区别在哪里?泰姬陵泰姬陵被誉为“完美建筑”。它由殿堂、钟楼、尖塔、水池等构成,全部用纯白色大理石建筑,用玻璃、玛瑙镶嵌,绚丽夺目、美丽无比。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是伊斯兰教建筑中的代表作。2007年7月7日,成为世界八大奇迹之一。 科尔多瓦大清真寺 奥马尔清真寺清真寺内仿佛是一个支柱和拱门的森林。 摄影师镜头下清真寺最美一瞬 太子城清真寺开罗最大的清真寺 拥挤的阿赫迈特清真寺 奥塔克伊清真寺 艾布伯克尔清真寺 日落下的清真寺 阿赫迈特清真寺 文莱苏丹奥马尔清真寺 扎耶德路大清真寺 伊斯兰教的建筑特点伊斯兰教多以洋葱头形屋顶,及授时塔为其建筑特色,屋顶上通常有一弯新月思考与探究从造型上分析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建筑的主要特点是是么?古罗马万神庙哥特式尖券大门和窗户 哥特式建筑的拱顶飞扶壁实例及其建筑原理 哥特式彩色玻璃窗? 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