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课 从传统走向现代——印象派与后印象派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七课 从传统走向现代——印象派与后印象派 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17-08-19 19:08: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7张PPT。模仿绘画产生于人类的···
完美再现眼前的物象,是画家不懈追求的目标。古典绘画
代表人物:
达芬奇
米开朗基罗
拉斐尔
伦勃朗
安格尔古典绘画的特征: 注重形体、结构准确 刻画严谨、细腻大师们精湛的技艺就像是绘画史上一座座不可逾越的山峰那么后世的画家该如何实现他们的超越呢?从传统走向现代—— 印象派与后印象派十九世纪中期的时候···这件事情恰恰促成了一些激进的画家走上了绘画探索的另外一种途径——对光色的表现。几位志同道合的画家举办了一次他们自己的画展。 背离了学院派一贯的严谨细腻的风格。 评论家把他们统称为——印象派印象主义绘画的出现,打破古典主义单一、沉闷的色彩体现手法。让我们看到了物体在自然光线下的变化丰富的色彩,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充满了阳光和绚丽色彩的真实的光色世界。印象派特征: 捕捉瞬息变化的光色 提倡户外写生课堂小结 古典主义 形体结构
→ 客观再现 →
印象主义 色 彩古典主义绘画真实地再体现了形体,印象主义客观真实再现了光色。形色俱全,西方绘画的探索已经达到顶峰,不可能在突破。因为它们已经把我们眼中的真实世界表现到了极致,是这样吗? 这时候,一个狂妄的人站了出来,给了一个否定的答案,他就是文森特.梵高。
1853年出生在一个乡村牧师的家庭,29岁才开始正式学 习绘画,37岁去世。在他短暂的艺术生涯里,却画了3850多幅油画和几乎1000幅素描。生前这些画几乎一文不值,仅卖出一幅油画。加歇医生肖像 38250万美元疯子or天才我们来走进梵高的艺术世界来寻找答案1、早期作品画面深沉、凝重作品中表现出了很好的绘画天赋和才能。
1886年来到巴黎,结识了印象派画家他的作品中很快
就充满了明亮的印象主义风格的色彩。沉浸在阳光下瞬息万变的丰
富色彩世界里,梵高终于找到了他这一生最钟爱的绘画语言。
2、后期作品梵高全部杰出的、富有独创性的作品都是他生命最后六年之中完成。
1888年,梵高来到法国南部的一个叫阿尔的小镇。阿尔的阳光强烈 ,万物在阳光的照射下展现出一种通透的蓬勃的生命本质。喜爱麦田那种笔直向上生长的蓬勃的生命力,也迷恋麦田那种灿烂夺目、充满激情的黄色,可以说在很大意义上,梵高也把麦田看做了自己对艺术的信念,把自己看做了在麦田辛勤耕作的人

提问: 1、和前期作品相比梵高后期作品在画面形式上有哪些明显的变化? 结论: 1、明度对比(使画面更简洁明快) 2、冷暖对比(夸大了暖色的温暖激情,冷色的冰冷压抑的情绪) 3、补色对比(强化了色相的差异,产生矛盾冲突) 4、用笔的特点: 后期作品中笔触非常明显,但并不混乱,而且非常理性的。提问: 2、这些变化还是我们眼睛看到的真实世界吗? 结论: 在真实世界不存在的,我们得出一个结论,梵高是在主观的控制他的线条、色彩,使画面产生强烈的感染力,最后表现出的是他对所描绘的真实世界的感觉和情绪。 后印象派: 线条 主观表现 → 强烈的感染力 色彩夸大色彩的鲜明和对比,抛开一切光影体积和繁琐细节。他摒弃了一切后天习得的知识, 漠视学院派珍视的教条, 甚至忘记他自己的理性, 在他的眼中, 只有生机盎然的自然景观, 他陶醉其中, 物我两忘, 他视天地万物为不可分割的整体, 他用全部身心, 拥抱一切。 活动: 作品分析《麦田上的乌鸦》请大家运用我们刚才所学习梵高作品中的绘画语言,来分析这幅作品展示作者一种什么样
的感觉和情绪,或者说请你来读一读,透过这幅画,梵高要告诉我
们什么?麦田中一条道路曲折的伸向微亮的远方。这是梵高为我们开辟的一条艺术探索之路,在 不远的天地, 他给我们展示出了一个全新的广阔世界,一个感觉的世界 一个精神的世界。 梵高用 自己的感情驾驭着色彩、线条,宣泄着他对生命的热爱,狂放的激情和不为世人所理解 的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