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湖南省郴州市湘南中学九年级(下)期中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某中学一位历史老师在复习课上提问:“有一次革命,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推动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世界的传播,标志着世界现代史的开端。”你认为老师所指的革命是( )
A.俄国二月革命
B.俄国十月革命
C.中国辛亥革命
D.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
2.1917年,人类历史上诞生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是( )
A.沙俄
B.苏俄
C.苏联
D.俄罗斯
3.1921年冬,一位苏维埃俄国的农民交完粮食税后,在市场上自由地出售粮食。他能这样做是因为当时实行了(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土地法令》
C.新经济政策
D.农业集体化政策
4.20世纪30年代,一位莫斯科居民通过信件与外国友人联系时,在寄信人地址栏写的国名应该是( )
A.沙皇俄国
B.苏维埃俄国
C.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D.俄罗斯
5.1937年,苏联已经从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了强大的工业国,工业总产值跃居世界第几位( )
A.第一位
B.第二位
C.第三位
D.第四位
6.1919年,协约国集团为了讨论对战败国的处置问题,召开了巴黎和会,会议由三国首脑操纵,这三国是( )
A.英、法、美
B.中、美、英
C.俄、英、美
D.中、法、美
7.1922年,华盛顿会议签订了关于中国问题的《九国公约》,其核心内容是确立在华( )
A.尊重中国的主权与独立的原则
B.不得在中国谋取特权的原则
C.在中国的商业务实的原则
D.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
8.欧洲战争的策源地是( )
A.德国
B.法国
C.意大利
D.日本
9.1938年9月,德、意、英、法四国首脑召开了一次重要会议,强行把苏台德区割让给德国,这是绥靖政策达到顶峰的表现,这次重要会议是( )
A.德黑兰会议
B.慕尼黑会议
C.开罗会议
D.雅尔塔会议
10.1939年9月1日凌晨,德军向一个国家发动了大规模的突然袭击,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请你判定,这个被袭击的国家应该是( )
A.苏联
B.波兰
C.英国
D.法国
11.1941年12月7日,美国的太平洋舰队在日本的突然袭击下,几乎全军覆灭,这一惨烈的场面出现在( )
A.夏威夷
B.珍珠港
C.中途岛
D.关岛
12.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是( )
A.斯大林格勒战役
B.中途岛海战
C.阿拉曼战役
D.诺曼底登陆战
13.一个“二战”的战败国,经过几十年的奋斗,到1987年,国民生产总值仅次于美国,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这个国家是( )
A.德国
B.日本
C.意大利
D.奥地利
14.1991年,苏联发生“8 19事件”,至12月,世界上最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宣告( )
A.灭亡
B.解体
C.重建
D.重组
15.二战后,亚非拉国家掀起了民族独立的浪潮.下列国家中最早独立的是( )
A.印度
B.纳米比亚
C.埃及
D.古巴
16.“亚洲四小龙”所指的国家和地区:( )①印度
②日本
③韩国
④新加坡
⑤中国香港
⑥中国台湾。
A.①②③④
B.③④⑤⑥
C.①③⑤⑥
D.②③⑤⑥
17.有一年非洲有17个国家获得了独立,这一年被称为“非洲独立年”。这一年是( )
A.1959年
B.1960年
C.1961年
D.1962年
18.国家主权从来都是不容侵犯的.十年前,中国和巴拿马分别从哪个国家手中收回了澳门和巴拿马运河主权( )
A.英国、美国
B.法国、英国
C.葡萄牙、美国
D.英国、葡萄牙
19.“二战”后,欧洲社会主义国家影响较大的改革有( )
①苏联的赫鲁晓夫改革
②日本的明治维新
③苏联的戈尔巴乔夫改革
④匈牙利的卡达尔改革
⑤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③④⑤
20.英文缩写WTO代表的是( )
A.世界银行
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C.世界贸易组织
D.跨国公司
二、判断题(请你当裁判,对的打“√”,错的打“×”,每小题1分,共10分)
21.1917年11月7日,全俄第二次苏维埃代表大会召开,选举成立了人民委员会,主席是列宁。
。(判断对错)
22.反法西斯国家协同作战,开辟欧洲第二战场的战役是:诺曼底登陆战。
。(判断对错)
23.决定建立联合国的国际会议是:开罗会议。
。(判断对错)
24.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性质是一场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
。(判断对错)
25.欧盟正式建立的时间是1991年。
。(判断对错)
26.欧洲对非洲殖民统治的历史结束的标志是纳米比亚独立。
。(判断对错)
27.“二战”后,导致中东地区矛盾复杂的主要因素是沙特阿拉伯等国迈入了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行列。
。(判断对错)
28.1991年,美国组成多国部队发动的战争是海湾战争。
。(判断对错)
29.世界政治格局当前处于“一超多强”局面,正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判断对错).
30.和平与战争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
(判断对错)
三、材料解析(31小题8分,32小题10分,33小题8分,共26分)
31.材料一:阿尔萨斯和洛林归还法国;德国的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德国取消义务兵役制,陆军总数不得超过10万……
材料二:尊重中国的主权与独立及领土和行政完整;建立并维护各国在中国的商务实业“机会均等”原则;不得在中国谋取有损于其他国家公民的特权……
请回答:
(1)材料一出自什么条约?中国代表拒绝在这一条约上签字,由此引发了中国的什么运动?
(2)材料二出自什么条约?这个条约对哪个国家最有利?
32.阅读材料:
本宣言签字国政府……深信完全战胜它们的敌国,对于保卫生命。自由。独立和宗教自由并对于保全其本国和其他各国的人权和正义非常重要……兹宣告:①……②每一政府各自保证与本宣言签字国政府合作,并不与敌人缔结单独停战协定或和约。
请回答:
(1)这是什么宣言的内容?它是何时、何地签订的?
(2)该宣言中的“敌国”指的是哪些国家?
(3)该宣言的签订标志着什么建立?
33.在那场战争中,苏联军民以钢铁般的意志和无所畏惧的气概,浴血奋战,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在那场战争中,中国人民进行了长期艰苦卓绝的斗争,以顽强不屈的精神和众志成城的力量战胜了凶残的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胡锦涛
(1)材料中的“那场战争”指的是什么战争?它全面爆发的标志是什么?
(2)材料中胡锦涛认为中国和苏联都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贡献。请你写出中国、苏联在这场战争中的各一重大战役。
(3)“那场战争”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4)时光飞逝,“那场战争”已结束60多年。它给人类带来的伤痛让全人类至今都不能遗忘。根据所学知识,写出你最想说的一句话。
四、探究题(34小题14分,35小题10分,共24分)
34.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一次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爆发了。这场危机从美国开始,迅速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请回答:
(1)这次危机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2)美国和德国分别采取了什么应对措施?
(3)美国为了消除经济危机采取了哪些措施?
35.邓小平说过,“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世界历史上已经发生了三次科技革命,我们现在正在进行的是第三次科技革命,请你根据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于什么时间?
(2)请你根据所学知识总结第三次科技革命与前两次工业革命相比所具有的三大特点。
2016-2017学年湖南省郴州市湘南中学九年级(下)期中历史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某中学一位历史老师在复习课上提问:“有一次革命,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推动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世界的传播,标志着世界现代史的开端。”你认为老师所指的革命是( )
A.俄国二月革命
B.俄国十月革命
C.中国辛亥革命
D.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
【考点】L2:俄国十月革命.
【分析】本题以某中学一位历史老师在复习课上提问为切入点,考查十月革命的相关知识.
【解答】由材料“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推动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世界的传播,标志着世界现代史的开端”可知,这是对十月革命的描述.1917年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标志着世界现代史的开端.
故选B.
2.1917年,人类历史上诞生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是( )
A.沙俄
B.苏俄
C.苏联
D.俄罗斯
【考点】L2:俄国十月革命.
【分析】本题以人类历史上诞生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为切入点,考查十月革命的相关知识.
【解答】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17年,列宁领导工人阶级和士兵取得十月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俄.
故选B.
3.1921年冬,一位苏维埃俄国的农民交完粮食税后,在市场上自由地出售粮食。他能这样做是因为当时实行了(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土地法令》
C.新经济政策
D.农业集体化政策
【考点】L4:苏俄新经济政策.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新经济政策知识点.1921年,在列宁领导下,苏俄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包括交固定的粮食税;允许私人和外国资本家经济一些中小型企业;废除生活必需品的配给制,恢复自由贸易.
【解答】题干提供了关键信息“1921
年”、“苏维埃俄国”“在市场上自由出售粮食”,结合课本所学分析,在国内战争结束后,苏俄进入和平建设时期,苏维埃政权面临的首要任务是恢复被战争严重破坏了的经济,1921年,在列宁领导下,苏俄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包括交固定的粮食税;允许私人和外国资本家经济一些中小型企业;废除生活必需品的配给制,恢复自由贸易.
故选C.
4.20世纪30年代,一位莫斯科居民通过信件与外国友人联系时,在寄信人地址栏写的国名应该是( )
A.沙皇俄国
B.苏维埃俄国
C.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D.俄罗斯
【考点】L5:1922年苏联的建立与发展.
【分析】本题考查了苏联的建立.1922年底,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简称“苏联”.
【解答】据所学知,1922年底,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简称“苏联”,直到1991年,苏联解体.所以在20世纪30年代写信应填写的国名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故选C.
5.1937年,苏联已经从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了强大的工业国,工业总产值跃居世界第几位( )
A.第一位
B.第二位
C.第三位
D.第四位
【考点】L7:苏联的两个五年计划.
【分析】本题考查了苏联工业化.1922年底,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简称“苏联”.当时加入苏联的有俄罗斯联邦、外高加索联邦、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后来扩大到15个加盟共和国.
【解答】1937年,苏联已经从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了强大的工业国,工业总产值跃居世界第二位.1928~1937年,苏联人民在斯大林领导下,先后完成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这两个五年计划完成后,苏联由传统的农业国变成强盛的工业国,工业总产值跃欧洲第一、世界第二.
故选B.
6.1919年,协约国集团为了讨论对战败国的处置问题,召开了巴黎和会,会议由三国首脑操纵,这三国是( )
A.英、法、美
B.中、美、英
C.俄、英、美
D.中、法、美
【考点】LB:巴黎和会和凡尔赛体系.
【分析】本题考查巴黎和会.1919年1月,巴黎和会召开,1919年6月,战胜国与德国签署了《凡尔赛和约.和约规定德国的海外殖民地交给战胜国委任统治,山东的特权转交给日本.
【解答】根据所学可知,1919年1月,巴黎和会召开,会议由英、法、美三国控制.
故选A.
7.1922年,华盛顿会议签订了关于中国问题的《九国公约》,其核心内容是确立在华( )
A.尊重中国的主权与独立的原则
B.不得在中国谋取特权的原则
C.在中国的商业务实的原则
D.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
【考点】LC:华盛顿会议和华盛顿体系.
【分析】本题考查了《九国公约》.在华盛顿会议上起主要作用的是美、英、日三国.
【解答】1922年,华盛顿会议签订了关于中国问题的《九国公约》,其核心内容是确立在华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1922年,九国代表签署了关于中国问题的《九国公约》,表面上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与领土完整,遵守各国在中国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实际上打破了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使中国又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宰割的局面,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方便.
故选D.
8.欧洲战争的策源地是( )
A.德国
B.法国
C.意大利
D.日本
【考点】LF:法西斯政权的建立.
【分析】本题以欧洲战争的策源地为依托,考查法西斯专政建立.
【解答】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世界经济危机严重地打击了德国,1933年,希特勒上台,逐渐集总统和总理大权于一身,成为国家元首,世界大战的欧洲策源地形成.
故选A.
9.1938年9月,德、意、英、法四国首脑召开了一次重要会议,强行把苏台德区割让给德国,这是绥靖政策达到顶峰的表现,这次重要会议是( )
A.德黑兰会议
B.慕尼黑会议
C.开罗会议
D.雅尔塔会议
【考点】M1:绥靖政策和慕尼黑会议.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慕尼黑会议.应重点掌握慕尼黑会议的内容.
【解答】依据题干“1938年、苏台德区”判断是慕尼黑会议,链接课本可知:1938年9月底,英国首相张伯伦、法国总理达拉第同希特勒、墨索里尼在德国南部城市慕尼黑签订了关于把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地区强行割让给德国的协定,即《慕尼黑协定》,史称“慕尼黑阴谋”.
故选B.
10.1939年9月1日凌晨,德军向一个国家发动了大规模的突然袭击,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请你判定,这个被袭击的国家应该是( )
A.苏联
B.波兰
C.英国
D.法国
【考点】M2: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分析】本题考查了德国突袭波兰.英法宣而不战,波兰迅速沦陷.
【解答】根据题干中的时间:1939年9月1日和影响: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可判断这个被袭击的国家是波兰.1939年9月1日,德国对波兰发动突然进攻,英法被迫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故选B.
11.1941年12月7日,美国的太平洋舰队在日本的突然袭击下,几乎全军覆灭,这一惨烈的场面出现在( )
A.夏威夷
B.珍珠港
C.中途岛
D.关岛
【考点】M4:太平洋战争.
【分析】本题考查了珍珠港事件.导致美国对日本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规模进一步扩大,达到最大规模.
【解答】1941年12月7日,美国的太平洋舰队在日本的突然袭击下,几乎全军覆灭,这一惨烈的场面出现在珍珠港.1941年12月7日,日本军队不宣而战,偷袭美国海军基地珍珠港,重创美军太平洋舰队.
故选B.
12.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是( )
A.斯大林格勒战役
B.中途岛海战
C.阿拉曼战役
D.诺曼底登陆战
【考点】M6:二战的转折及重要战役.
【分析】本题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战转折点的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是欧洲战场的转折点,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解答】斯大林格勒战役是欧洲战场的转折点,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中途岛战役是太平洋战场的转折点;阿拉曼战役是北非战场的转折点;1944年6月,经过长期周密准备,美英盟军从英国出发,横渡英吉利海峡,在法国的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
故选A.
13.一个“二战”的战败国,经过几十年的奋斗,到1987年,国民生产总值仅次于美国,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这个国家是( )
A.德国
B.日本
C.意大利
D.奥地利
【考点】ME:战后日本经济的高度发展.
【分析】本题考查了日本.二战后,美国在日本进行社会改革,推行非军事化政策;20世纪50年代,美国出于本国的战略需要,开始扶持日本.
【解答】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的近二十年间,日本经济持续高速发展,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到1987年,国民生产总值超过苏联,仅次于美国,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故选B.
14.1991年,苏联发生“8 19事件”,至12月,世界上最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宣告( )
A.灭亡
B.解体
C.重建
D.重组
【考点】N3:苏联解体.
【分析】本题以1991年,苏联发生“8 19事件”为依托,考查苏联解体.
【解答】1991年,苏联发生“8 19事件”,至12月,世界上最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宣告解体.据所学知,1991年发生在苏联首都的“八一九事件”,其初衷是挽救联邦,避免解体.但这次政变不到三天就失败了,苏联的分裂进一步加快,1991年底,苏联解体.
故选B.
15.二战后,亚非拉国家掀起了民族独立的浪潮.下列国家中最早独立的是( )
A.印度
B.纳米比亚
C.埃及
D.古巴
【考点】N7:亚洲国家的独立和振兴.
【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印度独立.
【解答】二战后,亚洲民族独立运动高涨.1947年6月,英公布了把印度分为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自治领的“蒙巴顿方案”.同年8月15日,印巴分治,印度实现独立.亚非拉国家民族独立浪潮中,印度成为最早独立的国家.
故选A.
16.“亚洲四小龙”所指的国家和地区:( )①印度
②日本
③韩国
④新加坡
⑤中国香港
⑥中国台湾。
A.①②③④
B.③④⑤⑥
C.①③⑤⑥
D.②③⑤⑥
【考点】N7:亚洲国家的独立和振兴.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亚洲四小龙,注意题目强调的地点与关键词.
【解答】“亚洲四小龙”所指的国家和地区是③韩国④新加坡⑤中国香港⑥中国台湾.不包括印度和日本.“亚洲四小龙”是指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亚洲的中国香港、中国台湾、新加坡和韩国推行出口导向型战略,重点发展劳动密集型的加工产业,在短时间内实现了经济的腾飞,一跃成为全亚洲发达富裕的地区.
故选B.
17.有一年非洲有17个国家获得了独立,这一年被称为“非洲独立年”。这一年是( )
A.1959年
B.1960年
C.1961年
D.1962年
【考点】N9:非洲独立运动.
【分析】本题考查了非洲独立年.二战以后,非洲的民族独立和解放运动,最先在北非展开.
【解答】1960年出现17个独立国家,因此这一年被称为“非洲独立年”.1990年3月,纳米比亚的独立,标志着欧洲殖民者人侵和奴役非洲长达五个世纪历史的结束,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休系最终崩溃.
故选B.
18.国家主权从来都是不容侵犯的.十年前,中国和巴拿马分别从哪个国家手中收回了澳门和巴拿马运河主权( )
A.英国、美国
B.法国、英国
C.葡萄牙、美国
D.英国、葡萄牙
【考点】E4:祖国统一大业;NB:拉丁美洲人民捍卫国家主权的斗争.
【分析】本题考查澳门回归与巴拿马运河的收回.
【解答】1999年12月20日,中葡两国政府在澳门举行澳门政权交接仪式;历经沧桑的澳门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1999年,巴拿马人民收回了运河的全部主权和管辖权.
故选C.
19.“二战”后,欧洲社会主义国家影响较大的改革有( )
①苏联的赫鲁晓夫改革
②日本的明治维新
③苏联的戈尔巴乔夫改革
④匈牙利的卡达尔改革
⑤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③④⑤
【考点】N4: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欧洲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注意题目强调的时间和地区.
【解答】②日本的明治维新中的日本在亚洲不符合欧洲这个地区,⑤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发生在1861年不符合二战后这个时间,据此可排除含②⑤的BCD三个选项.
故选A.
20.英文缩写WTO代表的是( )
A.世界银行
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C.世界贸易组织
D.跨国公司
【考点】OG:WTO的建立.
【分析】本题考查了世界贸易组织.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东西方冷战结束,国际形势趋于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发展趋势,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世界经济日益成为一个整体,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
【解答】英文缩写WTO代表的是世界贸易组织.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WTO)成立.它的宗旨是通过开放市场和公平贸易,实现世界贸易的自由化.
故选C.
二、判断题(请你当裁判,对的打“√”,错的打“×”,每小题1分,共10分)
21.1917年11月7日,全俄第二次苏维埃代表大会召开,选举成立了人民委员会,主席是列宁。 √ 。(判断对错)
【考点】L2:俄国十月革命.
【分析】本题考查十月革命的相关知识,知道十月革命后,当选为人民委员会主席的是列宁.
【解答】1917年,列宁亲自领导起义.起义者迅速占领彼得格勒火车站、中央发电站、电话总局和国家银行等站略要点,攻克临时政府盘踞的最大据点﹣﹣冬宫.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胜利,全俄第二次苏维埃代表大会召开,列宁建立了苏维埃政权﹣﹣人民委员会,列宁任主席,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
故答案为:
√.
22.反法西斯国家协同作战,开辟欧洲第二战场的战役是:诺曼底登陆战。 √ 。(判断对错)
【考点】M9:诺曼底登陆.
【分析】本题考查诺曼底登陆.美英盟军在法国诺曼底登陆,自西向东打击德国法西斯,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
【解答】1944年6月,美英盟军在法国诺曼底登陆,自西向东打击德国法西斯,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
故答案为:
√.
23.决定建立联合国的国际会议是:开罗会议。 × 。(判断对错)
【考点】M8:开罗会议
德黑兰会议
雅尔塔会议和波茨坦.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雅尔塔会议.1945年2月,苏、美、英三国首脑斯大林、罗斯福和丘吉尔在克里木半岛的雅尔塔举行会议.
【解答】1945年2月,苏、美、英三国首脑斯大林、罗斯福和丘吉尔在克里木半岛的雅尔塔举行会议.会议通过了一系列重大决议,包括:分区占领德国,彻底摧毁军国主义和纳粹制度;战后成立联合国;苏联在结束欧战的三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等.雅尔塔会议对协调盟国战胜德日法西斯的步伐,以及建立联合国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故答案为:
×.
24.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性质是一场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 √ 。(判断对错)
【考点】M2: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分析】本题考查了二战的性质.1945年4月苏联军队对柏林发动总攻,希特勒见大势已去,自杀身亡,5月2日,苏军攻克柏林;5月8日,德国正式签署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争结束.
【解答】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性质是一场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场规模空前的反法西斯战争,以法西斯势力的彻底失败而告终.1945年8月15日,走投无路的日本法西斯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政府正式签署无条件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以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而告终.
故答案为:
√.
25.欧盟正式建立的时间是1991年。 × 。(判断对错)
【考点】MD:欧盟的成立.
【分析】本题考查了欧盟.随着经济的发展,西欧国家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为了提高自身的安全系数、降低未来战争的可能性,提高西欧国家的国际地位,加快经济发展步伐,西欧国家必须密切联系加强合作.
【解答】1993年,西欧国家在欧洲共同体的基本上成立了欧洲联盟,简称欧盟,不是1991年.
故答案为:
×.
26.欧洲对非洲殖民统治的历史结束的标志是纳米比亚独立。 √ 。(判断对错)
【考点】N9:非洲独立运动.
【分析】本题考查了纳米比亚独立.二战以后,非洲的民族独立和解放运动,最先在北非展开.1952年,埃及爆发了反帝反封建革命.
【解答】1990年3月,纳米比亚的独立,标志着欧洲殖民者人侵和奴役非洲长达五个世纪历史的结束,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休系最终崩溃.
故答案为:
√.
27.“二战”后,导致中东地区矛盾复杂的主要因素是沙特阿拉伯等国迈入了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行列。 × 。(判断对错)
【考点】NC:动荡的中东地区.
【分析】本题考查了中东问题.巴以冲突是中东问题的关键.
【解答】“二战”后,导致中东地区矛盾复杂的主要因素是大国争夺,由于地理位置和战略位置极为重要及石油资源丰富,列强从自己的利益出发,在该地区长期争角逐使矛盾更加复杂;历史因素,几十年中陆续形成的领土争端;种族和宗教因素,阿拉伯民族信仰伊斯兰教,犹太民族信仰基督教;对珍贵水资源的争夺;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三教圣城耶路撒冷的主权和归属问题等.沙特阿拉伯等国迈入了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行列不是“二战”后,导致中东地区矛盾复杂的主要因素.
故答案为:
×.
28.1991年,美国组成多国部队发动的战争是海湾战争。 √ 。(判断对错)
【考点】O9:海湾战争.
【分析】本题考查的海湾战争.美国在海湾战争期间投掷的大量贫铀弹,对自然环境和人民健康造成了严重破坏.
【解答】1991年1月17日,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在联合国安理会的授权下,为恢复科威特领土完整而向伊拉克发动了战争,它是美国企图利用它作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地位加紧推行霸权主义,实施自己称霸世界的野心,最终实现领导世界的全球战略目标的重要表现.
故答案为:
√.
29.世界政治格局当前处于“一超多强”局面,正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 (判断对错).
【考点】OC:世界格局多极化.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世界格局多极化的知识点,应把握世界格局多极化的有关知识.
【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冷战后,美国企图称霸世界,欧盟、中国、日本、俄罗斯等国家和国家联盟的实力不断增强,成为牵制美国称霸世界、促进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世界政治格局当前处于“一超多强”局面,正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故答案为:
√.
30.和平与战争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 × (判断对错)
【考点】MH: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当今世界的主题.
【解答】1991年苏联解体,东西方冷战结束,美苏对立的两极格局不复存在,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世界正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但地区冲突和霸权主义依然存在,世界人民渴望和平和发展,因而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是和平和发展.
故答案为:
×.
三、材料解析(31小题8分,32小题10分,33小题8分,共26分)
31.材料一:阿尔萨斯和洛林归还法国;德国的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德国取消义务兵役制,陆军总数不得超过10万……
材料二:尊重中国的主权与独立及领土和行政完整;建立并维护各国在中国的商务实业“机会均等”原则;不得在中国谋取有损于其他国家公民的特权……
请回答:
(1)材料一出自什么条约?中国代表拒绝在这一条约上签字,由此引发了中国的什么运动?
(2)材料二出自什么条约?这个条约对哪个国家最有利?
【考点】LC:华盛顿会议和华盛顿体系;9B:五四运动;LB:巴黎和会和凡尔赛体系.
【分析】本题以一战后两个重要条约的内容切入考查相关条约与影响,注意涉及中外结合.
【解答】(1)材料一“阿尔萨斯和洛林归还法国;德国的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德国取消义务兵役制,陆军总数不得超过10万…”出自《凡尔赛和约》;巴黎和会无视中国的主权和战胜国的地位,把德国原在中国山东攫取的一切特权转让给日本,引发了“五四”反帝爱国运动,中国代表最终拒绝在和约上签字,说明弱国无外交.
(2)材料二“尊重中国的主权与独立及领土和行政完整;建立并维护各国在中国的商务实业‘机会均等’原则;不得在中国谋取有损于其他国家公民的特权…”出自《九国公约》;这个条约对美国最有利.1922年,九国代表签署了关于中国问题的《九国公约》,表面上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与领土完整,遵守各国在中国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实际上打破了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使中国又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宰割的局面,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方便.
故答案为:
(1)《凡尔赛和约》;五四运动.
(2)《九国公约》;美国.
32.阅读材料:
本宣言签字国政府……深信完全战胜它们的敌国,对于保卫生命。自由。独立和宗教自由并对于保全其本国和其他各国的人权和正义非常重要……兹宣告:①……②每一政府各自保证与本宣言签字国政府合作,并不与敌人缔结单独停战协定或和约。
请回答:
(1)这是什么宣言的内容?它是何时、何地签订的?
(2)该宣言中的“敌国”指的是哪些国家?
(3)该宣言的签订标志着什么建立?
【考点】M5: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
【分析】本题以《联合国家宣言》的内容为材料切入考查相关文件与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的史实.
【解答】(1)材料“本宣言签字国政府…深信完全战胜它们的敌国,对于保卫生命.自由.独立和宗教自由并对于保全其本国和其他各国的人权和正义非常重要…兹宣告:①…②每一政府各自保证与本宣言签字国政府合作,并不与敌人缔结单独停战协定或和约.”出自《联合国家宣言》.1942年1月1日,26个国家代表在美国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保证将用自己的全部人力和物力,联合起来,打败法西斯国家,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建立.
(2)法西斯国家的大肆侵略,激起了全世界人民的广泛愤怒,为了对付共同的敌人法西斯,国际反法西斯国家逐渐走向联合.该宣言中的“敌国”指的是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或法西斯国家).
(3)该宣言的签订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建立.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建立以后,反法西斯国家相互支援,协同作战,战斗力大大增强,逐渐扭转了战争形势.
故答案为:
(1)《联合国家宣言》;1942年1月;华盛顿.
(2)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或法西斯国家).
(3)标志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
33.在那场战争中,苏联军民以钢铁般的意志和无所畏惧的气概,浴血奋战,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在那场战争中,中国人民进行了长期艰苦卓绝的斗争,以顽强不屈的精神和众志成城的力量战胜了凶残的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胡锦涛
(1)材料中的“那场战争”指的是什么战争?它全面爆发的标志是什么?
(2)材料中胡锦涛认为中国和苏联都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贡献。请你写出中国、苏联在这场战争中的各一重大战役。
(3)“那场战争”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4)时光飞逝,“那场战争”已结束60多年。它给人类带来的伤痛让全人类至今都不能遗忘。根据所学知识,写出你最想说的一句话。
【考点】M2: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AA:平型关大捷和台儿庄战役;M6:二战的转折及重要战役;M7: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PD:历史开放性问题.
【分析】(1)本题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战.
(2)本题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战重要战役.
(3)本题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4)本题考查学生归纳能力.
【解答】(1)据材料内容“在那场战争中,苏联军民以钢铁般的意志和无所畏惧的气概,浴血奋战,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在那场战争中,中国人民进行了长期艰苦卓绝的斗争,以顽强不屈的精神和众志成城的力量战胜了凶残的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结合所学可知,“那场战争”指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年9月1日,按照早已制定好的白色方案,德军以强大的兵力突然侵袭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英法两国于9月3日对德宣战.
(2)在1940年下半年,彭德怀指挥八路军一二九师和晋察冀军区等共105个团20余万兵力,对华北地区河北山西的日伪军发动了一次进攻战役.这次战役共进行大小战斗1800余次,攻克据点2900余个,歼灭日伪军45000余人,给日伪军以沉重打击,鼓舞了中国军民抗战的斗志,增强了必胜的信心.1942年7月,德军开始集中力量进攻斯大林格勒.举世闻名的斯大林格勒会战由此开始.1943年2月,斯大林格勒会战以苏军的胜利宣告结束.从此,苏军开始了全线反攻.这次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关键性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不仅是苏德战场根本转折的开始,而且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
(3)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代表在美国战舰上签署了无条件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以轴心国的彻底失败而宣告结束.
(4)本题为开放性题目,学生只要围绕我们要热爱和平,反对战争等方面作答即可.
故答案为:
(1)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军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
(2)百团大战
斯大林格勒战役.
(3)1945年9月2日,日本签署投降书.
(4)我们要热爱和平,反对战争.
四、探究题(34小题14分,35小题10分,共24分)
34.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一次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爆发了。这场危机从美国开始,迅速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请回答:
(1)这次危机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2)美国和德国分别采取了什么应对措施?
(3)美国为了消除经济危机采取了哪些措施?
【考点】LD: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特点与影响;LE:罗斯福新政;LF:法西斯政权的建立.
【分析】(1)本题以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一次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爆发为切入点,主要考查这次危机的主要特点.
(2)本题以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一次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爆发为切入点,主要考查美国和德国分别采取的应对措施.
(3)本题以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一次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爆发为切入点,主要考查美国为了消除经济危机而采取的措施.
【解答】(1)1929年,一次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首先在美国爆发,然后迅速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这次经济危机的特点是涉及范围特别广、持续时间比较长,破坏性特别大.经济危机给资本主义世界以沉重打击,引起了资本主义各国政局的动荡.
(2)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使广大劳动人民深受其害,失业人数增多,工资下降,饥寒交迫,流离失所.经济危机引发政治危机,资本主义各国社会矛盾尖锐,政局动荡.为了消除经济危机,美国的罗斯福总统实施新政消除危机;德国的希特勒建立法西斯政权,通过对外扩张化解危机.
(3)1929年﹣1933年的经济危机,给美国经济造成严重的破坏,并引起了政治危机,导致社会矛盾尖锐,政局动荡.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为了克服经济危机,罗斯福一上台,就实行新政,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新政的措施有:罗斯福大力整顿银行,迅速恢复银行的信用,使私人现款又存入银行,重新流通.在农业方面,让农民缩减大片耕地,屠宰大批牲畜,由政府付款补贴.新政的中心措施是对工业的调整.根据《国家工业复兴法》,各工业企业制定本行业的公平经营规章,确定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市场分配、工资标准和工作日时数等,以防止出现盲目竞争引起的生产过剩,从而加强了政府对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控制与调节.美国政府大力公共工程,实施“以工代赈”,以减少庞大的失业队伍,刺激了生产和消费.
故答案为:
(1)波及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破坏性大.(任意两点即可)
(2)美国:罗斯福总统实施新政消除危机;德国:希特勒建立法西斯政权,通过对外扩张化解危机.
(3)①改革银行制度,恢复银行信用;②整顿农业;③调整工业是新政的中心措施;④兴建公共工程,增加就业机会,提高生产和消费的能力.(任意三点即可)
35.邓小平说过,“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世界历史上已经发生了三次科技革命,我们现在正在进行的是第三次科技革命,请你根据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于什么时间?
(2)请你根据所学知识总结第三次科技革命与前两次工业革命相比所具有的三大特点。
【考点】P1:第三次科技革命;P2: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分析】本题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为依托,考查第三次科技革命.
【解答】(1)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人类在原子能、电子计算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标志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是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标志着人类进入了“信息时代”.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三次科技革命与前两次工业革命相比所具有的三大特点是技术革命群体化,科技社会化,发展进程高速化.
故答案为:
(1)20世纪四五十年代.
(2)技术革命群体化,科技社会化,发展进程高速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