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精品作业
“人间真情”单元主题学习
第一板块:课内课外,自主预习
(一)通读本单元课文,自学生字词,搜集有关课文内容的资料;
1.有关诗人和古诗的背景资料,友情诗、送别诗。
2.有关台湾、白血病、骨髓移植等方面的资料。
(二)梳理预习,基础达标
1.我会读
20课
广陵
唯见
渭城
浥
客舍
更尽
21课
涨水
汛期
挽裤
谴责
懒惰
俗语
平衡
协调有序
人影绰绰
22课
跨越
红润
袭击
空旷
暂停
血脉
23课
遭受
怜悯
叮咛
嘱咐
号啕大哭
恍然大悟
24课
给予
羡慕
湿润
2.
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并用另一个读音组词。
间隔(jiàn
jiān)_______
客舍(shè
shě)________
给予(jǐ
gěi)________
白血病(xuè
xiě)
号啕大哭(hào
háo)_____
_
屏息凝神(bǐng
píng)______
3.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①冬天来了,百花凋零(diāo
tiāo),可唯一不凋零的是梅花。
②我心里不由得泛起一阵同情和怜悯(mǐn
mín)。
③白血病需要进行骨髓(suí
suǐ)移植。
4.读拼音,写字词。
才能一旦让lǎn
duò(
)支配,它就一无所能。
大地震xí
jī
(
)了整个台湾地区。
保持身体营养píng
héng(
)很重要。
5.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1)故人西辞黄鹤楼(
)
A.向西辞别往东而去
B.向西而去
(2)劝君更尽一杯酒(
)
A.改变
B.再,重
C.更加
D.经历
(3)脱鞋挽裤中“挽”的意思是(
)
A.拉,牵引
B.设法使局势好转或恢复原状
C.追悼死人
D.同“绾”,向上卷(衣服)
6.根据括号里的意思填写词语。
⑴
这本书几经______(经过许多人的手或经过许多地方)才到了我的手里。
⑵
我们不能把父母为我们做的一切都当成是_________(从道理上说应当这样)。
⑶
听了晶晶的话,我________(形容一下子明白了),原来是我错怪她了。
⑷他给他最喜爱的医生送了一面
(
赞扬医生的高明医术和高尚医德
)的锦旗。
(三)初读感知
1.《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的作者是___朝的______。题目中“之”的意思是________,“故人”意思_______,在这里指______。
《送元二使安西》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朝的_______.题目中的“使”的意思是________,“浥”意思是____________。
2.读了《搭石》一文,我知道“搭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一文先后描写了同一时间海峡两岸的两个不同场景:第一个场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个场景是________________。
4.《卡罗纳》一文抓住卡罗纳失去母亲后第一天来上学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从他承受的
和身边人对他的
两方面展开来写的。
5.《给予是快乐的》一文主要写了谁 写了他怎样的一件事情呢?
第二板块:主题探究,品析写法
《古诗两首》
(一)精读感悟
你从诗中能够体会到什么?诗人送别老朋友时的心情怎样?从哪些词句感受到的?在书中做出批注。
巩固练习
1.背诵并默写两首古诗。
2.实践运用
(1)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帆影已经消逝,而诗人还在翘首凝望,这是怎样的一幅画面呢?反复诵读古诗,仔细观察插图,展开丰富的想象,将你看到的画面描述出来,或用画笔生动形象的描绘出来。
。
(2)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别筵将尽、分手在即,二位好友频频祝酒、殷殷话别。请将此情景流泻于你的笔端,让我们感受他们彼此的关切与祝福。
(三)推荐丛书
古代交通不便,离别容易相会难,以送行饯别表达深厚的情谊便成为一种习俗,送别也因此成为诗人笔下常见的题材。请诵读以下几首被人们传诵至今的送别诗,感悟浓浓的友情。
山中送别
王维
山中相送罢,
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
王孙归不归。
别董大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搭石》
(一)精读感悟
课文许多地方都使我们感受到“美”有看得见的具体的“美”也有看不见心灵的“美”。让我们找出来,多读几遍,并在空白处写下你的体会。
巩固练习
1.抄写你喜欢的句子,和同桌交流一下喜欢的原因。
2.实践运用
上了点年岁的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
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chuò)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总会在第一块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走,等对方过了河,俩人再说上几句家常话,才相背而行。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伏(fú)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从以上语段不难看出作者观察
,描写
,善于从平凡的事物中
美、
美。我也想写一些平凡事物中的“美”。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一)精读感悟
默读课文,画出使你深受感动的语句或段落,在空白处写下你的感受,并与同学交流读书感受。
巩固练习
1.学了课文我明白了,这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其实是一座
桥,是一座
桥。
2.实践运用
小钱静静地躺在病床上。灿烂的阳光没有使他苍白的脸红润起来。
此时此刻,跑到空旷的地方才比较安全。但是,李博士仍沉着地站在病床旁,那位青年也静静地躺在病床上。
同样是“静静地躺在病床上”,却蕴含着不同的意义,台湾青年一心为他人着想,无私奉献的精神跃然纸上。如果有一天小钱和那位台湾青年相遇了,我的脑海会出现这样的画面:
(三)推荐丛书
两岸同胞相距虽远,心却是紧紧相连,请阅读下面这篇文字,感受一下一次救助活动牵动了多少人的心。
跨越海峡的生命救助行动
圆满成功
公元2001年6月13日,这是一个海峡两岸骨肉同胞魂牵梦绕的日子,也是海内外炎黄子孙心心相印的日子。
千万双眼睛共同聚焦一个大陆同胞年轻的生命,千万颗心为中国“幸子”的命运而跳动。
早晨六时四十分,黎明的曙光绽开五彩绚丽的朝霞,在宝岛台湾花莲,一位青年静静地躺在无菌室内,等候着他的骨髓从他的躯体里抽出来,流进海峡彼岸姑苏城内此刻同样躺在无菌室内的一位年轻姑娘的血管。
八时,经过全身麻醉的骨髓捐赠者,在经历了一小时二十分钟的手术之后,他的骨髓,饱含着同胞之情,从他的身躯内跃出。
九时三十分,台湾青年的骨髓,装进了盛满液氮的骨髓箱,由三名慈济会的志愿者护送,从台湾花莲起飞,十时二十分到达台北桃园机场。
十三时二十五分,骨髓运输小组从台北桃园机场起飞赴香港。在飞机上,志愿者们小心地呵护着骨髓箱,每隔一小时要上下左右晃动,以防止骨髓的凝结,影响细胞的活性。他们深知,手里捧着的,不仅仅是活性细胞,而且是陈霞姑娘的生命。
十五时零四分,骨髓提前六分钟运到香港特区。这意味着离陈霞姑娘的生命的希望更近了。
十九时五十五分,运输骨髓的飞机平稳地在上海虹桥机场停机坪降落。由于香港的天气原因,飞机延迟了二十分钟起飞。虽然抵达上海的时间比预期晚了十五分钟,但总的来说还是相当顺利的。
二十时刚过,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医护人员将骨髓接到,迅速装上救护车。由警车开道,接骨髓的救护车从虹桥机场直奔苏州。
二十一时二十五分,接骨髓的救护车开进了苏州,开进了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人们翘首期盼的来自海峡彼岸的生命火种,仿佛长距离的接力赛,终于如期传到了姑苏城,传到了陈霞的无菌室,不,应该说,是传到了海峡两岸同胞的心坎里!
二十二时,骨髓移植手术开始。午夜时分,手术顺利完成。
至此,宝岛台湾、特区香港、祖国大陆,辗转千里的跨越海峡两岸的生命救助活动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第三板块:组文联读,内化写法
(一)提炼写法,一课一得
1.默读《卡罗纳》,在阅读中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和神情体会人物的情感,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
2.比较阅读《搭石》
《给予是快乐的》:
文中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哪些地方出乎你的意料?在文中勾画出来,并与你的同桌说一说。
读下面语段,感受作者表现美的方式有什么不同?
经常到山里的人,大概都见过这样的情景: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总会在第一块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走,等对方过了河,俩人再说上几句家常话,才相背而行。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搭石》
男孩睁大了眼睛:“你是说,这车是你哥哥给你的,你不用花一分钱?”保罗点点头。男孩惊叹地说:“哇!我希望……”
保罗以为男孩希望也有一个这样的哥哥。男孩却说:“我希望自己也能当这样的哥哥。”
男孩跳下车,三步两步跑上台阶进了屋。不一会儿他出来了,背着一个小孩,显然是他的弟弟,看上去腿有残疾。他把弟弟放在最下面的台阶上,两个人紧靠着坐下。他指着保罗的车,说:“看见了吗?很漂亮,对不对?这是他哥哥送给他的圣诞礼物!将来,我也要送你一辆这样的新车。到那时候,你就可以坐在车里,亲眼看看我跟你讲的那些好看的圣诞礼物了。”
——《给予是快乐的》
组文略读,发现异同
爱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本组呈现了五篇颂扬“爱”的故事,他们的“爱”有何异同呢?请你说一说。
第四板块:泛读拓展,丰富积累
(一)主题链接
1.
生命因为有了爱才有价值,由于爱的永恒,才有生命的存在和生命的延续。“一个苹果”又带给我们什么样的感动呢?请阅读课文173页的《一个苹果》一课,并综合自己读书的感受,以“爱”为主题办一份手抄报,或组织一次朗诵会或故事会,让“爱”在学生心中孕育生长,并把爱的芬芳播撒到四方。
2.整本书阅读
《爱的教育》是一部日记体儿童小说,书中以小学生的口吻,记述了发生在四年级学生中的一百个动人的故事,还有老师以及学生的父母亲等平凡的人。他们都具有高尚的品质。小说写出了他们对祖国和人民、对父母和兄弟、对老师和同学深厚而真挚的爱,在世界各国广为流传。你不妨来读一读!
3.影视欣赏
《一块钱豪宅》
《一个不能少》
(二)读书会
1.补充诗句
谁言寸草心,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举头望明月,
海内存知己,
桃花潭水深千尺,
少小离家老大回,
春风又绿江南岸,
2.你一定读过很多有关爱心的文章或者生活中得到过别人的帮助,你该怎样表达你的感谢之情?互相交流一下吧。
第五板块:主题表达,习作迁移
1
.
看图作文
。
观察《胜似亲人》这幅图,注意图中人物的服饰,想一想她们可能是谁,她们之间可能发生了什么事。再把你想到的写下来,内容要具体,语言要通顺。可以用“胜似亲人”做题目,也可以根据习作的具体内容自拟题目。
2
.通过本单元课文的学习,我们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纯真的感情,并被这些真情的故事所感动,请你回忆一下,生活中的那些充满温情的故事,用最真挚的语言写出故事的经过,以及自己最真实的感受。
以上两篇习作,可以任选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