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部编一年级语文上册识字9-日月明(课件+音频+教学建议+反思)

文档属性

名称 2016部编一年级语文上册识字9-日月明(课件+音频+教学建议+反思)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8-21 07:48:38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识字
9
今天我们要学一首有趣的小诗,这首诗会教我们认很多字呢!
日月明
日月明,鱼羊鲜,
小土尘,小大尖。
一火灭,田力男,
人木休,手目看。
二木林,三木森,
二人从,三人众。
míng
xiǎn
chén
jiān
miè

nán







xiū
shǒu
lín
sēn
cóng
zhòng






 
看图认字,说说这些字有什么特点?












  照上面例子说说“尖、看、从、众”几个字有什么特点?
笔尖 鲜花 尘土
森林 明天 灭火
手心 竹林
读一读
不 正 歪 歪歪扭扭
日 光 晃 晃眼睛
三 口 品 品茶
三 日 晶 亮晶晶
想一想
我会写
木头
独木
森林
林子
土块
土地
力气
大力士
小心
人心
让学刀卖箫次此简单!
D幽米
Q
an.
com
e
N

十才木

十才木木朴材林

十土


心心(教学反思参考1)日月明
中国的汉字非常有意思,很多都是由两个字合起来的,本篇课文就根据汉字构字规律所编写的一首非常有趣的儿歌,读来朗朗上口。在教学设计中,我们必须彻底摒弃单调的认读、繁琐的分析,巧妙地借助教材这一载体,精心设计多种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朗读中自主识字,在活动中提高语文素养。
1、创设情境愉悦地识字。《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识字写字”方面提出的要求是“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因此,低年级的语文教学要力求做到入情入境,牢牢抓住学生的年龄特征,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在实际教学中,我通过看图、游戏等一系列识字活动,让学生在宽松、自然的状态下进入情境,进入课文,去发现构字规律,掌握汉字结构,从而感悟汉字文化,积累语言文字。
2、以读为本读中感悟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教学中,我让学生直接面对文本,主动地去读,读准生字、读通课文、读懂意思;兴致勃勃地去读,读出情感。以达到在多种形式的反复朗读中认识汉字,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3、小组交流合作探究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课堂上,我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以独立或随机组合的方式组成学习小组,选择自己已经知道或者含糊不清的一些生字的意思,在小伙伴中进行交流,形成人人争当小老师的局面。这样,同学之间互帮互学,深化了对知识的认识;大胆交流,提高了交往能力。他们的团体合作意识被调动起来了,从而充分体验合作的愉快。
4、提炼生活仿作创新提炼生活,想象模仿,是实现学生与文本对话的保证。教学《日月明》之前,我引导学生当一回“小小调查员”,通过电脑、电视、画报、儿歌等多种途径去了解汉字的特点,让他们在学习课文之前,就对课文内容有个初步的了解,巧妙地架设起文本与生活的桥梁。在教学《日月明》时,我以课文为凭借,由浅入深地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识字经验,模仿课文中的句式,进行语文训练,培养了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丰富了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开启了学生的思维和想象。灵活地处理教材,能较好地拓展语文教学的空间,有利于让学生在广阔的生活中学语文。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是在努力实践着让学生与文本进行深层次的对话,也是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日月明》教学建议
一、识字写字
1.识字:
⑴本课除“力、手”之外,其他生字均为会意字,字形与字义联系紧密,字义比较容易理解。因此,识字教学的重点应放在字音以及了解会意字的构字特点上。
⑵字音教学要强调前鼻音(鲜、尘、尖、男、林、森)和后鼻音(从、明、众)的区别,平舌音(森、从)和翘舌音(众、尘)的区别。
⑶教学中要放手让学生读韵文、认生字,引导学生发现生字的构字规律,进而记住字形,猜测字义。
⑷“力、手、明”这三个字比较常见,可以安排口头组词练习。
2.写字:
本课的写字教学重点是指导钩的写法。可以让学生先观察要写的字,再让学生观察老师的范写,重点要突出钩的运笔,提醒学生比较“力”中的横折钩与“月”中的横折钩的不同;然后让学生按笔顺描红;最后要求学生把字写漂亮。
二、朗读感悟
1.本课的韵文语言简洁、节奏明快、音韵和谐,十分适合儿童朗读。在教学中可以采取自由读、对读、边拍手边读等多种形式反复读,在读中不断和生字见面,巩固生字。
2.要多读韵文,熟读成诵。在读的过程中发现会意字的构字规律,感受识汉字的乐趣。
三、课后练习
本课课后练习中安排了一项“读读想想”,目的是进一步扩展学生对会意字的认识,通过读词语了解四个字的意思,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喜爱之情。结合这项练习,可以组织学生围绕“有趣的汉字”这一主题开展实践活动。
四、实践活动
可以将“读读想想”中的四个汉字,仿照课文的形式编成韵文;可以在自己认识的汉字中寻找会意字并编成儿歌;还可以讲一讲有趣的汉字故事等。在学生充分准备的基础上,可以开一个展示会。
五、教学时间
教学本课可用2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