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有理数的加法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1.5有理数的加法 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7-08-21 09:31: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有理数的加法(1)>>
课型:新授
教材分析:
有理数的加法是小学算术加法运算的拓展,是初中数学运算最重要,最基础的内容之一。熟练掌握有理数的加法运算是学习有理数其它运算的前提,同时,也为后续学习实数、代数式运算、方程、不等式、函数等知识奠定基础。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建构在生产、生活实例上,有较强的生活价值,体现了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反作用于实践。就本章而言,有理数的加法是本章的重点之一。学生能否接受和形成在有理数范围内进行的各种运算的思考方式(确定结果的符号和绝对值),关键在于这一节的学习。
学情分析:
对于加法运算,学生在小学都已经学过,但引入负数后的加法和以前学的不同,要引导学生从符号和绝对值两方面去考虑一个数;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具备合作和交流的能力,通过探究和合作获得知识的课程目标基本上可以实现;另外学生对于前面正数、负数、数轴、绝对值的知识已经较好地掌握,为这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经历探索有理数加法法则的过程,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理解并掌握有理数加法的法则。
(2)应用有理数加法法则进行准确运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有理数加法的教学,体会由特殊到一般和分类的思想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概括的思维能力。
(2)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注意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会在总结有理数加法法则的过程中与同学合作、交流的重要性,并且意识到数学与现实生活是紧密相连的。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有理数加法法则的理解与运用,而不是简单的记忆法则。
难点:在问题情境中,通过交流讨论,总结出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教学方法
情境式教学
教学方法:
观察——猜想——探究——应用
七、教学准备:
多媒体演示文稿
步骤
目标与内容
教学方法
整合点与软件
㈠课题导入
师:对于加法,我们大家都不陌生,但在引入了负数以后,数的范围就扩大到有理数了,那有理数范围内的加法应该如何计算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1.5有理数的加法(1)》(板书课题)
㈡设置情境一
今天我请来了白雪公主和小矮人和我们一起来学习,请大家认真观察,回答小矮人的问题。(情境设置为小矮人在数轴上运动)我从原点出发,先向右运动3个单位,再向右运动2个单位,两次运动后总的结果是什么?(找一个学生回答)师:在这个情境中,我规定向右记为正,向左记为负,那么刚才小矮人的运动就可以用一个式子来表示:(+3)+(+2)=
+52.
我从原点出发,先向左运动3个单位,再向左运动2个单位,两次运动后总的结果是什么?用式子怎么表示?(分别找学生回答)
观察多媒体展示
小矮人的移动,动画形式,使有同号理数加法理解起来更直观、形象
㈢猜想与探究一
根据上面的情境,你能猜想一下下面几个算式的结果吗?(1)(+3)+(+5)=(2)(-3)+(-5)=(3)(-2)+(-9)=(4)(+4)+(+13)=(5)(-13)+(-5)=(学生回答结果)问:你能将上面的计算规律用自己的语言总结一下吗?(学生独立思考后找个别学生回答)结论: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猜想、探究有理数加法法则的整理
㈣设置情境二
情境继续为小矮人在数轴上运动。1.
我从原点出发,先向左运动3个单位,再向右运动2个单位,两次运动后总的结果是什么?用式子怎么表示?2.
我从原点出发,先向左运动2个单位,再向右运动3个单位,两次运动后总的结果是什么?用式子怎么表示?3.
我从原点出发,先向左运动3个单位,再向右运动3个单位,两次运动后总的结果是什么?用式子怎么表示?
观察多媒体展示
小矮人的移动,动画形式,使有异号理数加法理解起来更直观、形象
㈤猜想与探究二
根据上面的情境,试着计算以下式子:(1)(+3)+(-5)=(2)(-3)+(+8)=(3)(+2)+(-9)=(4)(-4)+(+13)=(5)(-13)+(+13)=(6)(+3.5)+(-3.5)=小组讨论:请试着找出上述式子的计算规律(此处为本节课难点,指导学生充分讨论,总结规律,用时会比较长)结论:异号两数相加,绝对值相等时和为0;绝对值不等时,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猜想、探究有理数加法法则的整理
㈥总结法则:(以填空形式给出)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2、异号两数相加,绝对值相等时和为0;绝对值不等时,取
绝对值较大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3、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2分钟时间快速记忆法则后,全班一起再读一遍,记住的闭眼背)
总结有理数加法的用算法则
㈦例题解析
讲解时指导学生应该先判断类型,是同号两数相加还是异号两数相加,然后再按照相应的法则进行计算。(1)
(
+8
)
+
(
+5
)
同号两数相加=
+
(
8
+
5)
取相同的符号,=
+13
并把绝对值相加(2)
(
-3)
+
(-11)
同号两数相加=
-(3+11)
取相同的符号,=
-14
并把绝对值相加(3)(-17)+(+9)
异号两数相加=
-
(17-9)
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
-
8
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4)(+
)+(
-

异号两数相加=
+

-

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
+
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5)
(
+2.5)
+
(
-2.5
)
=
0
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6)
(
-4)
+
0
一个数同0相加,=
-4
仍得这个数方法总结:
有理数加法的运算步骤判断类型
先确定和的符号
再进行绝对值的加减运算(同号、异号等)
应用对有理数加法运算法则的应用,加深记忆
㈧练一练
(-5)+(-2)
(2)(-13)+(+11)(+3.8)+(-3.8)
(4)4+(-8)(-)+(-)
(6)(-)+
㈨玩游戏:砸金蛋
1.
冬天的某一天,哈尔滨的气温为-38℃,北京的气温比哈尔滨高32℃,问当天北京的气温为多少度?2.计算:(-3)+(+3)=
(-4)+11=
(-2)+13=3.请你举出生活中的一些运用到有理数的加法的例子4.(金花四溅)恭喜你,请其他同学为他鼓掌表示祝贺!5.
计算:0+(-6)=
(-
3)+4=
(-)+(-)=
通过游戏进一步加强对有理数加法的理解
动画演示,增强趣味性
㈩课堂小结
1.本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有理数加法法则)2.有理数加法计算的一般步骤是什么?(先判断类型,再确定符号,最后计算绝对值)
板书设计
1.5
有理数的加法(1)(一)
1.(+3)+(+2)=+5
2.(-3)+(-2)=-5
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二)1.(-3)+(+2)=
-1
2.(-2)+(+3)=
+1
3.(-3)+(+3)=
0异号两数相加,绝对值相等时和为0;绝对值不等时,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