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课 艺术和科技的新结合——现代建筑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九课 艺术和科技的新结合——现代建筑 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7.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17-08-21 08:51: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九课
艺术和科技的新结合——现代建筑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和认识外国现代建筑的主要特点和发展趋向。
2.掌握欣赏现代建筑的基本方法,能对现代建筑作出分析和评价。
【过程与方法目标】
1.欣赏建筑图片,启发式教学,具体分析讲解。
2.通过比较法、讨论法、谈话法、练习法引导学生综合探究性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情感与态度目标】
1.培养学生用美术语言去欣赏现代建筑,提高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能力。
2.对建筑有所了解的基础上,激发热爱建筑艺术的热情。
2学情分析
对于外国的现代建筑学生并不了解,因此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片,有利于学生了解和认识现代建筑的主要特点和发展方向,这节课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使课堂情境化、直观化、趣味化。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和理解现代建筑的主要特点,学会欣赏现代建筑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学生对现代建筑常用的名词术语比较生疏,对建筑的空间无法切身感受。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探究新知
通过多媒体先简短欣赏其他几种艺术形式(现代绘画、雕塑、工业设计等),再与几组现代建筑图片进行比较,教师举例提问,启发学生思考回答,导入新课。
建筑与其他艺术不同,建筑真正的美存在于与功能相适应的形式之中。它不是个人的作品而同时又有功能的性质,所以让学生理解不仅对其创作而且对其欣赏都要报有特殊的态度
活动2【活动】理解新知
一..现代建筑的概念(P119)--学生阅读教材总结归纳
时间概念:一般将20世纪以来的建筑统称为现代建筑
时代特点:从艺术欣赏角度
1)重视建筑的功能,强调建筑形式要服从功能的需要。
2)重视建筑的空间,重视建筑与环境的有机结合。
3)积极采用新材料、新技术和新结构,实现艺术与科技的新结合。促进建筑形象和风格多样化。
二.现代主义建筑巨匠--教师讲授,学生认真思考
1)现代建筑派产生背景、条件
2)现代建筑派包含两方面内容:
功能主义派:德国的格罗皮乌斯、密斯范德罗和法国的勒柯布西耶
有机建筑派:美国的赖特
三.代表建筑--结合视频、图片资料举两个建筑实例重点讲解
1)格罗皮乌斯:德绍“包豪斯”校舍
2)赖特:流水别墅、纽约古根海姆美术馆
3)勒柯布西耶:朗香教堂、萨伏伊别墅
4)密斯范德罗: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
四.新材料、新技术和新结构的应用
1)巴黎蓬皮杜艺术与文化中心
2)悉尼歌剧院
3)体育场馆代表建筑:蒙特利尔奥林匹克体育场、札幌穹顶体育馆
活动3【练习】拓展与小结
总结--提问:建筑的美观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通过上述建筑赏析,学生对现代建筑有了深入的认识,再进一步引导学生深入思维,使其总结归纳欣赏现代建筑的基本方法,能对现代建筑作出分析和评价。
1)实用功能--建筑是人类生活、工作和礼拜的地方,在决定某种形式前,
建筑首先要满足需要和愿望。
2)建筑“艺术表达”--质地、外表、象征等。建筑是凝固的音乐。
3)建筑的地域性--文学、音乐和绘画艺术等作品不受场合限制,它们大都可以通过表演和流动展出或复制在大多数地方可以为人们所认知。
但建筑物因其所处的环境不同,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
活动4【作业】思考与探究
1.培养学生通过网络、书籍等形式收集、整理、分析资料的能力。
2.参观身边的现代建筑,就其形式和功能、价值写一篇小论文。
3启发学生要留意观察欣赏身边各类建筑物。
4.培养学生画建筑速写的兴趣,激发学生热爱建筑艺术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