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 认识绘画艺术 课件(共三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课 认识绘画艺术 课件(共三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17-08-21 10:08:38

文档简介

课件18张PPT。第一课时现在大屏幕上有五幅图片,同学们
你们能否找出那一幅是绘画作品吗? 绘画艺术与其他美术门类有着很
明显的差别 那么绘画的定义是什么?绘画的定义 绘画是主要的美术门类之一,是借助于某种物质媒介材料,运用点、线、空间、色彩等艺术语言,在二维空间(即平面)上创造形象,反映生活和表达情感的艺术。绘画的两大体系 两大体系:以中国绘画为代表的东方
绘画体系和以欧洲为中心的西方绘画体系。 在这两大体系内,按照特定的分类方式,绘画又可以分为好多种。 绘画的种类1、按使用的工具和材料的不同分类:中国
画、油画、版画、水彩画、水粉画、素描、
丙烯画、镶嵌画、磨漆画、拼贴画等。2.按描绘的对象的不同分类:人物(宗教画、历史画、军事画、肖像画、风俗画、人体画等)、风景画、静物画、动物等;中国画则习惯按传统分为: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三大画科。 3、按照绘画的形式和功用的不同分类:壁画、单幅画、组画、连环画、年画、漫画、宣传画等 通过对不同种类绘画的浏览,我们是否能得出绘画艺术共同的特点呢? 绘画是平面的《蒙娜丽莎》达芬奇绘画除了长于描绘客观世界,同时绘画在表现人的
主观世界也具有极大的自由性。这方面在西方现代
绘画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大家来看这幅画。 蒙克《呐喊》《星月夜》凡高第二点特征:绘画长于描绘客观世界和表现主观情感。大家不要以为只有油画才能达到乱真的效果,国画中的工笔画也能做到。除了绘画是平面的,具有长于描绘客观世界和
表现主观世界的特点外,还有什么特点呢? 绘画只能以静止的形象来描绘。 如果动起来就是另一种艺术形式了,也就是大家都熟悉的动画了。但是好的绘画却能超越相对静止的空间畴,引发人的联想。 《最后的晚餐》)画面中,画家选择了
耶稣在晚餐时突然向众门徒宣布有人出
卖他的这一充满戏剧性的瞬间,从而着
重刻画了包括叛徒犹大在内的12个门徒
听到这一惊人消息而表现出的各自的心
态。我们在欣赏这一静止的瞬间形象时,
联想这一瞬间的前前后后,从而突破了
绘画只能描绘某一瞬间的局限性。中国画在古代无确定名称,一般称之为丹青,主要指的是画在绢、纸上并加以装裱的卷轴画。近现代以来为区别于西方输入的油画(又称西洋画)等外国绘画而称之为中国画,简称“国画”。它是用中国所独有的毛笔、水墨和颜料,依照长期形成的表现形式及艺术法则而创作出的绘画。 本节课结束、谢谢!!课件34张PPT。第三课时全卷以全景式构图、严谨细密的笔法,展现出北宋都城汴京清明节的风貌。画的内容结构大体可分为三个段落:开首是郊区农村风光:中段是以虹桥为中心的汴河以及两岸船车运输,手工业和商业贸易活动:后端为城门内街道纵横、店铺比邻,车水马龙的繁华景象。作品更加典型和全面地记录了中国十二世纪北宋汴京的城市面貌和当时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是汴京当年繁荣的见证,也是北宋城市经济情况的写照。 绘画作品的构成因素内容 形式作品内容的主要因素——题材和主题 题材:指作者根据生活感受与体验而选定的作品内容
的基本材料,即作品中表现出来的生活形态和情感形态。 主题:是透过题材所暗示出来的思想内涵,是作者的
主观情思与题材的客观意义相契合而生发出来的具有某种社会意义的思想石鲁《转战陕北》 《转战陕北》以解放战争时期党中央指挥部“转战陕北”为题材,以磅礴的气势,以崇山峻岭的雄伟气魄为烘托,将毛主席置于巍峨的群山之中,人物虽小,但形神兼备,十分突出,真实地再现了中国革命危急关头,毛主席胸中自有雄兵百万,从容转战陕北黄土高原的泰然气派和中国人民命运的决战,这一伟大的主题。 通过《转战陕北》这一幅绘画就绘画艺术的内容作了了解,明白了题材与主题是绘画内容的构成要素,也明白了绘画艺术内容的重要性。那么构成绘画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什么呢?绘画形式的构成因素──物质媒介 潘天寿《露气》 不同的材料出不同的效果,那么同一种材料所表现的绘画,其形式相同吗?《呐喊》, 1893年.蒙克,挪威,90.8cm*73.7cm,画布油画,奥斯陆国家画廊藏《拿烟斗的男孩》 毕加索创作于1905年,100×81cm。 我们知道每种艺术都有自已的语言,比如:音乐的语言有(节奏、旋律、和声、速度等)、舞蹈(音乐、肢体、服装等)、戏剧(文学、舞美、音乐、人物动作、唱腔、对话等)
那么绘画的艺术语言是什么??绘画的艺术语言: 绘画的艺术语言:为形象地揭示绘画的内容而使用
的造型表现手段和艺术手法总和。(点、线、面;形体
、结构;透视、空间;明暗、光影;色彩、色调;
夸张、变形;肌理、质感)。绘画的形式结构 由各种艺术语言所构成的各个局部之间的内在关联和组织的样式。其中体现着作品的内在的形式结构规律,也就是绘画的构图形式和构图法则。中国画《太行丰碑》贾又福 油画《泉》安格尔绘画的艺术形象 绘画作品的艺术形象既是指作品中某一个别的艺术形象,又包括各个艺术形象所构成的整体形象,艺术形象的多样化:人物、山水、花鸟、风景、静物;
再现性的、表现性的;具象的、意象的、抽象的。内容与形式相统一的含义
——审美文化意蕴艺术意蕴 :它是指深藏在艺术作品内在的含义、意义和意味,包括一种内在的生气、情感、灵魂、风骨和精神等等。体现为一种哲理、诗情或神韵,需要欣赏者用全部心灵去探究和领悟。为了加深对艺术意蕴的理解,我们可以从诗情画意中来理解美术作品的意蕴:《寒江独钓图》 陈后主陈叔宝 隋文帝杨坚 课堂小结: 希望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加深对绘画艺术的认识与理解,针对绘画作品,能够尝试运用一定的专业术语,比较深入、全面加以欣赏和品评;也希望本节课的学习为我们接下来的课程学习打下坚实的的理论基础。课后作业与拓展:1、选择一副自己喜欢的绘画作品,从内容与形式
两个方面对其进行赏析和评价。(说明自己喜欢
的理由)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构思一幅作品并完成,要
求总结自己采用的绘画形式和工具、材料有何特点,与表现的主题的关系。本节课结束!谢谢观赏!!课件39张PPT。中国画发展史秦汉时期:壁画、帛画隋唐时期:人物画发展成熟,山水画、
花鸟画形成独立的画科五代时期:山水画发展成熟宋代时期:花鸟画发展成熟明代时期:写意花鸟发展成熟清代时期:百家齐放、万家争鸣秦汉美术魏晋南北朝美术 顾恺之“传神写照”理论提出,要求绘画作品应重表现人物的风貌、气质。 隋唐绘画(人物画)唐代人物画的主要题材有宫廷、皇室、历史事件、贵族生活、宗教、仕女等。
唐代重要的人物画家有:阎立本、吴道子、张萱、周昉。阎立本 《步辇图》《历代帝王图》吴道子(约686-760)是盛唐最杰出的画家,在宗教画上成就突出。他在用笔技法上,创造了一种波折起伏、错落有致的“莼菜条”式的描法,加强了描摹对象的份量感和立体感,突出了人体曲线和自然的结合。尤其是他所画的人物、衣袖、飘带,具有迎风起舞的动势,故有“吴带当风”之称。 张萱《虢国夫人游春图》 周昉《挥扇仕女图》五代时期美术(人物画) 直接表现贵族生活题材占很大比重周文矩 五代南唐《重屏会棋图》韩熙载 五代南唐《夜宴图》宋代美术(人物画) 宋代人物画中的历史故事题材多了一个褒忠贬奸,表现民族矛盾的题材曲折的表现了主张抗金,反对投降的政治态度。李唐 北宋末《采薇图》宋代简笔人物画隋唐山水展子虔 北周末隋初《游春图》青绿山水 山水画的一种。用矿物质石青、石绿作为主色的山水画。有大青绿、小青绿之分。前者多钩廓,少皴笔,着色浓重,装饰性强;后者是在水墨淡彩的基础上薄罩青绿。 唐·李昭道《明皇幸蜀图》 李思训 唐《江帆楼阁图》水墨山水:王维《长江积雪图》五代山水荆浩 五代后梁《匡庐图 》关仝 五代《关山行旅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董源 五代南唐巨然,五代南宋画家 宋代山水《寒林平野图》,绢本水墨,图绘萧瑟的隆冬平野中,长松亭立,古柏苍虬,枝干交柯,老根盘结,河道曲折,似冰冻凝固,烟霭空濛而至天际。这正是李成最擅长表现的场景。宋人用的绢,极宜于勾线。李成用硬笔锐锋,在绢上勾画的松针、粗干细枝、土坡石廓,线条瘦硬坚韧,即使不染墨,也神完气足。所以他的画,仅用淡墨作少量的烘染,给人以一种秀润淡雅的享受。李成的绘画艺术影响极大,几乎左右了北宋山水画的发展,当时评价李成“凡称山水者必以成为古今第一。”,将他的山水和吴道玄的人物相提并论。溪山行旅图 北宋 范宽范宽以雄健、冷峻的笔力勾勒出山的轮廓和石纹
的脉络,浓厚的墨色描绘出山川峻拔雄阔、壮丽
浩莽的气概。这幅竖长的大幅作品,不仅层次丰
富,墨色凝重、浑厚,而且极富美感,整个画面
气势逼人,使人犹如身临其境一般。扑面而来的
悬崖峭壁占了整个画面的三分之二。这就是高山
仰望,人在其中抬头仰看,山就在头上。在如此
雄伟壮阔的大自然面前,人显得如此渺小。 山底
下,是一条小路,一队商旅缓缓走进了人们的视
野——给人一种动态的音乐感觉。马队铃声渐渐
进入了画面,山涧还有那潺潺溪水应和。动中有
静,静中有动。这就是诗情画意!诗意在一动一
静中慢慢显示出来,仿佛听得见马队的声音从山
麓那边慢慢传来,然后从眼前走过。宋 马远《踏歌图 》《踏歌图》是南宋画家马远的代表作,喜作边角小景,世称“马一角”。与李唐、刘松年、夏圭并称为南宋四大家。他的山水画成就最大,独树一帜,与夏圭齐名,时称“马夏”,成为绘画史上富有独创性的大画家。 图上半部分是山水画,图下半部分实际上是以南方风俗为题材的作品。它的上半部描绘了仙境般的境界,下半部表现了南宋首都临安郊区外雨后天晴的景色。同时也反映出丰收之年,农民在田硬上“踏歌”而行的欢乐情景,完全不搭界的一雅一俗,很协调地统一在同一画面里。是中国绘画史中的一件名作,具有重要的地位。 南宋 夏圭 《山水十二景图卷》 构图常取半边,焦点集中,空间旷大,近景突出,远景清淡,
清旷俏丽,独具一格,夏圭喜用一角半边的构图,人称“夏半边”,
后人认为此系南宋偏安写照。 元代山水画元代四大家:黄公望、吴镇、王蒙、倪瓒 黄公望(1269-1354),其山水画宗法董源、巨然,由此生发,自创一格;创浅绛山水,画风雄秀、简逸、明快,对明清山水画影响甚大,为“元四家”之首, 《富春山居图》是黄公望晚年的杰作,也是中国古代山水画的巅峰。此图描绘富春江两岸初秋景色,坡陀起伏,林峦深秀,笔墨纷披,苍茫简远,前一段(《剩山图》)现藏浙江省博物院,后一段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前段纵31.8厘米、横51.4厘米;后段纵33厘米、横636.9厘米。 吴镇《双松图轴》王蒙《稚川移居图》 倪瓒《晴林平远图》 元代王蒙《稚川移居图》在2011年6月4日晚北京保利2011春拍夜场中,以4.025亿元人民币成交,成为今春拍卖市场上成交价最高的中国古代书画作品。这个价位仅次于2010年黄庭坚《砥柱铭》4.3为迄今为止拍卖市场上第二高价的古代书画作品。 北宋黄庭坚书法《砥柱铭》 明代中期随着经济生活的繁荣,成为中国山水画最为鼎盛的时期。画派林立,画人无数,素称“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的苏州(俗称吴门)涌现出卓有成就的画家群体,以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四家最为著名,史称“吴门画派”。学从董源、范宽入手,兼及王蒙、吴镇,用笔多细长挺秀、清丽典雅、灵逸生动,书卷气浓。他们的作品大多表现江南文人优雅闲适的生活情趣。 明代山水明 沈周《庐山高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 文徵明《古木寒泉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唐寅《山路松声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仇英《仙山楼阁图》2010年北京九歌国际拍卖公司推出的沈周《松窗高士》立轴以1.523亿元落锤,成为2010年十大最贵艺术品之一。 北京翰海2010年于6月5日~7日在北京嘉里中心饭店举行春季拍卖会,
仇英《浮峦暖翠图》以7280万元成交。此作为仇英青绿山水珍品,
香港长风2009年春季拍卖,仇英《文姬归汉长卷》成交价:1.12亿。 2013年6月3日晚,明代著名画家唐寅的手卷《松崖别业图》,
拍出超7130万元人民币, 清代山水四大名僧:是指明末清初四个出家为僧的画家。原溪(石涛)、朱耷(八大山人)、髡残(石溪)和弘仁。四人都擅长山水画,各有风格。他们都竭力发挥其创造性,反对摹古,取得创新成就,其特点:石涛之画,奇肆超逸;八大山人之画,简略精练;髡残之画,苍左淳雅;弘仁之画,高简幽疏。都自具风采。 石涛山水画朱耷《仿倪云林山水》髡残《松岩楼阁图 》弘仁《黄海松石图 》《竹石鸳鸯》,2010,西泠印社拍场,成交价1.187亿。
《仿倪云林山水》,2009年 成交价8400万元
《个山杂画册》,2008,西泠印社拍场,成交价2352万元。
《山青水碧鸟语花香》,2008,佳士得拍场,成交价3426万元。
《鹭石图》,2008,北京万隆拍场,成交价3300万。
《瓶菊图》,2008,中国嘉德拍场,成交价3136万元(不含佣金)清初四王:是指王时敏、王鉴、王翬、王原祈,又称江左四王。四人画风接近,按传统审美模式的心理定式,形成“四王”画派,当时以正统地位雄踞于画坛。“四王”属于正统画派,同时也属文人画家,他们倡导南宗的绘画风格,创造出了另一种新风格。将中国画的笔墨水平发展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扬州八怪:是中国清代中期活动于扬州地区一批风格相近的书画家总称,或称扬州画派。包括罗聘、李方膺、李鳝、金农、黄慎、郑燮(又名郑板桥)、高翔和汪士慎。 花鸟画“花鸟画”是中国传统绘画中的一个画科,它是以描绘
花卉、竹石、鸟兽和鱼虫为主要内容的绘画形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内涵。根据描绘的内容,又可细分为花卉、翎毛、蔬果、草虫、畜兽等支科。其技法多样,分为工笔花鸟画和写意花鸟画(又可分为大写意花鸟画和小写意花鸟画);又以使用水墨色彩上的差异,分为水墨花鸟画、泼墨花鸟画、设色花鸟画、白描花鸟画与没骨花鸟画 如薛稷画鹤,曹霸、韩干画马,边鸾的孔雀,韦偃画牛,李泓画虎,张旻画鸡,齐旻画犬,李逖画昆虫等等,已能注意到动物的体态结构,形式技法上也比较完善。 唐代花鸟五代是花鸟画发展史上的重要期以徐熙、黄筌为代表的两大流派,确立了花鸟画发展史上的两种不同风格类型,“黄筌富贵,熙野逸”, 五代花鸟飞禽山水图 苹婆山鸟 五代黄荃、徐熙花鸟画极高的写实水平,标志着中国传统
花鸟画趋向成熟。 宋代花鸟画宋 崔白<双喜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 赵佶<芙蓉锦鸡图> 宋代院体花鸟画的代表性及艺术特点:花鸟画是宋代宫廷画院绘
画的重要类别,在艺术上大大超越了唐代。 《芙蓉锦鸡图》是中国历代经典名画中的精品,风格殊异、妙笔纷呈。
《芙蓉锦鸡图》作者以其独特的艺术天赋和精湛的绘画技巧,使用笔和设色这两大中国传统绘画技法的元素达到完美的统一,且以特有的笔调活灵活现地传达出所描绘对象的精神特质,达到了高度成熟的艺术化境,使其作品栩栩如生、流传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