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
认识绘画艺术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古今中外绘画作品的一般共性特征和绘画的种类。
(2)了解绘画作品的内容构成因素和形式构成因素及所表达的深层意蕴。
(3)对绘画的内涵与外延形成比较全面的初步认识。
2.过程与方法目标:
课堂中突出学生的主体性,结合教学预设,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关注教学过程的实施,创设实现教学预设和结果的有效教学手段。以教师为主导,充分使学生参与、研究、讨论,感受作品的美与画家的艺术追求。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丰富学生的艺术语言,让学生获得美术文化素质及个性潜能素质。
2学情分析
绘画是运用点、线、色彩、明暗、透视、构图等手段,在平面上创造图象,反映现实和表达审美感受、思想感情的艺术。随着社会的发展,绘画逐渐形成多种风格和样式,并在中西方形成两大体系。绘画作品的内容构成因素和形式构成因素及所表达的深层意蕴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与鉴赏绘画艺术的关键。
3重点难点
1.使学生初步明确绘画是塑造平面视觉艺术形象的一切画种和品类及其所有样式与风格的总称这样一个全面的概念。
2.使学生能够基本分清绘画作品的内容因素和各种形式因素以及作品所蕴含与表达的意蕴,以加深对绘画内涵的认识。
4教学过程
活动1【讲授】认识绘画艺术
1.【引入新课】
师:大屏幕上有两个词:美术、绘画。美术是不是就等于绘画呢
生:不是。
师:说说你的理由。
生:美术是一个大概念,绘画只是其中的一个门类。
师:对了。但是在通常情况下,我们一提到美术,人们往往首先想到的就是绘画,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画画,也有人认为美术课就是画画课。人们为什么会将美术和绘画联系得如此紧密呢 这反映了绘画作为一种主要的艺术形式在整个美术领域里所占的比重是很大的,为人们所熟悉。现在,老师将带领大家一起来认识绘画艺术,在绘画艺术的海洋里面去感受和体味它给我们带来的独特的艺术享受。老师要提醒一下大家,请同学们关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在本课结束之前,我会请同学告诉大家我们这堂课学了哪些内容。(板书课题,幻灯片第一幅)
2.【讲授新课】
师:现在大屏幕上有五幅图片,同学们你们能否找出哪一幅是绘画作品吗
生:第四幅是绘画作品。
师:那么其他4幅分别是属于美术的什么门类
生:第一幅是工艺美术,第二幅是摄影艺术,第三幅是建筑,第五幅是雕塑。
师:很好!你们一眼就能找到,看来绘画艺术与其他美术门类有着很明显的差别。现在有哪位同学能够结合你对绘画的印象与看法,用一段文字来给绘画下一个定义。
生:绘画是美术的一种门类,是在平面上创造形象的艺术。
师:不错,虽然语言很朴素,但是说出了自己对绘画这门艺术的理解。我们来看一看绘画的定义:绘画是主要的美术门类之一,是借助于某种物质媒介材料,运用点、线、空间、色彩等艺术语言,在二维空间(即平面)上创造形象,反映生活和表达情感的艺术。
师:从古今中外绘画艺术发展的成就及影响来看,最主要可以分为两大体系:以中国绘画为代表的东方绘画体系和以欧洲为中心的西方绘画体系。在这两大体系内,按照特定的分类方式,绘画又可以分为好多种。现在我们以开火车的形式,一个接一个的列举你所知道的绘画种类。要求尽可能多,但不要重复。开始!
生:中国画、人物画、油画、山水画、年画、招贴画、版画、静物画、漫画、插图、风景画、水彩画、水粉画、素描、壁画等。
师:1.按使用的工具和材料的不同分类:中国画、油画、版画、水彩画、水粉画、素描、丙烯画、镶嵌画、磨漆画、拼贴画等。2.按描绘的对象的不同分类:人物画(宗教画、历史画、军事画、肖像画、风俗画、人体画等)、风景画、静物画、动物画等;中国画则习惯按传统分为: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三大画科。3.按照绘画的形式和功用的不同分类:壁画、单幅画、组画、连环画、年画、漫画、宣传画等。
生:(观赏)
师:董希文的《开国大典》是真实原原本本的再现历史场景的吗
生:不是。
师:哪些地方不一样了
生:真实的场景有些乱,绘画上进行了艺术化的处理。
师:我们通过油画与照片的对比就可以发现,开国大典作为绘画的题材,是画家根据生活素材进行提炼、概括、集中等艺术处理以后进入作品的,更加典型和全面地表现了这一举国欢庆的伟大时刻。而观者在欣赏这幅绘画的同时能够深深地体会到画家在开国大典这一题材下表现的“人民终于当家作主了,祖国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变得富强起来”的高尚主题。
师:刚刚我们通过《开国大典》这一幅绘画就绘画艺术的内容作了了解,明白了题材与主题是绘画内容的构成要素,也明白了绘画艺术内容的重要性。那么构成绘画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什么呢
生:绘画的形式。
师:那么绘画作品的形式跟哪些因素有关呢 为了说明这一点,我请同学们来看这幅画。(展示一幅写意荷花作品)我们再来看一位同学临摹的作品。我们大家来评价一下画得如何
生:我觉得画的不太像,因为没有画出晕开的感觉。
师:这幅画的原作我也带来了,你能帮他找找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吗
生:因为纸好像不对。
师:对了,写意画要用生宣,而这位同学却用了画工笔画的熟宣。工具材料这些物质媒介是绘画的基础,它的特性直接制约着作品的艺术特色和质量。水彩画的润泽透明、油画作品的厚重与精致、木版画作品的木味与肌理、中国画的水墨情趣、剪贴画的强烈、明快的装饰美感等。绘画采用不同的材料与工具,绘画出来的效果就不一样,其形式也就不相同了。(板书:绘画形式的构成因素──物质媒介)
师:不同的材料出不同的效果,那么同一种材料所表现的绘画,其形式相同吗 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来欣赏这几幅油画作品。每一幅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生:第一幅是毕加索的画,人物形象是由一些块面组成的。我对这幅画最深的印象就是块面和体积。
生:第二幅作品给我留下最深刻的印象就是它的颜色。
生:第三幅作品虽然我看不懂画的是什么,但是颜色很鲜艳,都是纯色,而且是由点、线构成的。
生:第四幅是伦勃朗的作品,光影是它最突出的特色。生:第五幅最大的特色是它采用了一种透视。
师:同学们都说得很好!点、线、面、体积、色彩、光影、明暗、透视 这些就构成了绘画的艺术语言,人类用语言来相互交流,绘画用艺术语言来同观众交流,就像音乐用旋律、和声、节奏等艺术语言来同听众交流一样。所以艺术语言也是绘画形式构成的因素之一。(板书)
师:现在我们看到的四幅绘画,他们既是同种物质媒介,又是同种艺术语言,你认为那一幅最美呢
生:第四幅。第一幅水果都排成直线了,死板。第二幅植物与水果都堆在一起了,太挤了。第三幅觉得中心不稳。只有第四幅最好。
师:看来绘画的形式还与另一个因素有关,那是什么
生:构图。
师:构图在绘画创作时是非常关键的,好的构图会使绘画增色很多。像西班牙画家委拉斯开兹的名作《教皇英诺森十世》,采用了三角形构图,使得画面非常稳定,很好的表现了教皇的威严;而浪漫主义先驱籍里科的代表作《梅杜萨之筏》同样是三角形构图,但是一倾一仰的三角形却给人一种不稳定的感觉,很好地表现了遇难的情节;野兽派代表人物马蒂斯的《舞蹈》以椭圆形的构图很好地表现了舞蹈的动感。
师:绘画艺术语言合乎规律的构成,符合审美需要的外部形式结构,才能给人以形式美感。这样合乎审美法则的绘画会使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并且记住其艺术形象。(板书)
师:大家看这些绘画局部是否都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展示一些名作的经典的艺术形象)
师:优秀的绘画作品,在它借助特定的艺术语言和形式结构所塑造的视觉形象之中,大都有着一些更为内在的东西,我们称之为深层意蕴。
师:大屏幕上有四幅大家都很熟悉的绘画。我请几位同学从中选取自己喜欢的作品,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对其进行欣赏与评价,并尝试体会一下所选绘画的深层意蕴。
生:略
师:这堂课就快结束,在结束之前,按照我们课前约定好的,我请一位同学来回顾一下这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主要内容。
生:略
3.【课堂小结】
本节课让大家对绘画艺术的一些基本知识有了重新的认识,重点对绘画作品的艺术特点与绘画的构成要素作了分析,希望大家能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更好地把握绘画作品的艺术美感,提高自己的鉴赏水平。今天这堂课就上到这里,谢谢同学们,下课。
4.【板书设计】(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