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 中国画的艺术境界和艺术语言 教学设计 (7)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课 中国画的艺术境界和艺术语言 教学设计 (7)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8.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17-08-21 10:44: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课
中国画的艺术境界和艺术语言
教学设计
1新设计
把枯燥的理论讲活,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主动的了解中国画的艺术语言。观察法,实践法,讨论归纳法,用多媒体展示相关视频,并巧妙导出本科课题。多媒体设备教学.
2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目标:欣赏中国画作品,感受历代画家是如何在丰富多彩的自然美中表达中国人的自然观和审美观的。
情感目标:了解中国画的成就及其有关画家,培养珍重、热爱传统绘画的感情。
3学情分析
一片山水就是一片心灵的境界,一朵水仙也映照出画家的灵魂。中国传统绘画源远流长,蕴藉着深厚的文化内含,体现着鲜明的民族精神和艺术特色,堪称东方艺术神韵的代表。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和多元文化并存的现代社会,让学生体验本民族文化艺术的深刻内海,从中国传统文化深厚的积淀中获取营养,增强学生自豪感,是艺术教育的目的之一。
4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中国画,了解中国画的特点以及作品所蕴含与表达的意蕴。
教学难点:把枯燥的理论讲活,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主动的了解中国画的艺术语言。
5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中国画的艺术境界和艺术语言
情景导入。
活动2【讲授】(一) 形神兼备和气韵生动
气韵,就是宇宙中鼓动万物的“气”的节奏,和谐绘画有气韵,就能给欣赏者一种音乐感,六朝山水画家宗炳,对着山水画弹琴,“欲令众山皆响”,这说明山水画里有音乐的韵律韵律。
活动3【活动】展示:《禽兔图》展示:《洛神赋》图
为了达到“气韵生动”,达到对象的核心的真实,画家要发挥自己的艺术想象.这就是顾恺之提出的"以形写神"和"形神兼备"的理论.顾恺之《〈洛神赋〉图》没有采用对曹植《洛神赋》图解式的描绘,而是加入了作者的主观想象和理想.
探究讨论:讲一下你对《洛神赋》图的感悟 (学生畅所欲言)
老师指导归纳:顾恺之是中国绘画史上第一个提出"以形写神"的人,对中国绘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画面充满浪漫色彩:天上是风神屏翳在"收风",水面是水神川后在"静波",水中文鱼戏水,空中水禽飞翔.洛神云髻高耸,衣袂飘飘,手执羽扇,凌波而行.而周围山峦重叠,流水潺潺,青松黄菊,垂柳芙蓉,构成一幅非常美丽的画面.
活动4【讲授】(二) 骨法用笔
从顾恺之的作品我们可以感受到线条的魅力,流畅优美而有韵律感,劲健有力而又连绵回环.而这特殊的魅力,是由中国画的工具――笔墨形成的.笔墨是中国画的一个重要特点.笔有笔力.卫夫人说:"点如坠石",即一个点要凝聚了过去的运动的力量.这种力量是艺术家内心的表现,而是既有力,又秀气.这就叫做"骨"."骨"就是笔墨落纸有力,突出,从内部发挥一种力量,"骨"的表现要依赖于"用笔".为什么"用笔"这么要紧
这要考虑到中国画的"笔"的特点.毛笔有笔锋,有弹性.一笔下去,墨在纸上可以呈现出轻重浓淡的种种变化.
活动5【活动】展示《四梅花图卷》
提问:
宋《四梅花图卷》是如何体现骨法用笔的
(集体讨论,代表回答)
老师指导归纳:《四梅花图卷》,观画人则不由渭然长叹。
活动6【讲授】(三) 写心立意和以大观小
中国画不注重从固定角度刻画空间幻景和透视法.由于中国陆地广大深远,苍苍茫茫,中国人多喜欢登高望远。从高处把握全面.这就形成中国山水画中"以大观小"的特点."写心立意"就是通过表现客观世界实现自我精神的抒发.
活动7【活动】展示:王蒙《青卞隐居图》
赏析与探究:共同赏析王蒙《青卞隐居图》是如何"写心立意和以大观小"的
共同讨论:首先,此画是平远与高远的位置所做,它将坡岸、林木、青山尽收卷中.望之有沉郁苍秀之感。全图构图饱满,溪水、奔泉、飞瀑的合理安排使画卷于稠密中见灵通。细心的同学可能以发现这是因为画家以山岭为主线,将整座山复杂变化的动势统一起来,这种龙脉扭曲的动势也就成了全画气韵的所在。
活动8【讲授】(四) 中国画的意境和章法
什么是"意境"
艺术家以心灵映射万象,代山川而立言,他所表现的是主观的生命情调与客观的自然景象交融互渗,成就一个鸢飞鱼跃,活泼玲珑,渊然而深的灵境;这灵境就是构成艺术之所以为艺术的"意境".意境是"情"与"景"的结晶品.
活动9【活动】展示:齐白石 《蛙声十里出山泉》
赏析与探究:
老师指点,学生集体讨论,后汇报想法。
画家以蛙声立意,以数尾蝌蚪取象,绘声绘色地成功表现出原诗句的清新意境。省略周围景象,留给人们想象的空间,具有一种浩渺悠远,气象无穷的意境。
通过视听参照,学生们闭眼联想,然后互相交谈,感悟中国画的艺术特点.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评价能力,感受成功的喜悦.
活动10【讲授】课堂小结
1.、通过视听参照,学生们闭眼联想,然后互相交谈,感悟中国画的艺术特点.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评价能力,感受成功的喜悦.
2、中国传统艺术中的诗,书,画,房,园,林,服饰,家具,小到"核舟记"之精微,细到纸张般景德镇薄胎瓷碗,久远到敦煌经卷上的唐墨的光泽,幽静到杭州杨公堤畔刘庄竹林中的读书楼,一切都充满着神秘与含蓄之美.几千年来古人留下来的文化,使中国人有深刻的悟性,有独特的表达,看问题有特别的视角,思考问题时,有不同于西人的简约.中国人有东方的人文精神,有自己的艺术抽象,有自己的文明源流,也有和谐的生活方式.今天我们仅仅是学习了中国画的一些基础知识,希望同学们通过这节课,能喜欢中国画,喜欢我们的传统艺术.
活动11【作业】课后作业拓展
课后反思:中国画的人文精神和画面内容与中国文化的关系。我们应该怎样来保存,继承和发扬我们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