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 中国画的艺术境界和艺术语言 教学设计 (5)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课 中国画的艺术境界和艺术语言 教学设计 (5)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8.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17-08-21 10:45: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课
中国画的艺术境界和艺术语言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中国人物画独特的艺术特点,了解中国人物画的创作理念。
2.能力目标:通过引导,掌握鉴赏中国人物画作品的方法,提高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美术作品的欣赏,开阔眼界,增长知识,陶冶爱国主义情操。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着重理解中国人物画的创作理念,尤其是价值追求的核心理论——“传神写照”。
1.知识目标:理解中国人物画独特的艺术特点,了解中国人物画的创作理念。
2.能力目标:通过引导,掌握鉴赏中国人物画作品的方法,提高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美术作品的欣赏,开阔眼界,增长知识,陶冶爱国主义情操。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着重理解中国人物画的创作理念,尤其是价值追求的核心理论——“传神写照”。
2学情分析
通过赏析几件优秀的中国古代人物画,让学生在人物画的鉴赏过程中,了解作品的内容、题材、表现手法、艺术特点,重点了解中国古代人物画的创作理念,尤其是价值追求的核心理论──“传神写照”。
3重点难点
了解中国古代人物画的优良传统和部分优秀的代表作品。
4教学过程
一、导入阶段
展示一张中国古代人物画,请一位同学分析其身份特征,发表自己的观点.由此引出课题。
二、自主探究:欣赏古代优秀人物画并了解“行乐图”与“十分面”
学生自主欣赏教材,41-42页,了解优秀人物画作品和纪念性肖像画的分类。
出示《幽篁坐啸图》和《关天培像》考察学生的自学效果。
三、引导鉴赏《幽篁坐啸图》,学习鉴赏方法
出示《幽篁坐啸图》,课件进行配乐诗朗诵王维的《竹里馆》。讨论:?
1、描述:诗的意境是什么样的 (清净安详)与这幅画中的景物是否吻合
2、感受:感受画面的意境。(淡远,清静)
3、分析:人物的用笔,人物与景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得出结论:抒情性的作品借创造意境气氛烘托人物情态。
4、评述:从这件作品中,可以体会到古人独特的艺术成就,画面中人与景的结合,表现出人物的思想、情感和精神面貌。是一幅以形传神的杰作。此时,教师引导学生概括出中国古代人物画的主要艺术特点:“以形传神”。
四、运用比较分析法鉴赏《古帝王图卷》
以学生为主,运用比较分析法鉴赏《古帝王图卷》。通过比较,学生能够形象地分析并得出结论:画家特别注意人物面部表情的刻画来表现他们的心理状态与性格特征,同时在构图上用侍从衬托帝王的高大。
五、应用分组分段赏析法,自主探究,赏析《韩熙载夜宴图》
中国古代人物画很多是长卷形式的,刚才的《古帝王图卷》就是一例。这也是中国古代人物画的另一个特点。
欣赏《韩熙载夜宴图》
第一段——听琵琶演奏(音乐播放)
从这弹奏琵琶的手上,似乎传出了美妙清脆的音符,而这音符震动着观众的耳膜,勾摄了他们的内心情感。画家对于不同的人物,根据他们不同的身份和年龄,刻划出他们各自不同的姿态、性格和表情。
提问1:我们来找一找哪位是我们的中书侍郎韩熙载 你是怎么判断他是韩熙载
提问2:画家表现韩熙载在听音乐时是怎样的动态神情
其他宾客超然自适,韩熙载神情严肃
提问3:这里有一位是教坊副使李嘉明,(就是掌管皇帝歌舞伎的总管)正在弹琵琶的乐伎是他的妹妹。你能猜出来是谁吗
画家为什么表现李嘉明侧身、回头听音乐
提问4:画面中再找一找哪些典型的人物专注地倾听音乐
为什么她躲在屏风后面听,不在厅堂上倾听音乐
第二段——观舞(观看视频)
提问1:韩熙载在干吗 ——韩熙载脱去外袍,挽起双袖亲自为舞伎王屋山击鼓伴奏。
提问2:一般击鼓心情是什么样子的 韩熙载的表情是什么样的心情 ——寡欢
问题3:找找画中有没有什么不合常理的 好友德明和尚不期而遇此景,他的动态表情是什么样的
使他备感窘困,尴尬地拱手背立,但又不住侧耳静听这动人的舞乐。眼神正在注视着韩熙载击鼓的动作而没有看舞伎完全符合这个特定人物的特定神情。
小结——传神从那里表现出来的
眼神、表情、手势、身体动作、服装轻浅
…呼之欲出
第三段是——歇息
描绘的是宴会进行中间的休息场面。
人物安排相对松散。韩熙载在侍女们的簇拥下在内室的卧榻上,一边洗手,一边和侍女们交谈着。也是整个画卷所表现的画面情节的一个间歇,整体气氛从观舞的热烈气氛进入舒缓放松。
第四段——清吹
韩熙载换了便服盘膝坐在椅子上,正跟一个侍女说话。似乎画面中迷漫着清澈悦耳的音乐。
第五段——送别
第五段是“送别”,画面描绘宴会结束,宾客们有的离去,有的依依不舍地与女伎们谈心调笑的情状。结束了整个画面。弥漫着冷清、缠绵的氛围。
小结——中国古代人物画的特点:中国古代人物画对于人物的描绘不仅满足于外形的肖似,而更重要的是人物的性格与内心世界的揭示,即所谓传神,形神兼备。
六、活学活用,课堂延伸
1、中国人物画的分类(请学生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欣赏)
2、东西方人物画的比较
七、课堂总结
今天我学到了什么 有什么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