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
尝试体验中国画的笔墨情趣——学画中国画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了解、体验中国画的题材分类及审美特征,学习中国画的相关理论知识和技法,体会中国画独特的艺术风貌。
能力目标:结合实际练习,使学生创造性地初步了解与掌握中国绘画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情感目标:通过对中国画的练习,掌握中国绘画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激发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传统艺术的情感。
2学情分析
由于中国画的门类多,实际动手操作又有一定难度,学生对本部分内容的兴趣可能不会很大,教师应根据实际教学情况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以争取最好的教学效果。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相关知识的学习和实际动手临摹或写生,体验中国画的优秀传统和独特的艺术风貌。
教学难点:中国绘画中水墨和意境的把握,根据实际教学情况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欣赏古今“梅、兰、竹、菊”
四君子作品,讲解其思想内涵与表现方法让学生感受作品的人格魅力与笔墨的情趣。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些中国画的理论知识,对这部分独特的艺术有了一定的了解,那么今天开始我们将从感性入手去加深对中国画的认识。
二、讲授新课:
1、中国画的工具材料:是中国画的物质基础,中国画独特艺术面貌形成的原因之一是工具材料的与众不同。
提问:中国画的基本工具有哪些
回答:笔、墨、纸、砚、颜料
(1)、笔:
从笔的大小:笔锋有长短(展示给学生看)
从制作毫料:羊毫、狼毫、兼毫(结合教学,介绍各种不同笔的用途)
(2)、墨:
松烟墨、油烟墨、书画墨汁等(介绍不同墨汁的不同效果)
(3)、纸:
宣纸的来历:
宣纸的种类:
根据厚薄不同:单宣、夹宣
根据所含原料比例不同:净皮、特净皮、棉料等
根据纸的大小不同:三尺、四尺、六尺、八尺、丈二匹等
根据纸的性能不同:生宣、熟宣、皮纸、高丽纸、元书纸(结合采用不同宣纸创作的国画作品介绍)
(4)、砚:
石质、陶质、瓷质
(5)、颜料:
传统中国画颜料:矿物质颜料、植物质颜料
现代中国画颜料:中国画颜料
(对中国画颜料中颜色的名称做一个大概的介绍。)
2、教师示范:
教师对白描花卉临摹、写意花卉临摹、山水小品临摹、人物临摹或写生做示范。
3、学生练习,教师辅导:
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自实践,了解中国绘画笔墨纸砚之间的相互关系,教师观察辅导。
三、自评互评:
选出优秀作品,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取长补短。
四、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大家对中国绘画的工具材料已经有所了解,并尝试通过练习体会笔墨纸砚之间的关系,实践了笔在纸上留下的笔迹效果,同时对中国画的近距离接触,大家对中国画的认识与理解会更加深刻,希望同学们在课余时间里继续关注中国画,继续关注我国绘画的艺术。
五、课后作业与拓展:
尝试水墨之间的不同配合产生的不同笔墨效果,自己创作一幅中国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