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82张PPT。 在中国画中,凡以花卉,花鸟,鱼虫等
为描绘对象的画,称之为花鸟画。何家英工笔人物中国古代人物画马家窑文化--《舞蹈纹彩盆》仰韶文化《人面鱼纹彩陶盆》一、战国时期◇人物画的早期发展二、魏晋南北朝时期◇人物画的
进一步发展与提高三、隋唐时期◇人物画的
成熟时期韩熙载夜宴图 顾闳中 (五代)五代时期是人物画承上启下时期韩熙载夜宴图 顾闳中(五代)第1组问题:韩熙载夜宴图描绘了什么内容? 描绘了五代南唐时期韩熙载家中的一场奢靡的宴会场景。 第2组问题:这幅画分为几个部分?采用了怎样的构图? 五部分 每个部分用家具屏风等巧妙的分开又使场景相互联系。这幅画以长卷的形式,如同连环画,可以把不同时空发生的事在一幅画中表现出来。大大增加了画面中的内容含量。 韩熙载与状元郎粲坐床榻上,正倾听教坊副使李家明之妹弹琵琶,旁坐其兄,在场听乐宾客还有紫微朱铣、太常博士陈致雍、门生舒雅、家伎王屋山诸人 1.听琴2.观舞 众人正在观看王屋山跳“六么(yao)舞”,韩熙载亲擂“羯(jie)鼓”助兴,好友德明和尚不期而遇此景,尴尬地拱手背立 3.间歇 描绘的是宴会进行中间的休息场面,韩熙载在侍女们的簇拥下躺在内室的卧榻上,一边洗手,一边和侍女们交谈着,也是整个画卷所表现的夜宴情节的一个间歇。韩熙载解衣盘坐椅上,欣赏着五个歌女合奏4.清吹5.散宴氏手持鼓槌送别,尚有客人在与女伎调笑。第3组问题:画中的韩熙载是谁?他出现了几次?他在做什么?他的表情怎样?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情? 在人物形象的刻划上,更凸显画家卓绝的功底,特别是主要人物韩熙载,分别在五个画面之中出现,但每个场景的服饰、动作、表情都不尽相同,但他的形态与性格却都表现的前后一致。 《韩熙载夜宴图》在用笔设色等方面也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如韩熙载面部的胡须、眉毛勾染的非常到位,蓬松的须发好似从肌肤中生出一般。 韩熙载表情始终闷闷不乐,郁郁寡欢。他的内心是非常苦闷的,为了逃避迫害,他不得不纵情酒色之中。
?第4组问题:画中还有哪些人?他们都在干什么?他们的表情如何? 画中还有很多男女宾客,由当时红舞伎王屋山和教坊副史李嘉鸣和她的妹妹等人。他们都沉浸在宴会的气氛中很开心。第5组问题:这幅画的色彩和技法有什么特点??这幅画的色彩鲜艳又不失优雅,采用了工笔重彩的手法,画面细腻艳丽富有装饰性。作品的艺术水平也相当高超。造型准确精微,线条工细流畅,色彩绚丽清雅。不同物象的笔墨运用又富有变化,尤其敷色更见丰富、和谐,仕女的素妆艳服与男宾的青黑色衣衫形成鲜明对照。几案坐榻等深黑色家具沉厚古雅,仕女裙衫、帘幕、帐幔、枕席上的图案又绚烂多采。不同色彩对比参差,交相辉映,使整体色调艳而不俗,呈现出高雅、的格调。洛 神 赋 图 ( 晋)顾恺之 洛 神 赋 图 ( 晋)顾恺之 洛 神 赋 图 ( 晋)顾恺之 洛神赋图洛神赋图请同学们分组欣赏以下作品。
讨论分析作品是怎样传神的。荆轲刺秦王 汉虢国夫人游春图 张萱 唐荆轲刺秦王汉 山东嘉祥县武梁祠画像石 “荆轲刺秦王”画像石在山东嘉祥县武梁祠内。图中所示中间第二层是主要的部分,即荆轲刺秦王的故事;画面中间为一柱,柱上穿透一带穗的匕首;柱下一匣,匣盖打开,露出一头颅;柱旁有半截袖子,是荆轲揪秦王时,秦王使劲挣脱撕下的;柱左为被御医夏无且抱住的荆轲,两手扬起,头发甩开;柱右为秦王,大步躲避并回首观望。地下仰卧一人,是吓倒了的秦舞阳;一武士在秦王右方,正执剑盾欲上前相助。画面表现的正是荆轲谋刺秦王,匕首击中柱身的一瞬间的场面。露出的刀锋,表现出荆轲孤注一掷迸发出来的强大力量,人物的运动感强烈,用对比手法,表现惊恐万状仰面跌倒的秦舞阳,衬托出荆轲的临危不惧的神态。画面有明显的褒贬之意,歌颂了荆轲的“勇”和“义”以及“士为知己者死”的精神。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史话,在汉代已为人传颂,沿袭至今未衰。 荆轲刺秦王纵97厘米,横70厘米汉 山东嘉祥县武梁祠画像石捣练图 张萱 唐这幅画中的妇女在做什么?画面人物分为几组?她们有着怎样的神态?画家是怎样表现的?构图色彩有什么特点?用的是什么技法?捣丝理丝缝合熨练捣练图 张萱 唐
卷绢本设色
纵37厘米 横147厘米
(美)波士顿艺术博物馆藏 ???? 此图是盛唐一幅重要的风俗画。画面表现宫中夕3女加工绢丝的场面。全图十二个人物,共分三组:起首是捣丝,中间是理丝缝合,最后是把绢拉直、熨平。画中人物有坐有站,有高有低, 动作联系自然合理,富有一种节奏感。人物全神贯注,仿佛惟有 捣丝之声可闻。若干细节描写也十分精微生动,生活气息甚浓。 妇女形象均为丰颊硕体,服饰艳丽。线条匀细,转折不大,富有 弹性。设色柔丽,以重彩渲染,给人以活泼明快的感觉,体现了 盛唐以后仕女人物画的典型风格。此画传为宋徽宗赵佶所摹。
簪花仕女图 周昉 唐画中的妇女是什么人?她们的神态怎样?
她们看起来愉快吗?为什么?
请谈谈你对这幅画的感受。漫步、戏犬看花采花???? 此画展现了唐代宫廷嫔妃骄奢闲适生活的一个侧面。全图分 为“戏犬”、“慢步”、“看花”、“采花”四个情节。图卷右起是一 位身披紫色纱衫的贵妇,手执拂尘侧身转首逗着一只摇尾吐舌的 小狗。另一贵妇则肩披白纱,身着罗裙,右手挑起纱衫,左手招 弄小狗。两人形成响应。另一贵妇凝视着手中的小花,似在沉思。 其身后站着一个手执长柄团扇的侍女,低眉顺眼。再向前又一贵 妇手里捏着一只蝴蝶,回首望着悠闲的白鹤。远处还有一位身披 自纱的贵妇,娉婷而来。整个构图远近高低,错落有致。人物形 象则丰腴肥硕,神态安闲。勾线劲细流畅,风姿毕现。设色富艳 浓丽,显出肌肤的质感和服饰的轻薄。以写实的表现手法传达出 雍容的情致。簪花仕女图 周昉 唐卷绢本设色
纵46厘米 横180厘米 步辇图 阎立本 唐《步辇图》表现了怎样的历史事件?
画中人物都有怎样的表情?唐太宗
坐在步辇上卷绢本设色
纵38.5厘米 横129.6厘米???? 此图描绘贞观十五年(641)唐太宗李世民接见来迎娶文成公主的吐蕃使者禄东赞的情景。图中李世民威严而平和,端坐在宫女抬着的步辇之上,另有几位宫女为太宗撑伞、张扇。画面左边站立三人:红衣虬髯者为宫中的礼宾官员,其后身着藏服者为吐蕃使者禄东赞,最后着白袍者为内官。作者不仅再现了这一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事件,更鲜明刻画了人物的不同身份、气质、仪态和相互关系,并具有肖像画特征。人物表现技巧已相当成熟,衣纹圆转流畅,五官勾画精细。色彩渲染浓重淳净,在人物造型、用线用色上都带有南北朝晚期和隋代绘画的韵味。 步辇图 阎立本 唐张萱 虢国夫人游春图 观察图中人物动态、表情、服饰,判断谁是虢国夫人?清明上河图清明上河图太白行吟图 梁楷 宋这幅画怎样表现出大诗人李白的精神气质?立轴纸本墨笔
纵81.2厘米 横30.4厘米
(日)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 《太白行吟图》是梁楷减笔人物画的代表作之一。寥寥数笔 就把“诗仙”那种纵酒飘逸、才思横溢的风度神韵,勾画得惟妙 惟肖。画家不拘泥于琐末细节,而是突出诗人的性格特征,选取 最能反映诗人精神状态和思想情绪的瞬间动作,加以概略的描 绘。虽是逸笔草草,却言简意赅,以一当十,毫无雕琢造作之气。 人物神韵的体现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太白行吟图 梁楷 宋张卿子像 曾鲸
明张卿子像 曾鲸 明立轴绢本设色
纵111.4厘米 横36.2厘米 ??? ?此图画诗人兼医家张卿子肖像。张卿子 原名遂辰,字相期,号西农,祖籍江西,随 父迁居浙江杭州。工诗文,董其昌、陈继儒 称许为“奇才”。他又是位名医,后人把他编 辑的伤寒论称之为《张卿子伤寒论》。图中张 卿予身穿淡青色长袍,乌巾朱履,指甲修长, 悠然捻须。仪表端雅,意态安详,有栩栩如 生,呼之欲出的艺术效果,不愧是传神高手 的精心佳作。画像面部,先用淡墨多层烘染, 神形毕现后,再行敷彩,色调柔美;接着在 耳朵等部位用较浓的赭色笔勾提,达到笔墨 色浑然一体,艳而不俗,形神兼备的效果。此 画作于曾鲸五十九岁时。全图裱边四周有清 乾隆年间梁诗正、厉颚、丁敬、杭世骏等许 多名人题咏。中国古代人物画欣赏资料 一 白描人物画 ---以人物为题材,纯用线或墨染者称之为白描人物画。中国人物画的分类: 二 工笔人物画---以人物为题材,刻画精细,勾勒着色者称之为工笔人物画。泼墨仙人图
梁楷
宋 三 写意人物画---以人物为题材,不拘泥于细节,注重水墨变化者称之为写意人物画龙凤人物图
帛画天王送子图采薇图戏孩图《孔子像》
宋 马远
绢本淡设
色 纵27.7厘米 横23.2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王羲之玩鹅图》
宋 马远 绢本淡设色 纵115.9厘米 横52.4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秋江渔隐图》
宋 马远 绢本墨笔 纵37厘米 横29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挟弹游骑图》
元 赵雍 纸本设色 纵109厘米 横46.3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猴侍水星神图》
宋 张思恭 绢本设色 纵121.4厘米 横55.9厘米 美国波士顿艺术博物馆藏
《六祖斫竹图》
宋 梁楷 纸本墨笔 纵73厘米 横31.8厘米 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泼墨仙人图》
宋 梁楷 纸本水墨 高48.7厘米 宽27.7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李白行吟图》
宋 梁楷 《老子图》
宋 法常 纸本水墨 纵88.9厘米 横33.5厘米 日本冈山县立美术馆藏 《静听松风图》
宋 马麟 绢本设色 纵226.6厘米 横110.3厘米 辽宁省博物馆藏 曹仲达 张僧繇 《五星二十八宿神行图》维摩诘像朝元仙仗图朝元图二祖调心图二祖调心图苏武牧羊文姬归汉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