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课 西方绘画的表现图式与艺术特征 教学设计 (2)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四课 西方绘画的表现图式与艺术特征 教学设计 (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9.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17-08-21 11:33: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四课
西方绘画的表现图式与艺术特征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西方绘画从客观具象写实到主观抽象表现的发展演变概况。了解西方绘画的主要艺术特征和常用艺术语言,能够欣赏和理解
古代到现代的西方优秀绘画作品。
过程与方法
通过讨论与交流?通过感受西方绘画的主要成就和优秀传统。欣赏和理解古代到现代的西方优秀绘画作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关注东西方绘画的差异,懂得尊重世界多元文化及文化交流的意义。
2学情分析
本课为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美术绘画的第四课。本课教材分为古代的西方绘画、近代的西方绘画、现代的西方绘画
三部分。古代的西方绘画部分主要介绍古希腊、古罗马和中世纪欧洲绘画的表现图式与艺术特征。近代的西方绘画部分介绍从欧洲文艺复兴到
十九世纪西方绘画的各种艺术特征。现代的西方绘画部分则介绍了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各主要流派的绘画艺术概况。
3重点难点
西方绘画从客观具象写实到主观抽象表现的发展演变概况
对于现代西方绘画的欣赏与评价是本课的难点。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导入
1.播放“中国好声音”第三季天才少女李文琦的《Vincent》视频片段,引导学生感受音乐中浑如天成的旋律和如画般唯美的词作。
提问:这首歌的作者及创作背景
活动2【讲授】讲解
讲解:1971年美国著名民谣歌手唐·麦克莱恩(Don
Mclean),在欣赏了梵高的《星空》(《Starry
starry
night》)之后激情创作的。他用这首感人的歌纪念梵高,请梵高原谅世人,原谅世人没有理解他。这首歌在感动其本人的同时,也感动了全世界热爱生活,心存希望的人们...在荷兰阿姆斯特丹的梵高纪念馆前,人们总能听到这首歌,她一遍一遍的放着,永远让人感动,让人怀念。
2.展示莫奈作品《印象·日出》、《梵高自画像》并提问:这两幅画让你联想到哪种风格的绘画 从歌曲、油画导出课题。
活动3【讲授】讲解
讲解:《日出·印象》是描绘日出时在晨雾笼罩中的港口景象。该画表现一种瞬间的视觉感受和活泼生动的作画情绪,以往官方学院派艺术的那种呆板僵化的色调荡然无存,注重对光色效果的追求。
知识渗透:印象主义绘画模糊的轮廓,朦胧的色彩,不易分辨的色调变化,都是印象派明显标志。从而导出本课的欣赏内容:印象主义绘画——光与色变幻的艺术。
(设计意图:用当下热门的综艺节目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用音乐来放松学生心情,结合图片感受印象主义绘画的情怀)
活动4【讲授】讲授新课
1.“印象主义”的由来和概念
印象主义也称印象派,19世纪60—90年代在法国兴起的画派。因当时莫奈的油画《印象·日出》受到一位记者的嘲讽而得名。印象派画家以阳光和色彩为主角,借助光与色的变幻,来表现画者从一个飞逝的瞬间所扑捉到的印象。
2.实验:不同光源在白纸上的照射,观察其产生的变化。
结论:色彩取决于照射的光源。
点出印象派的实质:追求自然界瞬间的光与色的变化。
3.以莫奈的《草垛》系列为例,讲解印象派的艺术风格。
莫奈非常注重在色彩领域的探索,忽视对物象形体的写实,侧重于用光线和色彩来表现瞬间的印象,追求绘画上色彩关系的独立之美。
4.启发式提问:总结印象派作品的艺术特征
5.小结印象派的艺术特征。
印象派画家将色彩发挥到了极致,以光和色作为认识世界的中心,客观再现个人的瞬间视觉印象,生动、明快,强调绘画的审美功能。
代表画家:莫奈、马奈、德加、雷诺阿
(设计意图:感受印象主义绘画在捕捉大自然中光与色的瞬间变化,并简单描述自己对作品的主观评价,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引导积极参与到本课教学中来)
第二部分
新印象主义
讲述新印象主义绘画风格、概念。
新印象主义,是印象派的一个分支,主张绝对禁止在画板上调和颜色,而只能用原色的小色点排列或交错在一起,让观众自己用眼睛去调色,很像五彩缤纷的镶嵌画,也称“点彩派”。
展示欣赏:修拉《大碗岛的星期日下午》
问题:这幅画给你的印象是
、活泼,生动
B、呆板,缺乏生气
C、结实的几何体感
讲诉:该画描绘的是巴黎附近一个小岛上风和日丽的下午,人们在悠闲散步,垂钓,游玩的场面。非常严格地表现阳光下的景物和人物的色彩,在绘画艺术上注意纯粹形式的分析和探索,画面显得呆板而缺乏生气。
教师小结新印象派的艺术风格。
(设计意图:新出现的绘画风格,与印象派相比较,启发学生自主探究点彩派的绘画风格)
第三部分
后印象主义
还有一批画家在寻求另外一种对光和色的表现方法。
引出:后印象派概念。
后印象派,是印象派高潮之后在法国出现的一种更新颖的画风。严格意义上,它并不是一个真正的派别,也不是一个艺术团体,主要指塞尚、梵高和高更的艺术观念和艺术创造。
播放电影《梵高传》割耳朵片段,直观认识梵高精神世界。
请学生讲诉梵高的故事,生平,教师补充。
·梵高(荷兰),一位最令人怀念和感动的伟大画家,他热爱生活,但在生活中屡遭挫折,艰辛倍尝。他献身艺术,大胆创新,吸收印象派画家在色彩方面的经验,并受到东方艺术,特别是日本版画的影响,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创作出许多洋溢着生活激情、富于人道主义精神的作品,表现了他心中的苦闷、哀伤、同情和希望,至今享誉世界。
展示欣赏梵高其它的作品。
学习实践:赏析梵高《麦田上的乌鸦》
赏析高更的作品,叙述他的艺术语言与风格。
向往原始、自然、纯朴、神秘的美感。
塞尚的作品及成就
(设计意图:让学生直观感受梵高的人物性格,促进对其作品的理解。同时根据新课程的要求让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体现,个性能力得到充分发挥,又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活动5【活动】动手实践
1.展示梵高名画《梵高的卧室》图片及老师临摹此画的油画作品,并分享临摹心得。
2.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小色点排列表现,感受其色彩的视觉自动混合的效果,体验点彩派艺术风格。
(设计意图:教师以自己临摹的作品致敬大师梵高,带动学生动手参与实践,加深对点彩派的理解)
活动6【活动】小结
播放配有梵高作品的“Vincent”MV,视觉上再次瞻仰大师的作品,并进行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到印象派画家们是一群执着的艺术家,一群艺术的殉道士,他们用生命探索了新的艺术道路。决不向金钱和世俗低头,忠实地表现自我,执著追求艺术理想,最终赢得了世人的理解和热爱,正是他们拼足全力才艰难地拉开了现代艺术的序幕,迎来了美术史的新纪元。
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对美的感受,你们肯定在生活中也有你所向往追求的美——那就是深刻感动你的东西。那么让我们怀着同样对生活和自然的热爱,去追求生命的质感,生命的极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