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
2
探究信息技术对人们工作、生活的影响
备注
编写时间:
执行时间:
总序:4
一、教材分析
要完成本单元的任务——探究信息技术对人们工作、生活的影响。首先要通过调查、
查阅书刊、访问因特网等途径收集信息,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人们工作、生活的影响。其
次是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人们工作、生活的影响。最后是对比、分析不同年代人们工作、
生活方式的差异,总结、归纳信息技术对人们工作和生活的影响。为此,本活动设计了以下
三个部分的内容:
第一部分是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多途径收集信息,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人们工作、
生活的影响,并在此过程中体验到:对收集到的资料需要进行评价和筛选。
第二部分是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不同的研究对象,从不同的角度研究信息技术
对人们工作、生活的影响,并将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和加工,用恰当的方式表达小组的研究结果。
第三部分是结合前面活动收集到的信息,在班级内展开交流、讨论。
通过本活动的学习,学生将经历调查、讨论、探究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自主探究信息
技术发展及其对人们工作、生活影响的相关知识,从而能正确理解新技术的产生对社会发展
和人们生活质量带来的影响。
【教学目标】
初步了解各种信息技术。
了解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及人们工作、生活的影响。
能够主动探究信息技术和信息技术工具在日常生活、学习中的用途。
理解新技术的产生对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带来的影响。
【教学重点】
解各种信息技术及信息技术的发展。
了解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教学难点】
探讨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个人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影响,激发学
生对信
息技术的学习兴趣。
【教学课时】
2
课时。
【教学准备】
计算机接入因特网。
各种学习单样例。
【教学过程安排】
教学阶段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新课引入
1.
提问:请同学们沿着箭头的方向观察下面的图片。图中的物品有什么变化?各图分别反映了什么信息?
2.
归纳并引出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以上图片展现了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那么,什么是信息技术?信息技术的发展经历了怎样的历程呢?
3.
提出本次活动的任务:探究信息技术对人们工作、生活的影响。
1.观察图片,分组讨论各自的发现,发表自己的见解。
2.
明确本次活动的
任务。
1.
通过让学生
交流、讨论图片所反映的信息引入活动,让学生明确本次活动的任务。
了解信息技术及其发展
1.
布置任务一的要求:
(1)以小组为单位,通过网络搜索、书刊查阅等方式,了解什么是信息技术,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史。
(2)收集资料的过程中要考虑资料的适用性、准确性、时效性。
(3)各组要将组员收集到的资料整理、归纳好。
2.让各组收集并整理信息。
3.
组织学生
交流收集到的信
息,最后教师归纳:
(1)什么是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是指有关信息的采集、存储、传递、处理和利用等的技术和方法。
(2)信息技术的发展:如信息采集技术、信息传递技术、信息处理技术等的发展。
1.
以小组为单位收集信息。
2.
小组成员一起整理、归纳本组收集到的信息。
3.交流。
1.
明确
探究
任务。
2.
通过收集信息,了解各种信息技术及
其发展。
3.
体验对收集
到的资料进行评价和筛选的必要性。
4.
通过交流,让学生更多地了解信息技术的相关知识。
第
1
课时
教学阶段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引出后续活动:了解信息技术对人们工作、生活的影响
1.
布置任务二:前面我们了解了信息技术及其发展的一
些知识,为了更全面、更感性地认识信息技术对我们的影响,下一节课我们将一起来探究信息技术对人们工作、生活的影响。
2.
组织各组讨论并确定研究对象及研究角度。
1.
明确任务二的内容。
2.
小组讨论并填写教材学习单。
1.通过讨论确定探究的主
要内
容,掌握探究新知识的一
般方
法。
$#fenjie$#第
2
课时
教学阶段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引入新课
1.
承接上一课的内容:上节课我们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了不同的研究对象,确定了从哪些角度来研究信息技术对人
们工作、生活的影响。
2.
引出任务:本节课我们一起来完成任务二:研究信息技
术对人们工作、生活的影响。
通过复习明确本节
课的任务。
开门见山,提出任务。
了解信息技术对人们工作、生活的影响
1.
组织学生以小组单位通过各种途径(如上网搜索、查询书刊)收集信息,并填写教材学习单。
2.
组织学生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归纳总结、分析得出结论。(还可以请学生打开教材配套光盘中“教学资源”/“活动素材”里的“信息技术对农民工作影响的案
例.doc”和“信息技术对人们生活影响的案例.doc”,阅读案例,回答问题。)
3.
要求各组用恰当的方式表达小组的研究结论。
1.
收集资。
2.
小组讨论并填写教材学习单。
3.
各组整、归纳总结、分析信息,得出自己的结论,填写教材学习单。
1.让学生主动探究信息技术和信息技术工具在日常生活、学习中的用途,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
2.鼓励学生用多种方、多种工具来表达自己的研究成果。
展示交流总结延伸
1.
组织各小组在班级内交流研究结论。
2.
组织全班思考、交流以下问题:
(1)信息技术给
人们的生
活带来了哪些积极影响,哪些消极影响?
(2)
信息技术带来一些消极影响的原因是什么?该如
何避免信息技术的消极影响?(还可以请学生打开教材
1.交流、讨论。
1.
通过头脑风
暴,巩固调查成果,梳理知识和拓展应用。
教学阶段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展示交流总结延伸
配套光盘中“教学资源”/“活动素材”里的“信息技术给青少年带来的消极影响.doc”,
结合该文章回答以上问题。)
(3)作为一名中学生,怎样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现代信息社会公民?(还可以请学生打开教材配套光盘中“教学资源”/“活动素材”里的“学生应具备的信息素养.doc”,
结合该文章回答以上问。)
3.
结束语:
(1)未来的社会是什么样子,我们谁也无法想象。信息技术会发展到什么样子,我们也无法预知。但是,我们相信,随着人类社会的日益进步和发展,未来社会的信息技术也会更加先进。
(2)希望同学们好好把握今天的学习时光,长大后,你们一定能创造出更加美好的明
天。
2.
理解新技术
的产生对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带来的影响。
第一单元
教学后记
目标
评价内容
知识与技能
是否了解信息的特征。
是否了解各种信息技术。
是否了解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是否能在收集信息前,分析信息的可能来源,形成获取信息的计划。
能否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获取信息。
能否为收集到的信息建立分类文件夹。
过程与方法
能否体验通过调查获得信息的一般过程与方法。
能否通过因特网获取信息,能否经历利用信息技术获取有意义信息的过程。
能否通过归纳、分析、概括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得出合理的结论。
情感、态度、价值观
能否主动探究信息技术和信息技术工具在日常生活、学习中的用途。
能否理解新技术的产生对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带来的影响。
是否通过探讨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个人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影响,激发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