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课 色彩的基本常识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六课 色彩的基本常识 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17-08-21 14:25: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3张PPT。色彩的基本常识一、色彩的形成 说到色彩,我们首先会想到光,为什么呢?因为色彩来自光,没有光也就无从感觉色彩。人们对色彩的感觉依赖于光波的传播,不同波长的光波刺激人的眼睛时,就会给人各种颜色的感觉。那么色彩感觉产生需要什么条件呢?它必须有以下三个条件:一要光源;二要有被光照射的物体;三要有正常的眼睛。当物体被光照射后,物体表面就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吸收和反射,一部分色光被吸收,另一部分色光被反射,我们所看到的物体色彩正是反射出来的色光。二、色彩的分类1、原色:红、黄、蓝。它们是任何颜色都调不出来的一次色。
2、间色:橙、绿、紫。它们是用2种原色混合而成的。
3、复色:含有三原色成分的调和色为复色(包括两种间色、一种原色和相对应的间色、补色混合都可得复色。) 颜料的三原色三、色彩的三要素1、色相:表明色彩的相貌,也是颜色的名称,如红、黄、蓝等。
2、明度:即色彩的明暗程度,如柠檬黄比中黄亮,普蓝比湖蓝暗。色彩明度高低是相对而言的,比如普蓝比湖蓝暗,但比紫色亮。
3、纯度:也叫饱和度、彩度。每个色相都有纯与不纯之分,三原色最纯,间色次之。
四、色性 色性是指色彩的冷暖性。红、橙、黄色使人想起太阳、火焰等,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因此,这一色系的颜色常常被称为“暖色”;蓝、绿、紫色使人联想起大海、冰河等,给人一种清凉的感觉,这一色系的颜色也就被称为“冷色”。当然,同一色系也有不同的色性,如红、橙、黄之间相对也有冷暖之分。这是因为色彩的冷暖是相对的。 回到色环上看,冷暖对比最强的色是蓝绿色和红橙色(朱红),它们代表了冷色和暖色的两个极端。一般而言,暖色系列包含黄、黄橙、橙、红橙、红和红紫色,冷色系列包含黄绿(草绿)、绿、蓝绿、蓝、蓝紫和紫色。必须注意的一点是,除掉最暖和最冷的红橙色和蓝绿色,其余冷暖色的判断取决于它同更暖或者更冷的色相比。在绘画中,“暖”和“冷”也是依靠整体中的相对关系而言。一块“暖”色,当它被更暖的色包围或相邻时,它就承受了一种冷色的倾向。五、互补色 互补色是指在基本色环上通过直径相对应的两色,互补的含义是两色互相补足三原色成分。如红:绿=红:(蓝+黄),橙:蓝,紫:黄。六、色调 色调是画面中占主导地位并平衡画面的主要颜色,是色彩的气氛。色调可从色相(红、黄、蓝)上分;也可从明度(深浅)上分;从纯度(鲜灰)上分;从色性(冷暖)上分;还可分为调和色调和对比色调。请观察下面两张图片有什么区别?《鲁昂大教堂》 莫奈 (1840-1926年)七、色彩的基本因素1、固有色:是在通常稳定的白光下物体呈现的颜色。
2、光源色:来自太阳、月亮、灯、火等不同发光体,具有不同色相的光度,其中色素称为光源色。光源色大致分为冷暖两种不同倾向的色光,其色光直接影响物体受光的亮面。
3、环境色:也称条件色。任何物体都必定存在于一定的周围空间中,并在环境中互相影响,互相制约。在这种互相作用的环境中,物体自身受光源照射后又有反光,使各物体一方面显示出自己的固有色彩,一方面又接受周围环境的影响。一个物体光的反射必然会影响到周围的物体,而其他物体光的反射也会影响到这一物体,这样物体在一定环境和条件下表现出来的色彩就称为环境色。
色彩的变化规律亮部高光半明部明暗交界线反光投影暗部八、色彩的对立与统一同类色类似色对比色补色色调画面的总的色彩效果九、色彩的对比色相对比:因色相之间的差别而形成的对比。明度对比:因明度之间的差别而形成的对比。纯度对比:因纯度之间的差别而形成的对比。十、色彩倾向蓝紫色上的灰色呈黄色倾向;红色上的灰色呈绿色倾向;黄绿色上的灰色呈红紫色倾向十一、色彩的前进明度高、纯度高、色性暖的颜色有位置前移的感觉,相反则后退十二、色彩的涨缩暖色、明色看大,冷色、暗色看小。返回谢谢,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