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课
色彩的表现与材料的选择——色彩画初试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通过实践,学生对色彩表现的多样性及绘画材料的丰富性有深入的了解。
2.了解剪贴装饰画的设计与制作,调动学生进行色彩表现和技法探索的勇气和积极性。
3.进行剪贴装饰画的练习,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和提高实践的能力。
2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装饰画材料的运用
教学难点装饰画色彩的把握
3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欣赏同一题材不同的绘画作品(幻灯片)
哪一幅更象,哪一幅更美观呢
如果选择一幅来装饰我们的环境,你会选择哪一幅
(装饰画。装饰画更美,更具有装饰性,趋向大众化。)
--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些装饰画的知识[运用对比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活动2【讲授】讲授新课
(一)装饰画的发展(幻灯片)
装饰画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早在原始社会就已出现了。原始彩陶的人物形象、商周时期的青铜器上的变形的纹样,一直到明清的年画和民间剪纸中的造型,都具有强烈的装饰风格。这些装饰艺术的表现形式,体现我民族民间特有的审美情趣。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装饰画涉及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如:现代建筑装饰、壁挂、工艺品、广告等等。可见,装饰画已广泛应用于我们的生活,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二)中外装饰画的比较(欣赏中国的农民画和法国画家马蒂斯的作品)
学生比较两幅画的特点
教师小结:中:色彩、造型体现我国民族民间特有的审美观外:简约、平面化的装饰风格
--我们说装饰画与纯绘画相比更趋向大众化,更易被我们接受。这是为什么呢 我们来看一下
(三)装饰画与纯绘画的区别(幻灯片)[对比法,易于学生理解]
内容{纯绘画一般负载着一定的社会意识,如:歌颂、批判、赞美等等,鼓励并欣赏实现画家的个人意愿;装饰画却很少涉及社会政治,尤其是批判意识,总是乐观的、轻松的、唯美的。以时代的大众意识归依,趋向大众化、生活化。}
思想{纯绘画注重作品的内在的思想内涵、表现技法等,不具有实用性,受材料的制约;装饰画更注重营造画面的艺术氛围,观赏性等,具有实用目的,不受材料的限制。}
(四)形式特征与色彩特征
形式特征:主观化、平面化、理想化。通过夸张、变形、简化等手段,将自然的形象变成装饰性的形象。(欣赏幻灯片)
色彩特征:响亮明快的装饰色彩。根据内容的需要综合考虑色相、明度、纯度等因素,在色彩配置上注意色调的选择、色彩的均衡等问题,形成和谐的色彩整体。1.复习旧知识:色相、明度、纯度。(提问形式,学生回答)
2.色调的选择(结合幻灯片讲解)
--教师小结:装饰画的形式、色彩等因素在表现手法上是相互制约,彼此补充,在制作时要注意协调好它们的关系,才能增强艺术的表现力。装饰画的表现力和趣味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材料的熟悉和材料的运用技巧上,那么如何利用材料,最大限度地进行艺术表现,制作出装饰画的佳作呢 接下来,我们重点讲一下装饰画材料的运用
(五)装饰画材料的运用
装饰画与其它绘画相比较,不受任何材料的限制,它可以通过各种材质表现出来,可以是画出来的,也可以是制作出来。因此它能够充分展示材料表面肌理特点和效果。
在现代设计中,多种材料的运用,丰富了装饰画的表现范围。有以绘制为目的的彩绘装饰画;还有以巧用各种现成材料进行加工的剪
贴装饰画等等,我们这节选择剪贴装饰画来制作,因为它更能体现装饰画的表现力和趣味性。(欣赏幻灯片)
不同的材料有其各自不同的形态、色彩、肌理(指材料的纹理、质感等)等视觉特征,有的粗糙、有的细腻、有的光滑等等,它有着绘画颜料无法替代的美感效果,关键在于掌握各种材料的特点和美感,合理地加以运用,才能形成独特的装饰美。
1.介绍几种简易材料的特点及制作技巧(欣赏幻灯片)布:各种零碎的布头拼贴,种类多。布贴画追求写意效果。纸:各种彩色纸、印刷品的彩页、报纸等,色彩、质地丰富。蛋壳:将蛋壳放在涂胶的底子上,用力压碎,产生纹理、大小不一的色块。
还有木质材料、植物的材质、纤维编织、挂盘等等
2.使用材料制作注意的问题
3.展示以“纸”为材料的剪贴装饰画的制作过程(观看录像片)
活动3【活动】实践阶段
三、实践阶段
分组尝试,利用手中材料制作一幅装饰画
题目:《鱼》《室内一角》《美丽的大黑山》《我们的家园》;也可自由命题
要求:1.合理利用材料
2.注意色彩关系
活动4【作业】作业
学生展评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