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课
版画艺术的独特美感——黑白或套色版画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版画的相关知识,掌握黑白版画的刻制方法。
过程与方法
目标:感受木版画的制作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目标:尝试用木版画的艺术形式表现自己的真实感受。
2学情分析
普通高中学生没有绘画造型的基础,教学中要注意针对性。要符合高中学生的学习兴趣,适应高中美术学习的实际能力和水平不宜过高、过难、过于专业化,木版画能产生出学生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启发学生的趣味性和创造性才能上好版画课
3重点
版画欣赏与木版画制作的基本技巧与方法。
4难点
木版画制作的基本技巧与方法
持刀方法与运刀原理,黑白关系的表现
5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
我们上一课学习了画稿,各组同学根据已有的图案内容,进行黑白的控制与转化,都已经画好了黑白稿。下面我来考考大家啊。
1.版画从形式上分,可以分为凸版、凹版、孔版、平版、混合版等。我们今天研究的木刻版画属于那一种 (木版画属于典型的凸版画,是在木板上用刀雕刻出凹凸形,在凸版面上着色印刷而把图形转印在纸上完成作品,俗称木刻。)
2.木刻在黑白处理类型上基本可分两大类,都是什么 (演示幻灯片对比说出:阴刻法--在版面上刻制凹线造型,能充分发挥木刻刀的不同效果,印刷后画面效果为黑底白线,黑白对比强,较为自由,也更能发挥创造性。阳刻法--在版面上刻制凸面造型,印刷效果为黑底白线,在复制木刻中主要模仿毛笔线条效果,但在创作木刻中主要是刻出具有木刻特点的线条。
作品内容与刀法形式是密切结合的,木刻在定稿之后,开刻之前,刀法表达方法需经多种不同设计方案加以选择,下面我们来学习木版画的制作方法步骤2--刻版,这是是木版画的重要步骤。
活动2【讲授】
木刻版画是一门集绘画、刻板、印刷为一体的综合性的绘画艺术,是在木板上采用不同的刻刀,通过刻、切、铲、凿、划等手段来表现形象的。
1.木刻刀具的种类
2.持刀方法与运刀原理(幻灯片出示握刀方法、刀痕效果)
(示范并提问学生模仿,检验掌握情况)
首先教他们怎样握刀,怎样刻直线、曲线、点,认识不同刀具所产生的不同艺术效果和魅力;如何运用黑白的表现形式,有意识地进行木刻画面的黑白处理,并学习一些简单的表现技法。
刻板步骤:
1、画稿复写上版:把画稿复写或反印到木板上,也可直接在木板起稿,然后用毛笔勾画定稿。
(注意印刷出的画面与版面是方向相反的,要因画面内容而考虑版向的问题。)
2、木板刷色:用灰色或其它颜色涂刷木板,这样在刻板时能看清刀法。也有人喜欢把木板涂刷成黑色,然后用铅笔在椴木版上起稿,或用白粉画出黑白关系。
3、刻版:刻板的基本方法是用木刻刀在木板上按照画稿的造型结构和黑白关系进行刻制,简单说就是刻白留黑,在木板上形成凸起的画面。但必须记住,木刻不是复制画稿,木刻是一种版画艺术,是用刀代笔,以木代纸进行艺术创作,所以木刻不同于一般的绘画必须要发挥用刀刻木的独特效果,这就是木版画的艺术趣味和特点,即刀味和木味。每个人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发挥不同刻刀的效果。
印刷步骤
1、把以松节油调好的油墨,用勺子盛少许置于平底盛器上(如三合板),再以油滚来回滚动使油墨均匀地粘于油滚上,以便在版上均匀滚墨。(注意要使版上的所有凸起部位都沾上油墨。)
2、把纸对准版面(为使纸与版固定位置,可使用夹子等),用木蘑菇或瓶盖摩擦拓印。
3、磨印完毕后,局部地打开看一看,如没有印实,可以局部补上油墨,继续磨压,直到满意为止。(注意在局部滚油墨时要十分小心,不能移动纸张。)
活动3【练习】
课堂练习:学生实践,教师指导。
以组为单位,动手实践,共同协作,探索体验。每一组的表现内容是一样的,但是要表现不同的刀法和黑白变化,要求学生在操作时要专心致志,一气呵成。
小结:展示并评价课堂作品
大千世界里五彩缤纷的自然物象和人文形象虽只用黑白两种颜色来表现,却富有无穷的创造力和永恒的生命力。这是因为,黑白既可以表示明度,又可以表示色彩;既可体现形体,也能表达符号情感。黑白木版画具有“高贵性”在于黑白之美。木版画语言的黑白变奏,为人们传送出一种可视的动人旋音。
活动4【作业】
课后进行木版画制作过程的最后一步--印刷,将我们手中表现自我精神和兴趣的木板,以黑白版画的形式展现在我们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