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课 版画艺术的独特美感——黑白或套色版画 教学设计 (4)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七课 版画艺术的独特美感——黑白或套色版画 教学设计 (4)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7.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17-08-21 14:44: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七课
版画艺术的独特美感——黑白或套色版画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了解版画的相关知识,体会版画独特的艺术美感。
2.体验、感受木版画的制作过程。
3.尝试用木版画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
2学情分析
学生对版画的兴趣浓厚,教师应抓住这一有利条件因势利导地展开教学,通过指导欣赏与实践,提高学生对版画的欣赏能力、创造能力以及美术表现的能力。
3重点难点
重点:版画的欣赏及木版画制作的基本技巧与方法。
难点:版画的欣赏及木版画制作的基本技巧与方法。
4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以木版画制作录像的一个片断导入本课:版画艺术的独特美感--黑白或套色版画
(三)讲授新课:
1.版画的起源与发展
版画是绘画和印刷工艺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造型艺术,是画家运用各种制版方法和印刷手段完成的艺术作品。
版画起源于印刷术的出现,中国是版画的发源地。
利用中外版画作品简介版画的发展概况
版画的制作是画家在平面的版上,通过刻、画、贴、封堵、腐蚀、感光制版等手段,或造成版面的凹凸不平,或对油墨的吸收与排斥,或造成油墨的封堵与漏印,经过印刷机或手工着色印刷,便能在纸上产生出丰富多彩的印痕肌理,具有独特的印刷美感。
2.版画的分类
a.按制版印刷方式与材料的不同,分四类:
木版画(凸印版画):产生于公元7世纪中国简介发展概况
铜版画(凹印版画):起源于15世纪的德国和意大利简介发展概况
石版画(平印版画):产生在19世纪,随着1789年德国人森纳菲尔德发明石版印刷术发展起来
丝网版画(漏印版画或孔版画):最年轻的版画简介发展概况
把不同版种制版印刷方法和多种材料综合运用:综合版画
b.按版画的艺术语言和表现形式的不同可分为:
黑白版画、套色版画、油印版画、水印版画、创作版画、复制版画、电脑版画、木口木刻、木面木刻、拓印版画、独幅版画等。
举例介绍
c.按版画材料的不同还可细分为:麻胶板画、塑料板画、石膏板画、纸版画、吹塑纸版画、砖刻版画、泥版画、实物版画……
举例介绍
3.版画的特征及应用领域
特征:a.间接性b.复数性c.工艺制作性d.平面性和简洁性e.小型轻便性
应用领域:书籍插图、电脑艺术、环境美化、藏书票艺术、贺年卡、商标图案、招贴广告、民间木版年画……
4.铜版画、石版画和丝网版画
借助课件分别介绍铜版画、石版画和丝网版画的艺术特征和制作方法
5.木版画的制作过程:(结合录像详细介绍)a.画稿b.刻版c.印刷
6.尝试制作木版画(第2、3课时)
借助录像、演示引导学生了解黑白木刻、套色木刻、水印木刻的艺术特征、工具材料及制作方法
指导学生动手制作一幅黑白木刻
(四)课堂总结:
围绕学生课堂作业展开师生之间的交流:学生畅所欲言,谈谈学习的感受,提出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师生共同探讨。
总结:不同的工具材料、不同的制作手法造就了版画艺术世界的绚丽多彩。虽然由于条件所限,我们只亲自感受了黑白木刻的制作过程,但相信这个过程会令大家久久难忘。希望大家把版画艺术的学习拓展到课外,在业余时间通过参观展览、实际制作等这样的机会,加深对它的理解。
(五)课后作业与拓展:
在网上搜集木刻藏书票,并根据所受启发设计制作自己的木刻藏书票,将它们带到学校来参加“藏书票制作展”
学习建议:
藏书票的设计与制作要表达出自己的情感。
可采用黑白木刻或笔彩法制作,如有条件,也可尝试运用其他方法。
可以到商场、图书馆、书店去搜集相关资料,采集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