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画家乡的风景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风景画中的情感因素,体验绘画作品中的情感表现倾向。
2.能运用平行透视或者成角透视的原理,参考摄影图片绘制素描风景作品。
3.能选择具有表现力的构图,绘制家乡的风景印象,体现对于家乡的感受。
2学情分析
结合本地移民新县城和新农村的建设,给学生耳目一新的体验。看到家乡风景图片,学生热情高涨,有了老师的引导,会引起学生用画笔表现家乡美景的强烈欲望。从而达到完美的教学效果。
3重点难点
1.理解基本的透视规律。
2.能运用平等透视或成角透视原理绘制风景作品。
3.能选择具有表现力的构图,绘制家乡的风景。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新课导入
多媒体展示具有家乡特色的风景图片,唤起学生对耳熟能详的家乡风景的关注,导入本课主题——画家乡的风景。
活动2【活动】观察探究——风景画的透视
了解风景中的基本透视现象:
1、通过观察风景图片和作品,探究透视规律特征。
2、理解透视原理,构建透视规律定义。
3、小结:水平线的距离变化产生空间深远感。垂直线的聚散变化产生空间深远感。
活动3【讲授】理解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
1.讲解视平线和心点的概念。
2.结合图片和示意图,探究学习风景画的平行透视规律:近大远小、近高远低、近宽远窄。
3、.结合图片和示意图,探究学习风景画的成角透视规律:左右消失、近大远小、近高远低、近宽远窄。
活动4【练习】绘制风景透视结构图
1.采用线条形式,对多媒体课件上的风景摄影作品用几何形体表现出基本透视规律。
2.在学生动手过程中,教师注意发现问题及时提醒学生修正。
3.把学生作业进行展示,教师作点评。
活动5【活动】观察探究——风景画的构图
1.构图时注意捕捉自然形态的运动和变化,概括对象,抓住大的形象特征,确定一个主体描绘对象,注意主次、虚实关系。
2.结合多媒体图片展示,学习运用画笔辅助观察分析描绘景物线条的斜度和方向,让线条表现得更准确,生动。
3、决定一幅画面形象的位置关系的关键是画面上的构图形式线,体现一幅画的情感倾向的关键也是画面上的构图形式线。我们要想画好一张风景画,就很有必要研究一下如何处理画面构图形式线。
4、画一画:请大家对照课件原作图片,运用简单的几何线、形,勾画出你认为能够体现画面形象特点的形式线。
5、教师评价学生的练习,并直观强化学生对于画面形式线的把握。
活动6【作业】画家乡的风景
1.展示多张家乡风景摄影图片。
2.家乡的风景在哪些方面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尝试运用所学的透视、构图知识画一张家乡风景画。
3、在学生动手过程中,教师注意发现取景、构图及透视问题,及时提醒学生修改。
活动7【活动】教学评价总结
1、借助实物投影仪,教师展示部分学生的优秀课堂练习作业。
2、请同学自己讲讲希望在画面上体现什么样的特定情感,你是怎样去体现的
3、教师回顾本课时的学习情况,总结学生在本课学习中的整体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