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画家乡的风景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认识生活中的透视现象,了解透视规律最典型的特征:近大远小。
2、通过透视图的学习,能用透视原理正确绘制简易书桌。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认识透视现象,学会运用透视规律观察物象。
2、在理解的基础上大胆动手绘制六面体的平行透视与成角透视图。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引导学生发现身边的透视现象,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
2、通过透视图的学习,引导学生养成科学正确的观察习惯。
3、主动运用透视规律描绘身边的景物,培养热爱家乡、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2学情分析
七年级同学刚从小学上来,习惯于用平面处理的方法来表达客观世界,没有明确的空间透视概念,本课教学《画家乡的风景》,就自然涉及到透视规律的运用。鉴于绝大多数同学对透视规律的学习缺乏扎实的基础,本课特设一个辅课《书桌的成角透视》来为本课教学做铺垫。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正确理解立方体的平行透视与成角透视现象,并能在生活中发
现方块物体的透视现象。
2、理解并运用透视最基本的规律:近大远小。
3、运用透视规律绘制身边熟悉的物品。
教学难点:
1、正确理解立方体的平行透视与成角透视原理。
2、运用正方体透视图绘制方法正确绘制书桌的成角透视图。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从生活中发现透视现象
同学们从小开始就懂得拿笔在纸张上画画,我想大家都明白这张纸张只不过是一个平面,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在这个二维的空间里创造出三维的效果呢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探讨的话题。首先请看这几张照片。
师: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画面(出示铁轨图片),你们发现了什么现象
还有这样的画面(出示走廊图片),你们发现了什么规律
这就是平行透视,它最显著的特点就是:近大远小。
我们在写生的时候,常常把看到的物体看成是一个六面体,这样更容易理解和表现透视现象。请看这个图(出示示意图),
所以老师今天带来这个立方体石膏模型。我们需要解决两个问题:一个是如何判断平行透视还是成角透视,另一个是如何画立方体的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图。
活动2【讲授】判断立方体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现象的方法
把一块透明玻璃垂直放在自己正前方,只要立方体有一个面跟这块玻璃平行,产生的透视叫平行透视,如果立方体的所有面跟这块玻璃都不平行,而是形成一定的角度,产生的透视叫成角透视。
师:我们在看东西的时候,可以假想自己的面前始终有一块透明的玻璃,这样判断方体物在我们面前产生的是平行透视还是成角透视就容易多了。
活动3【讲授】如何画立方体的平行透视图口诀
好,第一个问题我们已经解决了,接下来我们想想立方体的平行透视有几种状态 我们在写生的时候这个立方体是不动的对不对,那么每个同学观看的位置不一样,心点是不是也不一样 所产生的透视效果也不一样对不对 那么请问大家我们可以归纳为几种状态 (演示立方体的九种状态)
请问大家,不管你的心点在哪个位置,我们看到的立方体的哪个面始终都是正方形 (最前面的那个面)(板书九种状态图)
那么我们在画立方体的平行透视的时候最先应该画什么啊 (正方形)老师今天编了一个口诀跟大家分享一下。
口诀:
看到前面正方形,
找到唯一消失点,
连接相应透视线,
截取立方体厚度。
教师演示PPT,按照口诀逐一显示绘制步骤。
分九种情况:
1、心点在正中时
2、心点在正左方时
3、心点在正右方时
4、心点在正上方时
5、心点在正下方时
6、心点在左上方时
7、心点在右上方时
8、心点在左下方时
9、心点在右下方时
活动4【讲授】如何画立方体的成角透视图
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成角透视的问题。请问大家成角透视有几个消失点 (2个),连接这两个点的线叫什么线 (视平线),因为这两个消失点都在一条视平线上,所以视平线的高度就决定了你看到的效果对不对 那么请问成角透视归纳起来有几种情况 (3种)演示立方体石膏,板书三种状态。
老师也编了一个口诀:
1、视平线在立方体上方时:
看到最近高度线,
找到你的视平线,
再定两端消失点,
连接四条透视线,
截取左右两个面,
再连相应透视线,
可见三面立方体。
2、视平线在立方体上方时
3、视平线在立方体中间时:
看到最近高度线,
找到横穿视平线,
再定两端消失点,
连接四条透视线,
截取左右两个面,
可见两面立方体。
活动5【导入】过渡语
教师逐一演示动画,按照口诀顺序呈现绘制过程
师:有了这个口诀,我们以后画六面体的透视图就容易了,但是我们不能老是停留在画立方体这个层面上对吧,今天我们就要来画一画我们身边熟悉的书桌。(板书:书桌的成角透视)
活动6【讲授】书桌的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的辨别方法。
书桌可以看成是一个长方体,当我们这样看它的时候是什么透视 (出示正面书桌),
当我们这样看的时候呢 (出示半侧面的书桌)
今天我们能不能运用立方体成角透视图的绘画口诀来快速地画好一张简易书桌的成角透视图呢
活动7【活动】如何画书桌的成角透视图。
(1画出离我们最近的那条高度线,要垂直。
(2在上方画出一条视平线。因为书桌一般比人矮,所以我们都能看到桌面,因此视平线要在上方。
(3设定左右两端的消失点,尽量靠近纸边。
(4连接透视线,解决了书桌两个侧面的走向。
(5截取两个侧面相应的深度。右边多截一些,看起来比例更合理些。
(6将顶面的两个顶点分别连接左右两个消失点,自然形成桌面。
(7书桌大形绘制完成。
(8添画抽屉、柜子、书等。方法同上。
(9擦去多余的透视线,将书桌轮廓线条描好。
教师演示课件,适时提问。
活动8【练习】尝试自己绘制一张书桌的成角透视图。
师:绘制书桌的成角透视图要注意一下几点:
1、最近高度线在纸张偏左三分之一处,位置偏下,高度占纸张高度三分之一。
2、视平线靠近纸张上边缘处。
3、左右两个消失点定在视平线两端靠近纸张边缘处。
4、透视线用直线不用弧线。
5、截取厚度的线条与高度线平行。
教师巡视指导
活动9【作业】讲评
收集几张优秀作业和几张绘制有问题的作业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讲解,进一步巩固学生所学。
活动10【活动】课堂总结
师:本节课我们深入理解了立方体的平行透视与成角透视的现象,并尝试着运用到与立方体结构相似的书桌的绘制上,掌握了这个方法,同学们今后走出教室到外面写生的时候,就要积极运用所学透视知识去观察、分析眼前看到的景物,然后再动笔画下来,相信你们也能在平面的画纸上创造出具有立体感、空间感的美丽图画。
活动11【作业】布置作业
写生身边熟悉的一件家具,要找具有成角透视的角度来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