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画家乡的风景 教学设计 (2)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课 画家乡的风景 教学设计 (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17-08-21 16:17: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课
画家乡的风景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初步了解风景画作品中的情感因素,体验绘画作品中的情感表现。
2.通过对作品的透视规律分析与学习,加强对透视在作品中的运用。
3.
能通过图片或作品,表现出透视规律的风景作品。
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掌握透视现象与规律,感受在绘画作品中表现出的空间感,通过精心设计问题,探讨,扩大学生参与性,在表现中实现学生的理解与掌握。形成初步的表现与运用意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分析作品,感受作品所给予的情感因素,并初步理解风景画中特定描绘的情感表现力。
2学情分析
经过上一学期的美术学习,学生能积极参与美术活动,对美术产生一定的兴趣。但是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及想象能力尚有差距。所以本学期的教学要根据各班学生的情况,因材施教。在原有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技能和创造力,同时提高学生的综合创作能力。
3重点难点
本课的学习要点在于了解透视知识,学习风景画的构图,参考摄影作品改画风景。运用透视、构图知识,画家乡的风景。在教学中需注重知识的可通融性,依据不同的知识类型设置学习情境,建构学习程序。采用“以点带面,先易后难”的原则分段组织教学,形成相对完整的学科结构。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一、情境导入
中国经济在飞速发展着,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样大家基本每天都要接触的东西——钱,有句话叫“纸币是国家的名片”,那你仔细观察过我们的“名片”了吗 人民币背面所描绘的景色是什么呢 我们今天这节课,首先就来欣赏欣赏这些美丽的风景。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我们共同的家乡,因此也可以说,人民币的设计师和我们这节课一样,也在“画家乡的风景”。
简介不同面值的人民币背面的图景:1元-杭州西湖三潭印月,5元-山东泰山日出,10元-长江巫峡,20元-桂林山水,50元-拉萨布达拉宫,100元-北京人民大会堂
活动2【讲授】二、讲授新课(欣赏、分析)
(一)、平行透视(一点透视)
1、出示面值为一元的人民币背面,讨论其展示的“三潭印月”和教材上《草原的路》有何异曲同工之处。
2、学生讨论,并谈自己的理解。
3、教师总结,引出平行透视的概念。
4、让学生自己找出哪一个面值的人民币背面图案也用了平行透视的方法(100元)。
5、要求学生关注100元人民币背面左方的柱子,最后教师总结出平行透视乃至整个透视学在画面上的表现规律:近大远小、近宽远窄、近实远虚。
6、引导学生欣赏《村道》、《母亲湖》,总结大地的层次和道路应该如何在纸张上表现出来(大地的形象由宽变窄向远方延伸,构成路的形状以斜线最终消失在大地上),并在人民币背面图景中找出与之相似的人民币(10元上的长江图案)。
(二)、成角透视(两点透视)
1、引导学生观察《马棚》,并叫学生到黑板上画出《马棚》的简图。
2、根据学生画的简图,指导学生认识线条、角度、位置、形体的大小比例,进而展示成角透视的概念和原理。
3、引导学生从人民币背面图景中找出成功运用成角透视的典范(50元上的布达拉宫主体大厦)。
4、归纳出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两手表现手法的区别(前者总结为“中间小两边大”,后者总结为“中间大两边小”)。
(三)、两种透视的应用
1、引导学生观察5元和20元人民币背面的图景,总结出哪些是平行透视(5元上山的层次、20元上的漓江),哪些是成角透视(5元上两侧的山峰、20元上中部的山峰和水中的倒影)。
2、引导学生观察50元人民币背面图景中天上的云和教材中《陕北风情》、《山居景色》两幅图,总结平行透视的两种布局(总结为“见天中间远,没天上边远”)。
3、引导学生用手拿铅笔观测透视线条的角度和方向。
4、教会学生如何在平行透视的整体景观中置入成角透视的具体物体,并叫学生在黑板上完成对教材上“学生作品”的结构分析图。
5、根据教材上的“学生作品”和学生在黑板上的完成情况,总结描绘风景的步骤(1、选择风景。2、用铅笔观测透视线条的角度和方向。3、先从主体入手进行细节刻画。4、调整画面布局。5、着色)
(四)、体验练习,进行创作
1、作业:描绘你印象最深的家乡的景色(多媒体循环播放展示家乡的风景照片)。
2、作业要求:A、色彩搭配和谐B、透视准确C、远近关系处理好D、构图匀称均衡
课堂作业的过程中教师除了不停地巡视之外,对于巡视过程中学生提出的问题,老师也可以鼓励其他同学予以回答或让其他同学为其出谋划策,这样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也可以调动所有同学思考解决的方法,避免同样的问题出现在自己的作品中。
(五)、作业展示,课堂评价
1、作品展示。学生自评:自己描绘的是哪个景色 为什么要描绘它 讲述自己和这一景色所发生的故事
小组互评:作业的远近关系处理怎样 构图是否合理,透视准确吗
2、教师总结点评,根据学生作业特点给予评价肯定,提出鼓励。针对不足,提出解决方案。
(六)、课下搜集我们家乡的风景
活动3【活动】教学反思:
画家乡的风景》以平时使用的人民币引入,最终以画画的形式介绍自己的家乡,通过对课本上图文并茂、情景交融的内容和人民币背面的图案知识以及对图画的欣赏,可以说这节课本身就是一幅极具人文色彩,适合欣赏、领悟的风景画。学生在学会欣赏美的同时受到了美的熏陶,获得了美的享受,培养了美的情操。一幅幅优美的画面不仅让学生们感受到了祖国的美丽与家乡的可爱,更激发了对祖国和家乡的热爱,使孩子们不由自主地想拿起笔去画自己的家乡。
因此,我把本课的结尾定格在学生有兴趣地描绘自己的家乡并介绍自己的家乡上,使他们在学习美术的同时积累自己喜欢的语言,写一写、画一画自己的家乡。
本课文内容和专业术语都较多,但其内容贴近每个人的家乡,富有亲和力。因此,在教学本课时,我从最简单的教具——人民币入手,结合课本插图,学习课本插图之后再回归到人民币上,让学生再次熟悉观察和描绘方法,最后放手让学生自己描绘自己的家乡。这样,不但让孩子能学会本课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习运用一种学习方法进行学习,进行讨论,学生获益不少,作为老师的我也获益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