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之珠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有感情的演唱该歌曲。
2、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与演唱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充分理解该歌曲。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主动了解香港的相关历史知识,加深学生对香港的认识,能够用歌声体验期盼祖国统一,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生理、心理日趋成熟,参与的意识和交往的愿望增强,获得知识和信息的途径增多,在学习上形成自己的初步经验,表达情感的方式有明显变化,同时通过多次合理的音乐实践活动,巩固和提高表现音乐的基本技能,并且能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与爱好,还为学生终生学习音乐和音乐审美素质的提高奠定一定的基础,对本节课的内容掌握起来会比较容易。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能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有感情的演唱该歌曲。
教学难点:充分理解歌曲的思想内涵,准确把握歌曲的旋律与情感。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问题导入
问题导入新课:
师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首歌曲《童年》,大家还记得它是由谁作词作曲的吗
生回答:罗大佑
师:很好,那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一首由罗大佑作词作曲的经典歌曲《东方之珠》。
活动2【讲授】听歌曲并回答问题;朗读歌词,了解歌曲内涵
新课教学:
师:相信大家对“东方之珠”这个名字一点都不陌生,那同学们知道它指的是那个地方吗
生回答:澳门、香港、上海等答案
师:它指的是香港特别行政区。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香港去认识它。
课件展示:香港的地理位置、历史沧桑和迷人的夜景等图片,老师作简单的讲解。
(三)、学习歌曲
1、有感情地朗读歌词,充分理解歌曲的思想内涵:
《东方之珠》这首歌曲以含蓄而富于诗意的语言描绘了香港的地理位置、历史沧桑和迷人的夜色;并拟人化地表现了人们对香港的无限眷恋。
2、初听歌曲感受旋律,并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歌曲的演唱形式是什么 歌曲的调性、拍子、速度和情绪分别是什么
3、歌曲结构分析:
歌曲的第一部分为复乐段结构。两个乐段的旋律基本相同。两个乐段中的第一乐句,相对地说,都比较平稳。然而,其第二乐句,开始时是连续的同音重复,紧接着便以八度大跳转入低音区。它似乎从亲切、温柔的呼唤开始,以耐人寻味的深情加以延续。歌曲的第二部分有转向下属调的明显倾向,使歌曲的色彩产生鲜明的变化。在这个乐段中,第二乐句是第一乐句的变化重复。
“01|4.6i”
几个音连续上行至全曲的最高音,随之而来的是一连串包含三连音在内的紧密节奏,从而掀起这首歌曲的高潮。特别是
“
让海潮伴我来保佑你
”
的真挚话语,表达了炎黄子孙对东方之珠
----
香港的无比爱恋之情。补充部分是歌曲第二部分的完全重复。它将全曲的高潮进一步延展。其画龙点睛之句
----
请别忘记我永远不变黄色的脸
----
则得以多次强调,从而将一颗炽热的赤子之心奉献给亲爱的祖国。
活动3【讲授】学唱歌曲
(1)师分乐句--乐段---全曲教唱,在教唱过程中边唱边分析演唱歌曲时情绪的正确表达。以便达到歌声体验期盼祖国统一,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弱起
(3)难点节奏与旋律分析
活动4【活动】实践与创造
以小组为单位对歌曲的演唱形式进行创编,创编后进行歌曲练习,下节课以小组为单位上台展示成果。
活动5【作业】课堂小结和作业
在音乐的世界里,有许多作品如昙花一现,没有给人们留下很深的印象,但是也有许多经典作品经久不衰,原因就是只有把国家民族的命运融进作品里,作品才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只有爱国爱家我们的祖国才能够早日统一,我们的民族才能强盛!
作业:课下练习该歌曲,下节课请同学上讲台表演。